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课改实验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优秀)_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9:10: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区域性课改实验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

区域性课改实验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 旅顺口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小组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我们从课改实验工作启动起,就一直把教师培训作为重点工作,从本学期启动的准备性培训(我们称为“第一轮培训”)一、二、三级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的工作基础上,再次着眼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从课程的功能、理念、目标、内涵到课程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立足于教师不仅要做新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新课程的研究者和发展者,安排第二轮课程的实验教师培训,已经和正在组织了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思考。

一、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活动。

(一)回顾性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

我们把去年暑期市里组织的一级通识性培训和市、区两级组织的一级、二级学科培训专家报告的光盘、录像重新播放,组织参加实验的五个学科全体教师,集中与分科观看,学习强化新课程、新课标和实验教材的奴性本白:这样对于已经参加了课改实验工作半年来教学的教师,可以从理念和行为两个层面唤醒和重塑新课程。

(二)总结半年来学科教学的反思性培训

“反思性”范式是目前国际上流行教师培养范式的一种,它主张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这种培养范式正逐渐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我们分学科以教研员为主持人,召开五个实验学科教师的半年来学科教学工作的个人总结交流会,就是借鉴这种范式进行反思性培训,重点是“自我谙难”提出问题,主持人汇总,小组分散讨论,全员集中研讨,使个体认识在交流中提高,策略在交流中创生。

(三)新课标、实验教材的培训以参与式为主

第一轮培训最成功的经验和亮点就是参与式培训的引进,2001年12月下旬,教育部基教司组织专家组对10个实验区进行抽样评估报告中指出,有742%教师认为最佳的培训方式是参与式培训。因此,我们在这次的通识性和学科培训中,无论是来自初中化学新课标研制组的专家的一级培训,还是对区教研员与学科骨干为中坚组织的二级培训,都提出了以参与式培训为主的培训模式要求。各实验学科教师,围绕着《纲要》、《课标》和新教材的主体内容,由专家或学科教研员、学科骨干任主持人,通过创设情境、设置具体的重点问题、引导培训对象在主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理念和经验;在按照同质或异质两个类别组成5人一-6人小组中,进行深化研讨。参与式培训场面激烈,分不清谁是培训者和被培训者;在培训中,教师与专家、培训者、同行直接对话,有了参与、民主、交流的真正体验,加之半年的实验教学实践,很快同化、同化培训的主题内容。在整体培训中,专家或教研员讲座只占三分一时间,三分之二时间内容是参与式培训。

(四)以科研课题为牵动的课改实验中的教科研操作培训。

课改实验本身是一项重大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新课程的培训最重要的原则是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因此,课改实验教师培训的应然与实然要求,必须具备教育科研的能力,必须对其进行教科研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我们在这次培训中,以申报立项的五个区域性课改实验研究课题(其中初中历史、化学课标与教材适切性研究两个课题.已被批准为市级重点课题)、三个对应市级立项课改重点课题的区级研究中心组一一新课标学习研究组、新课程经验总结与开发研究组、新课程评价学习研究组为牵动,对五个实验学科教师、分管领导(副校长、教导主任)、科研专干进行了全员教研工作的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分课题组、研究组针对具体课题、问题,进行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项到撰写研究方案至操作的具体培训。通过培训,使干部、教师能围绕着课改实验开展教科研活动,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实验。

在这其中,也使区、校两级层面教研、科研、培训工作自然协调。

(五)学科公开课录像片断观摩研讨培训

我们把在上学期五个实验学科教学中的百课竞赛典型课、区级引路课、参加国家级培训的研讨课,分学科的制成光盘,在学科培训中播放、观摩,再由承教者现场说教,之后分组评课,再全体集中,小组推举代表发言,大会交流研讨,教研员再做总结式讲座。这样从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人手,引发对《纲要》、课标、新教材理解与把握,以模拟和案例教学的形式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能力。

(六)进行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的技能培训。

实验学科教师自身的实践是课改实验工作进一步推进的宝贵财富。从区域阶段性总结工作上看,实验学科教师提供的各方面总结材料,多数只局限于浅层次的描述,而理论型、经验型、或二者结合型的,有指导意义的可借鉴的东西不多,而在实际的研讨、交流中却又不乏真知灼见的只言片语和高水平的具体操作。这就说明在实验工作的总结与提炼上,还不得法。

为此,我们在这次培训中,专门拿出一天的时间,围绕着市《基础教育课改动态》的办刊特点与栏目、结合我区在已下发的7期中被采用刊登的13篇文章,请课改实验信息专干和部分作者作为主讲人,从具体形式到具体内容,对五个实验学科教师进行了提炼、撰写各类专题经验材料的培训。还以自愿的方式,对部分教师提交的《标准》、教材学习体会、教学设计课例、专题工作总结等书面材料,集中进行了评点指导。

(七)信息技术运用的提高培训

《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应该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半年的课改实践表明,信息技术和!用率低,实验教师多数只懂皮毛不得要领,急需提高驾驭信息技术的本领。为此,一方面,我们现在优先加快安排了实验教师参加区级计算机技能中级培训(windows98和wps2000)班,另一方面对其中骨干,进行提高培训。在近期,我们将举办以网络运用(上网、下载、邮件收发)powerpoint

flash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提高培训班,为使教师在新教材教学中,更加主动、积极的尝试实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借助于信息技术,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的提供条件。

二、一些思考

教师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最大动力和阻力。任何教育改革仅靠政策或命令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师有新的理念,能力,热情和动机,课程改革实验更是如此。课改实验的师资培训,就是要减少或消除阻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实验的主力。所以在已展开的课改实验的区域性教师培训中,一方面要从国家、市、区、校四级层面,进一步出台和落实培训的政策、经费、人员,保证培训工作质量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要从区级层面,在培训内容、形式上,考虑教师的需求,提供更加主动、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则是保证培训工作质量的内质。

(一)要以校为本,开发培训的空间,充分体现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要,凸现教师学习与提高的便捷性。

(二)要发掘和培养教师的课程问题意识。客观地讲,没有课程问题意识,也就注意不到课程问题,教师就不会真正参与到新课程中,也就不会有课改实验的推进。

(三)培训应该是与教师教育(以前称之为”教师继续教育“)是内在统一的,要在时间上有连续性,在空间上有整体性。

(四)要把自上而下的”外控式“集中培训模式尽快转换成”内涵式“的按需培训、分层培训。

(五)要立足于学校和教师岗位的教育教学实践,使培训恒常化,在教学中培训,在培训中教学。

(六)要把区域性课题分解细化为学科教师自身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与成功经验的探索,促使教、学、研一体化。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研然后知美,知美后自创,培训过程就是教师个体不断学、教、研过程的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较之以前是一次大的突破和创新,相对应的课改实验的区域性培训工作,更需要冲击和变革”业已形成的一些习以为常并驾轻就熟"的培训理念与模式。

教师、课改与实践

(讲座理论40分钟,视频播放60分钟共100分钟)导入讲座(5分钟)介绍培训学习情况生活篇走进教师:感受教师生活《一位乡村教师的一天》播放(10分钟)理论篇走进课改:领会课改精神参与式教学......

教师、课改与实践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教师、课改与实践,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课改的实践与反思

课改的实践与反思今年暑假,我们有幸聆听了铜都双语学校汪校长的报告,观摩了三节课,初次接触了五步三查教学模式。通过培训使我们了解了其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及做法,受益匪浅。开......

课改 实验教师工作总结

实验教师工作总结自6月份启动我县“研发教学案培育特色教学模式”工作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在我县展开近一个学期。在近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学校......

反思课改实践..10.10doc

“创先争优”中反思课改实践, “比贡献、创佳绩”中推进课改--滴道学校小学“新课改优质课竞赛活动”拉开帷幕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反思课改实践,推进课改进程,努力提高教......

下载区域性课改实验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优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域性课改实验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优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