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疾病讲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再障性贫血讲稿”。
讲稿
贫血性疾病
贫血概述 Anemia
一、定义: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Hb)来代替。我国贫血标准: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 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 <110g/L,孕妇Hb <100g/L就有贫血。
二、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再障、缺铁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缺乏所致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贫
3、失血性贫血:上消化道出血、外伤。慢性失血常合并缺铁。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
一、实习要求、安排、注意事项及病人分配
二、所准备的病人概况
三、病史询问要点
1、起病时间、缓急、诱因、主要症状、伴随症状、诊疗经过以及疗效等。
2、重点询问常见的诱发因素:
(1)化学因素:氯霉素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抗肿瘤化疗药物以及苯。
1、(2)电离辐射:X线、镭及放射性核素
(3)感染: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
3、既往病史
有无肝炎史,有无理化因素接触史;有无慢性失血、黄疸、酱油尿史。
四、体格检查要点 除生命体征及全身体查外,需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贫血貌、贫血程度(睑结膜、甲床)
2、巩膜、皮肤有无黄染、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紫癜、瘀斑。
3、胸骨有无压痛、肝、脾、淋巴结是否肿大。
五、辅助检查
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中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0.5%,绝对值<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血小板<20×109/L。
2、骨髓象:多部位骨髓增生重度减低。粒、红系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及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活检示造血组织均匀减少
3、发病机制检查
六、讨论
1、诊断
临床表现+血象+骨髓
2、鉴别诊断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酸溶血试验(Ham试验)阳性可鉴别。(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骨髓象示增生明显活跃。
(3)急性白血病(AL)
骨髓象可发现原始粒、单或原(幼)淋巴细胞明显增多。(4)恶性组织细胞病
骨髓检查可找到异常组织细胞。
3、治疗
(1)支持治疗:预防感染、避免出血、避免使用对骨髓有损伤和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输血、控制出血、控制感染,护肝治疗。
(2)免疫抑制治疗: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素。(3)促造血治疗: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4)造血干细胞移植
4、预防
5、预后:重型再障发病急、病情重、费用高、病死率高(以往> 90%,近10年来降至1/3)。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
一、病史询问要点
1.起病缓急,发病时有无寒战、高热、腰背酸痛、黄疸、尿色尿量、神志改变、恶心呕吐等。
2.发病前有无输血、用药、接触化学毒物、食用新鲜蚕豆、毒蛇咬伤、烧伤、心脏换瓣术等。注意询问有无遗传因素。
二、体查要点
1.血压、脉搏、末梢循环情况,注意有无循环衰竭表现。
2.巩膜、皮肤有无黄染、肝脾有无肿大。
三、讨论
1.有无溶贫
(1)血管内溶血:游离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血清结合珠蛋白↓(2)血管外溶血: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粪/ 尿胆原↑
(3)骨髓代偿增生:Ret↑(可达0.05~0.20)、周围血中出现幼红细胞、骨髓中幼红细胞↑(4)红细胞寿命缩短 2.病因检查
(1)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阳性,考虑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酸溶血试验(Ham test)阳性,PNH。3.治疗
(1)总原则是迅速控制溶血。对急性溶血性贫血首先去除溶血的原因,如药物、输血、感染;积极预防并发症休克、肾衰等。(2)如无法去除病因,对症治疗。激素、免疫抑制剂、输血、脾切除术。
缺铁性贫血原是钩虫所为陈阿伯今年64岁,平时身体硬朗,还能时常下地干农活。可近几个月来陈阿伯总觉得头晕沉沉的,浑身没劲,做点体力活就觉得胸闷,甚至有点气喘。家里人不敢怠慢,把......
1.“缺铁性贫血”,缺铁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见于营养不良、大量成长期小量出血和钩虫病;只要是女性就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
根据红细胞的MCV、MCH、MCHC对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贫血形态学类型MCV(fl)MCH(pg)MCHC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27—340.32—0.36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0.32---0.36 大细胞性贫血>10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学习目的:1.了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主要的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在我国 的流行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2.了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主要恶性......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扩展资料1972年WHO制订的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