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农村建设中村干部”。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2006年,xxx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到2008年已基本落实“村村有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既是新生事物,又有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曾经多次组织大批的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安家落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20世
纪末至21世纪初,全国各地纷纷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1998 年,安徽凤阳引入大学生科技村官,取得了良好的反映。从2001年开始,xxxxx公开招考xxx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至今已有近200人到村里工作,他们绝大多数都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在引进发展项目、资金,培训农民群众,修建道路,搞好基层文化建设方面都做出可喜的成绩。
一、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1、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聘大学生当“村官”,是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文化观。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虽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大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拥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接受过先进文化、先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熏陶,愿意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大学生把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和农村实际结合起来,对改善民风民俗和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大学生担任村官符合我国当前农村知识层次、思想意识更新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的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依法、民主和科学治理的要求来进行。村官是新农村的领路人,是新农村各种事业的组织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这就要求农村村官在处理农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而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大多数农村村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有新鲜血液的注入,那就是引进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和农村老村官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优势。大学生村官的就任,能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能够引起农村思想上的碰撞和演进,有利于农村村官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的更新。
3、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招考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一系严格程序选拔出来的,相对整体素质较高,对党依法、民主和科学执政的理解也较为深刻,对国家政策、方针和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缺乏保障或缺失,他们能够敏锐的发觉,也能够仗义执言。村官是农村自治性组织的代言人,大学生村官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律意识,他们没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阻碍。能够自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国家法律依法办事,能够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让广大村民充分参与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法制和民主的轨道上来。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所面临的难题
“大学生村官”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刚刚走出校门就当上村官的高校毕业生能否就能在农村一路走好呢,这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
1、大学生能不能适应农村实际
首先,从“头衔”看,大学生村官是当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助理就是协助,村干部如何与大学生协调磨合就是一个问题。如果只把大学生当“笔杆子”、附庸,其优势很可能无法发挥。而且在应试体制下,不少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工作方法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情况。
其次,农村是一个受宗族关系影响较重的地区,村民对政策大多不太了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很多时候工作的开展靠关系、讲面子,而大学生村官一时间很难得到村民的信任,建议实施的很多可行政策,会在农村遇到很多有形或无形的阻力。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村官“水土不服”。
2、大学生能不能扎根于农村
在城市生活了多年的大学生,一旦到了农村,到了村官这个岗位。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不是工作的艰苦,观念的差异,而是文化的落后。当新鲜感一经消失,等待这些大学生的就是无尽的寂寞,无穷的恍惚。这些在城市中,在大学校园中,习惯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的大学生们,可能无法忍受农村相对偏僻的环境。
此外,为鼓励学生投身农村,政策方面则给予了
公务员录取加分等倾斜优惠。很多大学生或许只是把报考村官当成缓解就业压力的“跳板”,怎样才能使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在合同期满后,仍愿意服务于农村,在基层工作,这也很重要。否则,学生们来来去去,人才依旧是留不住。
三、促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的对策建议
虽然很多地方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和农村干部素质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但还是有一些地区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搁浅。如何让xxx的大学生村官计划走的更远,走的更好,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改变大学生观念,当村官是创业不是就业
现在一些地区留不住大学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是看中政府提供的优厚待遇来的,或者是因为就业压力大,在城市就业的竞争过程中失意才来的,大学生仅仅把农村当成一个“跳板”,本来就无意久留。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让有意于担任村官的大学生充分意识到村官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广大农民需要那些有能力、有本事,能带领他们致富的人做村官。大学生担任村官要有扎根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的崇高精神,要有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勇气,要有能与市场竞争的知识储备,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创业的过程,也是人生的一次磨练。
2、改变社会观念,靠感情留住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个新事物,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当年的天之骄子扎根农村,做起了村官。这和传统的思想观念有着巨大的差距,广大农民可能认为有些突兀,觉得大学生村官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并非长久之计。因而,他们可能会与这些大学生村官保持一定的距离。新事物的诞生,发展和成长总要有个过程,这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消除阻力,增加动力。各种媒体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对广大农村加大宣传力度,晓以利弊。大学生村官不是去争权夺利,不是去镀金添彩,而是真心实意的去发挥才干,促进农村发展的。让广大老村官放心,让广大村民理解,从而以更多的实际行动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3、提供财政补贴,靠待遇留住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也是现实的社会人,光靠精神或感情的理解和支持是不够的。还必须满足其一定的物质需要,解决其后顾之忧。大学生的待遇问题,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留人、用人机制要考虑的问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应和他们就业的机会成本相差不远。否则,就可能不能形成对大学生村官有效的激励。国家财政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提供相应的补贴,以解决好因大学生村官上任而带来的地方财政问题。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有利于带动更多大学生去当村官的积极性。
4、建立配套机制,靠事业留住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现象是我国新形势下出现的崭新事务,我们还没有建立完整的配套机制,也就是怎样进行合理有效的操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合理流动机制以及培训深造机制等。只有这一系列的机制形成和完善以后,大学生确实认为任职村官不确定因素少了,风险小了,才有可能把它作为事业去投入,去付出,做出成绩,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2010-06-29 18:31:44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大学生村官与新农......
形势与政策期末(论文)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年 级: 学 号: 姓 名: 专 业:指导老师:二 零 一 三 年 五 月摘要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共前行转自 新华日报2008年5月7日2007年7月,1000余名大学毕业生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奔赴苏北1000多个经济薄弱村,开始了新农村的建设历程。一年来,从......
观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对于我们新到村上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是一个值得深刻学习,认真钻研的问题。按其定义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
发扬大学生争先创优精神,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号 李豪杰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永不退色的时代主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