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带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考历史二模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星级模拟
友情提示:
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板块,共100分,检测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请认真填写好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等项目。
3、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卷,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A .经济的发展
B .战争的需要
C .运输的需求
D .社会的安定
2.2013年3月4日,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
疆六省区签署了一份联合协定,用于保护一条具有千年历史,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陆上要道。这条交通要道是指:()
A.丝绸之路B.玄奘西游之路C.鉴真东渡之路D.郑和下西洋之路
3.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并开始使用彩陶
B.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C.孔子的思想主要是“礼”和“法”两部分
D.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拱卫周王室的作用
4.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香港凤凰卫视组织了一艘命名为“凤凰号”的帆船沿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航行,他们最远可到达()
历史模拟试题
4、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B.红海和地中海一带D.地中海和欧洲一带
6.我国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汉唐时期的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A.新疆 B.西藏 C.东北 D.台湾
7.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8.有学者认为:“随着这些城市起义(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接连失败,毛泽东在农村的活动开始呈现出重要性。”此时,毛泽东在农村进行的“重要性”活动之一是()
A.参加中共一大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召开遵义会议D.参加重庆谈判
A.奖励发明B.废除八股C.精减机构D.裁汰冗员
11.应蒋介石邀请,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中共假和谈,真内战B.同国民党商讨抗日合作策略
C.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D.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12.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
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华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
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13.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14..《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指新中国著名科学家:
A.李四光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钱学森
15.阅读下表,指出直接影响1980年后中美贸易显著增长的因素是
题17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6.在1971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这一结果表明()
A.中国同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外交关系B.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取得了成功
C.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了恢复
17..“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大约1万多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这则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
A.启蒙运动的意义B.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影响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18.“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们”成为受害者,是因为英法推行()
A.绥靖政策B.侵略政策C.法西斯政策D.不结盟政策
19.现代文明与科学进步密不可分。然而,某著名科学家说了句令人清醒的话:“原子释放出来的能量已改变了除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外的一切,因此,我们正在走向空前的灾难”。
这位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
20.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
二、非选择题:满分60分
21.2013年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起步之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中国水运报》
材料二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东南亚人民是最严正的法官,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这正是东南亚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怀念、敬仰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
(1)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2分)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个洲?(2分)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多久?(2分)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4分)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2012年12月20日《南方日报》
(3)以史实说明我国汉朝时便是“海洋强国”。(2分)清朝时,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请你说出一条深刻的教训?(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俄国从北方,英国从西方,法国从南方,日本从东方,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扑向中国,中国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岌岌可危;其它还有十几个国家磨牙涎舌,跟随四国的后面,也想分些残羹刺饭。” ——强学会序(1895年8月)
材料二:1945年9月9日上午9
时,中国政府代表在南京接受侵华日军司令冈村宁次
递交的投降书。冈村宁次脸色惨白,双手颤抖着在投降书上签字盖章。此后,受降仪式在中国各地展开,100多万侵华日军向中国人民低下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
材料三:中国是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的创始会员国,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合法席位被长期剥夺。1961年,周恩来曾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国家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大加强,中国重新展开外交活动„„,随着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联合国中亚非新会员国的增加及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提案,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一切合法权利。
材料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下,中国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的活动,增进对外交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努力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反映的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状况,并指出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
(2)为什么说抗战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耻辱?
(3)请根据材料三概括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认识。
23.阅读下列材料:
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是两个最大的城邦„„由于相互猜忌,不能友好相处,反而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被历史所淘汰。后人把修昔底德的这种总结称为“修昔底德陷阱”。从世界范围来看,能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国家,法国和德国应该是个典范。法国和德国有很深的历史积怨„„经过数百年你死我活的斗争之后,德国和法国人民都深刻地进行反思,认为这样你死我活的对抗下去对双方都是个灾难。于是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请回答:
(1)历史上法德之间有很深的“积怨”。请举出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双方两败俱伤的战役。
(2)法德“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20世纪60年代欧洲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到90年代成立了什么组织?它的成立有何意义?近代历史上中日两国也有很深的“积怨”,请写出其中日本发动的两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名称。
(4)法德两国成功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你认为中日两国应如何正确面对过去的历史?(2分)
24.(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古今中外出现过一系列的革命或改革运动,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的革命或改革中曲折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3分)
(2)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人类先后开始了两次工业革命。这两次革命把人类分别带入了什么时代?并分别列举两次革命中极大地改变近代中国人社会生活的重大发明各一例(4分)
(3)邓小平和罗斯福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们的作为有何相同之处?(2分)
25、在主题为“世界联成一体”的历史活动课上,一个小组的同学向其它同学展示了四幅选自历史教科书上的图片:
他们提出挑战,请其他组同学派出一个代表,上台回答他们的问题。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能顺利完成这场挑战吗?
(1)首先,他们要求同学写出以上四幅图片内容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4分)
图1:图2:
图3:图4:
(2)请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任举两列,2分)
(3)接着,他们要求上台的代表任选一幅图,然后说出图中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你会选哪一幅呢?(2分)(请注明你选择的人物,再作答)
2014历史二模答案9.A10.C11.D12.B13.D14.A15.C16.C29.(8分)(1)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铸造钱币;征伐匈奴。(任答两点即可2分)(2)唐太宗(或李世民)(1分)表现:农业丰收、物价低平、百......
2013年包河区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 D C D C B6~10: D B C C D二、组合列举(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6分。)11.(1)安丰塘或芍陂(2)袁隆......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6分,共1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2分)A、不逊(xùn) 宽恕(shù) 黝黑(yǒu) 油光可鉴(j......
2018中考数学一模复习试题练习(带答案)中考数学复习黄金方案,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初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在短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学生所关心的。下文为......
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成绩__________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卡.31~50题上,其余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一部分选择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