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
永委办〔2011〕60号
中共永康市委办公室??永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永康市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 标准及办法》的通知 ? 各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经济开发区党委、管委会,城西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市机关各部门,市直各企事业单位:
《永康市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及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永康市委办公室
永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8月12日 永康市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及办法 ?
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根据《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评价办法》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评价指标
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指标共设4个方面,22项,实行百分制考核(详见附件)。
二、申报、考核程序
1.申报办法:在全面完成村庄整治(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采用自愿申报的办法。年初,行政村在自我评估、征求村民意见获得大多数村民支持的前提下,向所在镇(街道、区)提出精品村、秀美村建设申请,镇(街道、区)认真研究后确定年度美丽乡村建设村名单报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一体办),经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后确定。
2.项目实施:由市里确定的重点建设村根据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年度项目建设计划,对照标准,明确具体的建设项目、筹资渠道、项目设计和项目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经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始实施。
3.考核验收:重点建设村要严格按规划实施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后向市一体办提出验收申请,市一体办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对重点建设村进行考核验收,市一体办根据考核验收结果、有关成员单位日常明查暗访情况及专家评审意见,提出精品村、秀美村初步意见报市城乡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并给予命名表彰和资金奖励。
三、评价计分办法及奖励
1.评价计分办法。考核评价分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定性考核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分别按100%、80%、60%、0%计分,定量考核严格按照完成工程量考核计分。按《永康市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指标及计分办法》考核总分在95分以上,且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和农村生态环境体系两项得分之和在55分以上的可被确定为精品村;考核总分在85分以上,且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和农村生态环境体系两项得分之和在50分以上的可被确定为秀美村。重点村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亮点,特色鲜明,在全市及至全省、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典型示范作用的,由市一体办组织权威专家组织评审,累计最多可给予10分的附加分,并计入相应体系分和总分。镇(街道、区)所辖的40%以上行政村达到精品村或60%以上达到秀美村的,其镇(街道、区)也可相应命名为美丽镇(街道、区)。
2.奖励办法。对经考核评价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的,除按现行村庄整治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享受项目补助外,再给予达标奖励。美丽镇(街道、区)奖励标准为50万元,奖励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经费。精品村奖励标准为:基础奖金20万元﹢建设覆盖受益户籍人口1000元/人。秀美村奖励标准为:基础奖金10万元﹢建设覆盖受益户籍人口500元/人。精品村和秀美村达标奖励资金,不重复累计。奖励资金主要用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项目建设补助。
3.一票否决事项。(1)因美丽乡村建设而造成集体上访和恶性信访以及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2)在建设期间党支部和村委会主要干部因经济等问题被市纪委等有关部门处分的;(3)村域范围内存在重污染企业或作坊,群众反响强烈的;(4)近一年内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5)毁坏村域内古树名木,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
四、附则
本办法由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永康市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指标及计分办法 ?
一、考核评价指标及标准 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内容 单位 指标值 考核 分值
制订考核评价标准单位
生
态
人
居
体
系 1 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率 ? 见指标解释 5 规划局、农办空心村改造率 % 75 8 农办、国土局、规划局危房改造率 % 100 4 农办、建设局 4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见指标解释 5 民政局、气象局通村公路养护 ? 见指标解释 3 交通局 小计
生
态特色风貌
见指标解释 8 农办、规划局村庄绿化 ? 见指标解释 5 林业局、农办村内道路改造率 ? 见指标解释 3 农办环
境体
系
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 % 100 1 水务局溪塘生态治理
? 见指标解释 3 水务局、农办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 % ≥90 5 卫生局、农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 ≥75 5 农办、环保局、建设局、水务局、卫生局基础设施长效管理机制
见指标解释 10 农办、环保局、水务局、林业局 小计
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内容 单位 指标值 考核 分值
制订考核评价标准单位
生
态
经济体
系 14 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幅 ? 见指标解释 4 农业局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见指标解释农业局、农办发展生态经济 ? 见指标解释 5 农业局、林业局、环保局、农办、旅游局 小计 ? ? ? ? 15 ? 生
态
文
化
体
系 17 保护开发利用特色文化
见指标解释 4 文化局、农办、旅游局文明村创建 ? 见指标解释 4 文明办生态村创建
见指标解释 3 环保局四有文化村建设 ? 见指标解释 4 市文化局小康体育村创建 ? 见指标解释 3 市体育局农民群众满意度调查情况 ? 见指标解释 2 农办 小计 ? ? ? ? 20 ? 合???计 100 专家评审附加分10分 各项工作创优加分30分
二、指标解释与计分办法
指标1: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率(5分)。完成新一轮村庄规划的编制或修编,规划做到符合规范、富有特色,并依法报经批准实施的得3分;行政村范围内新建设项目符合村庄建设规划,并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得2分,每发现一起建设项目不按规划实施,或未依法办理审批手续的扣0.2分,?扣完为止。
指标2:?空心村改造率(8分)。本村列入规划范围的空心村旧房拆除达75%以上的得5分,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按照“一户一宅”的规定审批到户,新建住房户要拆除(腾空)原有旧房,拆除(腾空)达100%的得3分,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实行“立改套”安置有突破的视情加1-2分。
指标3:危房改造率(4分)。住人和影响他人安全的危房进行改建、修缮或拆除率达100%,且拆除后的宅基地按规划用于重新安置或进行绿化的得4分;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指标4:农村社区服务中心(5分)。指建有农村各类居民参与自治活动,接受就业帮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公共安全、卫生计生、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环境保护、应急避灾、审批代理、商贸服务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置社区服务中心统一标识的得0.5分,各项公共服务完整的得3分,每少一项扣0.3分,扣完为止;配有室外活动场所,建有村务公开栏、法制科普栏的得0.5分;达到省、市、县级农村示范社区的分别加1.5分、1分、0.5分。建有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有专人负责日常气象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的得1分。
指标5:通村公路养护(3分):指行政村之间、行政村与重要节点之间、国省干线及县、乡、村道之间的连接道路,沿途种植乔木,间距适宜,管护良好的得2分,道路平整,两侧整洁有序的得1分。
指标6:特色风貌(8分)。村庄布局合理、房屋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房屋立面和原村庄建筑风貌相协调,具有明显的山村特色和乡土风情的得2分;村内已结顶红砖墙得到有效整治,整治率100%的得2分,每降5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房屋立面统一色调的得3分;三线(电视、电话、供电)整齐有序的得1分。村庄规划范围内,坟墓未迁移的(烈士墓除外),每发现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达到金华市级村庄整治示范村的加2分。
指标7:村庄绿化(5分)。绿化覆盖率指标值≥26%的得2分,绿化覆盖率每降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因地制宜,见缝插绿,绿化树种以乔木树种、乡土树种为主,并与苗木产业、庭院经济相结合,形成道路河道村口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得2分;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的得1分;被命名省、市、县级森林村庄分别加1.5分、1分、0.5分;烧毁风景林30亩以上的扣2分;毁坏村庄内原生态树木的视情扣1-2分。
指标8:村内道路改造率(3分)。根据村庄建设规划和乡村特点,因村制宜,实施村内主次干道改造,宽度合理,留足绿化空间的得2分。次干道、人行道、游步道用块石修筑,保留修整村内石子路的得1分。
指标9: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1分)。本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100%的得1分,每降1个百分点扣0.1分。
指标10:溪塘生态治理(3分)。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要求进行生态治理,污泥垃圾清理彻底、满足消防用水的得1分,绿化生态、护栏简洁安全的得1分,堰坝完善、方便村民生活的得1分。村庄池塘引进活水的加1-2分,堤岸过度使用混凝土、条块石浆砌,护栏使用花岗岩、不锈钢管等的视情扣1-2分。
指标11: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5分)。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是指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数占本村总农户数的比重,指标值≥90%的,得5分,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每发现一处露天粪缸扣1分,扣完为止;村内建有公共厕所但日常保洁不到位的,每处扣1分,扣完为止。
指标1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5分)。指通过纳入城镇管网处理、集中处理、分散处理等方式,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情况。农户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以上的得5分,每下降5个百分点扣0.2分,扣完为止。雨污不分流的扣1分,没按规定建设生态塘直排溪流的扣1分,农家乐经营污水、废气未经有效处理的,每发现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指标13:基础设施长效管理机制(10分):指按要求采取镇(街道、区)统一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农民群众自我管理等形式,建立卫生保洁、绿化、路灯、污水处理等设施长效管理维护制度。其中,1、卫生保洁(5分):每10-15户配置一个垃圾箱,配置必要的三轮车、手推车等垃圾清运工具和符合要求的垃圾收集房,村垃圾收集房、垃圾箱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四周整洁得3分;主要公共场所、道路路面及两侧整洁得0.5分;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得0.5分;家禽、家畜实施圈养得0.5分;池塘、河道清洁,水面无漂浮物得0.5分。推行垃圾分类,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成效显著的,视情加2-3分。
2、绿化养护(1分):绿地无建筑垃圾、堆物堆料、搭棚、侵占、种植瓜果蔬菜等现象得0.5分;做好养护除草、修剪整枝,树木生长健壮旺盛,无明显枯死枝得0.5分。
3、路灯照明(1分):村主要道路、重要公共场所和安全隐患地段安装路灯,每百户不少于10盏得0.5分;村庄路灯亮灯率在95%以上得0.5分,否则酌情扣分。
4、污水处理(3分)?:对破损的污水管道进行更换、修复,保证污水流动畅通的得1分,达不到要求的不给分;对破损的窨井盖(包括厌氧池窨井盖)及时更换的得1分,每发现一处应换没换的扣0.1分;适时清淘厌氧池进水口垃圾,破损格栅及时更换,厌氧池周边绿化美观、警示标志齐全,安全防范措施到位的得1分,达不到要求的酌情扣分。
指标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4分):本村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幅的得4分,每低于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指标15: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6分):年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在300元以上得3分,每低于5个百分点扣0.2分;因地制宜发展村级物业经济的得3分;村集体人均负债500元以上扣2分。
指标16:发展生态经济(5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力度,推进规模经营,基本消除土地抛荒行为的得3分,达不到要求的酌情扣分;每完成并通过验收1个农业“两区”建设项目加2分,最多不超过4分;已列入市“两区”建设规划但未能组织实施或未能按时通过验收的,视情扣1-2分。通过农民素质提升培训等形式,绝大多数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创业就业的得2分。建设连片100亩以上的“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基地”的加0.5分,500亩以上的加2分。非饮用水源保护区村庄充分利用文化传承厚重、山水资源丰富、农业特色鲜明等优势,大力发展家庭“农家乐”,休闲游、民俗游、山水游的加2分;被命名为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的加1分,被命名省级农家乐特色村、旅游特色村的加2分。工业(农业)生产区和居民生活区应有效分离,居民住宅范围内有企业、作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发现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指标17:保护开发利用特色文化(4分)。指按照深入挖掘、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开展特色文化村落保护、特色文化(包括农耕、生态、民俗、民居)挖掘和适度开发利用。对村内文物、党史胜迹等特色建筑不乱拆、不破坏的得1分;实施抢救性保护(打牮扶正、防漏、防腐),维修不改变文物原状、确保安全的得2分;未及时修缮和造成破坏的每例扣1分,扣完为止。本村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影响的特色非文化遗产得到有效挖掘、保护和传承的的得1分;搞好历史文化保护、收集和展示的加1分。
指标18:开展文明村创建(4分):按照“彻底性、整村性、美观性、长效性”的要求,全面开展农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丢乱排、乱拉乱接整治,整治成效显著的得3分,有一项不合格的扣1分;乡风文明的得1分;达到国家、省、市、县级文明村标准的分别加2分、1.5分、1分、0.5分。
指标19: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3分):积极开展生态村创建,按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生态文明知识宣传的得1分,创建成为金华市级生态村的得2分,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村的加2分。
指标20:四有文化村建设(4分):指按照“有场地、有队伍、有经费、有活动”的要求建设村域文化中心。有场地,是指拥有室内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设置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电视录像、图书阅览、老年活动等不少于三项内容的活动室;有队伍,是指由文化骨干、民间艺人、文化能人、业余文化团队带头人等本村村民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团体,至少有2支(1000人口以上的有4支)5名以上村民组成的文体队伍;有经费,是指有一定的活动经费保障。有活动,是指每年开展文体活动不少于4次。以上每项达标各得1分,否则不得分;达到省、市、县级文化示范村分别加1.5分、1分、0.5分。
指标21:小康体育村建设(3分):指按照《浙江省小康体育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标准》,积极争创小康体育村,有和村庄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室内外文体活动场所和健身休闲设施,设施齐全、运行良好得3分;达到省、市、县级小康体育村分别加1.5分、1分、0.5分。
指标22:农民群众满意度调查情况(2分):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农民群众满意度在95%以上得2分,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0.2分,扣完为止。
美丽乡村考核评价办法一、基层组织建设。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明显,村级班子结构优化,村级组织健全,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双带双创”比例达到85%以上,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当年没有发......
东亭乡美好乡村建设经验及基本做法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07 11:47:01 阅读次数:3707一、基本情况广德县东亭乡地处皖浙交界,与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接壤,面积 98平方公里,辖5......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文化强乡自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以来,上下学习讨论的热情高涨。开展这场教育活动事关肥东经济的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的根本利......
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考核评比方案 对各村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一)坚持日常监督考核与定期观摩评比相结合;(二)坚持包村包片督导考核与镇领导小组督导考核相结合(三)保洁员日常管理和村庄......
附件二:来安县2012年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分细则一、考核评分标准(一)农村生态经济发展(25分)1、村集体收入(4分)。农村集体可支配收入不少于3万元。考核方式:查阅资料。2、农民收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