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七年级历史上期中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0:48: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河南省新乡市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年级历史上期中试题”。

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时间:50分钟,总分:5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二区”的历史功绩。认为隋文帝“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2.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假设在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3.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A.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 B.设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 C.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 D.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

4.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大食金币 波斯萨珊银币 东罗马金币

A.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C.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D.证明唐代与日本、新罗交往密切

5.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严惩贪官污吏 B.提倡节俭

C.善于纳谏

D.重视农业生产

6.下面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7.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8.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唐朝末年,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书》中指出老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申”“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上述材料反映的应该是()

A.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B.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C.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原因 D.导致五代十国混乱的原因

10.有位历史老师是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宴会杯酒解兵权

11.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13.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女真统治者 B.突厥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4.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D.明清工商业繁荣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15.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根据诗中的描述,推测其隐含的科技成就是()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16.关于右图人物的主要事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统一蒙古地区,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元朝,实现全国统一 C.灭亡西夏和金 D.招募军士,展开抗元斗争

17.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元这一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多元文化碰撞交融

18.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统一国家建立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9.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

A.王实甫 B.关汉卿 C.李清照 D.辛弃疾

20.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元朝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建立元朝的民族和形成的新民族分别是()

A.蒙古族 回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5道大题,共30分)

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剪伯赞《中国史纲要》 B.朝鲜族 回族 C.土家族 藏族 D.蒙古族 满族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选材标准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3)材料三是宋朝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1分)

(4)通过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有什么意义?(1分)

2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朕刚刚即位的时候,有许多人上书建议,他们有的要我独揽大权,不要重用臣下;有的要我加强兵力,以使四方少数民族威慑臣服。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得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我听从了他的建议,终于使天下赢得了太平,边远地区异族的首领都前来朝贡,各个少数民族派人前来源源不断。这一切都是魏徵的功劳。——吴兢:《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原因。(1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能照抄材料原话。)(2)你认为材料一中的“吾”是谁?为避免“一朝而败”,他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3)材料二中的“朕”为使四方少数民族臣服,采取了什么政策?他被尊称为什么?(2分)(4)跟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他的这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效果?(1分)

2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针铺商标 交子 南宋海船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南宋的财政收入中海外贸易占重要地位。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内容说明了什么?“交子”作为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哪个地区?(2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是什么?你能说说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吗?(3分)

24.(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中宗时,尺带珠丹与唐和亲,并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和同一家”。唐穆宗时双方订立盟约,刻会盟碑,至今屹立在大昭寺门前。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元朝疆域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唐与当时哪个民族的友好往来?请举出双方“和亲”的另一史实。(2分)(2)材料二图中的琉球是今天的什么地区?元朝政府是如何进行管理的?(2分)

(3)依据材料二,说说元朝政府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什么?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25.(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

为,皆

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意为北方少数民族完全占据中原),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行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比若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可也。——(元)许衡:《鲁斋遗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契丹”和“拓跋”分别建立的什么政权?(2分)(2)材料二说明的是一个什么问题?(1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在哪些方面仿效“汉法”?这些仿效措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2分)

2017--2018学年下期初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5: D C A A D; 6——10: D C C B D 11——15: C D A C C 16——20: A A D B A

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九品中正制:门第的高低(1分);科举制:考试成绩。(1分)(2)皇帝;(1分)维护统治(巩固统治)(1分)(3)重文轻武政策。(1分)

(4)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答出一点,符合题意即可。1分)

2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穷奢极欲,酷虐残暴。(意思相符即可,1分)(2)唐太宗或者李世民;(1分)

虚心纳谏;选贤用能;完善制度,革新措施;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负担;重视法治;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重视对外交流等。(2分,答出两点或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3)偃革兴文,布得施惠,(1分);天可汗(1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分)(4)统治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强盛;边疆各族顺服等(答出一项或意思相近即可,1分)

2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意思相近即可,1分);四川。(1分)(2)经济重心南移(1分); 南宋完成。(1分)

(3)市舶司。(1分)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政府专门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造船业发达等。(答出两点即可,1分)

24.(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吐蕃;文成公主入藏或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2分)(2)台湾;设置澎湖巡检司。(2分)

(3)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2分)

25.(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辽、西夏(2分)。

(2)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占据中原后,要想统治稳定、长久,必须实行汉族的统治制度。(1分)(3)任用汉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汉族传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答出其中两项可给1分)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答出一点,或者意思相近1分)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上表中,答在试卷上无效!)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A.北京周口店B.陕西西安C.......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新密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新密市2012--2013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1--5 BDADC6--10BDDBD11-15 BADCC16--20BCCAD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6分)(1)以洛阳为中心(1分),北达涿郡......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期中试题及标准答案(人教)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余杭2、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1、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A、房玄龄B、魏征C、张玄素D、杜如晦2、开元盛世是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

下载河南省新乡市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新乡市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