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过程”。
读《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有感
一、作者简介
巴班斯基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教育论专家、苏联科学学院院士,曾任苏联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二、本书的简介
我认为本书分了八个部分,前言结语和六章构成。各章的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章教学过程的结构,是以系统观点论述教学论所有基本范畴,表达了作者为本书标题上所注明的“一般教学论方面”的观点,也是作者有所创新的教学论思想。第二章教学过程的理论化基础,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辩证的系统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论基础。提出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评判对所提教学任务做出的各种可能的决策,用以确保在相应的条件下选择出最优方案。
第三章对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活动中的典型困难的分析。作者首先为研究教师工作制定了大纲,然后对教师工作的典型缺点和困难进行评定和自我评定。第四章最有组织教学过程条件。根据以上两章材料,说明在实践中运用最优化思想取得成功的程度的取决条件,主要有两个条件:
1、要对教师实行有关解决教学最优化任务的科学教学法的专门训练;
2、改进研究学生的方法。
第五章为预防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措施。这点在本市中所占篇幅最多,首先分析了成绩不良的原因,然后归类,列图表。然后研究、分析最后提出了克服的途径和一整套具体建议。
最后一章是对优秀生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途径同样和分析成绩不良的学生的方法一样,从学生特点出发最后选择最优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以及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予以最优的考虑并拟出落实措施。
三、对本书的一些思考
本人认为这书里面有些东西不合理也不合实际,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教师要求太高,教师的任务太重很多教师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
2、他对学生的各方面的分析依据不够,也就是说他的评价标准不够权威。
3、他的研究背景有局限性它是根据顿河—罗斯托夫地区的教学科学实验而受到的启发,不是每一个时代都适合的。
4、它的一些评价标准在现在的学校根本就不适合。
当然也有一些好的方面
1、以辩证的系统理论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引人最优化思想,符合劳动活动的普遍原则。
3、关注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要把他的这套理论用于现在的学校中可能有更多的漏洞,所以我们在参考他的这套体系时要学会用辩证的眼观来看待,取其中的精华。
作为学教育技术的学生来说应该考虑在当今的形势下针对小学、中学、高中应该怎样做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呢?我想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好好想想看看我们是否能设计出来?还是他这个理论根本就无法设计应为有太多可变因素了。
教学过程优化论教学过程优化论简述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
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苏】 尤·克·巴班斯基著张定璋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教学过程内含教和学两个组成要素,他们彼此是有联系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和学两种过......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理论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在总结60年代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克服大面积留级现象的经验基础上,运用辩证的系统方法来改进教学,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读后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教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