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学年度历史与社会八下期末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
2013-2014学年度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期末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1.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他们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A、靖难之役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
2.2003年明太祖的陵墓——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下列史实与明太祖有关的是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六部②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③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④大兴文字狱⑤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3.军机处创设于
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 4.“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平定噶尔丹叛乱
5.如图,我国自古就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
6.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市舶司
B.宁波
C.广州
D.云台山
7.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8.《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在内容上相似的一项是 A.都索取了大量赔款B.都开放了大批通商口岸
C.都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D.都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9.《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请选出《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0.下列条约中,包括了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①《南京条约》②《辛丑条约》③《北京条约》④《马关条约》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1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
12.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过:“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作战,打了响当当的一战,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这“敌人”是指 A.拿破仑
B.资本家
C.同盟国D.天主教会
13.下列是某班四位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其中有一项错误的是
A.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B.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打下了一定物质基础 D.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在于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动封建统治根基
14.在鸦片战争打响的那一年,安德烈出生在俄国一个贫寒的农奴家庭。到他三十岁的时候,下列情况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安德烈由于不听话,被地主毒打一顿之后,卖给了另一个地主。B.安德烈有自己的一块份地。C.安德烈到莫斯科的一家工厂里面做工。D.安德烈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匹小毛驴。
15.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长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梁启超叙述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化异同B.说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D.寻找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历史原冈 16.以下关于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中准确的是 A.殖民压迫和民族独立愿望的增强 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C.国王同议会矛盾的结果D.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7.清人徐继畲曾用“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评价美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评价的是: A.爱迪生B.林肯C.华盛顿D.拿破仑
18.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滑铁卢之战抹杀了拿破仑的功绩B.《民法典》成为后来的立法典范 C.《民法典》限制了国王权力D.拿破仑认为《民法典》是他的最大功劳 19.下列发明的先后顺序是①飞机②发电机③电灯泡④内燃机
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④③① 20.美国内战前夕,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
A.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问题B.奴隶制存废的问题 C.向西部扩张领土的问题D.资本主义存废的问题
(3)据材 料二、三结合所学,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8方)
材料一: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 A 条约。
材料二: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次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 B 条约。材料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C 条约
(1)材料一、二、三中的A、B、C分别是哪三个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各自的影响是什么?
(2)举出在列强入侵面前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具体事迹。
23.(14分)阅读下列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
材料二:大家知道,英国东印度公司除了在东印度拥有政治统治权外,还拥有茶叶贸易、同中国的贸易和对欧洲往来的货运的垄断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2)从材料来看,这家公司成立的性质和目的是什么?(2)这些行为对英国在经济上“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有何促进作用?(2)
25.(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歌颂世俗生活,主张„„,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北师大版九上教材
材料三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1848《共产党宣言》(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映?(3分)
(2)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2分)
(3)受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18世纪末,西方出现了哪些重大的革命运动?(2分)
(4)材料三和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阶级性质的根本区别(2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被任命为总司令后,把无纪律、无组织的民兵改编、训练成为有战斗力的正式军队。在人民群众的推动和支持下,他率领大陆军在1781年取得了约克镇战役的胜利„„他极力主张保存奴隶制。为了维护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利益,他执政期间向西扩张领土,杀害印第安人„„
材料二:“等到有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打击奴隶制的时候,我一定把它彻底打垮,废除黑人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在斗争中最高的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除非是维护联邦的需要。”(1)材料一中的“他”在哪一场战争中被任命为总司令?(1分)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1分)
(2)依据材料二“我”领导这场战争最高目标是什么?(1分)战争中为了扭转战局“我”是怎么做的?(2分)
(3)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他”和“我”对待奴隶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导致这种变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1分)
(4)“他”和“我”为本国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中你能总结哪些经验?(1分)请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建议。(1分)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语录》
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梁启超《变法通议》
(1)材料一表中所列内容与哪一次运动有关?他们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一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在这两个口号下,李鸿章还分别开办了那两家企业(4分)
(3)材料二中德相俾斯麦预言有无实现?(1分)两国弱强对比通过那个历史事件体现出来了。(2分)
(4)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材料一运动的局限性进行简要评价。(3分)
24.(8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这样一个在北海骇浪中颠簸漂浮的小小岛国,却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此时的世界地图似乎为它悄悄重新画过,它从地理的边缘变成了世界的中心。
(1)结合图文材料,指出处于“世界中心”位置的是哪个国家?(1分)试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说明这个国家如何“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期间经受了一九二......
第1篇:八下历史教学总结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
一、课前系统部分(一)教材分析《屈辱的岁月》是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第一课内容,是中国近代史中“侵略与反抗”的开篇章,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本课......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
八下历史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平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