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研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问题调研”。
泰兴中学教学理念及学生心理调查报告
——汤晓萌、朱菲
南师大数科院07(1)班
一、调查概况
我们于2010年9、10月份对我们实习的省重点中学——泰兴中学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对泰兴中学的教学理念以及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
1.泰兴中学的教学理念; 2.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4.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以及对策。(二)调查方法
1.采访著名教师,内容包括个人的教学理念、实施情况以及学生接受情况; 2.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历年来各个中学教学理念之间的差别;
3.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三、调查结果:(一)泰兴中学教学理念 1.学校介绍
江苏省泰兴中学坐落于扬子江北畔,泰兴城中心区,西毗仙鹤湾风光带,东临襟江水曲。学校闹中取静,静中含雅,人文气息浓郁。学校肇始于1861年的“襟江书院”,至今已有148年的校史。校内石刻明确记载,书院旨在培养“出为名臣,处为纯儒”的有用人才,“使士若民闻圣贤之训,修忠信之风”。这一理念如清泉流涌,赓续百年而未绝,成为省泰兴中学代代承传的文化血脉。1958年,学校被列为全省首批18所重点中学之一。2000年,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09年,接受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四星级高中复评。秀出东南,满园芬芳——无论是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曙光乍现的解放初期,无论是全面复苏的上世纪80年代,还是意气风发的新世纪,省泰兴中学薪火永续,形成了“爱国、守纪、求实、创新”的校风,“严、细、实、活”的教风和“好学、善思、踏实、灵活”的学风。校风、教风、学风,“三风”醇厚,发展了“书院文化”内涵,凝结着百年名校的文化精髓。具有时代气息的泰中精神,质地里永久包含着一个“实”字:教,追求“实”与“活”的互补;学,须有“踏实”的顶真功夫。每个泰中人都已将“求实”视做宝贵的精神种子,深深植根于每天的工作和学习中。
目前,学校共有59个教学班,3000余名在校生。教职员工300多人,专任教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全校中高级职称人员达200多人。现有教授级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4人,省、市名教师22人,“333”“311”工程培养对象14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46人,受国家及省市级各类表彰的教师达100余人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绿化四百强’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贯彻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先进集体”、“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泰州市‘红旗基层党组织’”、“泰兴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泰兴市‘团结、务实、廉洁、奋进’好班子”等称号。2.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将我校建设成文化内涵更丰富、发展动力更强劲、办学品位更高尚的全省一流普通高中。3.办学理念
继续秉持“对每个学生负责,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聚心合力,求实创新,办人民最满意的教育。优质教育体现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发展的结果和拓展。学校要整合教育管理资源,举全校之力,建立科学、完整、有效的服务体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4.发展目标(1)总目标:
倡导“求实”的文化价值观,激励全体师生奋发向上,追求卓越,通过三年努力,将学校办成理念先进、管理高效、质量一流的普通高中,并努力达到五星级学校的标准。(2)具体目标:
弘扬“爱国、守纪、求实、创新”的传统校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思想进步、品德纯洁、文明守纪的“泰中人”形象。
弘扬“好学、善思、踏实、灵活”的传统学风,提倡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快乐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弘扬“严、细、实、活”的传统教风,引导教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培养一大批师德修养高、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一职多岗。
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标准,加强教科研和课堂教学研究,鼓励创新实践,通过反思、示范、推介、整合等有效活动,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使我校成为基础教育的研究基地、学科发展的示范窗口。5.主要任务和措施
(1)巩固德育地位,推进以人为本的塑魂工程;(2)以提升效益为核心,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3)培优教师队伍,凸显人才工作的亮点特色。6.保障机制
(1)优化“条块结合”模式,提升学校行政管理的执行力和工作效能;(2)以“数字化”覆盖为纽带,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作用;(3)规范民主程序,创设上下齐心、安全稳定、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4)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廉洁、规范、节约、高效的校园服务体系;(二)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
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高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理想大学的愿望。(三)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教育调查研究一、分组可以根据我们实习队的特点进行分组,学校要求一般2-3名同学一组,也可以个人进行调研。同一个大课题下包含若干小课题,同一组的同学分别选取不同的小课题进......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风险的评估以及市场的需求等,以确保方案的可......
新课程改革在初中语文课上实行情况的调研报告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教育调研报告篇一一、2021年度落实......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教育调研自查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