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七个变化九个细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文细节”。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七个变化,九个细节
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发布施行,对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将发挥重要作用。与《办法》对比,《条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公文处理的概念更加科学
《办法》规定“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条例》中按照公文办理的工作流程将公文办理工作概括为“拟制、办理、管理”三个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环节,简洁明了,“拟制”包括了“起草、审核、签发”三个环节(《办法》中隶属于发文办理),同时将整理(立卷)、归档划归至公文办理范畴。
二、公文的种类更加丰富
原《办法》中规定公文种类为13种,新《条例》中规定公文种类为15种,增加了“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和“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同时将“会议纪要”改为“纪要”。
三、公文要素做出了调整
《办法》第三章第九条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增加了“份号”、“发文机关署名”、“页码”,减少了“主题词”。同时,对涉密文件、紧急公文、联合行文、公文标题等有了明确的规定:涉密文件要标注份号,紧急公文标注“特急”“加急”,联合发文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公文标题应标明发文机关,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可以不加盖公章等。
四、行文规则上做了具体规定
《条例》中规定向上级机关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请示”应当一文一事,并要提出倾向性意见;“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向下级机关行文也有明确的规定,“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
五、文件签发程序更加规范
《条例》规定“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办法》只对上行文作此规定),“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
六、公文办理环节更加简明
收文办理环节增加了“承办”和“传阅”环节,对“承办”和“传阅”环节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发文办理环节减少为四个,将“起草”、“审核”、“签发”环节划归到“公文拟制”部分了,“用印”划分到“印制”部分了。
七、公文管理环节更加严格
第七章第二十九条规定“党政机关公文由文秘部门或者专人统一管理。设立党委(党组)的县级以上单位应当建立机要保密室和机要阅文室,并按照有关保密规定配备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第三十二条对“复制、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也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
1、明确密级及保密期限。经过定密程序定为秘密文件的,应当在文件上标注密级及保密期限,规范用语为“绝密”“机密”“秘密”。
2、明确紧急程度。有时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安排布署工作发文时,要在文件上标明紧急程度,文件上的规范用语应标注“特急”“加急”,电报上的规范用语应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3、规范发文标志。《条例》中规定发文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
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对于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应有一个统一规定,是用发文机关全称,还是用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两字,必须统一。有时用发文机关全称,有时用简称加“文件”两字,让人犯疑。
4、落实签发人。在《条例》中文件格式部分对“签发人”有明确的要求:重要公文和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5、规范文件标题。文件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在工作实务中,有时由于文件标题太长,文件上又有发文标志,往往在标题中忽略了发文机关名称,亟需规范。
6、规范文件落款。在《条例》第三章文件格式部分中,增加了“发文机关署名”的内容(“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在现实中因为要加盖单位公章,或文件头上已有发文标志,往往只署发文日期,没署发文机关,亟需改正。
7、规范成文日期。按照《条例》中的规定“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8、删除主题词一栏。在公文的要素上,《条例》中减少了“主题词”的内容,在以后制文时就需删除这一栏内容,同时还规范抄送机关和印发机关及印发日期: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9、严格上行文的报送程序: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至于文件的字体、字号、版式等,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
一、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的依据
2012年4月16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简称条例),是公文写作和处理的依据。2012年6月29日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是写作格式依据。
(二)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求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三)公文的特点
(四)公文的作用
(五)公文规范 有鲜明的政治性 领导指导作用 有法定的作者 联系公务作用 有法定的权威性 宣传教育作用 有现实的效用性 凭证依据作用 有特定的体式 规范言行作用1.公文文种规范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共15种、删除了指示、条例和规定)。2.公文格式规范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党的机关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可以不加盖印章)、附注、附件(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共18项,)行文的一般规则(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按权限行文,逐级行文)向上级机关行文规则(一是原则上单一主送,根据需要抄送;二是不越级行文;三是主送机关不是个人;四是请示应一文一事;五是受双重领导机关向上行文可抄送另一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规则(一是明确主送与抄送;二是上级机关的有关部门经授权可以向下级机关行文;三是上级部门按权限向下级部门行文;四是行文事关多部门须协商一致;五是向受双重领导的机关行文可以抄送其另一个上级机关)同级机关行文规则(一是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二是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三是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四是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外不得对外行文)5.公文处理规范 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三个环节)公文办理(一是收文办理:包括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七个环节;二是发文办理:包括复核、登记、印制、核发和分发四个环节;三是整理归档)公文管理(主要包括有:建立公文管理制度、确定密级、复制或汇编管理、撤销和废止、清退或销毁、移交)公文的语言规范 准确、简明、朴实、庄重公文文字排列规范(从左到右横排横写)公文用纸规范(A4型纸、210mm×297mm)公文层次序数规范(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四层用仿宋字标注)
公文引用规范(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公文数字使用规范(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非公历纪年、词、词组等数字必须用汉字外,其余概用阿拉伯数字)
通知概念: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时所使用的一种告知性文书。通知的特点适用范围广 使用频率高种类较多 时效性强 通知的内容格式
标题:机关┿事由┿文种受文机关:接收文件的机关正文:一般由通知缘由(凭),通知事项(事),通知要求(断)构成。落款:包括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1、会议通知 通知有关单位或个人参加会议的应用文体。
会议通知写作的内容要求会议目的或依据(为什么开会)会议主题或内容(开什么会)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及会期(怎样开会)注意事项(开会准备的资料、签到及食宿安排等)
公文文种规范 公文格式规范 公文行文规范 公文语言规范 公文处理规范 公文其它规范2.规定性通知(指示性)上级机关对某一事项作出具体或原则规定时使用的通知。3.布置性通知
4、告知性通知
5、批转性通知6.转发性通知:
7、发布性通知主要用于发布(印发)法规、规章或其他文件(如领导讲话、规划、方案及审定事项)。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 8.任免性通知任免、聘用干部时使用的通知(先任后免)请示正文的一般写法标题:三要素齐全主送机关:一个主送机关正文:写清缘由、请示事项、请示结语落款:同通知 请示写作应注意的问题1.按级请示2.一文一事3.主送机关是单位,不送领导者个人4.请示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5.不要多头请示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求事项特点:单一性指示性时限性被动性 批复正文的写法标题(完全性标题、体现来文事由)主送机关正文(批复引据 批复事项 结束语)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具有典型性、及时性、教育性特点 写法概述先进事迹;分析评议先进事迹的意义、影响;作出表彰决定;提出希望和要求 概述错误事实; 分析错误实质和应吸取的教训;作出处理决定; 提出希望要求 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通报:通报的缘由;通报的情况;希望与要求。函的概念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函的特点平行性商洽性简易性函的种类①按内容分:公函、便函(此处为公函)②按目的分:发函、复函③按用途分:商洽 询问请求批准 答复函 答 复 函针对不相隶属机关的请求批准事项,在职权范围内给予答复的公函。标题:三要素齐全主送机关:受文办理机关名称正文:原由、事项、结束语落款: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时间、印章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七个变化,九个细节 十八大精神指导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笔试客观题100题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
公文写作七个技巧不知道从何下笔,虽然文种不一,但是只要掌握了技巧,完整作答出一篇公文也并非难事.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公文写作七个技巧,欢迎阅读。1、定“调子”要搞清清......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公文写作七个技巧,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1。清除斜体、粗体、底线和括号。2。清除阴影、图案和线条。3。避免使用项目符号(Bullets)及跳格键(TAB)4。在首行清除你的名字以外的任何东西。5。只使用普通常用字型,大小由10......
简历中的九个致胜细节地球上的每一份工作都需要简历。如果不在寄出简历前仔细地检查你的简历,那你的简历就会很有可能被扔进废纸箱。在你寄出的简历之前,用“九不”标准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