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和中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二十一世纪中国”。
专题七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和中国
一、国际形势的特点
对于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兴起1、2003年10月,高盛公司提出了一个“金砖四国”(BRICS)的概念,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四国正成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国,并在报告中指出,在未来 50年时间内,金砖四国将成长为世界主要的强大经济体。
2、2005年底,高盛公司又推出“新钻11国”(Next-11,简称N-11)——成长潜力仅次于金砖四国的11个新兴市场,包括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尼西亚、伊朗、韩国、菲律宾、墨西哥、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土耳其和越南。
3、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五个国家,并组合他们的英文首字母,称之为VISTA,又称“展望五国”,是继金砖四国后又一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
4、G8(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会议的演变。
5、G8+5(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的模式自2005年启动以来,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6、G20(发达经济体成员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新兴经济体成员包括中国、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南非、巴西、阿根廷、墨西哥、俄罗斯、土耳其)
(二)大国关系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1、美国
(1)伊拉克战争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伊拉克战争导致美欧关系出现裂痕。
——美国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会出现微妙变化。——伊拉克战争严重损害到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威信。
(2)美国大选对美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第一,美为其世界霸权谋求制度和保障、建立单极世界秩序的战略目标不会改变。
第二,美加强对国际地缘政治中敏感地带控制的方针不会改变。
第三,美倚重军事优势加紧争夺国际战略制高点的趋势难以改变。
(3)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是美国经济的衰退,将严重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二是次贷危机严重的影响国际贸易和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
三是次贷危机可能会减少全球的对外投资总额。四是次贷危机也进一步暴露了欧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不适应性。
(4)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影响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商务次长亚当斯说,美中关系足以影响世界经济格局,是解决国际经济不平衡的关键杠杆。
亚当斯15日对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表演讲时说,中国社会安全繁荣发展,充分融入国际经济体制,履行国际职责,符合美中共同利益。
美中关系如此重要,两国经济过去几年中占据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半,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未来足以影响国际经济发展的格局和步伐。
2、欧盟(1)《里斯本条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使欧盟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一个真正的实体。
(2)欧洲一体化深入:关税同盟、经济同盟、政治联合。
(3)欧盟东扩是欧盟实施的一项重大的地区安全战略,改变了欧盟的地缘安全环境,对欧盟与俄罗斯的安全关系带来诸多新挑战。
3、日本
(1)参拜靖国神社
一是催化中日民间对立情绪 二是出现了“经热政冷”的局面
三是加深中国对日本“入常”的疑虑
3、日本
(1)参拜靖国神社
一是催化中日民间对立情绪 二是出现了“经热政冷”的局面
三是加深中国对日本“入常”的疑虑(2)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目前虽未影响中日关系的大局,但今后很可能是中日关系所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
(3)台湾因素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首先台湾对中日两国以及中日关系的意义重大。一是对于祖国大陆来说,台湾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
二是对于日本来说,台湾在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上具有很高价值。
三是日台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日本在台湾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四是在中日外交博弈中,台湾因素作为可以牵制中国的筹码,对于日本来说深具利用价值。其次台湾问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重大。
一是日台关系频频抬升,进入重视政治交往的新阶段
二是日本跟随美国对台湾在军事上的特别照顾 三是台湾的分裂势力不断向日本示好,以期取得国际支持和台独资本,这种消极因素为中日关系增加许多变数
四是回应台湾分裂势力的积极活动,日本国内的亲台势力也企图突破日台关系框架,发展与台湾的实质关系,为两岸统一和中日关系设置障碍
(三)中国因素越来越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1、朝核问题
在朝核问题上,中国有非常明确的基本立场和主张,即: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通过对话和平解决,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在第一次朝核危机中的中立立场:作为朝鲜的近邻和在东北亚地区有重要切身利益的大国,中国政府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态度,表明不愿干涉朝鲜内政的立场。
在第二次朝核危机解决过程中,中国立足于自身“中间人”的角色,2、达尔富尔问题
首先,中国面对达尔富尔这一举世瞩目的问题,希望能够更多的发挥作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国际社会的要求,中国政府设立了达尔富尔问题的特别代表。
其次,中国政府为了缓解达尔富尔地区的人道危机,对其进行了实质性的发展援助及人道援助。再次,中国政府同意国际社会提出的用一个声音说话的观点,即尽早部署“混合行动”。
最后,达尔富尔问题本质上是由环境、气候变化、发展等因素所加剧的种族间资源争夺,属苏丹国内事务。在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努力中,中国和欧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3、积极参与论坛
如:中国和八国集团展开积极对话,200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席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首次对话会议。近几年,中国积极参与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的对话会议。
在2008年底和2009年3月初的20国集团(G20)两次峰会上,中国不仅是积极的参加者,而且还成为峰会的一个主角。
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一)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1.中国由体系外的游离者变为体系内的建设者 中国同世界的紧密联系是全方位的。对外贸易不断增加。
在经济上,国际经济活动影响不断扩大。积极参加经济组织。
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的改变积极参与国际政治活动 在政治上,积极参加国际政治组织。维护各国合法利益。
国内外文化内容互相渗透。在文化上,积极参与世界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和文化组织。
对侵略国的军事抵抗。在战争时期
对友国的军事协助和我国的军事防御。在军事上,战略性防御在战争时期领土与主权的保卫世界和平的维护2.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影响明显增强 国内事件对国际的影响
一是灾难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如四川汶川大地震这场罕见的灾难给全世界上了一堂特殊的中国国情课,让世人明白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频发是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二是奥运会、世博会等盛会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意
义
是世界登陆中国的港湾。是中国沟通世界的大门。是各国展示自己的窗口。是公众开展外交的舞台。
三是中国首次太空行走有重要意义 1.象征性意义。
2.提升国民自信心。3.技术意义。
4.技术提升意义。
5.对于提高我国的大国地位,增强世界影响力,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有着重要意义。国际事件对国内的影响
一是 9.11”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第一,对我贸易增长的影响。第二,对我储备增长的影响。第三,对流入我国外资的影响。第四,对我国汇率水平的影响。第五,对我国利率水平的影响。二是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 .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2 .对我国海外投资的影响。.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影响。4 .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三是全球行动推低碳带给我国的挑战
挑战之一: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挑战之二: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挑战之三: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
挑战之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二)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模式”(或曰“中国道路”、“北京共识”等),特指中国经济模式。
中国模式的实质,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
信心红利
发展红利中国带给世界稳定红利责任红利经验红利
三、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机遇和挑战
(一)红利与风险并存 1.中国获得的红利
第一,比较优势原则下中国的收益。
第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第三,有助于资金融通。
2.中国获得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1.国家经济主权可能受到威胁。
2.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如进口大豆、美国转基因玉米)
3.国有金融大企业可能面临生存威胁。4.贫富差距引起的国内社会安全问题。(二)“树大好乘凉”但“树大招风”1.树大好乘凉 百姓:
就业稳定、收入增长,消费福利显著提高。法制观念日益增强、社会生活更加有序。企业:
蒙牛“投靠”央企 树大好乘凉
背靠中国车市“大树”豪华车“好乘凉”国家:
日本背靠中国“大树”好乘凉2.树大招风一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再起,中国“树大招风”二是全球货币战争背后的私利盘算中国树大招风
三是“中国制造”正面临“史上最强”的国际贸易壁垒围堵。
(三)中国模式与中国责任 中国模式的特点: 1。集中高效
2.对外开放和学习其他模式的成功特质 3.不断修正的形式
4.较强的务实性与较快的适应能力 5.渐变发展过程,稳定国内局势 6.把握全球化浪潮的机遇
7.“人口红利”和“出口导向型”经济 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
1. 2.“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3.民众心理问题 4.环境和能源问题
小结:全球化给了“中国模式”一次历史机遇,金融危机同样是历史赐予“中国模式”重新自我审视和转型、全面洗牌和创新的好机会。只有及时抓住机遇,以上“中国模式”的挑战和不可持续性的因素会转危为机。中国责任 回顾历史:
一是出台了庞大的拯救经济计划,即通常说的包括四万亿人民币在内的一揽子计划。
二是政府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重点放在刺激和促进内需上。
兼有金融与经济杠杆的作用。面向未来:
中国必须保持像过去二十年那样快速发展,才能够在未来经济总量上跻身世界“前三甲”;同时应更加重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重视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捍卫主权的关系、建设投资与国防开支的关系。
新世纪中国需要建立新的安全观。
保障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目标的推进,保证国家领土完整和逐渐实现完全统一,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逐步发挥建设性和负责任的影响力。
总结:当代中国应对国际形势的启示
一、准确把握时代主题至关重要 二、密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三、坚持判断国际形势的辩证思维 作业
1.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是什么?2.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
3.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更多请登录淘学谷在线学习网(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是跨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历史的崭新一页――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工业、农业、科......
二十一世纪——海洋的世纪21世纪将是人类走向海洋的世纪。随21世纪的日益临近,如何才能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树立正确的海洋价值观和权益观,迎接即将到来的“蓝色世纪”的挑战,振......
进入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重大契机下中国飞速发展,国际地位、综合影响力越来越高,在国际交往中也频频扮演着大国的形象,自然在飞速发展的情况在会对其他国家包括以美国为代表的守......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新面对这个世界。过去有过机会,可是我们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抓住,也就没有成功。但是现在我们不能再失去机会了。要想成功致富,一定要改变观念,要......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二十一世纪歌词》歌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