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是一条不归路、死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支一扶相关疑问解答”。
三支一扶是一条不归路、死路
我们自2011年7月参加了广东省的“三支一扶”,被分配到了惠州。今年6月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了,8月初终于拿到了“三支一扶”服务证书。为什么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说“终于”这两个字,原因有三。第一,我们终于在两年的过程中,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尽力自己的一份力。第二,两年前因为就业压力大,我们响应国家和省的号召到基层就业,两年后最难就业年,我们最终还是失业了。第三,终于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原点。
两年的“三支一扶”工作,我们最大的感受是:浪费了我们两年的青春,辜负了家里人对我们的期待。“三支一扶”不但没有解决我们的就业问题,反而让我们在一次失业了。
如果是这样,“三支一扶“绝对是一条不归路、死路。
当你们看到这里的时候,你们肯定觉得我们“三支一扶”的目的不纯,都是为了进入单位,为了转正,才到基层服务的。甚至辱骂我们玷污了“三支一扶”,认为我们是可耻的人。在这里我们想请各位去看看我们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广东省所有“三支一扶“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其实看了之后,我们都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三支一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广东省的“三支一扶”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精神。所以我们都知道无论从国家到地方,都是为了解决我们的就业问题。
我们 “三支一扶”大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塌塌实实,为我市广大农村的经济、文化、卫生等事业作出较大贡献,同时也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不可磨灭的成绩。我们在两年的工作中,从来也没有提过任何的要求,从来都没抱怨过相关部门,都表示希望留在基层继续服务,但最后我们还是失业了。两年前我们有一部分支友是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我们为了能到凭着年轻的一股热血,顶着党赋予我们光荣的帽子,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两年后的今天却要被迫下岗,大家都眼含泪水,被人“裁出”人民最需要我们的地方,自谋出路。如果是这样,“三支一扶“绝对是一条不归路、一条死路。我们是被分配到了惠州市博罗县,刚开始支教时,了解到博罗县的支教服务期满后,考核合格都可以留在原单位,继续为基础服务。在支教的两年过程中,博罗县人社局和教育局都和我们说2011年和2012年到期的支教的都留在了原单位,还强调我们博罗县每年都被广东省点名表扬。博罗县教育局也和我们说,只要我们服务期
满,愿意留下来的,随时欢迎我们,自然我们的心里也多了一份踏实。相关部门不断的给我们派定心丸,但是结果我们被无情的抛弃了。
“三支一扶”口号是: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期满后,我们饱含着热泪想留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难道这么卑微的心愿都实现不吗?偏要将我们赶走?我们不需要当大官,不去考公务员,也不想升学考研究生;不图富贵只想留下来,留在别人不愿意去的山区农村乡下当一位教师。这难道都不行吗?”
6月份的时候,我们支教都写了留任申请书交给博罗县政府、人社局和教育局,表达了我们继续留在基层的意愿,在我们的留任申请书上我们各自的学校都写下了希望我们留下的意见,在考核时,学校也向人社局和教育局反映了希望我们留下来的意愿。当我们提交留任申请书时,博罗县人社局和教育局都表示也希望我们都留下来。但是最后在我们多次到相关部门咨询时,却告知我们不可以和往届那样,加10分让我们自己去考。理由就很简单:按照政策,只减不增,编制紧张,今年教师公招只招145个左右,支教的不能和往届那样。那么在这两年支教过程中相关部门所说的难道都是欺骗我们的吗?
如果是这样,“三支一扶“绝对是一条不归路、一条死路。作为在博罗“三支一扶“的成员,面对这种安排,我们有如下几个疑问:
第一、按照政策,我们不能留在原单位吗?那么[粤人发(2007)141号]文件不就成了一纸空文,文件里的第三条是为了欺骗我们到基层服务的吗?是当年用来忽悠我们参加三支一扶的空头文件了吗?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都说我们请求留任是合理的诉求。既然是合理诉求,也没有违反政策,那么请问为什么我们不能留在原单位?
第二、只减不增,编制紧张。那么请问今为什么编制紧张还要公招145个,哪怕就如我们的领导所说,145个是为了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我们这6个人就不能安排到这145个中去,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吗?相关部门宁愿找应届生或者社会人员,也不肯我们留下来吗?我们比应届生在教学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也熟悉我们所在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而且我们都为了教育付出了我们两年的青春,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可取吗?去年博罗支教有11人,公招186个,可以转正,今年博罗支教6人,公招145人,那么请问哪一年的编制比较紧张?
第三、有关部门既然说只让我们支教的转正,对其他“三支一扶“的成员不公平。那么请问今年博罗县的其他“三支一扶”在原单位上班,都有了工作,而我们支教的确被迫失业,对我们支教的公平吗?博罗县往届的支教都留在原单位了,那么请问对我们今年支教的公平吗?无论横看还是竖看,对我们今年支教的6个人公平吗?
第四、我们这六个人不能按照政策留在原单位,是不是因为我们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我们两年的支教工作不满意?是不是不如往届支教的?既然对我们的两年的工作不满意,认为我们做的不好,为什么还要对我们支教的进行一对一考核?还要评定我们考核合格?难道这是做给上级领导看的吗?为什么还要说希望我们都能留下来?
第五、最后相关部门说,如果加10分给我们,我们都考不到,说明我们不合格,那教育线就不欢迎我们。我的天啊,原来我们支教的是不受欢迎的。原来我们两年的支教工作,都是在误人子弟啊。我们支教不是通过公招进来的,代表我们支教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们愧对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栽培,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信任。
如果是这样,“三支一扶“绝对是一条不归路、一条死路。参加“三支一扶”把青春交给党,用党的几个模糊的优惠政策赌明天。党号召去当志愿者,做点民心工程不图回报,这是有良知公民应尽的义务。但“三支一扶”不同于一般志愿者。去纹川当两三个月志愿者,就可以接受表彰和荣誉,然后回到原来单位还可以很自豪地炫耀那段往事:“那是一次刻骨铭心的锻炼,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但“三支一扶”不一样,期满即将失业,生计都成问题了,温饱几乎都解决不了。“三支一扶”带来是灾难,贫困家庭更雪上加霜,而有谁敢言是财富?
如果是这样,“三支一扶“绝对是一条不归路、一条死路。
“三支一扶”政策有新变化分享一篇文章:年甘肃省“三支一扶”政策有新变化再选3500名大学生下基层人民网甘肃视窗兰州6月25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记者昨日从省人力资源和社......
5月22日,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我省2011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方案公布。今年,我省将招募1000名左右(含国家下达的600名)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
部分职位将专招三支一扶志愿者河北省今年计划招录千名“三支一扶”(支农、支教、支医、扶贫)志愿者,同时将有788名“三支一扶”志愿者服务期满(服务期2年)。为更好地促进服务期满......
2012年福建省省级“三支一扶”计划拟招募5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报名工作自3月10日起启动,报名时间为2012年3月10日8:00至3月29日24:0......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计划的政策依据是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