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保康党史人物简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湖北省保康县政府”。
湖北保康党史人物简介
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1年7月-----1927年7月)
001.吴德峰(1896--1976年)又名吴士崇,化名吴铁铮、戚元道,湖北省保康县百峰乡石磐岭人。1901年在家读私塾。1909年到湖北官立两等小学堂读书。1911年弃学当学生兵,任湖北省学生军班长。1914年在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19底任湖北省长公署第一科机要股科员。1921年秋任共产党主办的湖北人民通讯社社长。1922年夏任湖北省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校校监,当选为湖北省教育会执行委员兼义务教育股主任。1924年2月经董必武、陈潭秋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武汉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委员兼军事委员会书记。1925年2月在自己创办的崇实中学任校长。同年夏经我党决定加入国民党,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工人部长、军事部长,1926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湖北区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委员兼军委常委,同年冬任武汉市政府常委兼公安局长。1927年9月任中国共产党鄂南特委书记、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主席、湖北省工农革命军总司令。1927年底调任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1928年1月任中共赣北特委书记,8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1929年1月调上海任中共中央交通局局长。1932年1月任中华苏维埃国家保卫局江西省分局局长、江西省苏维埃主席团委员,中共江西省委委员。1933年6月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湘赣省分局局长、湘赣省苏维埃主席团委员、中共湘赣省委委员。1934年7月参加长征,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6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同年12月任中共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湘鄂川黔革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兼肃反委员会主席。1936年5月,调任中共西北局白军工作部长,同年11月任中共中央外交部对外联络局局长。1936年底调西安做秘密情报工作。1940年6月任中共中央交通局局长。1944年当选为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46年2月任北平军事调解处执行部秘书,武汉执行组顾问,童年7月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白军工作部部长,土改时兼任阜平县县委书记。1948年11月任中共郑州市委书记,河南省委常委。1949年5月任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中共武汉市委常委、武汉市市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四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秘书长,1954年5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同年6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0月任国务院第一办公室副主任。1956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4月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常务委员。1960年底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196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6年12月11日病故于北京。
002.黄绍谷:(1897~1933),字晓峰,号素皇,保康歇马河人。性情豪爽磊落。1914年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附中,其间加入进步组织仁社。1918年秋入北京大学英文学系,结识李大钊。“五四”运动中,因在**广场发表演讲,被当局逮捕,后经营救获释。1920年3月,同邓仲夏、罗章龙、刘仁静等19人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任总干事、书记,筹措经费购买书籍,翻译、整理、搜集资料。同年9月,首批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支部书记。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任《北平日报》编辑、保定军官学校教员、国民党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教员。汪精卫叛变革命,黄被迫离开武汉。次年春到上海同济大学任教,后又回湖北襄阳任省立第五中学教员。
1929年初任《鄂北日报》主编。蒋桂战争爆发,在报上发表《蒋介石其将死乎》一文,受通缉,再去上海,任《中央日报》编辑。1932年8月,受聘为沈相冯庸大学(此时已迁北平)英文秘书。是年冬,因痛心国难,投笔从戎,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任第七军秘书兼执法处长,奔赴抗日前线。1933年3月2日凌晨,在热河省凌源县(今属辽宁省)三十家子镇南门口战斗牺牲。时《北平日报》、《实报》等报纸曾分别发表《殉国英雄黄绍谷》、《黄绍谷在抗日前线》等文章以表悼念。
003.刘昌群(1902-1947)曾用名刘仕衡、刘仲云、刘仲雯。湖北省保康县歇马镇人。青年时期到武昌求学,192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负责团的工作,1922年4月参加了武汉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的第七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书记兼会计,并兼劳工运动委员会委员长。1922年11月任武昌地委经济委员(先后任《全民通讯》和《反响》旬刊编辑),1932年任武昌地委宣传委员,11月任湖北区临时执行委员会会计兼教宣。1924年四月,董必武主持筹建国民党湖北临时党部,刘昌群被选为执行委员,9月武昌地委改组,刘昌群任地委常委。1925年1月26日至30日,刘昌群代表武昌地委出席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3月任武昌地委宣传部主任兼编辑,8月,任武汉学联团组书记。1927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6月任湖北省团委书记。1928年3月主持青年团中央工作并出席中央常委会议。第二次国共合作时,刘昌群任广西省党部书记长,系广西核心同志会员主要成员。后在香港为李济琛办报。1947年病故于香港。
004.刘昌绪(?-?)湖北保康县歇马镇人。青年时期在武昌求学。1922年7月23日参加社会注意青年团。1923年4月任武汉青年学会事务员,7月任武昌团地委第一支部第五小组长,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4月任团武昌地委第九支部(师大)书记。7月15日至20日,刘昌绪出席了国民党湖北省临时党部主持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当选为省党部候补执行委员,29日任团武昌地委委员,8月26日任教宣委员、学生委员,10月任青年团湖北执行委员,学生运动委员会书记。1926年2月继续作为候补执委担任了省党部青年部长,3月团武汉地委进行组织调整,刘昌绪担任学委书记,5月22日,团武汉地委继中共武汉地委召开党的地方改选代表会之后,召开了团地方改选代表大会,刘被选为候补委员(仍参加党团合组的妇委工作)。7月13日至15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主持召开国民党湖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刘被列席参加并当选为候补监察委员,大革命后脱党。
005、刘光国(1900-1924)曾用名刘宽之、刘白依、刘墩。湖北省保康县歇马镇人。幼时在歇马第二高等小学念书,1914年到武昌去求学,曾在中华大学中学部读书,是辅仁社、利群书社成员。192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4月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的第七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团学委员,8月14日,中共武汉区委决定,武汉地区党团暂不分化,党员仍留团内进行活动,年龄大的为“特别团员”,刘光国继续为“正式团员”。12月根据上级团组织的指示,在武昌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湖北区执行委员会,刘光国任委员长,后任武汉区委员长兼徐家棚地委委员长。1924年4月,董必武主持筹建国民党湖北省临时党部,刘光国被选为执行委员,经常活动于沪、汉之间。同年7月病故于上海。
006、尚宗海(1904-1927)字容物,湖北省保康县歇马镇人。幼年在本地高等小学堂念书,1918年就读于本县县立小学,1922年到武昌求学,考入武汉中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毕业后在汉口桥口区组织开展工人运动,经常深入工厂,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列。此间,曾任汉口后补街党支部书记。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背叛革命,尚宗海被捕,8月在汉口济生三马路英勇就义,时年23岁。
007、杨晓晖(1900-1960)曾用名杨永惠,又名杨铭恩,湖北省保康县马良区重阳乡人。1908年在本地读私塾,1913年在重阳高小念书,1917年就读于武昌湖北省立第一中学,1922年考入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1925年12月经李世乐、聂东卿介绍参加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1926年大广州法官政治党务训练班学习,毕业后任事务员。1927年任武昌法官政治党务训练班主任,事务员,同年五月,调往安陆任中共安陆县特别支部书记兼国民党安陆县党部特派员。1927年9月任中共鄂北特委会宣传干事。后一直在国民党政府法院工作,担任审判处长、推事、检查官等职。1950年参加“西南革大”学习,后参加土改和从事法院工作。1956年至1959年元月任济南市政协学委学习组长,后被捕。1960年病故于保康监狱。
008、宋昭昺(1902--1926年)字哓峰,湖北省保康县马良镇宋家湾(原属南漳县)人。幼年在家读私塾,聪明好学、执笔为文。1922年去武汉求学,就读于武汉中学,在校期间除苦攻校课知识外,积极参加社会革命运动,在董必武的亲自培养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夏,南漳留省学会在汉成立,宋任总干事职务。1925年秋毕业于武汉中学,后考入北京“平民大学”。他勤学自勉,品学兼优,杂志刊物,恒见论文。各种团体,多资臂助,而每次爱国运动,更无不见其屹立于群众中者。1926年3月18日,同“平民”队众赴**反对八国通牒国民大会,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要求驳回通牒,抵抗列强。宋昭昺身为前驱,旋即同往国务院请愿,乃段祺瑞等竟令府卫队开枪轰击,宋昭昺饮弹以殁,时年仅24岁。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8月--1937年7月)009、柳德彰(1893-1931)本名柳兴著,又名柳星奎,号德彰,童名五七,家族排号十二,湖北省保康县寺坪镇人。幼年在家攻读私塾,一九一六年考入湖北省第二师范,1921年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襄阳县薛集区区委书记,襄阳县委委员。1928年秋被鄂北特委派回保康,任县委书记,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长公开身份进行革命活动。1931年初春因患肺病逝世,终年38岁。
010、王莘逸(1906—1948年)字福德,号愚农,湖北省保康县龙坪区人。幼年在家读私塾。1928年春参加了以张道南为领导的“荆山农民暴动。”1931年4月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柳直荀率领留在房县的红三军二十师东下洪湖时,王莘逸因身体负伤,双目残疾,被派回家乡搞地下工作,公开身份教书,暗中组织“后方抗日游击队”。1946年3月,他带领游击队员砸毁南漳县马良乡十三保办公处,保长姜怀亭逃跑。1946年秋,中原突围部队到保康龙坪时,他随马良爱国民主乡长胡恒山一起做地方工作,为部队征收粮款,搜查地方官吏、恶霸地主枪支。1947年3月,曾救护身得重病的“南宜保”中心县委书记李蔺田同志。1948年3月,当王莘逸与我“南远指挥部”联系时,遭敌人暗探跟踪,被国民党“清乡队”杀害于南漳县的龙王冲学校.011、夏九畴(1885-1928)字范兴,湖北省保康县龙坪区人。自幼读书,后教书。1927年冬,在酝酿荆山农民起义过程中参加中国共产党,被选为农民协会委员。1928年春,被选为起义军政治指导员。起义失败后,在国民党清乡时被捕,房屋被焚毁,夏九畴被敌杀害于南漳县三景管理区梨子坪王家台子。
012、朱家霖(1916-2002)湖北省保康县城关镇人。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8月1日在新疆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红三军七师师部勤务员,红四方面军补充营排长,中央局电台见习报务员,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关中分区警备一旅电台报务员,电台队长,冀热辽军区司令部电台队长,冀北分区司令部电台队长,冀热辽军区骑兵五师通信科科长,东北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四科科长,东北军区通信六团政治委员,志愿军司令部通信处军邮局局长,东北军区文化速成中学班学员,志愿军司令部通信兵处副主任,宣化通信兵学校校务部部长,通信兵器材部副部长,通信兵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总参通信部后勤部部长,总参通信部司令部顾问等职。(正军职)
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次,第四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和西路军在甘肃省临泽县倪家营子的坚守和突围战。
1955年9月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2年3月离职休养。于2002年11月3日7时35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86岁。
013、冯开化(1906-1950)湖北省龙坪朱砂人。1920年高小毕业,1924年考入南漳县凤山中学。1926年在地下党员杨轶欧的培养下,加入党的外围组织“公益促进会。”1927年经周运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春,中共南漳县委书记李协一在南漳薛坪建立苏维埃政府,他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在 “荆山农民暴动”中四处串联发动群众。同年4月底起义失败,冯开化逃跑回家,自行脱党。1929年至1936年在家经商、种地。1937年考取湖北省乡政人员训练所(时间四个月)。1938年2月任联保主任。1939年3月到湖北省第五区自卫工作人员训练班受训一月,同年10月任襄阳师管区第一团二营八连特务长。1940年考入中央军校第八分校,1941年10月毕业,任河南陆军独立15旅第四连副连长。1942年3月调参谋处任干事,同年7月离开部队回保康马良任伪乡长。1950年被人民政府镇压。
014、周官华(1905-1931)保康县城关镇王湾人。7岁给地主放牛,12岁给一家商人当勤杂工。1931年春,贺龙率领红三军转战鄂西北来保康,周参加苏维埃政府,任赤卫队长,随军进入房县。8月中旬,在同国民党五十一师范石生部作战中,周观华率领120余名先锋队员英勇战斗,消灭敌人一个营,被群众誉为“神兵”。以作战机智勇敢,战功卓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9月中旬,红军主力向洪湖转移,周观华受组织派遣,回保康打探军情,至寺坪区境内被当地土匪跟踪于二堂沱峪沟被俘并被押至倒座庙。匪徒将周捆在桐树上,用火铳对周连放16铳,周的衣服燃烧,皮肤熏黑,但周仍旧怒门而视,痛斥敌人。匪徒又将火铳灌进铁钎,连发两铳,周观华胁下中钎,壮烈牺牲。
015、刘介丞(1904--1951年)本名刘茂藩,字介丞,湖北省保康县歇马镇人。1921年考入襄阳二师,受肖楚女之教育,因参加**被校方开除。由于社会进步势力声援与支持,迫使校方收回成命。1926年冬考入国民党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毕业后,被省党部派往保康,任县党部筹备员。大革命失败后与我党失去联系,留在保康县任教育股员兼教员。1938年,当中共鄂北特委派骆何民等人在保康合作办事处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时他是党的统一战线对象,曾发动师生亲自配合合作办事处搞抗日救国宣传。1940年后曾任教员、督学、合作指导室主任、社会科长、县参议员等职。1947年,国民党保康县长黄天煜残酷搜剿新四军,刘介丞联合他人上书国民党湖北省政府,控告黄天煜贪污虐民,黄被省政府以“剿匪伟令”而撤职。1949年至1950年教书。1951年因匪特恶霸一案被人民政府镇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县法院审查呈报,上级批准,对刘介丞撤销原判,宣告无罪。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016、王天杰(-----1974)湖北省保康县寺坪区台口乡人,1943年9月在重庆警校正科(十一期)毕业后,留校任区队副,队长等职。1946年7月到南京由同学朱正南介绍到江苏省江浦县任督察和浦镇警察分局局长等职。其间与南京进步学生来往频繁,于1946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进行了地下组织活动。王因秘密放走我地下党员,被国民党撤职回籍。1948年秋天,王从保康到上海和地下党组织接上联系,后赴苏州做策反工作。1949年5月上海解放,王任上海市新成公安分局政治股长,后一直在公安部门工作。1957年任警察学校行政科长,教师。在整风反右时被错划为右派,送安徽劳教,后辗转到新疆。1974年释放,回到湖北保康老家,因病去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上海市公安局甄别,给予平反。
毛泽东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1月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在1927年8月中......
党史人物【字体:大中小】更新时间:2011-01-26 邓止戈(1096年12月~1991年11月),又名邓国忠,别名余泽平,出身于四川省筠连县手工业家庭,高小毕业。1927年8月加入共产党参加革命,曾任中......
张家口人物李泰棻,字革痴,号痴庵。男,1896年出生于河北省阳原县揣骨疃一书香人家。18岁考入北京大学专攻史地,但因学杂费高昂,遂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就读。三年级时,在时任北京师大校......
王博昌、萧锡明、马道远 ——咱家乡的英雄(注: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开头的背景音乐为引子,引出此次讲课内容) 同学们,大家上(下)午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特殊的课,由我来和大......
安徽党史人物1.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5年9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