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赣榆县柘汪第二中学 李至清 邮编:222116
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传统课堂教学行为的弊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多样概括,在我看来,用“独白”来概括传统课堂这种知识“批发式”的教学形态,可能更为典型,所以课堂显得格外苍白和乏味,缺少一种“诗”与“思”的味道。
反 思
传统教学在历史上有过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但从本质上讲,传统教学忠于科学,却背弃了学生;体现权利,却忘记了民主;拥有独断,却失去了智慧。教学中“独白”意味着专制压迫,意味着对学生作为活生生人的个性、情感世界的漠视。
1.教师把持了教学交往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课堂教学原本是师生作为两个共存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沟通,并以此达成思想的默契。然而,现实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作为主体的教师对作为客体的学生的独自诉说。
2.教师堵塞了学生智慧的泉眼和灵感的生成。课堂教学原本是师生的“我—你”对话关系,师生共同融入智慧,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然而,现实的教学实际上是教师的独断与武断夭折了学生的智慧翅膀。
3.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在教学交往中严重缺失。课堂教学原本是交往主体之间的心灵沟通、精神相遇。然而,现实的教学中教学偏见、教学阻隔、心理惩罚等教学专制的病理现象也随处可见。
4.机械记忆和训练取代了对内容的多元理解。课堂教学原本是师生 1 对作为课程内容文本的理解或解读,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并在此中构建、生成、和拓展。然而,现实的教学却有意无意阻断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途径。
从现代课堂视角看,课堂即使知识授受的地方,也是知识生产的场所;课堂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地方,也是人的精神生命和人格生命养成的场所。生成、创造和超越不是在专制、禁锢和封闭的课堂中实现,而是在民主、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课堂中进行的。所有这些都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从有效性的角度重构课堂。
策 略
一、“有效教学”的师生观
“有效教学”观的提出,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教师角色、学生角色以及师生关系等已不再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层面上,而是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1.教师:有效学习的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是多种角色的融合。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2.学生:有效学习的主动者和建构者。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其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生依靠自身的知识背景和人生体验等先前的知识对所学内容进行选择、思考、重组和整合,并进而把知识内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种能力的过程。
3.师生关系:一种双向的、平等的、和谐的关系。双方是基于平等、尊重、信任和共享基础上所形成的亲密者和合作者。
二.有效教学的课堂设计课堂设计是教学实践工作者对课堂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和决策。实践证明,有效地课堂设计是教学走向成功和高效的重要保证。
(一)过程前移
预习是过程前移的基本操作形式。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一种强烈的任务感和求知欲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维;在听课的时候,自己到底解答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
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学生只要有了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执著追求。
(二)丰富而开放的课堂活动是有效课堂的主线
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我们的课堂势必会发生一些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要变成“畅所欲言”,学生的“纹丝不动”要变成“自由活动”。“师说生听”要变成“自主探索”,那么在这些的背后,我们教师千万不要使自己的课堂失去效力,要组织有效的活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参与。
⑴展示预习成果,营造问题情境
学生通过预习环节的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与不懂,心中有数。从而在自学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形成课堂新的问题。往往这些问题更有价值,也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
(2)小组合作交流,加强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是个体之间孤立和封闭的学习活动,缺少知识和经验的交流,知识面相对狭隘。小组活动则不同,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学生有自主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在自主交往中,它强调群体间经验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产生更多的探索愿望,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同伴之间的交流还使学生逐渐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从而使谦虚和自信有机结合起来,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地、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使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了调动,大家充分共享成功的快乐。
(3)教师画龙点睛,达到教学相长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里就显现出来了,以问题的所寓于的原始意义,以学生易于了解的学习对象的心理状态为点拨对象,但这些仍都不够,我们还要斟酌,问题所寓是否适于向学生揭示,应该领着学生求解到何种程度?
积极参与是指心理上、情感上对参与的体验,学生的参与应该是积极的、活跃的、主动的、自觉自愿的,而不是消极、被动、应付地参与。学生在课堂中一方面表现出对活动具有浓厚的活动兴趣和高昂的活动热情,自始至终体现出了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从参与活动的范围上,不是少部分人参与,而是人人都卷入其中,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与认知的深度,思维的品质相关。那种通过简单的思维和简单的活动方式参与课堂活动的,只能称作浅层次或低效的参与;有效参与是涉及内在思维和复杂活动方式的一种深层次参与。有效参与是学生认知发展、有效学习的保证,4 离开学生的思维的有效参与,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结果。有效的活动是学生积极参与与有效参与的和谐统一。
(三)灵活而多样的作业练习是有效课堂的保证
作业练习,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检测。作业设计,不应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而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注重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学生主体,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设计内容生活化、活动主体化、形式多样性、过程探索性作业,让学生做问题的探索者。
2.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做实践的成功者。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不能“一刀切”,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可以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
3.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创新者。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为此作业设计中,我们应以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目的,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4.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做知识的建构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为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题,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四)课后的有效反思是有效课堂的助推剂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教师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已经出现过的缺陷,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我会继续研究推敲改进做法,力争在“有效”上再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张大均.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是指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
论文题目: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作者单位、姓名:广东实验中学蓝师江摘要: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
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万宁海之南实验小学 占阿娜小学科学【内容摘要】科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阵地,怎样让科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我们要更关注情趣、真实、心灵、智慧;有效的......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1.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互动。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课堂教学中的单调(听→讲)、......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冯金香祁县王村中学-1-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祁县王村中学 冯金香面对当前信息化社会,语文教育需要的不是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没有实际能力的书呆子。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