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独立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
金融危机后中国人名银行独立性的现状浅析
摘 要: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使得主要国家金融体系遭受重创的同时,也揭示出发达国家金融体制的某些缺陷和未来改革趋向。在反思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各国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同时,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也值得思考。本文从央行独立性的相对性、我国央行的独立性着手,对金融危机后我国中央银行现状进行思考。关键词:央行独立性;金融危机
无论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对货币供应量的 把握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中央银行是流动性总源头,因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必须加强。
一、央行独立性的概述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是指法律赋予央行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指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调控的自主权,以及为确保自主权的有效行使而财务的相关法律措施。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货币当局,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能,中央银行构成了国家权力的一部分。
央行保持独立性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由中央银行的性质所决定。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金融监管银行,体现的是国际机关的性质,因此,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管制。但他同时又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进行调控和服务时又不能不考虑货币本身的运行规律,因而他不能完全听命于政府,需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其次,中央银行和政府的职能是有所侧重的,这样就是中央银行和政府在宏观经济目标的选择上并不一定在任何条件下,任何时期都保持一致。再次,基于政府的职责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往往是促进经济的增长,而这极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而央行的首要目标是遵循货币运行的基本规律,保持币值稳定。最后,央行独立行使职责可使央行和政府决策相互制约,互为补充,防止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为国家服务,代表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做好决策,必要时为政府提供支持。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表现(一)目标独立性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是最终目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保持增长这个目标又被放到更高的高度。然而稳定币值只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稳定币值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个政策目标是不协调的。
(二)经济独立性
现阶段我国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三项货币政策工具,然而中央银行相对于国务院而言,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策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制定和执行权,最终决策权却在国务院手中,所以工具的运用打了折扣。虽然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政府当然也不能接受融资。但是中国人民银行每年的贷款有相当部分投向本应由财政支出负担的项目,如对国有企业亏损的补贴,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这样的赤字货币化使得货币政策服务于政策,中央银行缺乏对货币政策的实际控制权。
(三)政治独立性
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是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免的。央行的最高领导的人事任免是由政府确定的。1997年正式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员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政府官员,其作出的政策决议多体现的是政府意愿,而且这个委员会仅是一个决策咨询议事机构,而实际决策权属于政府。这使中国人民银行在人事上产生两方面的弊端,即高度的行政依附性和欠缺广泛的代表性。
三、金融危机后我国中央银行现状及思考
在我国,由于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的与部委平级的机构,其重大货币政策的制定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因此独立性受到一定影响。从与美国近三十年的通货膨胀率的比较来看,我国通货膨胀率平均水平较高,且波动较大。因为保持物价稳定虽然是主要任务,但是转型改革所需要的巨额成本只有依靠高速的经济增长来弥补。但是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中国人民银行也在不断加强其独立性,而且实际上的独立性正在增强。
独立性对央行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一般认为央行的目标在于维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保持物价平稳,而现实经济中大多是指控制高通货膨胀的发生,因而在央行的三大法宝中,提高利率是央行比较喜欢采取的措施。然而这总与政府的增加就业政策是背道而驰的,不得人心。
那么央行到底应该怎样处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呢?金融危机的暴发央行真的是罪魁祸首吗?笔者认为未必。诚然危机的暴发有美联储的责任,但责任的关键不是在于美联储独立型太强,而是在于美联储内部权力分配模式的缺陷。与日本德国相反,美联储内部采取的是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一体化的模式,一体化模式的特点是中间决策层次少,权力集中,有利于政策之间的衔接和一致,提高效率。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内部制衡机制的缺乏。因此当所有制定到执行过程都归为自己监管时,问题的发生也就成了必然,因为这样的监管名存实亡。
因而,笔者认为,央行与政府的独立与否不应该再次被争议,不能因为暴发一次危机就否定一次正统理论,造成正统理论也跟随危机反复波动出现“理论周期”。央行必须保持独立,否则被政府左右听命于政府只会造成通胀,对长期经济发展而已是不利的。但是央行内部的改革还是有必要的,必须确立一种内部制衡机制来对央行的制定和实施目标进行监管,以确保央行不滥用职权为贪婪的谋取自身利益而忽略放大杠杆效应。
虽然金融和货币政策有其特殊性,但是金融仅仅是社会经济宏观体系中的一部分,金融必须为国家的根本利益服务,货币政策也仅仅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一部分,必须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相一致。
为了防止中央银行陷入独善其身的误区,需要让其承担政策责任。也就是说中央银行的政策必须透明,接受民众的审查,同时还要对政策后果承担责任,这样政策才能获得民众的支持和配合,产生对政策的信心,从而取得预期效果。
同时,为了加强对中央银行组织效率的监督,需要实现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化和中央银行财务状况的公开化,优秀的中央银行行长可以连任,加强中央银行内部纪律,明确内部责权。
所以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待加强,确保央行和政府决策相互制约,互为补充。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强竞争力。
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中央银行独立性,实际上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具体形态,而独立的中央银行一般来说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及建议姓名:夏文萍 班级:11商81 学号:11088046 摘要: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背景下的我国,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我国进一步走出危机,恢复国民经济良性......
浅析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地位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央银行的权力机构和独立性,通过对国外各国的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的比较,找出差异,并分析出我国中央银行存在的独立性问题,进而阐述......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在讨论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问题之前,有必要说明一下调节的必要性。国际收支不平衡不仅涉及到对外支付方面的问题,也涉及到一国的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内的货币......
第十章 中央银行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2.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