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一轮知识点附录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考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附录四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1.植物类
⊙菊花:品格坚强的斗士;气质清高的雅士;孤芳自赏的文人。(隐逸、高洁、脱俗)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战国·屈原《离骚》)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梅花: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不愿同流合污的冰清玉洁的品质。(坚强、不屈不挠)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北宋·王安石《梅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松树:坚强、正直、高洁的品质;孤直耐寒的品格。(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三国·刘桢《赠从弟》)
⊙梧桐:凄凉悲伤之愁情。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
⊙柳树:表送别、留恋之情;伤感春天的美好;寄托依依惜别之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灞桥折柳”为送别典故;《折杨柳》曲子为送别之曲。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芳草:喻离恨思亲之情;表达生命力强、生生不息的意思;荒凉、偏僻之处的草则暗含身份、地位的卑微之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五代·李煜《清平乐》)
⊙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南宋·吴文英《唐多令》)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宋·李清照《添字丑奴儿》)
2.动物类
⊙燕: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
托相思,或感伤时事。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南宋·史达祖《咏燕》)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北宋·晏几道《临江仙》)
(3)表现世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北宋·晏殊《浣溪沙》)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五代·冯延巳《蝶恋花》)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北宋·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杜鹃(子规):凄凉、哀伤的爱国、思亲、思乡、思归之情。典故“望帝啼鹃”,表忠贞爱国之意。(悲惨、凄恻)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北宋·秦观《踏莎行》)⊙鹧鸪鸟: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南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寒蝉:气氛悲凉之景、凄惨别离之情;喻指高洁的人品。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北宋·柳永《雨霖铃》)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以鸿雁来指代书信。(理想、追求)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北宋·欧阳修《戏答元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李清照《一剪梅》)⊙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表达羁旅愁思。(小人、俗客、庸夫)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北宋·秦观《满庭芳》)
枯藤老树昏鸦。(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猿啼:是哀愁凄厉的,象征着一种与思乡、怀人或迁谪的痛苦相联系的悲愁感情。(哀伤、凄厉)
风急天高猿啸哀。(唐·杜甫《登高》)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3.自然景物类
⊙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或邪恶黑暗势力。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冰雪: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光明磊落的心性。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月亮:思亲、思乡之愁。人生的圆满、缺憾。明月蕴含边人的悲愁、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其别称有: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五代·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水: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来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因水的剪切不断,绵延不绝,常以水喻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虞美人》)⊙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北宋·柳永《雨霖铃》)
4.人文(典故)类
⊙宫阙、山林:表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受到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的代称。
⊙船:漂泊之感;依据庄子“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还兼有“自由”之意。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唐·杜甫《登岳阳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关山、大漠、羌笛、琵琶、胡笳、胡杨:为边塞特有之物,表怨战、思乡或渴望建功立业之情。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北宋·范
仲淹《渔家傲》)
⊙南浦:水边的送别之所。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朝·江淹《别赋》)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南宋·范成大《横塘》)⊙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北宋·柳永《雨霖铃》)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唐·李白《菩萨蛮》)
⊙琴瑟:喻夫妇和谐的感情或兄弟朋友的情谊。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投笔:指弃文从武。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长城:喻指守边的将领。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南宋·陆游《书愤》)⊙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唐·李白《塞下曲》)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尺素:用作书信的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北宋·秦观《踏莎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
高考总复习历史知识点(推荐4篇)由网友“环游世界的刺猬”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考总复习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篇1:高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一、地毯式扫荡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哪怕是阅读材料或者文字注释。要有蝗虫精神,所向披靡一处不留。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
2018年高考一轮复习:基础组合练(9)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根据事先得到的情报,我军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设好埋伏,守株待兔,一举全歼了鬼......
1第一单元一、字、词复习伶俐 婉转 吩咐 清澈 包袱 毒蛇 搭救 狡猾 隐蔽 赏赐 安葬 乐器 凄凉 头帕 披毡 山寨 矫健 摔跤 嫉妒唉声叹气 口干舌燥 聪明伶俐 粗枝大叶 旷野荒......
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总结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名词:1、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2、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