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校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 实验报告的要求
规定一律用16开纸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整齐装订成一份。实验报告的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一、实验目的二、课前完成的预习内容
包括指导书所要求的理论计算、回答问题、设计记录表格等。
三、实验数据表格及处理
这里应该是课后根据实验原始记录整理重抄的正式数据,并按指导书要求加以处理。
四、实验总结
即完成指导书所要求的总结、问题讨论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有曲线,应用坐标纸画出。
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
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学生学习效果,近五年来主要实验教学成果,获奖情况等)
一、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理念发生变化,学生们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
2、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式学习的方法;
3、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
二、主要教学成果
1、服装卫生学,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20082、服装材料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省教育厅,2006~20103、服装设计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省教育厅,2007~20084、女性紧身衣压力的测试,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指导教师,2007~20095、地方院校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闽江学院,2005~20076、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教育厅,2007~20097、肢体残障者的服装结构设计,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指导教师,2007~20098、地方院校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闽江学院,2005~20089、《服装结构学》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与设计,省教育厅,2001~200210、《服装结构学》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与设计,省厅,2001~200211、“服装结构设计”课程获省级优秀课,200412、《服装材料学》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与设计,省教育厅,2001~2002。
13、针织物舒适性与透气性综合分析,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指导教师,2007~2009 发表的教学论文:
1、中国における大学および被服学系大学の現状,日本衣服学会誌,2001。
2、服装工程教学团队的建设,纺织教育,2008。
3、论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的科研方向问题,纺织教育,2007。
4、服装材料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纺织教育,2006。
5、服装材料学网络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实践,纺织教育,2005。
6、新建大学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纺织教育,2004。
7、开拓创新 服装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
8、服装材料学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设计,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3(通讯作者)。
9、服装材料学网络课件的制作,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5(通讯作者)。
10、服装结构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纺织教育,2008。
11、服装结构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发,纺织学报,2005。
12、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体系的划分与建设,科学咨询,2007。
13、谈《服装材料学》精品课的建设,科教文汇,2006。
14、新建大学服装专业建设的思考,纺织教育,2006。
15、创新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中国西部周刊,2005。
16、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建设展望,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17、开拓创新 服装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18、服装材料学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与设计,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319、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展望,装饰,省部级,200320、基于MATLAB的纺织工程专业CAI课件的开发,纺织教育,省部级,200421、《服装结构设计》网络教学课件系统的开发,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
22、新建大学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纺织教育,省部级,200423、服装结构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发,纺织学报,国家级,2005
三、获奖情况
1、教师
(1)2007年,福建省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陈东生);(2)2008年,福建省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甘应进);(3)2006年,中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服装高等教育论文3等奖2项;(4)2006年,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3等奖;
(5)2005年,21世纪《服装卫生学》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福建省教学成果奖1等奖;
(6)2005年,新世纪服装专业教材建设,省教学成果奖2等奖;(7)2008年,《服装结构设计》省级精品课程;(8)2006年,《服装材料学》省级精品课程;
(9)2006年,“基于MATLAB 的纺织工程专业CAI课件的开发”获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3等奖;
(10)2005年,“《非织造布学》教材”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3等奖;
(11)2007年,服装心理学,福州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12)2007年,“论海西服装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一文获得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的“深入贯彻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征文三等奖。
2、学生
(1)03服工有8位同学在“劲霸”男装设计大赛中获奖;(2)曾佳绣的作品入围“欧迪芬”内衣设计大赛决赛;
(3)陈英同学《梦之漂浮》的作品在全国家纺设计大赛中获优秀奖;(4)周佳玲同学获得横洋模特大赛冠军,CCTV模特大赛华东赛区十佳模特;(5)周佳玲、周昱君、黄文烁同学进入了2006中国广西内衣模特大赛的决赛等;
(6)2007-4 04服艺曾佳琇同学的作品“运动进行中”荣获“盐步杯”中国时尚内衣设计大赛优秀奖;
(7)2007-6服装系学生组成的闽江学院代表队获得首届榕城高校礼仪风采赛美丽盛典队和经典与优雅队分获二、三等奖;
(8)2007-9暑期该系有9名同学获得服装相关大赛奖项:04服艺的方丽蓉同学荣获“佳海杯”服装设计大赛入围奖;05家纺的刘楠、陈楚同学荣获“2007国际家纺设计大赛优秀奖”,陈英、刘楠、宋晓芳三位同学获得“2007国际家纺设计大赛网络最佳人气奖”,林银华、陈楚、宋晓芳同学获得杭州“天都城杯”国际家纺设计大赛入围奖;05服表的杜绍燕、周昱君、王恩阳荣获 “黄金搭档第八届CCTV模特电视大赛福建分赛区前十及全国总决赛优秀选手奖”;
(9)2007-12 “中国领带名城杯”首届全国丝品花型设计大赛05家纺班的杨红梅同学作品《蕴情》获大赛家纺类优秀奖,作品《怀》获丝巾类优秀奖;(10)2007-12 2007魅力“雪津”第六届大学生精英模特大赛中(六名大学生取得一个总冠军,五个单项奖的骄人成绩)。服装系陈丹丹获得总决赛冠军,05服表专业的周昱君同学则获得最佳形象奖;06服表专业的林珊珊同学获得最佳才艺奖;07服表专业的张艳同学获得最佳气质奖;06服表专业的黄文铄和07服表专业的郭倩两位同学获得“十佳模特”称号;
(11)2007-12中国(杭州)“天都城杯”国际丝绸旅游产品设计大奖赛中05级家纺班林银华同学的作品《丝绸之路》喜获大赛优秀奖;
(12)2008-4 服装系陈丹丹同学入围2008第三届亚洲超级模特大赛中国区总决赛;
(13)2008-4-16服装系曾佳琇同学获2008第三届海宁·中国经编服装设计大赛曾佳秀同学的22号作品《紫韵》获得银奖;
(14)2008-4 2008戴梦得•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福州赛区服装系05服表专业的周昱君同学获得季军。05服表专业的薛月娇、06服表专业的黄文铄、07服表专业的张艳、宣延等四名位同学获“十佳模特”称号;
(15)2008-5-8服装系曾佳琇在2008中华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中作品《释放自我》获得2008中华国际女装设计大赛优秀奖;作品《蝶之恋》获得2008中华国际内衣/沙滩装设计大赛优秀奖。
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
一、编写出版主要教材名称
1.新编服装材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2.新编服装设计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3.新编中外服装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4.新编服装结构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3月。5.非织造布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8月。6.新编服装配饰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11月。7.新编服装生产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8.新编服装成衣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9.新编服装生产管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10.新编服装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11.新编服装画技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12.服装材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
二、编写主要讲义情况
13.自编《服装材料学实验讲义》,已经列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计划。14.服装材料学实验指导书。15.服装结构设计实践指导书。16.工艺制作实践指导书。17.羊毛衫产品设计指导书。18.女装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19.针织面料设计指导书。20.手工印染工艺实验指导书。21.织物设计与工艺指导书。22.专题课程设计指导书。服饰配件设计指导书。实验考核方法等
采用“多层面立体考核”模式,针对不同的实验实习,学院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方法,指导教师要提前下达实验任务书,要求学生在实验前期,提供详细的实验实习计划,中期根据实验计划指导教师和实验室负责人要做中期检查,最后的成绩依据学生的表现、取得的成绩、表演的效果、作品的质量、企业及市场的认可度或参加赛事获奖情况等各方面进行立体式考评。另外,还制定了《实习教学质量标准》、《实习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考核要求。
实验技术、方法、手段
纺织、服装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塑造要达到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这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课知识的同时,更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来完成,因此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我们重点以体验教育为主,让学生亲历亲为,把实验课堂与前期基础理论课程紧密衔接,把实验课程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课堂拓展到企业和市场。
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实验课内容
1、在服装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阶段,我们把实践课的重点设在学院内,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纺织服装实验教学中心是学生实践的大舞台,诸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这里要完成大量的观摩教学,同时还要根据教师的要求,结合课程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小型的时装发布会,强调设计师与模特的整体配合,同时也使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初步体验模特站在T型台上的感觉,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舞台经验。
2、服装与艺术工程系目前设有多个学科专业方向,在教学中,各学科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学生受到多方面的训练。诸如一场时装发布会,由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服装、时尚传媒专业的学生提供舞台设计、广告策划、摄影;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化妆造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安排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组合,形成一个互助的团队,培养了协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知识、信息的快速传播与更新是服装学科的重要特征,为适应这一特点,我们广泛开展了多项学术交流与活动。这些学术交流活动都大大地开阔了师生眼界,活跃了学术气氛,提升了师生的专业表演水平。
4、学院重视毕业实习环节的教学研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毕业设计方案,比如:学生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心,以学校认可的国内服装设计大赛为主题进行设计;可以依据服装相关企业的设计主题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可以在中心的各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等;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
改进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1、改进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纺织服装学科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师生的具体情况,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框架内,安排了一定学时的基础型实验教学,如服装材料学、服装工艺基础、服装结构设计等课程中的实验教学环节,在注重实践教学的课堂中留有一定空间,让学生去选修、研究或走向社会;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计划地安排了服装品牌设计、服装营销策划、服装产品陈列、服装商品企划等针对性、实战性、综合性强的实验教学环节,设置了实践教学周,集中或分散在不同的时间段,强化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指导学生自学、研究和实践,并经常开设讲座和第二课堂。在教学中还坚持产、学、赛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针对社会需求,把服装大赛和服装生产、科研的要求作为设计主题。由过去的封闭式下的被动进行设计变为开放式的主动创新设计。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和鼓励创新,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在学到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积累了工作经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利用服装行业活动开展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利用每年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国际时装周等活动安排相应的年级分别参与这些活动进行实践教学。使教学实践具有开放性、实效性,为恒常固定的专业课注入了时新的内涵。由于服装专业自身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手脑互动的特征,在实践课程教学中,授课内容针对企业产品、赛事活动进行互动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研,评价品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许多学生的作品被厂方采用,转化成产品进入市场,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3、积极开发有代表性的校外实训基地,有效发挥其辅助实验教学的功能。多年来非常重视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除了在大学城校区有服装专业实验室,在洪唐校区有1700平方米的教学实习基地外,还与长乐市纺织总公司、绫点服饰集团、宏远纺织集团、友良服装公司等九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实验教学基地,并聘请企业的优秀管理者和设计师作为专业顾问、兼职教师。向这些企业开放我院的资料室和相关实验室,并共同进行科技研究和市场开发。通过实验教学基地的实践,学生有效地得到专业知识的运用和提高,达到了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目的。
4、结合赛事活动开展实验教学。为锻炼师生专业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检验教学成果,鼓励师生参加各项专业赛事和专业领域中社会兼职,建立了奖励制度。科学的培养模式、雄厚的教育实力以及良好的素质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他们在各类大赛中脱颖而出。几年来,服装与艺术工程系学生在专业比赛中成绩突出,学生在多项设计大赛上荣获大奖,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大大提升了我院的知名度。为我院的学生招录、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获得的奖项如下:(1)03服工有8位同学在“劲霸”男装设计大赛中获奖;(2)曾佳绣的作品入围“欧迪芬”内衣设计大赛决赛;
(3)陈英同学《梦之漂浮》的作品在全国家纺设计大赛中获优秀奖;(4)周佳玲同学获得横洋模特大赛冠军,CCTV模特大赛华东赛区十佳模特;(5)周佳玲、周昱君、黄文烁同学进入了2006中国广西内衣模特大赛的决赛等;(6)2007-4 04服艺曾佳琇同学的作品“运动进行中”荣获“盐步杯”中国时尚内衣设计大赛优秀奖;
(7)2007-6服装系学生组成的闽江学院代表队获得首届榕城高校礼仪风采赛美丽盛典队和经典与优雅队分获二、三等奖;
(8)2007-9暑期该系有9名同学获得服装相关大赛奖项:04服艺的方丽蓉同学荣获“佳海杯”服装设计大赛入围奖;05家纺的刘楠、陈楚同学荣获“2007国际家纺设计大赛优秀奖”,陈英、刘楠、宋晓芳三位同学获得“2007国际家纺设计大赛网络最佳人气奖”,林银华、陈楚、宋晓芳同学获得杭州“天都城杯”国际家纺设计大赛入围奖;05服表的杜绍燕、周昱君、王恩阳荣获 “黄金搭档第八届CCTV模特电视大赛福建分赛区前十及全国总决赛优秀选手奖”;
(9)2007-12 “中国领带名城杯”首届全国丝品花型设计大赛05家纺班的杨红梅同学作品《蕴情》获大赛家纺类优秀奖,作品《怀》获丝巾类优秀奖;
(10)2007-12 2007魅力“雪津”第六届大学生精英模特大赛中(六名大学生取得一个总冠军,五个单项奖的骄人成绩)。服装系陈丹丹获得总决赛冠军,05服表专业的周昱君同学则获得最佳形象奖;06服表专业的林珊珊同学获得最佳才艺奖;07服表专业的张艳同学获得最佳气质奖;06服表专业的黄文铄和07服表专业的郭倩两位同学获得“十佳模特”称号;(11)2007-12中国(杭州)“天都城杯”国际丝绸旅游产品设计大奖赛中05级家纺班林银华同学的作品《丝绸之路》喜获大赛优秀奖;
(12)2008-4 服装系陈丹丹同学入围2008第三届亚洲超级模特大赛中国区总决赛;(13)2008-4-16服装系曾佳琇同学获2008第三届海宁·中国经编服装设计大赛曾佳秀同学的22号作品《紫韵》获得银奖;
(14)2008-4 2008戴梦得•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福州赛区服装系05服表专业的周昱君同学获得季军。05服表专业的薛月娇、06服表专业的黄文铄、07服表专业的张艳、宣延等四名位同学获“十佳模特”称号;
(15)2008-5-8服装系曾佳琇在2008中华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中作品《释放自我》获得2008中华国际女装设计大赛优秀奖;作品《蝶之恋》获得2008中华国际内衣/沙滩装设计大赛优秀奖。
黔西六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实验教学工作总结教师 陈秋林本学期我任教八年级2班的物理教学任务,这一学期即将过去,使用人教版的新教材已快有一年,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有......
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在全市远程教育、实验教学工作现场会上的汇报材料近年来,我校实验教学工作严格执行教育方针,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加强各类......
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的领导下,本学期的实验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现将本期的实验室工作作如下总结。一、基本情况:1、我校现有建制班21个,其中......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学 校 实 验 教 学 工 作 总 结我校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在实验教师的努力配合下,实验教学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有条不紊,回顾这半年来的工作主......
孙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一、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领导,要确定一名校长分管和一名教导主任具体管理实验教学工作。二、实验教学是教师教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