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气污染与治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城市大气污染及其治理”。
城市大气污染与治理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阐述了我国大气环境的现状以及治理政策,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应对这些政策的措施与建议。关键词:大气环境;治理
1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状况
根据2012年全国城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城市环境呈现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城市酸雨污染的危害比较严重,与2011年相比,并无明显改善。从总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状况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城市大气污染仍然是威胁生态平衡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环境问题。2012年,对我国325个地市级以上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其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数量比上一年度略有增长,达标率超过了90%。但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所覆盖的74个地市级城市的大气环境达标率仅仅40.3%,比去年下降了一半以上,而我国部分环保重点城市的大气环境达标率只有24%左右。从目前情况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地区的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城市空气质量严重不达标,因此必须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的现实状况[1]。
2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主要实践困境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治理体系逐步系统化和科学化。然而,通过对大气污染演变特征与政策治理体系变迁过程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者间的衔接度还不够,治理政策未能及时、有效地把握和应对大气污染演变,传统政策治理的有效性比较低,在政策认知、制定、执行、反馈等具体环节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1理论研究不充分,政策内容科学性不足
当下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包括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煤烟污染、扬尘污染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污染的二次反应,污染类型混合交叉。空气污染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污染,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不同地域之间、不同污染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叠加。而针对不同来源和类型的大气污染,不同的技术和整治措施效果有很大差别。对空气污染问题的认知偏差也会导致重大政策误差,这迫切需要充分而有效的科学研究作为治理技术支撑。但统计发现,学术界对灰霾等新型城市大气污染形式的研究和认识均不足,研究方法、研究团队、研究对象和区域分散,综合治理研究非常匮乏[2]。在技术方面,学界甚至对于灰霾的来源、构成等基础问题尚存有很大争议。而在环境经济和政策研究领域,大气这种公共品价值核算及定价研究的不足,使决策者往往低估和轻视了空气质量的重要性[3]。2.2污染认知和政策制定滞后,防治策略失效
从治理政策的变迁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对城市大气污染的认知同政策制定与污染进程存在着严重时滞。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使得中国在工业化之初就产生了煤烟型大气污染,然而对城市大气污染的认识及综合治理政策的出台,却经历了很长的过程。以PM2.5 为例,从1999年开始,颗粒物逐渐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然而到了2012年,才将PM2.5 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标准作为空气监管、治理的首要依据,标准政策的滞后直接造成对新污染物管控的缺失。此外,防治策略的失效也成为当下大气环境治理的重要弊端。现阶段中国已进入多中心、广覆盖、跨国复合污染阶段,而原有的污染控制策略则是以最主要的一次污染物为对象的减排指标控制和行政属地管理模式。单项污染物排放和污染物造成的综合损害、减少的经济损失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将污染物减排和空气质量控制与经济发展割裂,从长期和整体而言,成本高昂且效果有限。政策制定的滞后和防治策略的偏差可能会导致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失效[4]。
3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3.1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方针和政策
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应进一步落实环保是一项基本国策的方针;进一步落实“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保工作方针;进一步落实“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环保战略方针”;进一步落实以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政策;认真遵守“全力推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污染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五项制度。
3.2 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法和步骤
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是把一个城市的大气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将治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计划,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参与。为了达到治理的预期目标,必须从各城市实际出发,对减轻环境污染的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并根据各城市的特点、经济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在规定时间内能实现的最佳实施方案。治理城市大气污染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以防为主,突出重点、表本兼治。步骤如下:(1)调查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及排放高度。(2)测定或收集污染物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研究适用当地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模式,并计算出地区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有
害物质量,确定地区各类污染的消减方案。(4)了解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额。(5)研究各种减轻城市大气污染的措施。
3.3 防治城市大气污染的途径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途径很多,主要有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合理使用煤炭资源、强化大气环境管理、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应用绿色植物净化大气等。(1)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大力开发水利资源,有步骤地发展核能,努力利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我国水能资源仅开发5%,还有95%待开发,大力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是调整我国能源战略、改变能源结构的首要任务。(2)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是实现清洁生产、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3)采用高新技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推广型煤,改进燃烧方式。(4)依法强化城市大气污染管理,进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5)应用绿色植物净化大气。3.4 利用气象条件防治城市大气污染
在污染源变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状况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和扩散受气象条件的支配非常明显,因此,利用气象条件来制约污染源是防治大气污染现实而又有效的途径,而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则是其中的关键。气象部门在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方面,不仅仅只限于提供大气污染预报,还可以为政府规划部门搞好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雾是加重大气污染的重要气象条件之一,而降水可以冲刷大气中的污染物。所以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人工增雨、增雪、消雾等技术来净化大气、消除污染。
3.5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和具体措施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烟尘型污染严重;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地面扬尘和沙尘暴造成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偏高;工业污染造成城市部分地区污染严重”。现阶段治理重点应为治理烟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工业污染,控制扬尘和沙尘暴,加强大气污染科研和监测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监督和监察为重点。(1)治理煤烟型污染。控制污染源是治理大气污染主要手段。主要措施:①加强城市近期和中长期能源结构调整工作,逐步改善城市燃料结构;②城市建设应统筹规划,视条件逐步实行集中供暖;③视条件,进行或加快进行无燃煤区建设。发展城市煤气、天燃气等清洁燃料;④推广低硫煤、低灰分优质煤;⑤有条件的城市可进行电采暖方式的试点并逐步推广;⑥依法征收排污费;⑦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锅炉排污标准,制造、销售锅炉,不合格的限期达标;⑧控制电厂SO2排放;⑨视条件,限制和逐步取缔城区露天烧烤;⑩严禁在城区随意焚烧垃圾、枯草、树叶等。(2)治理机动车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且有发展之势,亟待治理。治理重点是改革燃料和改进汽车结构。主要措施:①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报废机动车;②制定、完善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有关法规,加强尾气排放监督检查;③限期机动车尾气达标,超标一律停驶并从重处以罚款;④根据国际惯例,制定城市大气污染警报限值,大气质量超出警报限值,强行停驶造成污染的机动车;⑤根据各城市的条件和可能,禁止农用汽车和拖拉机进入市区;⑥限期不再增加新柴油车,不达标的新型汽油车等一律不得在市区销售和上牌照;⑦市区汽车加油站销售的燃油必须符合国家标准。(3)治理工业污染。①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和生产结构;②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治理工业污染;③开展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④对城市的重点污染企业和未达标的企业,限期达标,凡超过限期未达标者一律停产;⑤不具备使用低硫的燃煤工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脱硫措施;⑥冶金、电子及建材工业要实施清洁生产工艺;⑦组织专业化生产,集中处理工业污染。(4)治理扬尘污染。①市区所有建筑施工地必须符合环保标准,对未达标者,责令其停工整顿;②加强对施工工地扬尘管理,指定专人清扫工地路面;③拆迁工地要边拆边洒水,拆后立即进行简单地绿化;④道路建设工地要封闭式施工,料堆要洒水、遮盖等防止扬尘;⑤在有条件的城市增加洒水车;⑥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所辖地区的料堆、灰堆防扬尘措施的监督检查;⑦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大检查道路车辆遗撒的力度;⑧加速裸露地面的绿化和铺装[5]。
4结语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的政策工具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制度创新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根本保障。我国现有的环境治理政策还不适应大气污染的新形势,由于缺乏对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科学性仍不足,社会公众缺乏合理的认知,以GDP 为导向的功利主义发展观忽视了大气保护的内在价值。更为严重的是,大气污染治理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约束和激励机制,导致了政策执行中的激励不相容问题,使得大气污染治理陷入到了“公地悲剧”之中。因此,为了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应当对现有的治理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在提高政策科学性的基础上,综合地运用法律、行政、市场等政策工具,激发各地区治理大气污染的动力,引入社会公众参与的力量,形成跨区域、多主体、多中心的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杜庆萍.浅析城市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J].绿色科技,2012(2):199-200 【2】 李琼,林丽珊,魏如檀.2004-2011年关于灰霾研究的文献量析[j].编辑学报,2012(12):51-54 【3】 陈勇伟,陈立中.为清洁空气定价:来自中国青岛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12(4):140-160 【4】 王冰,贺璇.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概论[j].城市问题,2014(12):2-8 【5】 张庆阳,张沅,曹学柱.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有关研究[j].气象科技,2001(4):6-10
治理大气污染第三课时【教学重点】大气污染的防治【导入】 20世纪是一个辉煌的世纪,人类在创造了一个亘古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几乎控制了所有的生态领域,可在这种快速“生产......
治理大气污染建议书在现实社会中,建议书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建议书是就某项工作提出某种建议时使用的一种常用书信,也叫意见书。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发达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历程与启示摘要:最近几个月,雾霾天气持续袭击了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都经历了重度雾霾,引起检测PM2.5的仪器“爆表”,由此也引发了......
大气污染的治理所谓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就是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所有能够影响大气质量的各项因素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综合......
大气污染治理宣传标语1、2、3、4、5、还天空一片蔚蓝,建西宁和谐家园。 让大气清新,让蓝天蔚蓝,让夏都碧绿。 治理大气污染,共建绿色家园。 保持大气不污染,就是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