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特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欠发达国家的特点”。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特点返回
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正在步入新的阶段,形成了从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到发布的健全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某一独立的农业生产过程,或单一的经营环节,或某一有限的区域,而是横向和纵向拓展。农业信息化不仅使发达国家农业的原有优势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而且使其原有的劣势逐步改善以至消失,极大地提高了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实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一、发达国家农业信息体系
由于不同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模式和目标不同,农业信息体系的模式也各不相同。
(一)美国农业信息体系的主要特点
1.以国家为主体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美国以政府为主体构建了庞大、完整、规范的农业信息体系。美国农业部认为,如果大量的市场和生产信息不由政府部门来组织,就无法保证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及时性、真实性。所以,尽管有很多私人公司向社会发布市场信息,但农业部仍然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市场信息网络,收集和发布官方的信息。美国农业部有五大信息机构,分别是国家农业统计局、经济研究局、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农业市场服务局和外国农业局,这五大机构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国家农业统计局为美国农村社会提供有意义的、准确的、客观的统计信息服务,该局每年发布大约340种报告,涉及120多种农产品。报告内容包括生产、存栏、分配、利用、库存、农业投入品价格以及劳动力、农场数量、农业化学品的使用等项目。经济研究局的工作包括市场研究、现状和展望分析,以及开发商品农业、食物和消费者经济、自然资源和环境、农村经济、能源和新用途五个领域的经济和统计指数。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协调美国农业部的商品预测项目,监视全球气候和分析其对农业的影响,协调美国农业部的气候、天气和遥感工作,改进和加强美国农业部预测的一致性、客观性、可靠性。农业市场局为农业行业提供广泛的市场营销服务。农业市场局的市场新闻报告为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等提供了准确的信息,以帮助他们在市场上的营销活动。外国农业局代表美国农民、食物和农业部门在海外的各种利益。它通过驻外农业专员、美国农产品商人、遥感系统等信息源收集全球作物和畜牧业生产数据和进出口信息。它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生产预测和评估出口机会,追踪美国农业进出口的变化,为美国出口商分析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化并指出贸易机会。
2.全面、详细的农业信息调查内容和规范的调查方法。美国农业部的信息调查主要内容有12个系列:(1)农产品价格、农业支出、农业劳动力及其工资情况;(2)农业生产与效率情
况;(3)农业收入情况;(4)农产品流通中的成本与开支情况;(5)农产品的消费与利用情况;(6)土地价值与土地使用情况;(7)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测算;(8)农场合作组织情况;
(9)市场新闻;(10)国外农业情况;(11)农业资金平衡情况;(12)农业生产成本情况。美国农业部对每一种调查工作,都统一编写了工作手册,规定调查内容,说明收集方法、适用性和局限性以及对历史信息利用和折算的方法。美国农业部统计信息调查方法主要有:面积结构和列表结构相结合的样本调查方法、全国性的抽样调查、客观产量调查方法、遥感调查方法。多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依靠农业部有关业务局在全国各州派驻的职员和雇员获取。信息调查的方式以直接向农户面对面询问、定时定点派员观察、用长途电话询问以及让被调查人填写邮寄表格等方式为主。采集和报告的时间都有严格规定,不能随意变更。农业部每十年组织一次全国性普查工作,另外每五年组织一次补充调查以更新资料。
3.规范的农业信息处理和严格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美国农业部的各个部门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做适当的数据处理。几乎所有的经济信息都以数据资料为基础,按时间序列来组织。美国农业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大多依靠农业部有关业务局的抽样调查得出,对抽样数据按照一定比重推算得出全国的数据,然后依照普查数据验算校正。
美国农业信息的分析和发布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规定。美国国会要求,美国农业部每个月都对世界农产品的供求形势进行一次预测。在每个月的第2个星期四,来自农业部各部门的专家,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进入一个全封闭的会议室里,先将国内各州送来的生产调查资料开封,再配合全球市场产销态势,审定各产品的预测数字,最后达成代表农业部的官方预测,以报告方式对外公告。公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世界主要谷物、油料作物和畜产品的供求预测,同时分析上月发生的影响各种农产品供求数量的事件及影响程度。正式报告经部长签字后,在当日的东部时间8:30向外界公布,全球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国新闻媒介都可转载报告内容。
(二)日本农业信息体系的特点
1.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日本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主要由两个系统组成。一个是由“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办的市场销售信息服务系统。日本现在已实现了国内82个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和564个地区批发市场的销售数量及海关每天各种农产品的进出口通关量的实时联网发布,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商可以简单地从网上查出每天、每月、年度的各种农产品的精确到公斤的销售量。另一个是由“日本农协”自主统计发布的全国1800个“综合农业组合”各种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价格行情预测系统。凭借着两个系统提供的精确的市场信息,每一个农户都对国内市场乃至世界市场什么好销、价格多少、每种农产品的生产数量了如指掌,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确定和调整自己的生产品种及产量,使生产处于一种情况明确、高度有
序的状态。
2.完成了农业科技生产信息支持体系。日本的农户自身基本不具备科技开发能力,生产所需的各种科学技术大多来自于国立和民间的各种农业科研机构。为此,日本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作为载体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日本现已将29个国立农业科研机构、381个地方农业研究机构及570个地方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全部联网,271种主要农作物的栽培要点按品种。按地区特点均可在网上得到详细的查询。其中,570个地方农业改良普及中心与农协或农户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网上咨询。
3.正在逐步完善农用物资及农产品销售的网上交易系统。日本对于电子交易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十分重视。日本于1997年制定了“生鲜食品电子交易标准”,建立了生产资料共同定货、发送、结算标准,并正在对各地的中央批发市场进行电子化交易改造。
(三)法国、德国的农业信息体系特点
法国的农业信息主体很多,但不同主体在服务内容上侧重点各有不同,服务对象和群体规模也有所不同,具有良好的互补性。
第一,国家农业部负责向社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政策(法规)信息、统计数据、市场动态等。法国农业部门分三级,即国家的、大区的、省的。国家农业部下达农业信息收集任务,大区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和完成信息采集、汇总和上报任务,省农业部门协助大区农业部门完成信息采集任务。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汇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然后在本组织内共同享用。第二,农业商会在法国农业信息服务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主要是传播高新技术信息,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专家、学者讲课和发表文章,协助农场主做好经营管理。
第三,研究、教学系统产生、传播和直接利用大量农业科技信息,通过培养学生和面向社会咨询两大方式实施信息服务。
第四,各种行业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都尽量地收集对本组织有用的技术、市场、法规、政策信息,为组织本身及其成员使用。
第五,民间信息媒体也是重要的农业信息主体之一。法国的信息媒体一般都是私营的(含股份制),例如《法国农业》杂志社,其订户约占法国农场主的40%。它办有综合刊和专刊,综合刊上宏观、微观信息都有,包括欧盟政策、政府法规、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分析报告、新品种和新技术信息;专刊上有的一期只谈养牛,有的只谈养猪或养鱼。
第六,各种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社,例如粮食生产合作社、葡萄生产合作社等,也广泛收集对自己组织有用的信息,需要其成员知道的事情,它们一般都马上告知(通常使用的传媒是传真)。
德国的农业信息系统由两个体系组成。生产信息的调查和收集由国家统计总局进行,在联邦、州、县、乡各级都有相应的统计信息机构;而市场信息的调查和收集则由半官方性、非赢利性的农业和食品市场价格信息报告中心负责。
二、发达国家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运用
农业信息技术作为新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先导,可以将现有单项农业技术综合组装配套,实现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的总体水平。农业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资源管理利用水平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一)3S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应用最早的是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简称3S系统)。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国,3S技术普遍已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例如作物估产、动植物生长长势监测、气象和病虫害预报、精细施肥、灌溉、农业综合发展的动态仿真模型等。通过3S综合集成,一体化地为农业系统管理服务,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二)精确农业(Precision Farming)的发展
精确农业首先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起步。它是基于农田条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的事实,旨在利用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使对土地的经营操作能比较准确地响应这种差异,达到有效地节约投入、降低成本、减少环境不良后果的目的,即农业管理是针对土壤而不是针对田块。其依托的技术包括:田间车辆定位系统,与作物栽培有关的数据库,GIS和栽培模型,田间信息采集传感与机械控制技术等。迄今为止,美国已有5%农场在实践使用Precision Farming系统,精确农业已预示着人类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潜力、智慧与能力。
(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农业信息技术中发展最快的。美国农业信息化强度高于工业81.6%,作为信息时代象征的电子计算机正在普及。农民使用计算机来记帐,做出如何经营的决策,利用天气预报程序可以知道天气状况。计算机还可以告诉农民在什么时候种植何种作物产量最高,采取什么种地方式效益最高等。
据1997年的统计调查,美国有40%的农场有计算机,其中,47%的农场主使用互联网,20%的大型商业化农场已经进入互联网。美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AG-NET,该系统覆盖了美国国内的46个州、加拿大的6个省和美国以外的7个国家。英国也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农业计算机网络AGRINET。此外,日本的CAPTAIN,澳大利亚的CISC,荷兰的EPIPRE等都是较有名的农业信息网站。
2000年,日本有34%的农户拥有PC机,其中12.2%接入互联网。在日本,计算机已广泛
应用于耕作、作物育种、农作物与森林保护、蚕业与昆虫利用、农业气象、农业经营、农产品加工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全国联机网络,即电信电话公司的实时管理系统(DRESS),其大型电子计算机可收集、处理、贮存和传递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技术信息。每个县都设有DRESS分中心,可迅速得到有关信息,并随时交换信息。近两年开发的农业技术情报网络系统,借助公众电话网、专用通讯网、无线寻呼网,把大容量处理计算机和大型数据库系统、互联网网络系统、气象情报系统、温室无人管理系统、高效农业生产管理系统、个人计算机用户等联结起来。政府公务员(从官房长官到普通职员)、研究和推广公务员(从高级研究员到一般技术员)、农协和农户,可随时查询、利用入网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有农业技术、文献摘要、市场信息、病虫害情况与预报、天气状况与预报、世界或本国或县甚至町村地图、电子报刊、音像节目、公用应用软件等,几乎无所不包。
德国的农业技术信息服务通过三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来实施。一是各州农业局开发和运营的电子数据管理系统(EDV),用户只要将计算机或电视机通过电话线与EDV系统联机,并交纳一定的费用,就可随时获得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预防和防治技术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等。二是邮电局开发运营的电视文本显示服务系统(BTX),用户只需购买BTX主机和键盘,将其与电视、电话连接,即可通过邮局的通讯网络,获得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三是德国农林生物研究中心开发建设的植保数据库系统(PHYTOMED),以德国计算中心的大型计算机为宿主机,凡与宿主机联网的计算机用户,可联机检索有关农业技术信息。
(四)专家系统、模型系统、智能信息系统的开发
发达国家已研制出大量作物模拟模型、作物生产管理系统和病虫害管理系统,以及其它与农业相关的模型、专家系统和管理系统。目前,国际上已有近百个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模拟模型的研究在国外也有30年的历史,其中,作物管理技术已达到实用程度,出现了各种综合性的模拟模型。
(五)农业信息服务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服务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科技文献网络和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发展更快。现在,每年有1200多种期刊、30多万篇文献入网,大型的农业数据库越来越多,例如AGRICOLA、AGRIS、CAB等。
三、健全的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政策法规
美国在农业信息的采集、传播、发布等方面有着规范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①严格的信息资料保密制度。美国农业部对所有的农业信息资料都分门别类制定了保密和公开发布的时间,任何个人和团体不得随意传播尚未公开的信息资料,否则要受到法律和各种条例的制裁。②积极促
进信息资料共享。美国既限制对机密资料的传播,同时又反对对信息资料的垄断,积极促进信息资料的共享。一旦信息资料经农业部公开发布,该资料就为全社会享有共用。此时,农业部将无偿提供这些信息,不得获取利润,只能收取资料加工和印刷的工本费。③不得发布虚假信息。美国农业部对公开发行和出版的信息资料层层把关,严肃编审工作,在一份报告正式发布之前,要经多位同行专家审议,以期杜绝错假资料的发行和出版。
日本政府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一项首要职责就是抓好信息市场规则及发展政策的制定。日本政府根据农业生产的市场运营客观规律要求,建立了若干个专门咨询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性规则和运行性规则,约束市场各方的行为,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了发展政策,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日本农业市场经营性信息是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及时,政府为批发市场的运行制定了一套严密的法律。根据这些法律,批发市场有义务及时地将每天各种农产品的销售及进货数量、价格上网公布。
法国有关法规规定,所有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有义务如实填报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违者按偷税行为处罚。农场主的财务、税务甚至一些经营方面的事情,一般都由社会上的相关协会(或称事务所)帮助料理,按有关法规规定,这些相关的协会(或事务所)必须帮助农场主如实填报生产经营情况。为了保证信息采集的质量,大区农业部门一般都严格选拔信息采集人员,拥有会计师资格等专业条件的人才能人选,并且对他们进行专题培训,要求他们必须到农场主家里填表,一定保证信息的质量。
——摘编自赵元凤的文章
农业标准化是通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
农业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张鹏08128040)1:农业信息化概述1.1 农业信息化定义农业信息化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实现农业科技生产流通和消费信息......
农业农村信息化观察2014年2月27日下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
1.什么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现代信息技术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围绕着信息的产生,收集、存储、处理、检索、和传递,形成的......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新西兰农业受到其社会、经济、劳动力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与欧美和邻近的澳大利亚都有所不同。概括地说,其独特之处有三点。1、以畜牧业为主。 新西兰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