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印度》读书笔记[推荐]_感受印度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8:42: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感受印度》读书笔记[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感受印度”。

《感受印度》读书笔记

总论

本书是中国驻印度孟买总领事袁南生先生于2005年写作完成的。袁先生从2002年7月开始在印度总共工作了两年多。这不长也不短的825天中,袁先生不断地感受着印度文化的冲击和洗礼,不断地在对比中印社会之间的差异,更不断地在感叹印度自身的体现出来的自相矛盾。可以说,印度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而言,几乎是一个谜一般的国度:穷而不苦、杂而不乱、脏而不病、富而不荒„„袁先生对其所看见的谜团刨根问底,追本溯源,最终写成了这本通俗易懂的印度见闻录《感受印度》。

本书并不是一本刻板的学术书籍,而是一本作者通过自己在印度的观察和思考,借助自己流利的文笔写成的见闻录。该书文笔流畅朴实,内容详实饱满,分析引人入胜,加之全书穿插的一千多张配图,可以说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通俗书籍。因此我在读本书时,几乎没费很多的力气,思路只要跟着作者的文字走,就可以感受到印度的异域风情。

但是正因为是一本通俗的生活随笔,所以作者并没有对一些重要的问题分析得很清楚。例如英国殖民时期对现代印度的社会、制度、人文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应该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本书竟然忽略了这一点,实在是不应该。另外,作者作为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的科班学生,竟然对中印问题与中印交流的分析如此浅显,仅仅提及玄奘西游与求同存异等皮毛方面,我觉得还是有些可惜的。

另外作者限于自身的职位(中国驻印度孟买总领事),所以接触到的人、参观的景点与享受的生活都是偏上层的,所以写出来的很多“事实”还值得商榷。例如作者说自己在印度极少遇到抢劫,但是我上网查印度抢劫与强奸的报道还是很多的,也许是作者的身份地位之高,周边安保工作之好,所以难以遇到抢劫罢了。另外,在本书中作者绝大部分都在给印度说好话,图片也都是与高官或印度景点的合影,并没有实打实地批评印度的不足,也许也是囿于自身职位所限吧。

最后不得不批评的是,作者写书的第一和第二章明显下了很多功夫,查阅了许多资料,对印度宗教和印度人民的描写与分析入木三分,可以说是本书最闪亮的地方。但是读到印度文化、社会与中印交流部分,就明显感觉作者写作心不在焉,很多问题只是摆出来并没有深入分析与阐述,内容也没有那么紧凑,有赶稿出版之嫌。如在第六篇“感受印度社会”中,作者只阐述了印度的共党、反腐败、开会时间与班加罗尔崛起这四部分,文章空洞不说而且还没有内在的逻辑,完全不能涵盖“感受印度社会”这个总标题,写得非常糟糕。

坦诚地说,虽然书中有些让人不满意的地方,但是本书让我这一个门外汉初步感受了印度的风土人情与宗教礼仪,了解到了印度内部存在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就仅从这个层面来说,我就理应给袁先生道一声谢了。

印度曾经是众多分裂的小国家,历史上只有四次统一的王朝,所以自身就造就了多种文化。加上伊斯兰教入侵、英国在印度长时间殖民等外国文化元素,导致了印度是一个众多文化与语言交织并存的复杂体。许多看似矛盾的事物竟然交织在一起,最终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印度社会。在阅读中,我对印度社会的贫富分化与印度人的清洁观感受特别深,因此下面着重谈谈我对于这两方面的心得体会。

贫富差距

除了《福布斯》富豪榜上的30多个印度亿万富翁,美林公司和凯捷顾问公司的2007年财富报告估计,称得上百万富翁者,印度也有10多万个,这个队伍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可见印度是亚洲地区富人最多的。但是印度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达到4亿(也有人说是6~7亿),其中2亿生活在最低贫困线以下,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其严重的国家。虽然印度富人富得可谓“流油”,穷人穷得只能“滴血”,但是穷人整体上安分守己,再穷也并不怎么思变,更少有人因为穷而铤而走险。作者写到:

“我到印度的几年时间,亲眼所见,印度穷人,包括乞丐,虽然也听说过有的有时难免贪小便宜,顺手牵羊,小偷小摸,但绝大部分人即使再穷,一般也不会去偷盗抢劫,穷人报复富人者,鲜有所闻。

“在印度,富人即使再富,也都觉得很有安全感。偷、抢、骗,甚至杀人越货的事,在印度有,但相对其他同类的国家来说确实不多。在印度,社会贫富悬殊到了极致,但穷人富人竟能井水不犯河水,截然分明,彼此相安无事,这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我想,印度的富人之所以能富起来,国家支持、自身努力与社会机遇三者缺一不可,单是这点并不复杂。但是在富人如此之多的印度,竟然能与几亿每日生活费不超过0.2美元的穷人和平相处,并没有发生过多的仇富行为,这才是真正矛盾的地方。而不仇富的原因,除了穷人生活成本低、富人经常做慈善来平衡贫富关系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印度的宗教思想。

印度83%的人信仰印度教。其中穷人绝大部分也都信仰此教。印度教教义中的“种性分立”规定了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被开除出种姓的称为贱民。虽然印度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这几千年残留下来的糟粕仍然在印度发光发热。许多穷人都是贱民身份,世代从事着印度最低贱的职业,如抬尸体,清理粪便与宰牛等。他们认为自己的贫穷是因为自己前世作孽,导致现世的悲惨生活,因此很少会把怨气发到富人身上,他们整体上没有嫉富、仇富的“红眼病”,更没有杀富济贫的造反意识。他们相信因果报应、业报轮回的宗教思想,害怕做了坏事会遭报应,因而只希望神保佑他们从苦海中解脱。正因为如此,印度贫富之间基本上能相安无事,和平共处。

世俗清洁与宗教清洁的矛盾

印度是一个很不干净的城市,由于公共厕所的缺乏,所以在一些人烟稀少的道路上便可以看到满地的排泄物。而印度人在路边买抓饭也是直接用废报纸装上抓饭,顾客左手捧着食物,右手交了钱之后直接抓饭吃。作者甚至讲述了他在一次高端聚会上的所见所闻:主人用叉子把一块蛋糕送进作者的嘴里,作者吃了一口后又送进了作者妻子的嘴里,最后剩下的部分又被韩国副领事给吃掉了。可见,印度人对世俗的清洁并不太较真。

但是,印度人特别注意宗教意义上的清洁。肮脏的城市中的庙宇犹如出水之莲,是全印度最干净的地方;与低种姓的人交流或有肢体接触后,就必须通过某些净化仪式使自己已经“肮脏”的身体重新变得干净;若是与贱民有更深入的接触(如吃了贱民吃过的事物、与贱民性交等)还需要三年行乞或是不断念诵宗教赞歌才能洁净自己„„

为什么印度人那么不注意生活中的卫生,却对宗教上的洁净丝毫不马虎呢?因为印度教认为,人越洁净,离神就越近,社会地位就越高。这里的洁净是与他从事什么职业、是什么种姓联系在一起的,人的种姓不一样,从事的职业就不一样,洁净程度也不一样,最终社会地位也就不一样。这与中国清末剃头风波颇像:虽然剪头发并不会对自己造成真正意义上的伤害,但是太平天国将剪辫视作是否归从其的政治态度,施行了严厉的剪辫留发运动,其推行过程可以说是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极尽血腥和暴力。

虽然如今的印度已经逐步重视起世俗方面的清洁,如普及如厕观念、新增一百万个家用马桶等。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印度要想彻底清除掉如此不卫生的局面,把孟买建立成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还有许多路要走啊。

结语:

在《感受印度》中,作者提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现象,其中最本质的解释都要归纳为宗教。如上文提过的穷人并没有仇富病,这源于印度教中的种姓制度;而印度人不注意世俗卫生而很需要宗教的清洁,是因为宗教的清洁程度决定了这个人的宗教地位;而在2000年2月发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教派冲突导致了接近1000人死亡,其根本原因还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多年来的积怨。所以,要想深刻地回答印度社会的种种问题,要想探寻一个真正的印度,要想感受到印度最纯粹的异域风情,其宗教的影响是绝对无法忽视的。

印度是一个全民宗教的国家,全国印度教的信徒占83%,伊斯兰教的信徒占11%,剩下的6%由拜火教、耆那教、佛教的信徒与无信仰人士构成。可以说,印度教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印度教的很多规定又是世俗化的,如种姓制度、万物皆有生命等,因此印度教渗入了印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上述说的清洁观与等级观以外,在印度人的日常行为中,喜好吃素、虔诚礼拜等特征也是拜印度教所赐。印度教中有许多对社会有益的教义。如印度教中动物皆可入神,鼠神、蛇神、牛神、乌鸦神等均有神话故事的支撑,因此印度对于动物们而言简直是天堂:牛可以在马路上与汽车并驾齐驱,人必须得让着神牛;耆那教的信徒们出门常带口罩,是担心自己在呼吸时杀生;而越是有钱的人越是喜欢吃素,因为食肉是对神灵的不敬„„反观中国,由于没有信仰而胡吃海喝,使得许多稀有动物濒临灭绝,不正是因为没有敬畏吗?

作为世界前二的人口大国,中国与印度都处在发展中国家。虽然国家制度、政策和文化有许多差异或矛盾的地方,但是在解决贫穷问题、土地问题、继续发展问题中都有着许多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感受印度,感受的不只是印度的人与社会,更是隐藏在表层现象之下的文化与宗教信仰!

感受印度专题

****************** 《感受印度》****************** -您下载的该文件来自3G电子书网 欢迎访问:http://www.daodoc.com------------ 前言:感受印度之谜(1) ------------ 印度既......

读书笔记《周末读完印度史》

《周末读完印度史》印度,因印度河而得名。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明之一,同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一样,印度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印度历史则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那里的哲学、......

读书笔记感受

批阅读书笔记后“上课大胆发言”是老师和家长对你的期望。睡觉前能看少年报是个很好的习惯,但要坚持呀。“不要只在读指定的书时将好词好句记录下来。希望在平时的练习题、报......

感受泰国曼谷“小印度”的风土人情

http://www.daodoc.com/zt/thfu/泰国的风土人情感受泰国曼谷“小印度”的风土人情泰国著名的三轮出租车TukTuk穿梭在被称为曼谷“小印度”(Little India)一带纵横交错的大街上......

神秘岛读书笔记感受

神秘岛读书笔记感受(精选16篇)由网友“苏翊鸣苏翊鸣惊人”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神秘岛读书笔记感受,欢迎大家分享。篇1:神秘岛读书笔记感受 关于神秘岛读书笔记感......

下载《感受印度》读书笔记[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受印度》读书笔记[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