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甘霖:《生命智慧——活出自己的阳光》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生命里的那抹阳光”。
吴甘霖:《生命智慧——活出自己的阳光》
第六章 生涯设计的智慧
在海边与太阳独自相对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经“生下我自己”。
这是我35岁的生日。35年前,母亲将我生下。35年后这一天,我将自己“生下”。
为准备这一天,我在生活中探索了许久。“出生”前的那一段日子,心灵更是摇摆不定,饱受煎熬。
那时候,我已经在著名的中国青年报干了快8年,写出了一系列有价值和影响的作品。
照一般的想法,我应该照这条路坚决走下去。但是,当时我的心灵,却已被另外一项事业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空间。
如第一章所述,早在20岁刚毕业不久,我就悟出:意识到每个人必有一死,然后去主动开拓,是自主人生的起点。此后,我一方面在新闻岗位上拼搏,另一方面对有关生命、心灵的哲思,也贯彻了自己整个人生发展历程。
1994,我得了一场大病。这场大病,使我再次深感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而且也使我静下心来,开始放开眼光,进一步思考与世纪和人类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在养病期间,我看了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的不少作品。池田大作的两句话,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掌握了哲学,就等于在心里燃烧起一个太阳,以后将是以哲学照亮、开拓黑暗人生的时代。
“为追求哲学飞走的密涅瓦的猫头鹰现在还没有归来,丧失人生哲学的时代太长太长了。”
我觉得池田大作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在19世纪,尼采呐喊:“上帝死了!”20世纪,弗罗姆再次惊呼:“人死了!”社会问题与各种生存危机的急剧增加,是20世纪重大问题。可是许多思想工作者,却躲进象牙塔,置思想的使命于不顾,最后只是把它当作一种高雅的谋生手段而已。
池田大作的话,不仅指出了哲学在当代的尴尬和危机,同时也给我指出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
哲学并非我所学的专业,但是对人生问题的关心,却浸透我整个灵魂。我不由想:既然有关生命、人生的这些问题,对人类说来那么重要,而我对此又有浓厚的兴趣,自己能否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呢?
那一场大病后,我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时间,沉浸于东西方各种流派的思想中,同时又根据时代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悟,来探究有关21世纪人类应该具备的各种智慧。越钻研,越觉得这一问题的重要,也越发觉得自己的生命价值更应该在这方面体现出来。
其实,相对而言我当时的生活已很不错:住在海滨的别墅,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如果要当一个自由的记者,中国青年报的环境在中国应是首屈一指。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新的机会:直接回北京,到一家著名刊物担任常务副总编辑。
我所困惑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生涯设计问题。而且不是一般的设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终身设计。当我在海边思考这一问题时,突然想到: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年轻时因为生涯设计问题向托尔斯泰请教,托尔斯泰说——“一切真正的职业的前提条件,是看这个职业能否对人类有益”。这是一句决定罗曼·罗兰一生定位的话,使他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欧洲的良心”。此时,这话竟然像一束闪电,同样照亮了我的心灵。
于是,我决定立即辞职,也不去北京当杂志的副总编辑,而去潜心研究改善人们心智的“大智慧”!
辞职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剃了一个光头,发誓不做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成绩,绝不罢休。之后,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情况下,自费到国外考察学习。
几年过去了,我的成果也逐步收获了——
早在上一世纪,世界著名政治家丘吉尔就有一句名言:“未来的世纪,是心智的世纪。”人的素质的根本,主要在于心灵与思维。因此我认为:需要一套重整心智的理论,来全面改善人的素质。
我将西方现代心理学与东方数千年炼心方法结合,并吸收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智慧,创建了一套“心力学”的理论。一出来,便被评为首套中国原创型成功学,并被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有关媒体评价为“成功学的东方奇葩”。
在大学时,我觉得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能够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遗憾的是:不少老师专业教得好,但却很少人教学生如何掌握有效的思维方式。于是,我下决心研究最优秀的人如何思考,写作了一本《天才思维》。
我的成果,被中国青年出版社重视,出版了一套3本的“甘霖智慧丛书”,这是国内第一套探究21世纪智慧的丛书。
之后,我又以“用智慧统率知识”为主题,针对不同的人群,在国内外进行各种演讲。
书和讲座都引起不小的反响。国内外许多著名报纸、杂志、电视台,对此纷纷报道。
媒体报道固然代表着肯定,但更使我动情的是:当我面对那些听众时,那一双双渴望智慧的眼睛,正表示着对我追求的理想的认可。
从当初下决心义无反顾地研究智慧,到如今,几年过去,我深深地感到:当初的选择是何等的正确。这种正确,来自于我将自己个人的理想与能力,与时代某种需求的结合,从而找到了生命的定位。
于是,让我们掌握这样一些生命智慧理念:
一.一生中总该有一天,让你最终“生下你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有两次出生,一是肉体生命的出生,一是自主生命的再生。第一次是妈妈把你生下,第二次是你自己生下你自己。而所谓“生下你自己”,最关键的就是要树立真正的自立精神,并明确你这一生将成为怎样的人。
二.生涯设计的基本法则
1.有计划的生命,远远大于无计划的生命。苦干不如巧干,莽撞不如设计。
2.生涯设计的核心目标,就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生涯设计的智慧当然无法代替你选择,但是却可以提供你尽快选择和最科学选择的条件。
3.人生最大的困难,往往在于最需要选择的时候,却最没有选择能力。
4.虽然有的人,在年轻时就知道自己干什么,并将最初的理想实现。但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涯设计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摸索的过程。
5.可有一个大体的方向,但到一定年龄,必须明确根本目标。
6.要尽可能让长中短目标得以统一。
7.牢牢掌握“六段设计法”。这是生涯设计的具体步骤,包括:我是何人?
身在何处?该立何志?作何努力?何处起步?如何拓进?
三.要当“千里马”,更要当自己的“伯乐”
一个人要成长,要发展,一定得提升自己能力。但是光提升能力,还只是当“千里马”。这样并不够,你还得当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并不断开拓,将自己“卖个好价钱”。
四.重视你的“玫瑰花蕾”
所谓“玫瑰花蕾”,就是你从小由于受某些事的影响,导致你许久念念不忘,甚至能决定你的兴趣、心向的东西。平时我们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方面,往往体现为兴趣的极致。因此,善于将这个“玫瑰花蕾”挖掘出来,往往决定你人生的最终定位。
五.让内外优势美满“结缘”
成功不是单向的,总是意味着结合。最好的结合,就要把自己的优势,与外在的优势结
合起来。
六.让“强势知识”为你定位
知识分子容易产生一个毛病:“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对知识本身缺乏判断,学了一大堆东西,结果是“白无一用是书生”。
于是,我提出一个观点:多学强势知识,少学弱势知识,不学知识垃圾。
我们要到前沿阵地去“淘金”,因为知识前沿即创造前沿。在前沿地带,往往汇集了最优秀人士的思想精华和创造新成果,同时也会暴露许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我们还要在拥有强势知识的人身边发展,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己也更容易在强势知识领域,取得更大成绩。
七.如果鞋子不合脚,再昂贵也要舍得丢弃
人们常常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看见别人从事某方面工作好,于是,便盲目地跟风。但实际上,有时候,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未必适用。甚至某项东西对甲是熊掌,也许对乙是砒霜。
这有如穿鞋,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鞋子,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穿上好而羡慕,更不要自己也穿上和别人同样大小的鞋子。
八.别贪图同时坐在两把分开的椅子上
生涯设计往往是一种选择:你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甚至你还无法两方面兼顾:要得到这一方面,就必须放弃另一方面。
九.在尝试与验证中明确目标十.生涯设计是人对自己的生命发展要有计划地安排。而尝试是没有计划的去闯,看来两者很矛盾,但它们实际上是统一的。一个人到底有何长处与短处?有何潜能或缺陷?到底做什么能出成果和不适合做什么?„„很多时候并不是靠纯粹的“想”就已经足够,而应该通过尝试才知晓。不仅如此,这种行动的尝试,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多元的、不间断的。否则,就很难尝试出结果来。
十.当职业与志趣不符时,也得反思自己是否错误
青年时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往往有许多潜能,却被自己以各种理由忽略和否定。即使你断定自己的某方面“一定不行”,也有可能是被某一个“心灵之套”束缚着。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认定”是否错误。
十一.把目标变为必须限期实现的梦
在生涯设计中,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它使我们有一个生命的航程,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
时刻表,使我们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一个明确的判断,以便把生命中有限
梦想是美好的,但没有配合实际行动计划的模糊梦想,则只能是妄想而已!的资源得到最好的开发与利用。
用智慧统率知识 —21世纪的智慧宣言(一)几百年前,英国思想家培根提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观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
活出自己生命的议论文在大千世界里,每个人跟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经相同,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则会造就不同的人生,如果你能把握好,那不同人生也会有同样的精彩!下面给大家分享活出自......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活出自己生命的议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活出智慧》读后感阐述《活出智慧》:有智慧的人,没有智慧的人!个人的感觉什么是智慧人呢?读了圣经的箴言这一卷书,发现自己对智慧这一词才有了很多的理解。箴言这书卷是要引导人......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活出智慧》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