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之诗歌赏析_七上诗歌赏析复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9:06: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之诗歌赏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上诗歌赏析复习”。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之诗歌赏析

【一】《观沧海》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次写海面上的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3分)【①观 ②树木百草 ③秋风洪波】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1分)3请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简要赏析。(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答案】①诗人借助奇特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②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远大政治抱负。(大意对即可)

4.这首诗以“观”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2分)5.解释词语:①临:到达,登上。②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③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首句有何作用?(意象、渲染气氛、情感)

答:首句写景,“杨花”“子规”点名暮春时节,渲染悲凉伤感的气氛,诗人融情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

示例: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关切与怀念之情。3.解释词语:①左迁:降职。

【三】《次北固山下》

1.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风正”。四字传神的写出了顺风行船的场景。【两岸才显的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2.“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答: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答: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两岸阔”“一帆悬”是精整的对仗,意境开阔,情绪饱满。

4.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3分)

答: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这两句诗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揭示出新旧交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3分)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的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答:“生”和“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日”和“春”人的情态,揭示出新旧交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3分)

6.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2分)示例: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思乡之情)。7.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答:颈联:高兴、喜悦(或积极、乐观、向上);尾联:作者淡淡的乡思愁绪 8.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波平浪静等江南景象,时近春节,头顶大雁,诗人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的思乡之情。9.解释词语:①次:停宿。

10.【201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7.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答案】

6.阔”:显得宽阔,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

7.“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太阳。让大雁捎家信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天净沙 秋思》

1.这首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描绘了一幅孤独、凄凉、冷清的深秋晚景图。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答:直抒胸臆,点明主旨,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4.解释词语:①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②思:思绪。

【五】《峨眉山月歌》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答: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2.“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影”指什么,本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表达效果?

答: “影”指月影。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该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3.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2分)

答:连用五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抒发了诗人离乡江行的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六】《江南逢李龟年》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答:“落花”寓意甚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3.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答: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赏析复习

核心理念:1、重学生参与;2、重课堂效率;3、重知识落实。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复习《观沧海》(曹操)1.(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次......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赏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赏析一、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答:我......

七年级语文(上)诗歌名句赏析 (七年级上册)

1、赏析“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你来的时候,我雕花的窗户前面,那株腊梅树开花没有?诗人不问人事而问物事,令人感到困惑、突兀。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之《童趣》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之《童趣》一、词语积累1、常规词语:余:我。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毫,细毛。故:所以。物外:......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之《童趣》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之《童趣》,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之诗歌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之诗歌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