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个性化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
一、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习兴趣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兴趣是一种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个性活动的源泉,是与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动力,只有喜欢、爱好,学生才会自觉投身于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听,有的善于看,有的喜欢讲,有的善于想,有的喜欢做,一堂课要想做到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课堂模式的切换,一般7~13 分钟要换一种形式。老师的精讲,适合喜欢听的学生;板书,阅读教材适合善于看的学生;讨论,辩论,叙述概念、阐述解题思路适合喜欢讲的学生;提出有效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适合善于想的学生;制作学习卡、课堂练习适合喜欢做的学生。这样,我们就自然认识到了一讲到底,满堂灌的弊端,因为那只照顾到了喜欢听的学生,那么,这怎么能说得上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课堂提倡讲练结合,注重知识过手是必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因此,课堂教学应从一讲到底向少讲多练转变,向精讲精练转变。课堂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是有效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潜在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因此,课堂教学可以尝试让学生提问题,编习题,悟疑难,寻方法,辨错误,得结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还主动权给学生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从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受众,而是一位能够主动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改造的生命主体,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不是由教师或书籍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习者与环境、与他人、与各种学习资源在一定意义上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学习者本人的转变实现的。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根本作用,强调每个学习者对同样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认识方式与认识速度,强调认识过程、学习过程首先是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行为活动过程,是一种必须在主体积极参与下才能完成的过程。正如泰勒所说,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在于学生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现代教学要求教师的首先不是提供信息,而是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实践和体验学习的活动过程。因此,孟照彬提出,课堂的主动权交与不交给学生,是新旧课堂的分水岭。如何理解交出主动权呢?比如:教师能有效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进入一种思考、琢磨的状态,这时的主动权就在于学生;课堂组织学生讨论、辩论,主动权也在于学生;组织学生阅读、交换学习卡、做课堂练习,主动权更在于学生。有效课堂要求教师一定要交出主动权,但交多少合适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来定。总之,还主动权给学生是现代课堂评价的关键指标。
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是有效课堂的基本方式
提倡切换课堂模式,动静转换,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鼓励有效参与,培养学习兴趣,消除感官疲劳。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冷静,不要走另一极端。每节课都组织讨论、辩论、探究、小组合作等,热热闹闹,而忽视接受学习,这将极大地浪费时间。目前,很多课堂看似热热闹闹、生机勃勃的交流互动,其实是一种浮躁学风,是一种低效教学。不要误以为课堂上活动越多越好,这往往是许多课堂“静”不下来的根本原因。在这些课堂上,学生忙忙碌碌,或动手操作,或合作交流,或画或跳,非常活跃,而唯独缺少“独立思考”与“静心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当然需要学生主动,但动只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进入研究,从而达到对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教师上课不要总让反应快的学生牵着鼻子走,其实他们不是最优秀的,最优秀的是那些善于思考,反应却较慢的孩子,事实上他们最容易受到歧视。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课堂中各种活动的组织需要教师的引领,需要学生理性地参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
四、宽松、容错的学习环境是有效课堂的心理保障
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那么,让“差生”成为优生的道理就很简单,那就是让他们反复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产生积极学习的愿望,“差生”便可以成为优生。处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孩子,犯错误是他们的权利。孩子犯错误时,最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地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而逐步成长、成熟起来的。真诚地容忍、巧妙地善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他们才可能敢想、敢说、敢为,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实践自己的设想,才能催生和萌发他们的想像与创造。在课堂中,他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也收获了师生认识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对话,更收获了智慧、积极、主动和创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有效课堂应建立在民主、平等、扎实、朴实、真实的基础上。提倡师生、生生之间真诚地、平等地互动、交流。有效课堂需要教师的亲和力与耐心,教师要爱学生,要将一碗水端平,对学生发展负责。我们主张教师要有规范的课堂用语,如:“请你回答问题”,“请坐下”,对没有回答好问题的学生说没关系等等,绝对不要有歧视学生的语言。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尽量回答,面对日益博学的学生,要敢于对学生说“我不知道”。往往老师都不知道的问题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中国的家长总是问孩子“今天 老师给你提了什么问题”,而美国家长却总这样问“你今天给老师提了什么问题”。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难。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才可能建立起今天的有效课堂。
五、合理、恰当地激励学生是有效课堂的有用方法
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合理、恰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棒!棒!你真棒!”、“表扬他,顶呱呱!”、“你真聪明!”之类的赞赏和表扬,教师给予学生的肯定无可厚非。但是,只要学生一发言就说这些千篇1律的话,长此以往,被夸奖的学生就会逐渐“迷失自我”。再如,在小学课堂中,老师喜欢用卡片、笔、小红花等物质奖励学生,刚开始,学生精力集中,积极回答问题,等拿到两、三朵小红花后,老师的小红花也发完了,这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有些分散了,当你
问他为什么不集中精力听课时,他会告诉你因为没有小红花了。其实,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很多时候,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作业中一句能打动学生的评语,对学生的赞许和激励反而来得更直接,更有效。因此,恰当地运用语言评价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和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成功只有在失败的映衬下才显得更光彩夺目,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的前提下才更具有魅力。否则,鼓励和赞赏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六、以学论教
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学是教的目的,教要为学服务。小平同志曾说:“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我们把能否让大多数甚至让每个学生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客观标准。当然,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能有一些基本要求。就叶澜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有意义。学生上课前上课后是否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又何必再上这节课呢?
2.有效率。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3.有生成。在课堂中要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较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常态化。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因此,叶澜告诫老师们:“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而常态课是普通老师上的平常课,常态课上好了,具有更大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5.待完善。课堂教学的环节设计得越紧密,儿童发展的空间就越小。课不能十全十美,否则有造假的可能。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不足。公开课、观摩课要是上成没有一点点问题,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好的教学,不应该终止于所提问题的解决,而应该引发新的更深、更广的问题,应该引导学习者把课堂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科技发展联系起来,一节没有完成预定教学任务却引出学习者深层问题的课,可能是一节好课,不仅不应受到批评,而应受到表扬。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暂时无法回答学生的提问,也不一定是基础不牢,准备不好,或许这正是互相质疑问难、切磋琢磨、教学相长的开始,是营造新型师生关系的机会。仅仅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课不一定是好课,没有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课也不一定不是好课,如果把问题解决、课堂效益与新问题(实际问题)的提出这三项要求综合起来评价,或许可以为一节课成功与否找到更合理的标准。教无定法,我们要提倡和鼓励高度个性化的教学,多姿多彩的教学。一所名校所言: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人,变“苦学”为“乐学”,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死学”为“活学”,倡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变“难学”为“易学”,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变“面向少数”为“面向全体”,辅导各类学生,做到“因人施教”;变“学会”为“会学”,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解开学生的心灵之惑。
高效课堂教学评价初探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评价也是课程评价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小学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反馈信息进行处理的主要方......
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细则(2011.9——2012.7学年度)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细则:一、教学目......
浅谈政治个性化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耿辉(陕西省丹凤中学,商洛,726200)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全国各地各类......
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评价要求一、导学案审核要求按新课标的编制、模块的知识能力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设计ABC分层,切实引领学生的自学、讨论、思考,防止简单化、习题化。1.编制导......
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习体会本周五,我校举行了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习专题会,通过学习,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更加深刻。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