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_中国农业科学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9:13: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定位与

发展目标

2007-9-12 16:49:04 来源: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战略定位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国家级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肩负着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培养高级农业科研人才、组织全国农业科研协作、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服务宏观决策的历史使命,在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与转化,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引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行使“国家队”职责,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心和高级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农业部提出的“三大战略”、“九大行动”任务目标,以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契机,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以自主创新为主线,统筹设计和重点部署“十一五”科技工作,着力提高我院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三)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与以研为本相结合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鼓励自由探索,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创新团队和科研协作的优势,坚持以研为本,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2.自主创新与转化应用相结合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为出发点,以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抢占经济竞争制高点为目标,以形成重大突破性科技成果为标志,组织开展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工作,进行技术集成、中试熟化和转化应用,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3.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既要考虑现代农业完整科学技术体系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体系,推进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也要选择农业生产关键环节中的重要难题,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处理好点与面、阶段性与系统性之间的关系。4.支撑发展与战略储备相结合统一好前瞻性自主创新与服务近期国家重大需求的辨证关系,选择制约我国未来“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科技问题、关键技术进行超前部署,为支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5.引领未来与立足当前相结合既要立足已有工作基础和现实需求,又要把握科技发展动态与方向,瞄准农业科技国际前沿,超前部署一批有基础、有优势的前沿技术和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四)发展目标 l.总体目标

到“十一五”末,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流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心和高级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引领我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提升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2.“十一五”具体目标

自主创新:重点在种质资源收集挖掘利用与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产品高效生产与质量安全、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环境控制与生态修复、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农业、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农产品加工与现代物流、生物质能源与新材料、农业经济与科技政策等领域,重点突破20个左右重大科学选题,创新100项左右关键技术,组装集成和示范20项左右重大技术,完成20项产业技术的中试和转化,培育500个以上动植物新品种和重大产品,获得400项l~2_k国际、国内专利或新品种保护权,获得30项左右国家级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影响因子1.0以上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1 000篇以上。

学科建设:继续培育九大优势学科群,形成2—3个国际一流、30—40个国内一流、40—50个具有我院特色的重点学科(中心);培育建设5个左右新兴或交叉学科。力争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8-10个,博士二级学科授权点60个左右,硕士授权点70个左右,博士后流动站10个左右。

人才与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关键领域和重点岗位的领军型人才和科技骨干人才,使各类专家和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形成20名左右知名科学家、50名左右具有能够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的战略科学家、20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2 000名左右具有竞争力的科研骨干、创新编制总数5 000人以上的人才队伍;重点培养和建设100个左右具有创新能力和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形成全日制在校研究生3 000人以上以及专业学位1 500人、在职300-500人、在站博士后200人、国际留学生人数100人左右的高级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引进100名左右高水平国内外科学家来院工作。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围绕九大学科群建设,新建2-3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科学中心),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15个部门重点实验室、4-6个农业综合试验示范与繁育基地、7—10个改良中心或育种中心、3-5个国家级和5-8个部级(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10-15个农产品质量监督与检测中心、3-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新的国家农业图书馆、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等。

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加强与省际间的科技合作,与省级农业科学院联合共建一批综合研究中心;新建3—5个开放性国际联合实验室,新建2-3个国际农业研究机构或国外农业科研单位依托我院建立的亚洲区域农业研究中心或办事处、代表处,选派1 000名院内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到国外考察、学习和工作;重点加强《中国农业科学》等农业科学技术核心期刊和依托院、所的学术团体及其网站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现代院所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建立适应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要求的院所管理制度、学术管理制度和分类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构建现代农业院所制度体系,优化自主创新氛围。

文章来源摘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http://www.daodoc.com@gmail.com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2)2007-9-12 16:47:38 来源:11.高新技术中试与孵化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围绕建设一流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形势与任务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形势与任务2007-9-12 16:49:25 来源:未来5-15年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保障措施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保障措施2007-9-12 16:47:08 来源:四、保障措施(一)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深化改革为契机,按......

发展思路、目标定位

白峰镇未来五年目标定位和总体发展思路来源:党政办 时间:2009-7-16 8:34:36 作者: 阅读 1717 次未来五年是我镇深入推进开发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全面开发开放......

南方电网人才战略人力资源职能战略定位与目标

人力资源职能战略定位与目标(一)战略定位1、使命提升组织绩效,服务员工成长,促进企业发展。提升组织绩效——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岗位体系、引进和配置好人力资源、培训......

下载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