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读书报告(材料)_费尔巴哈提纲读书报告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7:52: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费尔巴哈读书报告(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费尔巴哈提纲读书报告”。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读书报告

一、黑格尔哲学

文章结构:

首先恩格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批判与继承:

1、批判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辩证发展观。

2、指出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的矛盾。摘抄:

1、不论哪一个哲学命题都没有像黑格尔的一个著名命题那样引起近视的政府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这个命题就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警察国家、专断司法、书报检查制度祝福。

2、所以,黑格尔,特别是在《逻辑学》169中,尽管如此强调这种永恒真理不过是逻辑的或历史的过程本身,他还是觉得自己不得不给这个过程一个终点,因为他总得在某个地方结束他的体系。在《逻辑学》中,他可以再把这个终点作为起点,因为在这里,终点即绝对观念──它所以是绝对的,只是因为他关于这个观念绝对说不出什么来 ──“外化”也就是转化为自然界,然后在精神中,即在思维中和在历史中,再返回到自身。但是,要在全部哲学的终点上这样返回到起点,只有一条路可走。这就是把历史的终点设想成人类达到对这个绝对观念的认识,并宣布对绝对观念的这种认识已经在黑格尔的哲学中达到了。但是这样一来,黑格尔体系的全部教条内容就被宣布为绝对真理,这同他把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方法是矛盾的;这样一来,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窒息。

3、同时,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力的天才,而且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识渊、博的人物,所以他在各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当然,由于“体系”的需要,他在这里常常不得不求救于强制性的结构,对这些结构,直到现在他是渺小的敌人还发出如此可怕的喊叫。但是这些结构仅仅是他的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面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保持充分的价值。

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文章结构:

1、通过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阐明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运动,突出必须把实践纳入到对事物、现实和感性实体等诸种客观对象的本质的理解中去。

2、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宗教观,阐明革命实践是消除宗教的根本途径。

3、阐明新唯物主义与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之间的对立。摘抄:

1、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有300年之久一直是一种假说,这个假说尽管有99%、99.9%、99.99%的可靠性,但毕竟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必定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后来彭加勒确实发现了这个行星的时候173,哥白尼的学说就被证实了。如果新康德主义者企图在德国复活康德的观点,而不知论者企图在英国复活休谟的观点(在那里休谟的观点从来没有绝迹),那么,鉴于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早已被驳倒,这种企图在科学上就是开倒车,而在实践上只是一种暗中接受唯物主义而当众又加以拒绝的羞羞答答的做法。

2、50年代在德国把唯物主义庸俗化并到处兜售的小贩们,丝毫没有越出他们的老师们的这个范围。自然科学后来获得的一切进步,仅仅成了他们否认有世界创造主存在的新论据;而进一步发展理论,实际上他们根本不去做。如果说唯心主义当时已经智穷才竭,并且在1848年革命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那么,它感到满足的是,唯物主义在这个时候更是江河日下。费尔巴哈拒绝为这种唯物主义负责是完全对的;只是他不应该把这些巡回传教士的学说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淆起来。

3、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总之,对“美好世界”的信仰,──他在别人面前夸耀这个“美好世界”,但是他自己至多只是在这样的时候才相信这个“美好的世界”,这时,他由于自己习以为常的“唯物主义的”放纵而必然感到懊丧或遭到破产,并因此唱出了他心爱的歌:人是什么?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

三、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

摘抄:

1、费尔巴哈的下面这个判断是绝对错误的:

“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 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古老的自发产生的部落宗教和满足宗教 是不传布的,一旦部落或民族的独立遭到破坏,它们便失掉任何抵抗力。

2、黑格尔指出:“有人认为,当他说人本性是善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的时,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

3、可是爱啊!──真的,在费尔巴哈那里,爱随时随地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神,可以帮助克服实际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而且这是在一个分裂为利益直接对立的阶级的社会里。这样一来,他的哲学中最后一点革命性也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个老调子:彼此相爱吧!不分性别、不分等级地互相拥抱吧!──大家都陶醉在和解中了!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它所实现的革命变革

文章摘要: 恩格斯通过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鲜明特点: 科学性——将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阶级性——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践性——是从实践中来,又为实践服务的。摘抄: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因此,问题也在于,这许多单个的人所预期的是什么。愿望是由激情或思虑来决定的。而直接决定激情或思虑的杠杆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可能是外界的事物,有的可能是精神方面的动机,如功名心、“对真理和正义的热忱”、个人的憎恶,或者甚至是各种纯粹个人的怪想。但是,一方面,我们已经看到,在历史上活动的许多单个愿望在大多数场合下所得到的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往往是恰恰相反的结果,因而它们的动机对全部结果来说同样地只有从属的意义。另一方面,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在这些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又是什么样的动力?在行动者的头脑中以这些动机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原因又是什么? 宗教离开物质生活最远,而且好像是同物质生活最不相干。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本身和周围的外部世界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但是,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工;不然,它就不是意识形态了,就是说,它就不是把思想当作独立地发展的、仅仅服从自身规律的独立存在的东西来对待了。

五、个人感想

一早知道《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献,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之一。但直接读原著还是第一次。根据党校“两为主、一加强”的教学方针,我们用了四个半天的时间集中学习了《费尔巴哈论》:半天的自学,半天的导读,半天的小组讨论,半天的集中串讲与答疑。一轮下来,收获颇多。

一遍读下来,首先感觉到的是恩格斯晚年的睿智与激情。恩格斯流畅的文笔、严谨的逻辑、客观的立场,在“浮躁的”中国当代学术界是罕见的。接下来又体会到了恩格斯人格的魅力。他在第四章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命名的一点个人说明,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恩格斯说:“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力。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们样子。”——恩格斯这种治学精神,尤其是对待名利的态度,在“浮躁的”中国当代学术界更是罕见!

这一点,如果不读原著,是无从体会的。读完原著,也引发了一些困惑。例如: 恩格斯在第一章中承认了“人类历史不仅有上升的过程,而且有下降的过程”(第八自然段)。那么,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自由人联合体”会出现在人类历史的哪个阶段?人类历史有下降的过程与其发展理论是否相悖?

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真理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他又如何在过程中指导某个人的实践活动,从而避免“事后诸葛亮”?„„ 为何工人运动终究要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终结》这个文本和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提纲相比,过度强调客观性和机械性,忽视了马克思所说的主观性和实践性。的确,在马克思看来,“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一一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咸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里面的实践,人的感性活动是是什么?难道只是作为例外状态的革命实践?当然不是,在我看来,就是劳动实践,就是作为社会本体的劳动。而恩格斯恰恰是从各种科学发明认识到,近代以来的实验和工业在客观上无可辩驳的打到了唯心主义。并且真正强调了唯物主义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恰恰是费尔巴哈和其他庸俗唯物主义所缺乏的。

也就是说,不论现代机器大工业在过去的英国或当下的中国带来多少灾难或堕落,其所隐含的潜能是不可否定的,任何意图回到过去温情脉脉的田园乌托邦都是反动的。实验科学和机器大工业真正有可能让工人认识到人的主观潜能,认识到人的感性活动所具有的解放性潜力,这种解放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只能以各种乌托邦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实验和工业的发展让乌托邦想象成为科学学说。因此,恩格斯在很多地方都对机器大工业进行热情的肯定。

《费尔巴哈论》读书报告

200901297周强《费尔巴哈论》读书报告就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我竟然能一口气把《费尔巴哈论》这种原本认为对我毫无价值的文章读完。在我看来,哲学什么的,远远不及自然科学那么......

费尔巴哈论读书报告

费尔巴哈论读书报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篇文章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批判的继承和对自身内容的阐明。对待这篇文章的理解不能仅仅......

费尔巴哈提纲读书报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笔记马克思在1845年创作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纲》共十一条,一千多字。这一新的哲学概念打开了更广阔的前景,体现了强大的社会功能。正是......

《费尔巴哈论》读书报告

《费尔巴哈论》读书报告\ 一 有关黑格尔的一些浅见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思想的全然否定,并不是建立在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而是彻底地弃之不用。然而,黑格尔的思想涵盖了各个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读书报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报告今天阅读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思想的形成。之前读过一些费尔巴哈的文章,他......

下载费尔巴哈读书报告(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费尔巴哈读书报告(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