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文献书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目”。
《教学原理》参考文献:
一、教材和通用类
1、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李秉德、李定仁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吴也显主编:《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田慧生、李如密主编:《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5、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
6、[美]加涅著:《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日]佐藤正夫著:《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三卷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李定仁、徐继存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台湾]单文经著《教学引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裴娣娜主编:《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美]Cruickshank,D.R.等著,时绮等译,教学行为指导(The Act of Teaching),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
15、Gary D.Borich(2000),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4th edition, Prentice-Hall,Inc.[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Richard I.Arends(2007), Learning to teach, 7th edition, The McGraw-hill Copanies.17、Donald C.Orlich, etc(2007), Teaching Strategies:A Guide to Effective Instruction, 8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8、William Wilen, etc(2004), Effective secondary teaching, 5th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19、W.R.Miller & M.F.Miller(2002), Instructors and their jobs, 3rd edition, American Technical Publishers,Inc.20、Harvey Daniels & Marilyn Bizar(2005), Teaching the best practice way: methods that matter, K-12.Stenhouse Publishers.二、各部分对应类
Ⅰ、教学引论
见“教材和通用类”文献。
Ⅱ、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1、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2、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
3、王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2期。
4、王道俊、郭文安:《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教育研究》1992年第11期。
5、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6、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要义评析》,《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8年第1期。
6、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4期。
7、张建伟、孙燕青著:《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8、[美]L.P.斯特弗等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
9、张天宝:《关于理解与教育的理论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5期。
10、陈佑清著:《教育活动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12、[美]伍德沃克著:《教育心理学》,第8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田汉族著:《交往教学论》,湖南师大出版社,2002。
14、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2期。
15、[美]班杜拉著:《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16、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7、郭元祥:《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知识观的转向》,《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4期。
18、郭小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03年第2期;《知识的意义性与“知识获得”的新标准》,《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2期。
19、夏正江:《知识的性质与教学》,《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00年第 期。20、庞维国著:《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22、任长松著:《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23、[美]David W.Johnson & Roger T.Johnson著:《合作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王坦著:《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
25、吴永军著:《新课程学习方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陈佑清:略论学生学习过程的发现性质,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体验及其生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2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及其选择,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第7期;论活动与发展之间的相关对应性,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操作学习的发展价值及其局限性,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12期;知识学习的发展价值及其局限性,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1期;交往学习论,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适应新的发展取向的学习类型多样化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3期;实践学习的机制探讨,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关于学习方式类型划分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3期;符号学习与经验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关联与互动,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10年第2期;反思学习:概念、功能与机制,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4期;多维学习与全面发展,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Ⅲ、教导的过程
1、魏立言:《教育主体性论争述略》,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第3、4期。
2、李长吉等:《教学主客体研究:盘点与梳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
3、王本陆:《关于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改革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5期。
4、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教育评论》,1998年第4期。
5、陈佑清:论教育活动的交往—对象性活动结构,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3期;教学的条件—目的性活动结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期;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机制,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6期;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教学过程的本土化探索——基于我国著名改革经验的分析,现代文化与教育,2011年第1期。
6、刘电芝主编:《学习策略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7、张大均主编:《教与学的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另见教材和通用类参考文献中英文著作。
Ⅳ、具体情境中的教学
1、[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世界课程与教学论新理论文库,这是一个系列,逐步看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3、李如密著:《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4、王攀峰著:《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5、范梅南著:《教学的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6、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7、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罗祖兵博士论文:《从预设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王敏勤著:《国内著名教改实验评介》,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B.Joyce,etc, Models of teaching, 7th edition, Allyn and Bacon,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影印版。
11、杨小微著:《中小学教学模式》,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三、重要期刊
1、《教育研究》
2、《课程·教材·教法
3、《全球教育展望》
4、《教育研究与实验》
5、《教育理论与实践》
6、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教育学》等。
四、教育学领域名著:
杜威 卢梭 柏拉图 夸美纽斯 赫尔巴特
赞科夫、凯洛夫、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维果茨基、布鲁纳、皮亚杰、泰勒、裴斯泰洛奇、洛克、斯宾塞等人的教育代表著作。列举如下: 1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教育家评传》 沈灌群、王礼锐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 《外国教育家评传》 赵祥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5 《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任仲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 王承绪、赵祥麟编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 《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 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版 9 《陶行知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刘新群主编 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傅道春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 李镇西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13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英)罗素著,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 14 《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5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6 《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17 《和老师的谈话》(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18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德)赫尔巴特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19 《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 20 《爱弥儿》(法)卢梭著,李世章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1 《让孩子互相学习:独生子女教育成功之路》 孙云晓主编 湖南少儿出版社 22 《教育诗》(苏)马卡连柯著 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 教育科学出版社 24 《终身教育引论》(法)保尔?朗格朗周南照、陈树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25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6 《回答未来的挑战》(美国)J.W.博特金著,林均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7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窦桂梅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8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于漪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9 《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 高万祥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0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澜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 《孔子评传》 匡亚明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仁爱一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印)屈雅君、刘铁英编译 珠海出版社2002年版
《教海泛舟》 傅东缨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4 《叶圣陶教育文集》 叶圣陶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陈鹤琴教育论著选》 吕静、周学平、刘国正等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顺生论》 张中行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教育系、浙江大学教育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早期教育与天才》(日)木村久一编著,胡世发、王艳华译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科学家论教育》 周川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教育论》(英)斯宾塞著,胡毅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41 《人的教育》(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2 《再论教育目的》(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教育过程》(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44 《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英)英克尔斯著,殷陆君译 天津社科院出版社1995年版
《成功智力》(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郭齐家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 47 《外国教育思想史》 单中惠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 朱小蔓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49 《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 郭进隆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50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瑞士)皮亚杰著,傅统先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教师人文读本》 张民生、于漪主编 上海锦书出版社2003年版 52 《中外教育小说选》 唐亮主编 53 《中外教育诗歌选》 袁卫星主编 54 《中外教育故事选》 黄建南主编 55 《中外教育散文选》 李希文主编 56 《中外教育格言选》 王军主编 57 《中外教育漫画选》 范其恢主编
《教育基础》 朱永新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t 60 《教育心理学》 张斌贤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美)梅雷迪斯D高尔、沃尔特R博格、乔伊斯高尔著,许庆豫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心理学》 李锐主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儿童发展》(美)劳拉.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美)威廉G坎宁安、保拉A科尔代罗著,赵中建主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组织行为学》 朱永新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 柯森主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教育与心理测量》 董奇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领导学:理论与实践》(美)彼得诺思豪斯(Peter G?Northouse)著,吴荣先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0 《教育中国——50名流教育访谈》 夏欣
《教育的奇迹》 朱永新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 李吉林 山东教育出版社 73 《青浦教育实验》 顾泠沅、郑润洲、李秀玲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4 《班主任工作》 魏书生 沈阳出版社2000年版
《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毛蓓蕾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6 《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徐光兴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7 《名人的教师生涯》 马建强编著
《有效教学方法》(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 彭歌、陈敬著城出版社2003年版
《学校里老师不教的50件事》(日)中谷彰宏著 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81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赫?斯宾塞 著 颜真 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苏)ЮK巴班斯基 吴文侃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孩子们!你好!》(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 维果茨基,龚浩然、黄秀兰译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陈龙安(台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教育目标分类学》(美)布卢姆著,罗黎辉译;(美)克拉斯沃尔、布鲁姆等编,施良方、张云高译;(美)哈罗、辛普森著,施良方、唐晓杰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多元智能》(美)加德纳 著,沈政隆 译 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88 《向瑞吉欧学习什么》 屠美如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9 《课堂社会学》 吴康宁 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90 《案例教学指南》 郑金洲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挪威)波?达林著,范国睿主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陈向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4 《帕夫雷什中学》(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四、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经典名著
社会学领域名著(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读):
(一)国外: 1.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1895年)2.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1893年)3.韦伯:《经济与社会》(1921~1922年)4.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1902年)
5.舒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1932年)6.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年)
7.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1923年)
8.霍克海默:《批判理论》(1968年)
9.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1941年)
10.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年)11.《现代性与大屠杀》齐格蒙特•鲍曼 12.《文明及其不满》弗洛伊德
13.《亲密关系的转变》安东尼•吉登斯
(二)国内 1.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
2.孙本文:《社会学上之文化论》《社会变迁》《现代中国社会问题》
3.陈达:《人口问题》《中国劳工问题》
4.潘光旦:《中国家庭之问题》《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
5.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6.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国封建社会》
7.林耀华:《金翼》《义序的宗族研究》
8.李亦园:《文化的图像》《人类的视野》
哲学领域经典名著选读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ell 1872——1970)《数学原理》《哲学问题》《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逻辑与知识》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论确定性》
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 1891—1970)《世界的逻辑构造》(1928)《科学哲学导论》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 1902—)《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 密尔:《论自由》。
胡塞尔:《逻辑研究》、《现象学的观念》。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福柯:《词与物》、《知识考古学》。
心理学领域经典名著选读
心理学领域的名著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智慧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埃里克森:《童年与社会》、《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霍尔:《青春期》;
列昂捷夫:《活动 意识 个性》;
维果茨基:《心理研究选集》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卢文格:《自我的发展》;
桑代克:《学习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的测量与评价》; 加涅:《学习的条件》;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 托马斯《儿童发展理论:比较的视角》 健康心理与心理自助——
阿德勒《挑战自卑》《理解人性》 荣格《寻找灵魂的现代人》;
霍尼《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神经症与人的成长》; 蔼理斯《性心理学》; 罗杰斯《个人形成论》;
沙利文《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人性能达的境界》;《拉康选集》;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逃避自由》、《爱的艺术》;马尔库塞 《爱欲与文明》 罗洛·梅 《存在心理学》;
;《结构主义》
弗兰克《人对意义的寻求》;
莱恩 《分裂的自我》Nancy McWilliams《精神分析案例解析》George Stricker《心理治疗整合》 社会心理学——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 奥尔伯特 《社会心理学》;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赖茜《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 迈尔斯《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 霍杰茨《社会心理学与日常生活》 丹尼什《精神心理学》 布朗《生与死的对抗》; 米勒《社会心理学的邀请》
布朗《自我》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 巴斯《欲望的演化》
玛丽·克劳福德《妇女与性别:一本女性主义心理学著作》 当今名著:
肯威尔伯《没有疆界》《恩宠与勇气》 索佳《西藏生死书》 魏斯《前世与今生》
1.( )突破了班级授课制的统一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是分组教学制的一种形式。 A.圣巴拉拉制 B.设计教学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答案:A 2.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中,教学设计的中心环......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下半年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 课程与教学论 》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1、如何正确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答:一、课堂教学“主体”理论各种学说的简......
《课程与教学论》第七章学习报告第一节教学模式概述一、教学模式的概念(一) 几种有代表性观点的辨析1972年,西方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对教学模式这一课题进......
第一章 概论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是什么?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与教学现象的观察,概括和提炼,发现解决问题并找出新规律。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一、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