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政治试题卷”。
政治第八次周清
1.2016年9月9日~11日,“天河工程”论证启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该科研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这表明()①人能够运用对规律的认识去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②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形式 ③应善于根据事物的表面联系,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 ④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2017年11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到达首都机场,开启了访华之旅。特朗普访华增强了中美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共识,密切了两国的关系。下面观点正确的是()A.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B.联系是无条件的 C.人们可以主观随意地创造联系
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3.国务院在2016年9月印发《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坚强统筹协调,完善相关机制,密切发展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建立相关政府部门促进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信息共享机制。下列诗文与之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③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我国推进精准式扶贫工作中,许多贫困地区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产业链条表明()①人们可以在实践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的活动的产物,是主观的 ③人们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总书记引用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的的一首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闻鸡起舞,登高望远,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体现哲理是()①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新的具体联系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7.“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辜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关键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其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着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着力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材料体现了辩证法思想有()①要把握主要矛盾在决定事物性质中的主导作用②立足于事物发展的整体,运用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③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④实践基础上的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9.《民法》总则草案的起草,遵循了编纂民法典的指导思想:一是既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问题又尊重立法规律。二是既尊重民事立法的历史延续性又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哲学角度分析,该指导思想()①体现客观与主观相统一②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重视了质变的重要性④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有人把西藏近年来的巨大变化浓缩成5句话:从黑暗走向光明,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的过程是()①一种连续且不间断的过程②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和上升的过程 ③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④新形式代替旧形式的过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1.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5年来,先后建立了载人天地往返、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等核心系统。天舟一号任务的完成将使中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确保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基本前提。这体现了()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联系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④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B.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13.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鄂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自然选择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14.动物界普遍存在着“清巢”现象。比如成年的狐狸在他们的宝宝1岁半的时候,强行将狐狸宝宝清理出巢,之所以选择1岁半这个时间段,是因为在这个时间段独立生活有利于培养狐狸宝宝的生存能力,否则错过这个时机,狐狸可能永远丧失生存能力,而被自然淘汰。这启示我们()A.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B.要注重质变 C.量变引起质变 D.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15.下列对谚语或俗语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有()
①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一一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②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一一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一一看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智;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这首小诗蕴含哲理与下列名句体现的哲理最为一致的是()
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B.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7.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华盛顿首次主持中美商贸联委会(JCCT)时,曾以“夫妻关系”比喻中美经贸关系,中美经贸关系越密切,分歧和摩擦也就越多。有时候你越在乎对方,可能就越容易吵架。如果不吵架了,那意味着对彼此失去了信心,离分手就不远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具有互补性 C.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D.中美双方可以消除矛盾,实现共赢 18.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著名诗人汪国真的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的地位是永恒不变的B.矛盾双方只有同一性,没有斗争性 C.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D.矛盾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19.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问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解决农业供给侧的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①旨在通过建立新的联系,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试点。《意见》相关内容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有()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漫画《掉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②坚持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重视整体对部分的影响 ③肯定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冬至应该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南北方的网友每年都要“争论”一番,也正是在这样的“争论”当中,继承、传播和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加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①把握节日风俗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基础
②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③节日风俗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包含在特殊性之中 ④坚持对立统一规律,在争论中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保持持续增长势头。这一结论的哲学依据是()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③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④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习近平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①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②共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表明()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C.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22.为创新农村金融服务,2017年2月5日农业部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尽快建立担保机构,研究制定差异化担保费用;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 ③改革要善于抓住重点④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为缓解“放学早、下班晚”导致的部分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某市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所有小学实行“弹性离校”制度,为全市小学生免费提供延时照顾服务。这一做法说明()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B.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C.要立足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流
D.要坚持对立统一观点,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27.在经历了换风扇、空气净化器、中央空调等换气产品之后,中央新风系统开始备受消费者青睐,得到广泛认可。随着科技的进步,换气能力更强的产品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C.事物发展的道路都是迂回和曲折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28.《菜根谭》中说:“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①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其所制约 ④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9.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落实者,是干部队伍的排头兵、领头羊,是“关键少数”。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对于新常态下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因为()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性质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秦始皇陵内所有兵马俑的身子都非常相似,它们的脚几乎都是几块泥巴粗制滥造的,但兵马俑的各异脸型却生动地展现了它们的赫赫军威以及气吞山河的王霸之气。这说明,当时的匠人()
①通过共性化的制作使兵马俑栩栩如生②在立足关键部分的前提下选择最佳制作方案 ③利用矛盾的特殊性把不同的兵马俑区别开来④看到了兵马俑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乌镇名人荟萃,从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到茅盾、鲁
迅等文化名人,为乌镇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乌镇依托互联网,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碰撞中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乌镇已全方位融入“互联网+”的元素,民情二维码、智慧自行车、智慧信息亭、互联网医院、智慧养老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网络化、智慧化”,“传统和现代、人文和科技融合发展”,千年乌镇演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智慧”小镇。
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千年古镇是如何演变成一个现代化的“智慧”小镇的。
32.材料:《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播出过程中还大力创新,以“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表现形式,力求做到宏观主题微观表达,抽象主题具体展示。一方面运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嘉宾解读环节,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嘉宾解读既有趣味性,又适当还原诗词的独特意象,引导观众感悟中华诗词的美好精髓。节目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吸引观众与场上选手通过移动端同步答题,力争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表现形式上是怎样取得成功的。
1.C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造,①错误;③错误,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体现了②④。选C。
2.此题考查联系的特点。该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根据课本内容直接选择即可,难度很小。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某种联系,A表述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B表述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可以主观随意地创造联系,C表述错误;D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故选D。3.目标,③正确;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在材料中并没有强调,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7.C 部分并不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并不决定于部分的性质,①不选;“1%”的作用取决定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如果是整体中的关键1%,那么就会出现“100-1=0”的效果,故“100-1=0”蕴含了
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的道理,②正确;“100-1=0”说明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③正确;部分功能之和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并不是部分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8.D本题考查系统优化方法和发展的观点。“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体现了立足于事物发展的整体,运用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通过优化资产要素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②③正确;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决定事物性质中起主导作用,①表述不严谨,不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④表述错误;本题选D。
9.D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的实质。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编纂民法典既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问题又尊重立法规律,体现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编纂民法典既尊重民事立法的历史延续性又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4.A 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意识的能动性。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琴声离不开人的弹奏,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手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能产生美妙的音乐,还需要人主观上的努力,按照曲谱来弹奏,才能产生美妙的音乐,③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5.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联系具有客观性,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材料中“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就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的表现,也说明了联系是有条件的,①③正确;②错误,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④不选,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要在事物的原有的属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改变事物的属性。本题选D。
要求,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统一,①错误。答案为D
10.D 从西藏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的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和上升的过程,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②③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项认为发展过程是一种连续且不间断的过程说法错误;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新形式代替旧形式的过程,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11.D材料说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是25年来航天人不断探索,长期积累,努力奋斗的结果,②④项符合题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联系,①项错误;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意志、决心等思想的东西也能推动认识发展,③项错误;正确选项为D。
6.D我们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而不是创造新的具体联系,①不选;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是强调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正确;要“登高望远”这是强调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
12.B题目中,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故B选项入选。A选项中“总是迂回的”的表述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选项与题意无关。
13.A 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这一现象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变化和发展,而未涉及联系,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说法错误;内部矛盾(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D说法错误;故
18.C 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强调了通过努力,理想可以变为现实,暗淡可以变为辉煌,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选C;A否认了矛盾会相互转化,不选;B和D错误,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19.C 题目中,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通过改
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解决农业供给侧的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在通本题答案选A。
14D.此题考查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直选即可。材料中“之所以选择1岁半这个时间段,是因为在这个时间段独立生活有利于培养狐狸宝宝的生存能力,否则错过这个时机,狐狸可能永远丧失生存能力,而被自然淘汰”,关键词“这个时机”,这说明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④项符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基础,①项说法错误;对复杂事物的认识15.D本题考查发展具有普遍性,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错误。答案为D
16.A 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智;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答案为A 17.B 本题考查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中美不吵架了,意味着离分手就不远了,这表明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具有互补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A说法错误;应是
物论,与设问的知识范围不符,应排除;③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C说法错误;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中美双方不可以消除矛
23.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漫画中老盾,故本题答案选B。
过建立新的联系,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肯定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故①③入选。②④选项与题意无关。选C。
20.D 我国南北方风俗习惯上的差异,让我们感悟到节日风俗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③项符合题意;正是在这样的“争论”当中,继承、传播和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加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因此我们要坚持对立统一规律,在争论中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并不是一个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21.D 材料主旨是人生各个阶段各有特点,说明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不涉及“不同事物”,D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意指矛盾具有普遍性,而材料强调的是矛盾的特殊性,选项与题意无关,B项不合题意;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不涉及具体矛盾及其两个方面,C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22.B 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尽快建立担保机构,研究制定差异化担保费用,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正确且符合题意;稳步推进抵押贷款试点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属于唯
人和小孩都掉牙齿了,其分别代表的是衰退和新生两个不同的意思。这表明在“掉牙”这一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也表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①④入选。②表述错误,是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选B。
24.D 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保持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了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好的,相信前途光明,要充满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去战胜各种困难。③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主次矛盾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①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25.B根据材料中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可以看出,本题考查主要矛盾的重要性。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①③适合题意;本题并未涉及共性与个性、矛盾的主次方面,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选B。
响,④入选。故选B。
30.D匠人是通过兵马俑的脸型使兵马俑栩栩如生的,①不选;“立足关键部分”的说法错误,②不选。题目中,秦始皇陵内所有兵马俑的身子都非常相似,它们的脚几乎都是几块泥巴粗制滥造的,但兵马俑的各异脸型却生动地展现了它们的赫赫军威以及气吞山河的王霸之气。这说明,当时的匠人利用矛盾的特殊性把不同的兵马俑区别开来,看到了兵马俑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故③④入选。选D。
31.【答案】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乌镇的发展,使乌镇由千年古镇演变成一个现代化的“智慧”小镇。②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没有斗争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乌镇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碰撞中演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智慧”小镇。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没有同一性,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传统文明为现代文明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现代文明赋予传统文明鲜明的时代内涵,二者交相辉映,共同促进乌镇的发展。
32.答: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正确处理好26.A 为缓解“放学早、下班晚”导致的部分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某市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所有小学实行“弹性离校”制度,为全市小学生免费提供延时照顾服务。这一做法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A适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B是错误的;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27.B试题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换气能力更强的产品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了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B选项说法正确。A选项说法错误,事物发展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C、D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考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28.D 材料中语言强调了“妍”与“丑”、“洁”与“污”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①③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②表述本身错误,直接排除;材料与规律的客观性没有关系,排除④。选D。
29.B 从严治党抓关键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而非矛盾主要方面,①入选,③排除;材料不涉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排除②;领导干部作为党建工作的关键少数体现了部分对整体的影
“冷”与“热”的关系,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节目诗词的实际需求来发挥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的具体优势。找到解决传播中国诗词的正确方法,让更多的观众欣赏领会该节目。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不断实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宏观主题微观表达,抽象主题具体展示,在实践中将“技术手段十艺术表达”的形式和诗词的内容相结合,从而达到了最佳效果。
一、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说明“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的重大意义。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建国的理论来自于好几百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国家的建设中......
出题人:郭璟 审题人:杨劲松12.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
下吉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假定某国在一年内,商品价格......
政治试题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A.对统治阶......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6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