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_帮扶困难党员长效机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8:10: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关于建立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帮扶困难党员长效机制”。

关于建立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作为党委组织部门如何把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探索建立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对提高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加强党在群众中的吸引力、感召力,打造活力鄢陵、特色鄢陵、和谐鄢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困难党员现状和原因

最近,我们组成专门的调研组,深入到乡镇村、企业和社区,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个别走访等方式,对全县困难党员帮扶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当前我县困难党员现状及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年龄偏大、丧失劳动力而导致的困难党员。这部分党员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且70岁以上的占很大比例,他们已届风烛残年,丧失劳动力,生活缺少保障,生活十分困难,有的甚至处于一种无助的处境,只能在每年“七一”或春节期间领到各级党组织送去的微薄慰问金。

2、缺技术、缺资金而导致的困难党员。一是文化程度偏低。有70%的困难党员只有小学文化,生产技术简单,收入低,生活维艰。二是创新意识不强。种田沿用传统的那一套耕种方式,不敢大胆运用新的实用技术,遇到自然灾害,往往抗御能力低,望天兴叹。三是缺少资金。对生产基本上没有什么投入,金融部门也不愿意给予他们贷款,致使低投入、低产出现象严重。

3、因病因灾而导致的困难党员。由于年龄偏大,很多人身患肝、肺、癌、高血压等大病,以致劳动力弱,有的甚至丧失劳动力,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同时,由于生活担子重,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异常艰难。

4、因企业下岗而导致的困难党员。一是由于原企业已停工或关闭,企业未发下岗费或生活补贴,造成生活无来源;二是年龄偏大缺少技术,外出务工没人要,靠政府微薄的救济度日。

二、建立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机制的新思路

建立健全农村困难党员相应的帮扶机制是解决农村困难党员特别是老年困难党员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强化科学管理,增强帮扶工作的规范性。通过建立困难党员台帐,规范管理,为困难党员实施帮扶提供依据。一是界定帮扶标准。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界定帮扶的标准。按照生活特别困难、比较困难、暂时困难等档次确定帮扶标准。二是确定帮扶对象。按照上述标准每年对困难党员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确定下一年的帮扶对象。同时,要规范困难党员的申报程序,采取由困难党员个人提出申请,支部组织民主评议,并将申报情况公示,然后由支部向党委申报,党委审批并报县委组织部备案的程序进行,确保对象的准确。三是建立帮扶台帐。要结合党员计算机信息建库工作,建立农村困难党员信息台帐,对农村困难党员进行分析、归类,按照轻重缓急确定帮扶对象,做到重点突出,分步实施,并对台帐进行动态管理,实施针对性的帮扶。

2、加大物质投入,增强帮扶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发展经济,加大物质投入,使困难党员帮扶投入“水涨船高”。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农村“三级联创”、“设岗定责”、“三培两带”等活动,想方设法增加群众党员收入。二是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采取“党费挤一点、财政拨一点、党员捐一点、社会助一点、上级扶一点”的办法,设立困难党员扶助金,进一步完善困难党员帮扶工作体系,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实际困难,使困难党员凝聚力工程成为基层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三是抓好配套措施建设。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困难党员“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对低于生活水平保障线的困难党员,要视生活困难程度给予生活补助,一年一次性补助一定资金,并及时与民政等有关部门协调,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安排最低生活保障;对因大病、重灾及突发性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个人难以承担的党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困难党员帮扶基金中给予一定资助;对农村70岁以上、党龄50周年以上,无固定收入的农村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实行定期生活补助制度;对子女不赡养和有子女上学的贫困党员家庭,村级基层组织要大力开展“星级农户”、“模范乡邻”等评比活动,同时,要协调相关部门免除相关的杂费,确保学生正常上学,以此激发农村困难党员发挥作用,体现先进性,增强党的凝聚力。

3、加强思想引导,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对存在“等、靠、要、怨”思想的困难党员,要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一是思想上引导。把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帮助生活困难党员解开思想疙瘩,树立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二是政治上引导。要不断完善“三会一课”等党内制度,村党支部要经常召开党员干部学习会、组织生活会,不断激发党员的参政、议政意识和困难党员的荣誉感。要继续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为困难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平台。三是源头上引导。要完善党员发展制度,在农村党员的培养、考察、吸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使党员发展向35岁以下、高中文化水平,并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优秀分子倾斜,及时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从源头上解决党员思想认识不高等问题。

4、制订扶助政策,增强帮扶工作的操作性。要因人因地而宜,制订不同的扶助措施,提高工作的可操作性。对因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等导致困难的党员,重在生产扶持。一是技能扶助。对农村困难党员,要以“造血”、“输血”并重,切实加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要采取科学灵活的培训方法,如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把科技素质培训从枯燥、空洞说教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力求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要以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为载体,进行普及性培训,提高困难党员致富技能。二是资金扶助。对那些有脱贫愿望和信心,因缺资金而无法起步的困难党员,可视不同情况,从困难党员帮扶基金中无息或低息借给启动资金,帮助他们落实一些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短、平、快”的生产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同时根据情况,整合帮扶力量,努力构建“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产销联合体,加快脱贫项目产业化。三是信息扶助。通过建立困难党员科技服务网络和党员服务队伍,充当党员弱势群体创业信息员、产品推销员和技术指导员,利用传单、会议、广播电视、党员农经信息网站等渠道,定期发布农产品销售、新技术新品种、就业岗位等信息给困难党员,实行信息扶助,引导他们选准致富项目,加快脱贫步伐。

5、健全各项制度,增强帮扶工作的长效性。狠抓制度落实,是搞好帮扶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构建长效机制的有效保障。通过建立制度,对困难党员真正做到在政治上关心,在生活上关爱,事业上关注。一是完善社会扶助体系。要整合和积极引导社会帮扶资源,积极社会资源进行帮扶,把帮扶困难党员放在帮助困难群众的大局中去思考,将困难党员与困难群众一道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并提高相应的比重。县委要探索建立困难党员帮扶中心,负责全县困难党员的相关帮扶工作,研究帮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典型,制定对策和措施,并建立帮扶协作联动机制,坚持依靠党内力量进行帮扶的同时,有效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二是完善结对帮扶体系。要建立结对帮扶和定期走访制度,对困难党员实施“一对

一、长期帮助、一帮到底”,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定点、定事长期帮扶,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走访制度形成一项固定、完善基本制度,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三是完善帮扶考评体系。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定期考评和通报制度,形成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对结对帮扶工作中表现中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切实增强关爱党员工作的责任意识。

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xiexiebang.comhttp://www.daodoc.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当前,在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仍有一部分党员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切实......

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材料)

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焦东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兴刚)焦东街道办事处下辖13个党支部,有党员485人。据初步调查,辖区现有20余名党员生活较为贫困。党的十七大把关......

党员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国将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展开......

困难党员帮扶机制

团结社区2011年困难党员帮扶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体现党组织和社会各界对困难党员的关心和爱护,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定团结社区困难党员帮扶制度......

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工作的调查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工作的调查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关于建立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建立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