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
清原高中思想政治必修
26.1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课前小卷◆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
A.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B.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
C.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某市人民代表大会经多年探索,创立了人民代表接待站和专职的人民代表联络员制度,每天至少有一位人大代表在现场听取民众反映情况。这一制度创新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基层民主活力不断增强②公民的政治表达渠道不断拓宽
③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逐渐形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现在有不少地方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将乡镇人大作为机构改革的突破口,减少职数,缩减编制,很多乡镇人大在改革后仅剩下人大主席一个人。这种做法()
A.是正确的,可以减少当地人民的负担
B.是正确的,做到了精兵简政,提高了工作效率
C.是错误的,应该连人大主席也不留
D.是错误的,削弱了当地人大的力量
4.2012年7月,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执法检查组,赴甘肃省平凉市进行实地检查。这表明()
①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行使其部分职权
②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③该省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立法权
④该省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5.在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反复征求社会各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开门立法,民主立法。这说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直接行使权力的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
D.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6.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④是最重要的国家机构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这句话充分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具有先进性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改善党的领导
A.①②④B.①③
C.②③D.②③④
◆新知梳理◆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理解中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三种执政方式。
学习重点和难点: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以及党的执政方式
基本知识点: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的原因?
2、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3、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
4、党的执政方式:
5、①科学执政的含义:就是遵循
以科学的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的含义:就是坚持支持和保证,坚持
和完善,坚持和健全,以发展带动,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③依法执政的含义:就是坚持,领导立法,不断推进国家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
◆合作探究◆
三种执政方式的关系:
自测:
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对依法执政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③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
一直强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
党________的主要体现。()。
A.行使立法权B.民主执政
C.科学执政D.依法执政
◆例题◆
例题1.(2012天津)“俯身接地气,用心听民意。”近来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新一轮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在蓬勃展开。群众反映干部们带来了政策和资金,改善了干群关系;干部们体会到只有“接地气”,才能“有人气”。下基层活动的良好成效体现了我们党()
A.坚持政治领导的领导方式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坚持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D.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找出关键词“接地气”实际上就是走进群众,倾听民意。题干大意是在描述“群众”和“党的干部”的关系,因此所选的答案里必须又包含“群众”又包含“党”还要包含“群众”和“党“的关系,因此选择D。
变式1.(2012山东)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这表明()
A.中国共产竞坚持依法执政
B.基层民主自治进一步完善
C.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司法权
【答案】A
【解析】本题以党须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为背景,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材料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因此A项正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B 项与材料无关,含云:己项说法错误,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依法执政方式,D项错误,我国的司法权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随堂检测◆
1.(2011广东)某县委2010年底试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以来,出现了“组织公开什么,群众就看到什么”到“群众关注什么,组织就公开什么”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了党
A.重视人民主体地位B.增加人民监督权力
C.强化人民政治责任D.扩大人民政治权利
2.(2011福建)2011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材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A.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科学执政
B.提高社会管理和依法行政水平
C.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努力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
3.(2011北京)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段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要
A.善于运用统一战线B.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C.发挥人民首创精神D.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4.(2011新课标)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③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
④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010广东)2009年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7· 5” 严重犯罪事件,破坏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得人心。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对其进行了处置和平息。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挫败民族分裂活动的根本保证
②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妨害我国民族团结的因素将不复存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在位时,他始终廉洁奉公,公而忘私;退休后,他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辞世前,他把自己20多年辛勤营造的数万亩森林无偿交给国家。杨善洲的行为()。
①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②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反映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④表明了杨善洲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A.①③B.①②
C.③④D.②③
7.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意见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等方式,及时公开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有利于()。①进一步拓宽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的渠道 ②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③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④完善国家政权建设,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9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各项事业有了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政治参与渠道与方式更加多样。这表明()。
①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④我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②④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中国当今现状。这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①才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②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③才能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④才能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3.“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
作用。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A.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是国家最高领导机关
C.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从1921年到2012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1年的光辉历程。古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
十。”这句古训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有()[来源:学科网]
①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地位
③要加强改进党建工作,永葆党的先进性
④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A.③④B.②③
C.①②D.①④
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它的________决定的。()
A.性质和宗旨B.执政能力
C.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D.执政方式
知能提升
6.“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新时期富民强村的带头人——江苏常熟将巷村党支部书记常德盛,44年如一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共同走上了小康路。他的先进事迹启示广大共产党员()
①要坚守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
②认真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
③不应谋取任何利益和特权 ④要执政为民,造福人民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7.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党的意志通过全国人大依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二者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④二者共同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D.①④
8.201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91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最初的50多名成员,发展到今天的8000多万,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革命和各项建设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品质
③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卓有成效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得民心
A.②④B.①②
C.①③D.③④
9.“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
一直强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________的主要体现。()
A.行使立法权B.民主执政
C.科学执政D.依法执政
1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W市党委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等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注重通过专家座谈、网上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人民意见;在引进企业过程中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并依据《村民自治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培养了一批具有战斗堡垒作用的基层组织,一支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该市党委是如何执政的。
◆学习体会及疑问◆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13级高一政治学案主备人:高一政治组日期:2014 4 11编号:146.1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学习目标】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中国共产党的执......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党的性质、宗旨;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3、......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4)理解依......
《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说课稿年级:高一级 版本: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政治教研组 胡 安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共产党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