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五首复习语文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
望岳 练习题这首诗的字眼是_____ 2 这首诗围绕一个“望”字来写。但“望”的角度却不断发生变化。结合全诗说说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望岳的。这首诗的字眼是__望___ 2.诗人从远望,近望,细望,神望,几个角度来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细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神望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夫如何()决眦()钟qing 水何dandan ..山岛songzhi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荡胸生层云()造化钟神秀()自缘身在最高层....()决眦()水何dandan .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抒写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是:。(2诗以言志,杜甫在《望岳》中的“,”。就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二、诗歌赏析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个意象的寓意是什么?
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困难。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睛前的困难吓倒。
望岳 唐 杜甫
专心
爱心
用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表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标题中的“ 望 ”字,二是诗句中的“ 会当 ”一词。(2)这首诗中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割”“钟”两字,历来被人称道。请你选择其中一字分析好在何处?
“割”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了阴阳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钟”字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到泰山上,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之情。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诗的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这是如实的记事写景。天刚蒙蒙亮,诗人便登上破山,来到了兴福寺。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阳光铺洒在寺内外郁郁葱葱的林木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到这一切,诗人感到心清目爽,诗兴随之而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旁长满了翠竹的羊肠小径,蜿蜒曲折,一直伸向幽深处。参差错落的禅房,掩映在蓬勃茂盛的奇花异木之中。这一联写了竹林、小路、花木、禅房,描绘出一个美妙幽寂的环境。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放眼望去,初升的阳光,在草木山石间相互辉映,许多色彩斑斓的山鸟在花间枝头蹦跳着,鸣唱着,显得是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令人羡慕。傍山丛林之中,有一水潭。水清见底。微风吹过,泛起一层层波纹。俯身下望。倒映的山光天色中,又添进了诗人的身影。随着水波的颤动,诗人顿然生
专心
爱心
用心出一种了悟之感。此前积蓄萦绕在心头的无数尘俗杂想荡然无存,自己已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难分彼此了。
颈联写山中鸟儿与人都陶醉在秀丽的山光水色中,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万籟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尾联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隐隐约约的悠远之音更突出了山寺的宁静。诗人觉得一切似乎都停止了,身边乃至整个世界是那样的清净,只偶尔还能听到仿佛是天外传来的一两声缓慢的钟磬声。此刻,诗人的心灵完全得到了净化。得到了安宁。
通观全诗,我们看到这首诗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操、审美心理,与禅宗有着紧密的联系。自南朝宋末,佛教禅学派的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由古印度天竺来我国传法以后,禅宗便在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渐渐渗透开来。禅宗重视现世的内心自我解脱.尤其注意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小事中得到启示.从大自然的陶冶欣赏中获得超悟。在诗歌中,常常是通过清净、恬淡,幽寒、旷远的景物,创造出一种寂寥,宁静,超尘脱俗的意境。常建这首诗.是一首题壁诗。所题为佛寺掸院,所咏是寺中景物,表现了一种幽静空寂的氛围,并以此实现心灵的超脱顿悟,达到内心世界的自我平衡。联系作者的生平来看,常建一生“沦于一尉”,仕途很不得志。辞官归隐后,他对社会现实也并没有完全忘却。在他的写边塞题材的诗歌中,就常常流露出作者对世事的感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这些再来读常建的山水田园诗,就会发现,他寄情山水,正是企望能以此排解内心的苦闷,摆脱尘俗的干扰。应该说,《题破山寺后掸院》同样也是作者这种心境的反映。专心
爱心
用心
七年级30课《诗五首》练习题
执笔人:石爱民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写时令的句子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托月传情,寄托对朋友关切之情的句子是:。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运用想象,把明月人格化的句子是:。
4.《江南春》中描写春天辽阔在大地的句子是:
5.楼台亭榭在烟雨中掩映,时隐时现的句子是:。
6.《登飞来峰》中写山高塔高的句子是:。
7.《登飞来峰》中通过写雄鸡高唱,红日喷薄而出来写山高塔高的句子是:。
8.《登飞来峰》中包含站得愈高,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的哲理的句子是:。
9.《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类似的句子是:。
专心
爱心
用心10.《登飞来峰》中鼓舞后人要有创新精神的诗句:
。11.《望岳》中运用设问总括泰山全貌的句子是:
。12.《望岳》中乍看到泰山时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的句子是:
。13.《望岳》中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形象的句子是:。
14.《望岳》中由远观而近看,表现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的诗句是:。
15.《望岳》中产生登山远望的诗句是:
。16。《望岳》中表现诗人渴望登高的雄心斗志的诗句是:
。17。《望岳》中既富含哲理又最负盛名的千古名句是:
。18。《望岳》中蕴含着作者热爱祖国河山感情的句子是:
。19。杜甫在《望岳》中用:“
”来表现出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0。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21。《望岳》中诗人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22。《观沧海》中写观海地点的句子是:
。23。《观沧海》写水波摇荡和同岛高耸的句子是:。
专心
爱心
用心24。《观沧海》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5。《观沧海》写诗人想象的句子是:
。26。《观沧海》中表现作者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的句子是:
。27。《观沧海》中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28。《观沧海》中诗歌和乐时附加的句子是:。
29。运用“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写一段50字左右的话。
30。运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一段50字左右的话。
31。运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一段50字左右的话。
32.默写诗《望岳》、《观沧海》。
答案:
专心
爱心
用心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溪.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6.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7.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1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1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1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1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小。1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8。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专心
爱心
用心
2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8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9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他们不怕困难,不畏谗言,为真理而战,为正义而战,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总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0在学习上,在事业上,我们都要精益求精,勇攀高峰,要胸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和气概。
31杨柳依依,同窗好友离别在即,不必忧伤,不必叹息,将友谊珍藏心里,相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共同期待我们再次相聚。
八年级语文校本练习 古诗三首(参考答案)
命题:嵇银干 审核:陈生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基础知识
3、给加点字注音。夫如何()决眦()没马蹄()白...沙堤().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荡胸生层云()造化钟神秀()自缘身在最高层....()
5、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抒写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报春的句子是:。
(3)诗以言志,杜甫在《望岳》中的“,”。就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二、诗歌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孤山寺 ”起,到“ 白沙堤 ”终,以“ 早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最爱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专心
爱心
用心(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登飞来峰
朴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个意象的寓意是什么?
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困难。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睛前的困难吓倒。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表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标题中的“ 望 ”字,二是诗句中的“ 会当 ”一词。(2)这首诗中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割”“钟”两字,历来被人称道。请你选择其中一字分析好在何处?
“割”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了阴阳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钟”字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到泰山上,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之情。
■ 拓展阅读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 灿烂 的特点。
(2)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与《望岳》一诗有什么不同?
专心
爱心
用心 《绝句》表达了 诗人思归又不能归的伤感之情;《望岳》洋溢着青年诗人蓬向上的朝气与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
专心
爱心 用心 10
诗五首[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真,感悟哲理的蕴义深。3、改写诗句,抒情写意。[活动形式]查找资料、知识竞赛、讨论、改写......
课题:第30课 诗五首目标点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积累名句,丰富文化积淀。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重难点预见: 目标2 3......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
曹范中学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诗四首【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0课《诗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理解诗词内容,背诵、默写诗词。3.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歌意境。【学习重点难点】1.领会诗词中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