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着眼未来促进发展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做到”。
以人为本 着眼未来 促进发展
——浅谈学校管理的几点体会 四川省仪陇县复兴小学 龙 俊
管理,从字面意思看,管即管道;理即梳理,即将阻塞疏通、将混乱理顺。管理就是把管道疏通。李仕民说:“水能覆舟,也能载舟。”他把民比作水。我不防也把被管理中的人比作水。管理就是让水在这管道里向着同一个目标奔流。这样,他们不仅能推波助澜,永不干涸,而且能互相牵引,勇往直前。而今,社会极需创新型人才,教育的重心也转向如何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又是培其中的关键。那如何创新学校管理,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师生,让师生有创新的时空,应成为现代学校管理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工作中,我做了些初浅的探索,发现“以人为本,着眼未来,促进发展”是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方法。下面我谈几点初浅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构建符合课改理念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王湛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课改推广播电视讲话上指出“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是课程改革实验成功的关键”。准确全面、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建立实施课程改革管理运行机制是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框架的重要内容。
(一)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引领师生主动发展。英国小说《十字军英雄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我国由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残留意识对人们的侵蚀与毒害,不少人充满了奴性。甚至在社会上 1
还流行着一句官话:“要想当主子,先得当好奴隶。”有教授说:中国人容易驾驭,是否与中国人的素食有关。我想这与食物的关系应该没有教育的关系直接吧!中国真正的要成为世界强国,教育应该在培养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减少奴性方面应下点功夫。管理者也应该从这方面入手。
新课程追求的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人的潜能的开发,个性化的发展,全面地发展;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为教师松绑,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提供一个让师生创造性发挥集体智慧的空间;给师生创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把学校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帮助师生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主发展与创新机制上来。
基于此,我们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这是让管理者与师生心与心相融的前提,是管理者的管理能否得到师生认同的关键,也是管理与实际相符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放下架子;然后是深入群众;第三是学会交流与倾听,从中把握教师的特点;第四是根据特点用人、培养人,让教师人人有被重视的感觉。
二是引领教师主动力发展。教育工作必须用心,且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教育具有长期性与长效性的特点。外显直观的考核都非常片面,缺乏主动性,教育工作就难以做实。这方面,我们从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人生品味和责任感;开阔教师的眼界,创造多渠道学习与交流平台,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师的紧迫感;引导教师要学会包容,学会欣赏,学会坦诚,学会交流与合作,做快乐教师;建立激励机制,让教师有奔头,有想头,齐头并进;引导教师所长避短,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让教师心有所向。
(二)营造有效的管理氛围,促进师生快速发展。
在新的管理理念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越来越为更多的管理者所接受,以人为本的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注重师生的主体意识应成为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共识。
首先,要不断调整管理的决策、措施和手段,通过制度化建设,气氛的营造,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化组织,让师生在校园里感受到学习、工作、生活的幸福与快乐,让校园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
其次,将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为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造条件上,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每一位教师,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长处,引导老师扬长避短。强调合作与交流,资源共享,为教师提供一些合作交流的平台,让每一位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发展,感受成功的快乐,感受受人尊重的幸福,从而减轻老师的身心负担,促进老师健康发展。
深入师生队伍,发现师生所需。处处以人为本,为师生的主客观需要服务,努力探求教师工作与身心愉悦发展的的最佳链结,营造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营造师生培养和发展的最佳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促进所有教师最大限度地发展。
二、形成适宜师生成长的自主发展机制,促进学校快速发展。一所学校要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那是一句空话。名校的形成,离不开名教师的支撑。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是培养名教师的关键。营造一个多层面、全方位的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最优化发展环境,建立适宜师生成长的自主发展机制,为学校、教师、学生三维一体发 3
展融合,这是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的关键。
(一)提高学校办学声誉,构建教育发展的硬环境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学校只有加强过程管理,增强科研意识,提高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我们的办学真正为“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宗旨服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得到老百姓的口碑; 才能实现“兴办一方教育,造福一方百姓”的教育目的。学校只有注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师生发展,学校发展才有原动力,才有丰富内涵。
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是树德、树人的工作。做人,先是做好人。做好人就是不做有损人民利益的坏事。再做有用的人,做有用的人就是学到知识和本领,提升办事才能。有言道:德才出众是精品,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因此,学校要把树德、树人的工作放在首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教育无小事为指导,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把握住育人和督导的契机,实现育人与督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全体教职工形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营建适合教师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保证。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因,创设为广大教师供学习、成长、发展的外因,让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为教职工主动进取、展示成功的舞台。
首先,从课堂管理入手,建立平等的群体关系,开辟助教师发展的渠道。只有我们和教师成为平等的朋友等关系,教师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每一个教师发展的切入点,才能提供适合教师发展的捷径,将管理工作做到教师的心砍儿上。教师也才能主动从心理采纳管理者的建议,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尊重。4
注重多种形式的不同层次的帮扶,促进教师主动快速的发展。通过家长听课、随机评课、活动促课、专家导课,外出听课,形成一个同伴互助、专家引领,随机督导的开放的课堂环境,让老师们自觉地将自己的课堂变成艺术的殿堂。在工作中享受成功快乐、享受尊重的幸福。
其次,从教科研工作着眼。学校要振兴,狠抓教育科研是途径。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成共识的今天,我们只有从狠抓教育科研工作着眼,锻炼我们的教师,才能构建人材资源发展最佳环境,才能促进教师更快、更好的发展。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活动:教研、科研,让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实践、总结、提高;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三)拓展学生成长空间,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不仅重视学生课堂教学的优化,更迫切要求我们提供更广、更全的服务和给予学生最优、最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积极建设最佳的学习环境。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我们一定利用现有的条件,建设展示教师自身人文底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的绿、美、静,人的文明、正气与良好秩序的形成,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让师生互动方式有较好条件,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与学风。
其次,努力拓展最大的发展空间。
学校教育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努力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营造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文氛围,让学生不仅在课堂里成长,而且在学校创设人文环境 5
中成长。
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天地,我们不仅注重常规性的各种活动的开展,形成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常规活动系列,让活动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始终,让学生在愉快、愉悦的状态下接受教育,进行学习,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的活动,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施展和承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生活,学会理解、尊重和感恩。同时,要让学校教育得到巩固,避免“5+2=0”的家教负面影响的发生,加强家校的联系,注重家庭教育的引领,引导家长正确、科学地教育子女。办好家校联系学校,切实快速地为家长解决子女教育中的问题。
三、建立“以人为本,着眼未来,促进发展”的激励评价机制 学校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者肩负着“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人才大国”的重任。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制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论、评价体系、评价方法、手段及评价行为的变革。实践发现,建立“以人为本,着眼未来,促进发展”的激励师生评价反馈机制,对促进师生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很有效。传统的评价体系把学生当成应试的机器,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人性和可持续发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优劣成败的重要指标,教师不得不想方设法运用威逼、体罚、占用学生课余时间,加大学生的学习强度来提高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教师无暇顾及教改及本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无力开展真正的教学科研。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教师一定会成为埋头教书的“教书匠”,教师的发展一定会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这样就形 6
成了人才培养的恶性循环。我认为这也是我国60年来教育培养不出尖端人才的原因。不少学生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主动性增强,而是越来越厌学。有人说,我国大学与美国幼儿园孩子差不多,而我国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美国大学生差不多。人应该随着见识与年龄的增长而动机更强,求知欲更加旺盛才是正常的。而我国的不少人却因教育的急功近利而违背了人的自然发展规律,这又怎能培养出尖端人才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也强调要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发展水平;倡导纵比,弱化横比。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注重评价的信息来源的全面性。为此,我们的评价必须关注师生成长、进步、发展、成功,培养被评价者的兴趣、信心。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促进师生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以学校的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教育的发展促进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的转变。国家的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良好局面才能指日可待,让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伟大理想才不甚遥远。
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参加第130期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班暨第22期通用电气(GE)班学习总结金凤送爽,丹桂飘香,带着朱鹮之乡的梦想,赴上海参加了全国希望工程教师培训班第130期培训......
着眼“四个全面”促进文明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纪实新华社记者孙铁翔黄小希顺应时代要求,思想凝聚发展共识。立足中国实际,精神汇聚前进......
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企业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发展壮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笔者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就如何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谈谈自己看法。企业......
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 高瑞山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文章标题:以人为本谋发展促进发展演讲尊敬的各位领导,辛勤工作的党校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以人为本”的话题,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我演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