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征患者护理采取双向质量反馈模式的效果及其对产后结局的影响分析_妊高征病人的护理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0:51: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妊高征患者护理采取双向质量反馈模式的效果及其对产后结局的影响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妊高征病人的护理”。

妊高征患者护理采取双向质量反馈模式的效果及其对产后结局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采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对其产后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妊高征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反馈组和对照组(n=30),两组分别采取双向质量反馈模式和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产后结局。结果:实施护理后,反馈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胃肠功能恢复、自主排尿和首次泌乳的时间均显著比对照组更短,P

妊高征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其会对患者的妊娠结局产生严重影响,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危及母儿生命安全,所以临床对妊高征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视。临床实践证实,对妊高征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模式,对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母婴结[1]局具有重大意义。质量反馈理论,指的是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

[2]进行总结,加以改进、完善,以最终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为改善妊高征患者的产后结局,我科特引入了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现将应用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WHO制定的妊高征诊断标准,孕期DBP不低于110mmHg,SBP不低于160mmHg;②有剖宫产指征;③意识清醒,可配合临床护理、治疗工作;④对本次研究知情了解,自愿参与。

1.1.2 排除标准

①有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疾病者;②合并肝肾或心脏功能不全者;③有精神疾病史者;④胎儿先天畸形、多胎、死胎;⑤有剖宫产手术禁忌证者。1.1.3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科行产前检查确诊为妊高征的60例患者,本组患者均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分娩。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n=30):反馈组年龄21~38岁,平均(32.2±1.9)岁,21例为初产妇,9例为经产妇,妊娠时间37~40孕周,未婚3例,已婚27例。13例为大专或以上学历,10例为高中学历,7例为初中或以下学历;对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31.9±2.1)岁,23例为初产妇,7例为经产妇,妊娠时间37~41孕周,未婚4例,已婚26例。15例为大专或以上学历,11例为高中学历,4例为初中或以下学历。反馈组与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比较。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基础的生活护理、妊高征知识健康宣教、术前准备、术后病情监测、切口护理等。反馈组采取双向质量反馈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建立质量反馈小组

挑选本科室护理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组建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小组,并对组内成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质量反馈、双向质量反馈的概念、内容及实施作用等。1.2.2 实施双向质量反馈

(1)根据既往工作经验,先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要不断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段时间后由小组成员对这一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在借鉴文献资料,结合科室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具体的改进措施如:①多数妊高征患者容易因不了解自身病情、行剖宫产术的必要性,对胎儿健康过于忧虑而出现恐惧、悲观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针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向患者讲解妊高征相关知识、行剖宫产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列举成功案例,来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对分娩充满信心,从而积极地配合临床工作。②对于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反复强调健康的生活习惯在疾病治疗和改善妊娠结局中的重要意义,指导并帮助患者纠正不健康的生活习惯。③对于不遵医嘱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严肃地向其说明不遵医嘱治疗可能对胎儿、对母体造成的严重后果,让患者明白遵医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④对于术后害怕疼痛而迟迟不肯下床活动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向其讲解早期下床活动在促进产后机体功能恢复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设定合理的运动时间、运动量,从而让患者能够尽早下床活动。⑤不少初产妇由于是第一次做母亲,在产后容易因难以迅速适应母亲这一角色而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到产后泌乳,个别产妇甚至还会因害怕身材变形而拒绝哺乳。为此,护理人员要在产前及产后向患者进行母乳喂养健康知识宣教,如母乳喂养对婴儿成长及产后恢复的益处、哺乳的正确姿势等,纠正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不正确认识,以减轻其恐惧、焦虑情绪,尽快地投入到母亲这一社会角色中来。

(2)在制定上述整改措施后,落到实处实行一段时间,然后由小组成员对整改措施的实行效果进行评估,如若仍有问题存在,要再次对改进措施加以完善,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护理方案,并加以实施。

(3)每次在对护理成效进行评估、检验时,小组成员要及时地将评估结果、改进方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有无其他意见或建议,小组成员要对患方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行评估筛选,并对合理的内容予以采纳。

(4)在病区张贴双向质量反馈模式的护理目标、护理流程等相关资料,以便于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工作进行监督。

(5)建立与双向质量反馈模式相适应的奖惩制度,对小组成员在护理工作中的表现予以奖励或惩罚,以促使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1.3 观察指标

(1)护理前后,向患者发放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焦虑、抑郁程度,评分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比。(2)记录两组患者产后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自助排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3)应用PSQI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总分0~21分,评分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用SPSS19.0,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

2.1 焦虑、抑郁程度

反馈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的SDS、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在进行护理后,2组的两项评分都所降低,并且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

表1 反馈组与对照组的焦虑、抑郁程度变化(xs,分)

组别(n)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SA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反馈组(30)对照组(30)

t P 76.0±10.5 75.9±11.2 0.036 0.05

38.9±9.7 10.164 >0.05 2.2 术后情况

反馈组术后的下床活动、胃肠功能恢复、自主排尿及首次泌乳的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

表2 反馈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情况比较(xs)

组别(n)反馈组(30)对照组(30)

t P 下床活动时间

/d 1.0±0.3 2.4±0.2 3.321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h

16.5±1.8 28.7±2.6 21.131

自主排尿时间

/h 2.5±0.3 4.1±0.7 11.507

首次泌乳时间

/h 1.9±0.3 3.1±0.5 11.272

反馈组与对照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变化如表3所示,表3显示反馈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PSQI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反馈组护理后的PSQI评分明显IB对照组更低,P

表3 反馈组与对照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变化(xs,分)组别 反馈组 对照组 t P

例数 30 30

护理前 16.82±3.05 17.01±2.96 0.245 >0.05

护理后 7.29±1.06 14.33±3.01 12.083

反馈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比对照组的20.00%更低,P

表4 反馈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情况[n] 组别(n)反馈组(30)对照组(30)t P

尿潴留 1 3

出血 1 2

感染 0 1

总发生率/% 6.67 20.00 7.688

妊高征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妊娠期合并症,研究显示本病的临床发病率约为9%左

[3]右,且大部分患者都是在22孕周至产后1d这段时期发病。妊高征发生后,若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极易出现妊娠终止甚至母婴死亡等不良结局,给孕妇的生命安全及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生活习惯的改变,妊高征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临床医护工作人员也对本病引起了高度重视。

临床研究发现对于妊高征孕妇,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临床治疗妊高征多采用药物保守疗法,如应用解痉药、利尿剂、镇静等,临床不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还需要积极的护理配合,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产妇的妊娠结[4]局。在本次研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术后有6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并且干预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改善也不甚理想,这说明对妊高征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及护理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反馈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并且经临床实践证实该护理模式具有显著成效。在双向质量反馈模式中,包括干预和被干预两方,在对一个阶段护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价时,两方都要参与,然后针对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双方的评价结果、经验交流制定出相

[5-6]应的改进措施,以实现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在本次研究中,反馈组运用了双向质量反馈模式,通过在心理护理、早期锻炼、生活护理、健康宣教等方面对护理方案进行改进,结果显示反馈组护理后的SAS、SDS、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7-8]馈模式能有效改善妊高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研究还显示反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胃肠功能恢复、自主排尿和首次泌乳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9-10]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患者的产后康复。

综上所述,对妊高征患者采取双向质量反馈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能减轻孕产妇的心理负担,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后康复,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霞,孙丽娟,陈文书等.心理干预在妊高征围产期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河北医药,2012,34(24):3829-3830.[2] 陈银娟,张小新.综合护理干预对妊高征患者产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2):3389-3391.[3] 崔世红 葛会敏.妇产科学(第二版).[M].2009年1月第2版.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376.978-7-81106-826-9.[4] 胡春柳.妊高征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5):59-60.[5] 杨华.妊高征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4054-4055.[6] 孟利,孙婷婷.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6):138-140.[7] 连俊红,夏凌,汪艳利等.妊高征合并死胎应用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4):3862-3863.[8] 岳风枝.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妊高征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6):128-129.[9] 黄凤萍.质量反馈理论应用于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9):39-40.[10] 彭华,王君玉,郭珊等.质量反馈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2):110-111.

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产妇,将所有产妇随机分......

数据分析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影响

数据分析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影响提高医疗统计和加强质量数据分析,可以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与医疗管理。 写好医疗统计数据分析报告,根据数据分析医疗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通......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上系统化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疗效,为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提供康复参考依据。方法:回顾与分析201......

责任助产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施行责任助产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 了解责任助产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产妇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后分别实行责任助产护理和常规分娩护理,记......

护理干预对养老院生活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养老院生活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多位研究者对养老院生活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常用的护理干预方法,以及正确进行护理干预对养老......

下载妊高征患者护理采取双向质量反馈模式的效果及其对产后结局的影响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妊高征患者护理采取双向质量反馈模式的效果及其对产后结局的影响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整站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