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评_全国卷历年高考作文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1:28: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全国卷历年高考作文题”。

于无声处“要”掌声

——2018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评

每年高考考完语文,社会上都会热闹一番。命题专家谈微言大义,题评专家析高低优劣,一线教师写下水作文,各种媒体热炒“满分作文”,各色人等轮番登场,好不热闹。作为一场年度盛事,俨然也是相关人士的“世界杯”,其热闹怕是能持续到下半年。作为一名在职高中语文教师,对于这样的年度盛事,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然而看到今年的作文题目,细细品读思索之后,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先看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在以大事年表形式所罗列的文字材料的背后,其时间跨度长达近半个世纪,内容更是涵盖了一代人的成长、国家大事、社会未来发展等诸多方面。但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经过系统材料作文写作训练的考生一定能读懂材料背后的逻辑或者可以说是赤裸裸的“暗示”:“我们”和新中国同行成长,在新时代追梦、圆梦,“我们”是幸福的、幸运的;国家、民族、领导是伟大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世界是“我们”的,未来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都是你们的。命题者创设的这样的材料“情境”,我不知道他们想让考生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更不知道考生还能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而我联想到了中国式大会的发言人。深谙中国会议文化、官场文化的发言人,在重要的段落后面,用有别于一贯四平八稳、平铺直叙的语调,或慷慨激昂、或信誓旦旦、或信心满满地读出最后一句,再辅以简洁有力的肢体语言,或握拳、或舞臂、或凝眉,然后停顿下来,把视线从稿子上移开,扫视会场的听众——这时候,在同样的会议文化浸润已久的听众,哪怕他并没听清发言人讲话的内容,都会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鼓起掌来!这样的联想,使我很想化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诗,“于无声处听掌声”,作为本文的题目。但仔细推敲,又似有不妥,遂改一字:于无声处“要”掌声,似乎更切合我读完这些材料所产生的联想。

一“要”,是向教育主管官员要掌声。

新颁布的高中课程标准,提出了对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高考贯彻课程标准精神,通过考生的写作情况考察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成果,也是高考应承担的任务。但“立德树人”是个复杂的概念,“德”包含着诸多的层面。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法,涉及公民个人的就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毫无疑问,材料切入的角度是“爱国”。应该说,“爱国”应该是最没有争议的话题,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者总喜欢把祖国比作母亲,又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国家和人民在执政党所指引的正确道路上稳步前进,国家蒸蒸日上,执政党也没有执政危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命题人不惜罗列多则材料创设“情境”,考察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究竟有多少必要性?也让人疑惑这是思想引领还是思想控制?况且,“爱”是最不适合逼人表态的,被逼而不情愿表达的“爱”要来又有什么意义呢。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形成对执政党及其制度、路线的认同,应如春风化雨,化人于无形。命题人在关系一代学子人生命运的重大关头,“强行加戏”,其“尽职尽责”,相信相关官员已经了然于心,只是不知道如此以学子前途命运为筹码要来的赞歌,官员们听来会觉得尴尬还是报命题人以掌声?

二“要”,是向题评专家要掌声。

客观说,材料的选取和组合当的起“精巧”的评价。几个时间点的选取甚是巧妙:参加2018年全国普通高考的考生,如果按部就班地接受学校教育,他们绝大多数正值18岁;而再过17年即2035年,2018年出生的宝宝们也正值18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命题人能提取出这几个时间点,应该是颇费了一番苦思的,堪称“机巧”;而让坐在考场上的“你们”,写给未来的同龄人,颇有现代主义“时空穿越”的味道,一个漂流瓶,串起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命题人的视野不可谓不“开阔”,构思不可谓不“新奇”。

汶川地震,举国悲痛,哀吾民族之多难;举办盛会,万邦来朝,乐我国家之富强;再过两年,建成小康社会,十几年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从这个角度看,题评专家又可以给出“材料具有辩证性”的评价。天宫一号太空授课,我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底层群体也没有被抛弃:厉害了,我的国!伟大啊,我们的领导人!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又能脚踏实地;上能送“天宫”上太空尽显大国威仪,下可察黎庶布恩泽真真雨露均沾!题评专家完全可以毫不心虚地给出“内容丰富、材料立体”的评价。

但是,作文命题的好坏,不能听题评家怎么说,因为他们可能就是明年的命题人;也不能只看题目上有些什么,还应当看缺失什么。2018年的高考作文题,从作文的类型角度看,依然是近年来大热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样式,遗憾的是除了在形式上还保留了一个写作指令外,“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精髓,如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置考生于选择的矛盾“困境”等,却都消失不见: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的确是国家大事,但都离这些考生很远,那时他们大多不满10岁;天宫一号是什么,只在新闻联播里看到过;村村通和精准扶贫是什么,相信对于90%以上的考生而言只是或许背过的时事政治里的术语;2020或许能建成小康社会,但包括自己吗?2035国家能否实现现代化似乎同个人关系并没那么大,这些考生更需要思考的或许是在飞涨的房价、短缺的政府公共服务面前,那时已成为中年人的他们能成家立业、赡养老人、教育孩子吗?纵观写作材料,充斥着大而空的概念,而绝无对家国未来的思辨、绝无对人格品性的引领、绝无对生命个体的关照、绝无对生存状态的反思、绝无对精神灵魂的拷问……内容空洞而指向单一,扑面而来的只有浓重的政治气息,当然也更谈不上有什么“情怀”。学术自由与政治统治,历来存在博弈。但当学术自甘矮化奴化,其价值尚存几何,值得每一位学者、教育者深思。

三“要”,是向考生要掌声。说“向考生要掌声”,不是说考生因为题命得好而鼓掌,而是说因为材料的指向明确而单一,考生在写作时除了鼓掌、唱赞歌之外,可做的事情不多。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思辨性,但学生写作时却几无思辨空间。材料罗列了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远大目标”,在发出写作指令时还不忘“提醒”考生,你们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你们能追梦、圆梦,那么,你们怎么想呢?在这样的情境下,考生除非故意不配合,又或者实在“不开窍”,否则他们应该清楚,这个考题要他们做的,无非是表忠心、唱赞歌、下决心:荣幸啊,生逢其时;伟大啊,领导人;厉害了,我的国!不仅如此,还要把“你”的感悟,装进时光瓶,留给下一代,要让“你”的感激、感佩、崇慕、赞美代代相传,让你的下一代,也不要忘了“鼓掌”……

高考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其选拔性,如此考题,可以想见其选拔的标准:能读懂材料背后的逻辑的人,能按照命题人的设想贡献出“你”的赞美,才是他们需要的可以送进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的“人才”!——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拍马”比赛,谁拍得巧妙、拍得有文采,谁拍得不落俗套、别出心裁,谁就可以脱颖而出!而不懂“拍马”的人,恐怕就是“跑题”了。可以想见,最终选拔出的是怎样的“人才”。因此我们忽然就明白了钱理群为何说“北大培养了大批的利己主义者”,原因或许可以从高考开始追溯;同时,高考还是指挥棒,对中小学教学具有导向作用,不敢想象,未来的中小学教育,教师会怎样教育学生!不敢想象,未来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在未来社会窃据高位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厦门大学研究生、博主“洁洁良”辱国事件的出现并非偶然和突兀,正是教育“假大空”的必然产物。2018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再一次推波助澜,藉由高考,对假大空的教育吹响了“集结号”,进行了一次集中地展示和检阅。如任其发展,未来的社会将遍地都是“双面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必备技能,否则将寸步难行。我希望,物极必反,2018是高潮,也是结束。我认为“教育者”有必要再次重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不希望,通过今年高考所选拔出的优胜者们,是那些机灵的、识趣的,会鼓掌的孩子。鲁迅先生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我想,这一代人中,能成为未来国家和民族脊梁的,一定是那些明知有人“要”掌声而故意不鼓掌的人。真希望这一代人中也能有这样的人。

上官乘桴·深圳

2018.6.23

高考数学试题(全国一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一卷)理科数学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z=,则|z|= A、0B、C、1D、22、已知集合A={x|x-x-2>0},则A= A、{x|-12}D、{x......

高考全国一卷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

高考数学试卷全国一卷

高考数学试卷全国一卷(集锦9篇)由网友“qikang168”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高考数学试卷全国一卷,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篇1:全国高考数学试卷 全国卷......

全国高考作文题

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高洪哲整理2012高考全国卷(新课标)作文题:材料: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

全国高考作文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全国高考作文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