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年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大题、29小题,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2.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3.考生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为“自强”“求富”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比用工业,开始中国近代化起步进程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2、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一次轰动全国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虎门销烟
C、兴办民用工业
D、创办海军
3、“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的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人学堂
C、福州船政学堂
D、黄埔军校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B、三民主义
C、马列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5、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6、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
A、武装起义
B、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改良变法运动
D、空前的思想火解放运动
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卜人志十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山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被中国知识分子称为“新世纪曙光”的事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洋务运动
C、三民主义的产生
D、武昌起义的胜利
9、右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上面铸
有“警告同胞毋忘国耻”的文字。它所纪念的这场运动
A、揭开了中国比主革命的序幕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标忐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宣告了国民人革命的开始
10、参考右图思考,1926年,一位商人准备沿长江考察沿途经济的发
展情况,你认为他可能会看到在南方轰轰烈烈展开的重大事件是
A、八国联军的侵华
B、国民革命军北伐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开始
11、下列关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了党的奋斗目标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确立了三民主义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12、毛泽东、朱德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中心内容是
A、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
B、开展土地革命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13、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A、道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B、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14、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15.九一八事变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是:
A.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伪满洲国建立
C.蒋介石加紧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
D.使日本的野心进一步扩大了 16.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一二·九运动
B.瓦窑堡会议
C.八一宣言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是()
①七·七事变②西安事变③日本投降④八一三事变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④①③
18.迫使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因素不包括()
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原子弹B.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C.毛泽东发出对日最后一战号召D.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大反攻
19.史学家胡绳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其成熟表现有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②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③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皖南事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根据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根据地军民的力量超过了国民党军队的力量
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根据地的措施 D.根据地军民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21.重庆谈判是签定的《会谈纪要》最重要的意义是:
A.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反内战的时间
B.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C.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 D.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22.使华北地区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3.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
A、全面进攻解放区
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
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
24.解放战争的第二年,解放军转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
A、东北地区
B、平津地区
C、中原地区
D、华南地区
25.在解放战争中,下列城市最先解放的是: A.沈阳 B.北平 C.武汉 D.广州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与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8分,29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
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
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 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 的过程。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请分别举出材料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什的名称。(6分)
(2)为了实现观念上的近代化,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2分)它主要学习了西方的什
么?(也就是它的口号是什么?)(4分)在其后期,人们又开始接受什么观念?(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摘自周恩来讲话(1927年)材料三: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图片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人事有关。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人事是什么?“开
天辟地”的人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2)材料:二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4分)
(3)材料二漫画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在追寻革命先辈足迹的活动中,我们
可以得到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下列两段材料是关于日本再次修订教科书的资料:
材料1:
日本在1997年使用中的5种教科书记述有日本军队在中国北方地区为消灭抗日势力而实行“三光政策”(日语为“三光作战”,即烧光、杀光、抢光),新版教科书记述有关内容的则只有一种。
材料2:关于南京大屠杀,1997年版教科书的记述是“占领了首都南京,据说当时杀害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约20万中国人”。新版教科书则有4种把被杀害人数改为“大量”,其中有两种新版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改为“南京事件”。
请回答:
(1)材料2中提到了南京大屠杀,请说出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屠杀人数。(4分)
(2)读了这两段材料,你有什么看法?(4分)
29.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之称,在近代发生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1)在南京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是与哪年签订的?请用一句话概括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6分)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班级__姓名考号得分__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1.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
舒三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命题人:李光宇)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
小河中学历史期中测试试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45分)1.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下列事件中向世界宣告这头雄狮已醒的是()A.五四运动B.抗日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的胜......
八年级历史 期中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本试题共二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可以说题型多样,接近中考试题类型。从题量上看,设计出了多个问题,覆盖的知识面比......
八年级期中历史试卷分析张海红一、试卷的评价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50分钟,政治历史合卷100分钟。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2、试卷的基本特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