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血液检验标本中误差产生的原因_检验标本溶血原因分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7:42: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析在血液检验标本中误差产生的原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检验标本溶血原因分析”。

浅析在血液检验标本中误差产生的原因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学技术突飞猛进,血液检测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临床诊断是否准确的焦点就集中在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上,为此血液检验结果中是否存在误差越来越受到重视。跟据2010年国家卫生局调研统计,全国各大医院的血液检验结果误差率一般都在35%之上,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消除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成为血液检验工作者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本文作者将从血液样本采集前、血液样本采集中以及血液样本采集后这三个环节入手,分析血液样本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以便为以后的血液检验工作供参考和借鉴,从而确保血液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 血液标本 误差 原因分析 对策

确保血液检验结果可靠精确的最根本条件是采集到合格的血液标本,采集合格的血液标本同时也是医院检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血液检验作为临床疾病诊断的常用检验方法,不仅可以为血液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对于其他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必要的信息。血液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医师对患者疾病做出的诊断和制定的治疗方案。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仍有部分血液检验的结果与其真实情况之间存在误差。据国家卫生局2010 年的一份调研统计发现,我国各大医院的血液检查科室的血液检查结果误差率一般都高于35%。本文中,作者将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血液检验的实践经验,分别从样本采集前、样本采集中以及样本采集后这三个环节入手,分析血液样本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以确保血液检验的质量。

1.样本采集前可能存在的误差

在血液检验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生理准备会对血液检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例如: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前运动情况;血液检验前患者情绪是否平静;患者是否在血液检测前服用过降血糖药物;在血液检测前患者是否空腹或者进食后进行的检测等等。为了提高血液检测的准确率,医护人员应该告知患者,让其提前从心理和身体上做好准备。1.1 血液检验前患者的运动情况及精神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跟据研究和相关资料,血液成分可以由于机体的运动带来新陈代谢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强烈的运动会对肌肉丙氨酸,乳酸,CK、醛缩酶、乳酸脱氢酶会产生影响,人体内钾离子、尿素氮的含量会增加25%以上;另外,例如: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都会出现较大程度波动;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的数量也会增加;剧烈运动还会导致胰岛素和血糖等降低,并有可能发生血管内溶血。所以,针对门诊患者,医护人员应该让其至少休息15 分钟再进行血液检验;对于临床采取血标本尽量安排在清晨,住院患者在床边采血。

1.2 临床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各种临床治疗药物的应用与开发,药物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些药物的服用会对机体物质代谢平衡产生影响,干扰血液中的某些指标,使得检验的准确性产生误差。服用临床药物主要影响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临床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参与某些试验的化学反应,如咖啡因、酒精、抗生素等等都会对生化检验项目产生影响;二是药理作用可能会使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例如:败血症的确诊一般需要检验血培养是否是阳性,患者前往医院检查之前大多已经服用了抗生素,加之败血症早期患者血液中细菌数量很少,结果血培养常会显示阴性,这样就造成了漏诊并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段。1.3 血液标本采集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在人体进食后,血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存在很大的波动,特别是对于一些生化指标例如血清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三酰甘油、血糖、尿素氮、钠等的检测,均会受到食物的影响。因此,临床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原则上要要求患者空腹(清晨早餐前或者进食12 小时后)采取静脉采血的方式。虽然人体本身具备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摄入水和食物后数小时,机体正处在新陈代谢的活跃阶段。患者将要进行血液检验前,体内血液成分波动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视。例如大量饮水可使患者血液短暂性稀释;餐后两小时后,血糖会提升80%(如图1-3);饮酒会使乙醇代谢产物、尿酸、乳酸等物质急剧升高;富含蛋白质类饮食会使氨、尿素、尿酸升高;高脂肪类饮食会使甘油三酯等大幅升高。另一方面,患者抽血前空腹时间不要超出16小时,因为当人处在过度饥饿状态时,血液中葡萄糖、血清蛋白等物质含量会有所下降,胆红素却会上升。

图1-3 2.样本采集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2.1 在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进行抽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当在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进行抽血时,无论穿刺部位在远端还是近端,都会或多或少影响标本的生化指标,然而好多医院的检验科医生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作者统计了自己所在医院的120例误差样本(图2-1),其中因为在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进行抽血进行检验而造成误差的占到 30%。

图2-1 2.2 抽血量的多少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生化标本按不同检测目的抽血量是不尽相同的,如抗凝标本应严格按照采血管上面标注的采血量进行采血,避免采血比例失衡引起的检验误差;全血大生化要求抽血量在3ml以上。同样,作者统计了自己所在医院的120例误差样本,因为抽血样本采集量小于1.5ml造成检验误差的占9%,若是抽血量不足就可能造成患者所需实验项目做不完全,通过反复离心(如图2-2),又可能会使标本产生溶血或者细胞内成分溢出细胞外,进而使血钾浓度产生假性增高。因为第一次抽血量的不足,因此只能通过重新抽血进行血液复检。这样即增加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也延迟了检验结果的回报时间。

图2-2

2.3 标本采集的姿势和部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坐、立体采血和卧位采血都会影响某些检测指标,所以检验科医生要了解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由于采血姿势的不同而造成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研究发现被测试者体位的变化会给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受检验者从立位变成卧位时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钾(K)、IgG、血清总甲状腺素均出现下降。因此通常取静卧位采血,采血时应该注意避开局部炎症、水肿部位,同时结合检验项目分别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中科学选择采血部位。

2.4 血液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溶血在工作中很常见,而且溶血对很多检测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一般引起溶血的常见原因有:压迫静脉过久、采血不顺利、抗凝剂使用不当、用强力摇摆试管、直接快速将血液注入试管、抽血后针头未拔、注射器潮湿等。标本溶血的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红细胞内外化学浓度不同和血红蛋白本身颜色对检测的化学干扰。当标本溶血后,红细胞中含量的成分会进入血浆或者血清中,必然使其像钾离子、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成分的浓度增加。因此在抽血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压脉带束扎血管,若是确实需要压脉带时,穿刺及松带要在一分钟内完成,且扎带不能过紧。2.5不认真进行查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护理人员在进行采集标本时,若是没有认真查对患者的姓名、床号、试管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作者所在医院就发生过一起事故,一次检验室一起回报了A、B两位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当临床医生提出检验结果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符的疑问时,随后实验室进行了复查,结果无误,最后终于发现原来护士在抽血时没有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将同一病房内两位患者的血液标本试管拿错了,导致结果颠倒。3.血液标本采集后可能存在的误差

3.1 血液标本检验不及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送检时间过长,可以使血标本久置造成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ALT、ACP等结果降低。胆红素对光敏感,可被氧化成胆绿素。多数酶类在温室中容易失活。AST、乳酸脱氢酶活性下降,钾离子增高。当血糖长时间停留时会发生糖酵解效应,血糖的浓度随之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血糖、带肝功能等检测的标本应立即送检。

3.2未执行送检要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血液标本在运送途中应密闭、防震、防漏、防污染。同时应注意标本的隔离封装,特别是对怀疑有高生物危险性的标本应严密包装,防止传染他人。按照规定,血氨标本在抽血后应该立即放在盛有冰水的容器内送检,有的医护人员直接将标本与冰块放入一次性手套内,并没有封严试管封盖处,温度一高就会导致冰块融化,冰块融化后冰水就很容易进入标本管内造成严重溶血;有的医护人员直接将标本插入冰块盒中,这样也很容易造成溶血,最终导致样本不能检验。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成血液检测标本误差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临床护士采集标本的不正确是造成化验结果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各医院应该建立适合本医院的血液标本采集制度,设计血标本转移联单,注重培训、准备、核对、交接等流程的改进,加强检验与临床交流,特别是检验人员应该积极与一线临床医护人员相互交流,帮助临床护士做好样本采集工作,指定严格的拒收标本制度和不合格标本登记制度,以提高标本的质量,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医院整体形成了血标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血标本质量的准确把握与提高。总而言之,在血液检验过程中,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做好各项检验工作,尽最大可能消除血液检验标本误差。

参考文献:

[1]潘庆珍.5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韩文峰.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3]刘五香.78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J].健康必读,2012,11.[4]杨育芳.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5]李春燕,杨磊. 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血站血液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30例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血液检验样本误差产生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血液检验科存......

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

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应巧玲 浙江省永康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永康 321300)摘要目的:调查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并研究解决方法。方法:对2006-2007年所收......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血液检验标本350例为对照组,随机......

常见血液标本实验室内拒收原因

常见血液标本实验室内拒收原因在如下的条件下,血液标本用作检验目的是不可接受的。1.不适当的标本容器:从病房、门诊、或健康中心采集的标本应该在有紧密接触的盖子的硬性、坚......

下载浅析在血液检验标本中误差产生的原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在血液检验标本中误差产生的原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