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魅力语文课堂
杨善集小学 吴旭丽 8/5/2014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首先是重在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小学生愿学、乐学,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进而从中学到知识、扩展视野、发展能力。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大部分小学生都感到上语文课比较枯燥、乏味,一味的写字、朗读课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
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对教学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活动影像,直观性、动态性、可重复性、交互性、大信息量、大容量等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所以课堂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其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画面的不断切换、优美音乐的情感渲染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将多媒体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能够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从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最
终使小学生愿学、乐学,在游戏、快乐中学习语文,获得发展。
作为一名新上任的小学语文老师,我知晓自己与经验丰富的老前辈之间的巨大差距,我在虚心向他们请教的同时,也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技术优势,将传统的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在检查小学生识字情况时,发现孩子们对于识字的兴趣不是很高,往往都是碍于老师的要求而被动的识字,于是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小学生爱游戏的心理特点,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设计了许多识字小游戏,让小学生在游戏中识字,极大的提高了小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葡萄沟》一课,我根据本课描写葡萄沟的葡萄的特点设计了“比赛摘葡萄,看谁摘得多”的识字小游戏,孩子们竞争激烈,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把小手举过了头顶,想一展自己“摘葡萄”的本领;又如在《日月潭》一课,为了让学生清楚直观的了解日月潭的位置,我以中国地图为背景,以我们的家乡为起点,以台湾日月潭为终点,设计了一个“到台湾旅游的路线识字大冒险”小游戏,这不仅让学生明确了台湾日月潭的位置,更能够通过这个小游戏激发小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孩子们跃跃欲试,都希望能够通过识字闯关成功抵达台湾日月潭。
其次,在课文朗读中,我发现有些课文语言优美生动,读来朗朗上口,根据课文要求需要有感情朗读,可不管我怎样示范教他们带感情朗读,效果都不是很好,他们还是按自己的老样子生硬的唱读,个别读时,很多学生还会拘谨。在经过几番思考之后,我利用网络资源
下载了许多优美的课文朗诵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模仿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我又在网上搜集了许多适合做朗读的背景音乐,有甜美的、欢快的、悲伤的等等,根据每篇课文的感情色彩,我选择其中一首作为朗读背景音乐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效果显而易见,孩子们被优美的背景音乐感染了,读起课文来有声有色,整个人似乎融入了这篇文章,似乎他们就是这篇课文的小作者,那些拘谨的小学生们在背景音乐为他们壮胆的情况下也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起来,似乎他就是今天的主角。在读到欢快、温馨、优美的语句时,他们脸上露出了甜美的微笑;在读到伤感、失落的句子时,他们面色凝重,声音上甚至有些哽咽,个别同学还会眼含泪水,显示出同情、感同身受的表情,最后说上一两句比较感慨的话。看到他们的表现,我也欣慰了许多,心想幸亏有多媒体的帮助,不仅效果明显,而且让我少了许多的说教,毕竟每个人对课文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如果我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强加给孩子们,那他们就缺少了自己的思考、忽略了自己对课文的感受,更不能培养出多样化、多元化的孩子们。
最后,在一些课外知识的补充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在屏幕上,学生们一边看,老师或者学生一边读,要比单纯的老师读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利用多媒体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听觉系统,而且调动了学生的视觉系统,不言而喻,听视觉相结合比只利用听觉效果要好很多;另外,在有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句子、古诗、课文以及孩子们没见过的事物上,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图片、flash课件、动画
等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播放给孩子们看,即直观又深刻,不仅扩展了孩子们的视野,而且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在这一方面,我有意询问了一些高年级并且没有用过信息技术上课的学生关于一些词语、课文、事物的相关理解时,他们大部分表示没见过、不懂、忘了。而当我问我班学生相同的问题时,他们大部分都能说出一点东西来。所以说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融合的效果可见一斑。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上,需要一些直观的、动态的东西作为引导以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信息技术就是一个非常棒的辅助手段,它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当然,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要以所学课程为主,信息技术为辅,切不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而应做到宁缺毋滥、画龙点睛。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文献综述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在知网上搜索到的此研究领域的58篇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科研课题总结从2006年起,我校承担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试验,我作为语文科实验老师,真切感受到信息技术带给语文学科的巨大效能,体会到......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报告福州教育学院语文科一、研究背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在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初中语文课程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进行整合,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为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