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越来越普遍。21世纪,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答案”。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终生学习、网络学习和各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越来越普遍。21世纪,网络迅速发展,微课、MOOC以及各个网络课程等迅速发展对于各专业人员的专业学习和自我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要懂得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本文以花垣县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典型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实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专业发展能力的现状。研究发现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处于较弱水平,大部分乡村小学教师不懂得应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不会应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自身专业发展。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1.1 21世纪教师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必不可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的飞跃,信息技术已经在现代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并且被运用于各个行业提升他们专业的发展能力。处于信息时代,对于教师而言,更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目标就是提升教师的实践知识、积累教育经验和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在我国,近年来国家对校园数字化、教育信息化越来越重视。2013年我国开展五年一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我国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自身专业发展能力和学科教学的能力。2010 年我国发布的十年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帮助教师提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使得教师能够达到教育技术能力规定的标准[1]。
1.1.2 网络科技的发展与教师职业性的需要教师能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
在信息时代作为一位人民教师,除了具备爱岗敬业的职责,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探究意识和授课能力以外,还应具备相应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除了教书育人和进行科研以外还应学会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
现代的教师要能应用信息技术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更好的培育下一代学生。2 相关概念阐述 2.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界定。广义上信息技术指有与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设计制以及信息的处理、传输、变换、存取有关的技术。狭义上信息技术指电子计算机电信方法应用于各形式信息的获取、组织、存贮、检索和传播的技术[6]。2.2 教师专业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的看法,对定义有不同的界定。东北师范大学蔡京玉博士在其论文中阐述“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是指教师在个人教学生涯中,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各种提高自身专业职能的活动,以达到教师的成长及自我实现。”我国学者叶澜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自身内在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丰富的发展。有些笔者还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身知能从初出茅庐到刀笔老手的过程。3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3.1 数据的来源
为了调查我省乡村小学教师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情况,我是以花垣县乡村小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受调研的对象为花垣县乡村中心小学和大部分教学点,我对此发放了《湖南省乡村小学教师应用现状调查问卷》,这次调查研究的时间从2016年11月20日正式开始,截至到2017年3月12日,经过我多方面的努力,共回收176份学校问卷。调查问卷是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为标准,从以下五个维度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本论文从《湖南省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现状调查问卷》中分别选取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五个维度中相关的数据,在挑选数据过程中经过严格的要求和标准,按照《能力标准》的指标要求,精心挑选出了有足够代表性的数据来对本论文进行说明。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专业发展能力的现状 4.1 乡村小学教师年龄分配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伍。2014年,我国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公布了2013年我国教师队伍的一些基本情况。其中,在小学教师中,40岁(不含)以下占55.92%,高校教师中45岁(不含)以下占72.43%。这是对于全国而言,在调查中还发现农村教师还存在一大批45岁以上的教师,农村教师分布还处于中老年教师多于青年教师,教师年龄比例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乡村小学教师年龄比例
在乡村小学教师年龄分布中,可以明确看出乡村小学教师趋于中老年教师化,要对乡村小学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进行合理的分配,以达到均匀状态。
4.2 乡村小学教师不同年龄段应用信息技术情况
在乡村教育行业中,教师年龄的不同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方面存在一定的正相关问题。下面应用调查的的对象“花垣县乡村小学教师”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以1~5级来表示乡村不同年龄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数据,等级越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应较高。一级表示教师会使用简单的聊天工具进行交流,会打开电脑和打开一些常用软件。二级表示教师会打开Word、Excel、Power Point和对其进行文字的输入和修改。三级表示教师能进行简单的课件编辑,插入文字图片或声音等。四级表示教师能够制作普通课件并且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五级表示教师能够对信息技术有些基本常识,能运用信息技术对个人发展进行一定的学习。(此次等级皆在湖南省一级标准以下,五级能勉强及格。)根基统计调查得到的花垣县乡村小学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情况图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年龄教师信息技术掌握情况
根据乡村小学教师不同年龄段应用信息技情况表得知,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一级的状态并未达到100%,还有一些教师对于电脑正常开机与关机未知状态。其中信息技术达二级的教师90%属于青年教师,52%属于中年教师,30%属于老年教师。达三级的教师普遍是青年教师为65%,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占少数为5%和3%。达四级的教师青年教师占30%,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占1%。达五级的教师只有极少数,并且是在青年教师比例中,为1%。4.3 不同任课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情况
教授学科不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有相应的变化,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的比例也不同,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专业发展的能力更是明显。下面是2015年下半年各学科教师每月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变化情况,各科任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情况图如图3所示。
图3 各学科教师15年下半年应用信息情况
在乡村小学中,学校开的课程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少,从调查中得知,某些学校课表上虽安排信息技术课程,但却从未实施过,因此很多教师都不能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从上图可知只有英语老师会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其他教师甚少使用。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偏低,90%以上教师都没达到《能力标准》的标准,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能力低,对远程教育与学习的时间少,对于通过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处于困难时期。4.4 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现状
在现代社会,人们倡导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则是指用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实现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中建立一个数字化的空间,用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7]2015年,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校园进程的加速发展,乡村小学教多媒体设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本次调研根据《能力标准》测量的176个不同性质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问卷中有些题型的设计是百分比的方式设计的数据,还有一些题型是用1,2,3,4,5,6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程度的数据,从1到6表示的强弱程度不一样。花垣县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现状表如表1所示。
表1 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现状
维度 指标内容
拥有电子邮箱的教师比例
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的教师比例
教师使用信息化工具辅助教学的程度 技术素了解相关教学软件 养 教师使用网络资源的频率
使用QQ、微信、博客等信息化工具辅助课堂教
0.04
学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1.92 计划与
教师使用计算机备课的时间占总备课时间的例 13.3%
准备
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电子备课能力
0.03 正确使用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应对系统中常
0.22 组织
见错误的能力
与
利用网络交流的能力
3.09* 管理
使网络教学资源对软件进行编辑用于多种用途
0.01% 的教师比例
对学生进行信息化评价的能力
1.57 评价
与 教师采用信息化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比例 13.1%
诊断 从多种途径使用信息化方式评价的比例 0.01%
利用网络参与教研的能力
0.21 参加网络研修的比例 2%
能够每学期参与信息化教研的教师比例 3.5%
学习
与 能够每学期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比例 5%
发展 每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时间(超过3小时)
2.12%
比例
基本内容的培训达标情况 0.56%
不同强弱程度
(1~6)
35.7%*
22.6%
1.40
2.02
0.7 比例
根据上表我省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现状,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判定,得分比例小于36%,不同维度中强弱程度在3以上的,表示这个指标已经达到合格,即用“*”表示已经达标的能力指标。由上表五个维度中可以看出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1.在技术素养方面,教师拥有电子邮箱的比例有35.7%,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比例有22.6%,教师使用信息化工具辅助程度为1.40,了解相关教学软件的程度为2.2,这些方面相对较高,其的指标都未合格。
2.计划与准备方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为1.92、教师使用计算机备课的时间为13.30%,处于较弱的水平。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电子备课能力这一指标的得分更低,为0.03。3.在组织与管理方面,正确使用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应对系统中常见错误的能力得分为0.22,使教学资源编辑软件用于多用途的教师比例得分为0.31%,都未达指标。只有利用网络交流的能力得分较高为3.09,算为合格。
4.在评价与诊断方面,对学生进行信息化评价的能力为1.57,教师采用信息化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比例13.1%,从多种途径使用信息化方式评价的比例为0.01%。从多方面来看,乡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评价与诊断方面水平低下。5.学习与发展方面,教师利用网络参与教研的能力为0.21,参加网络研修的比例为2%,能够每学期参与信息化教研的教师比例为3.5%,能够每学期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比例为5%,每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时间(超过3小时)比例为2.12%,基本内容的培训达标情况为0.56%。
根据花垣县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分析,了解了我省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价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上的现状。4.5 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专业发展能力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内容明确了解到我省乡村教师年龄趋于中老年化,在乡村年轻教师较少,会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多为年轻教师,中老年教师缺少学习信息技术的途径,不同学科任课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变化差距大,大多数教师信息技术掌握情况低,因此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专业发展还存在巨大的现实问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建议
5.1 开发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
21世纪IT行业的卓越发展对于各个专业人员的专业学习和自我提高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为教师更应该应用信息技术来学习和提高专业能力。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①.自身会应用信息手段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升自身专业发展;为学生提供有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②.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并且懂得怎样帮助自身进行有效性的学习和学生的学习,已成为当代每一个教师都必备的一项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师进行有效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对花垣县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调查,发现很多乡村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很低,仅局限在教育局强行要求培训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之内,例如演示简单的课件播放,对文件进行简单的文字编辑,简单的插入文字图片等等,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不牢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提高不大,再想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提升专业发展更是难上加难。5.2 制定有效培训内容加强薄弱能力方面培训的针对性
制定有效的培训内容是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薄弱的乡村小学教师进行因材施教,这样能够有效地使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薄弱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效的提升,不会使得一些培训内容过于死板,或对已经掌握该培训技术的教师对培训课程产生排斥。对培训内容进行有效的制定,有针对性的加强薄弱能力方面的的培训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薄弱的教师而言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5.3 制定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网络培训课程体系
网络培训课程可以不限时间地点,教师可以在家参加培训也可以在学校参加培训。教师在进行课程培训之前可以对教师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出来,了解基本情况之后,可以在教师培训时根据教师的自身能力现状系统自动制定相应能力培训课程体系,从而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查漏补缺,逐渐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本次研究的结果中,可了解到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并不达标,还处于特别薄弱的阶段,特别是乡村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乡村青年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还处在一般的状态,也并未达标,各项信息技术能力都有待提高,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应重视加强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增加信息技术培训技术手段和次数,创建更好的网络学习的平台。
5.4 通过对学习前后进行测试了解培训的效果,开展教师的绩效评估
在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或学校开展信息化相关培训活动结束后,学员通过学习后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开发自身专业能力测试软件,通过学习前和学习后对学员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升进行测评,开展绩效评估,判断经过培训后这些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否有所提升或者哪些方面还有待提升和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专业发展能力的方法,同时为下一次培训提供借鉴。建议制定一套完整的适用于乡村小学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试规范体系,并开发符合乡村小学教师情况的测试平台对教师技术素养进行测试。
只有提升了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他们才能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由于本次研究的时间有限,可能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适用范围不一定广泛,可能还存在片面性观点。
参考文献:
[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DB/OL].http:.[12]教基[2000]3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Z].[13]教育厅函[2014]7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的通知”[Z].[14]张瑞麟.中国远程教育的新视角:远程农村教师教育[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15]教师[2005]5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Z].[16]教师[2004]9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的通知”[Z].[17]教师[2002]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Z].[18]湘教发[2011]22号文件,“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Z].[19] 杨宗凯,杨 浩,吴 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3).[20] 张
屹,刘美娟,周平红,马静思.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评估 ——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8).[21] 林国曼.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4.5 [22] 廖瑞华,彭小奇.湖南省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探讨[B].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
老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能力心得反思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xx)”-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和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研修计划2014年11月10日,在这个寒冷而又温湿的季节里,我有幸参加了培训学习,这无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学成长上添上一道亮丽的彩虹。为了能让本次......
1.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复习与总结时,可以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对比与分析A.正确B.错误答案:A 解析:2.教学资料蕴含了大量的教育信息,但不能创造出一定教育......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2015年上学期,我参加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学习,本次的培训学习对我来说很实用,收获颇大。在培训中,我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求教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通过一个多月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听了专家的讲座和培训老师的指导后,我感触最深的是微课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