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游览感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原因”。
2016年游览红色革命圣地——井冈山
我的爷爷、我的爸爸和我的妈妈都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的爷爷还是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退伍军人。他们说为了响应党中央“重走长征路”的号召,也为了让我这个共产主义小接班人重复感受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2016年7月6日,我们来到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开启了今年暑假的红色革命文化之旅。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并不在井冈山上,而是坐落在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一共有四层。博物馆的馆标“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朱德爷爷亲笔题的字,经过讲解员的介绍,我第一次真正了解了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来历:1927年10月,毛泽东主席、朱德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精神”从那时候流传下来,直到现在。
一进博物馆展厅,我就看见了的一个铜铸雕塑,是一个老式油灯,上面有火苗在闪烁,不用我多说,大家估计都能猜到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几个大字铸在油灯雕塑的底部。雕塑背后的屏幕上一直在播放红色革命资料。博物馆大都采取屏幕播放的方式让大家体验当时场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毛会师”,虽然只是投影,但我觉得这比我以前看过的所有的4D、7D 电影都让人震撼,让人热血沸腾,毛主席和朱德爷爷是在克服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和敌人严酷封锁才能顺利会师?这个场景让我至今无法忘怀。
、对我来说最熟悉的就是“下山挑粮”了,还记得咱们课文里的那篇课文《朱德的扁担》吗?在博物馆里,我才彻底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原来敌人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对井冈山实施了严酷的经济封锁,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毛主席和朱德爷爷等人经常与井冈山军民一起往返一百多里到宁冈等地挑粮,课文《朱德的扁担》就是“下山挑粮”时候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充分体现了朱德爷爷与军民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我们在博物馆里见到一根写有“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扁担,讲解员说那就是朱德曾经用过的扁担,可惜没见到那根他亲笔写的“朱德记”的扁担。
博物馆里不仅展出了根据地的红色革命文化,还有许多新中国成立后延续“井冈山精神”充满正能量的事迹,其中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九八抗洪”,讲解员说这个场景讲的是1998年咱们中国发生特大洪水,九江城决口,眼看要被洪水吞没,2.4万民人民解放军、武警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奋力堵住决口的场景。虽然没有亲见当时的现场,可我还是感动的热泪盈眶。
这次的红色旅行我收获很大,我决心向革命先辈学习,长大后做一个有用的人,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参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心得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听取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同时拿出修渠大军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拼劲,不断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努力作出新贡献。以下是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考察学习心得体会根据组织的安排和工作部署,4月底我赴江西前往我国的革命老区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和学习。通过本次考察,我学习了许多革命历史知......
参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周海燕2011年3月26日学校组织教职工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我们一行听着导游的讲解,看着记录当时的图片以及一些展现当时的雕塑、文物,感受......
游览井冈山体会八百里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多年来一直令我崇敬和向往。这次有幸参加XXX组织的“红色之旅”,去井冈山追寻革命先辈足迹,重温革命斗争的历史长卷,头脑中模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井冈山之行暑假期间我们来到江西井冈山,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青山绿水环绕的中国革命圣地井冈山,承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