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管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常规有效管理”。
燕矶小学路牌教学点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则
1、中小学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学校要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实施有关法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中小学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向中小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中要把教学和育人结合起来,发挥教学过程的多功能作用。
3、学校要按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4、教师要按国家教委制定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不得随意降低和提高要求。
5、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培养拔尖人才,既要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特长。
6、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和评估评价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要抓好这几大环节的衔接和落实、检查、总结。
二、备课
1、认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凡不备课不准上课。不备课或不认真备课应予批评,教育和处罚。
2、备课实行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办法,以个人备课为主,在备大纲、教材、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写好教案。
3、加强集体备课,每周由同学科备课组长召集同年级学科教师集体备课一次,研究双基、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德育教育渗透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作业量,统一测试内容,统一评分评价标准。在集体备课中,注意发挥老教师的作用。
4、理、化、生、自然课应做的实验,在备课时教师必须操作一遍,保证上课时实验的成功。
5、备课注意搞好学期备课和单元备课。学期备课包括学生知识能力现状的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法语,教学总时数、预定考试、考查时间和内容,安排好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表可用表格来表示,包括以下项目: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备注等。单元备课包括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单元教学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区别度简介,本单元教学时间的安排。
6、写好教案
⑪、教案按教学课时,一课时一个教案。提倡超前一周编写教案。教案的编写最迟应超前三课时完成。
⑫、完整的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①、课题;②、教学目的要求;③、学生情况分析;④、教学重点;⑤、教、学具的准备;⑥、教学步骤过程;⑦、教师精讲和学生精练的内容及时间安排;⑧、教学方法;⑨、板书设计;⑩、提问设计;
11、作业内容;
12、教后记。
⑬、每学期学校对教师的教案至少要普遍检查两次,每次检查后,检查人应签上自已的姓名、日期、并盖上学校教务处印章,汇总后在全校通报检查结果,表彰先进,鞭策落后。
⑭、任何人都不允许以课本,资料上的评注圈点来代替教案。
7、提倡老师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写单元教学小结。
三、上课
1、学校教务处安排好全校课程表,教师必须按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上课,不准擅自停课,私自调课和请人代课。
2、上课前,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①、熟悉教案,做到上课时不看教案或少看教案;②、准备好教材、资料、备课本、书写工具、教具和演示仪器。
3、教师上课不能迟到,进入教室后,不允许中途出入,不准让学生在课中出教室为老师提取教学用具。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许拖堂。
4、上课,教师必须按课堂教学的环节办事: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学生复习,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5、上课,教师要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态端庄。任何人不准在课堂上抽烟,不准坐着讲课,不准把脚放在讲台后的格板上或把身体扑在讲台上讲课,不准讽刺挖苦学生;男教师不准穿袒胸露背或透明服装,不准化浓妆,披长发。
6、教学中,老师的教态要自然亲切;讲普通话,语言准确、简明、流畅、生动、抑扬顿挫,有感染力。动作得体,精神饱满,感情充沛,书写规范,清晰。
7、认真组织教学,严肃课堂纪律。教师不得在课堂上讲与本课时教学内容和要求无关的话,做无关的事。
8、每一课时的教学要达到下面的基本要求:①、教学目的明确;②、讲授的内容的正确、科学;③、突出重点;④、突破难点;⑤、讲练结合;⑥、教学双方都有所得。
9、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讲授要精,得当。坚持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满堂灌的讲授方式。讲授内容详略依具体情况而定。
10、注意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课堂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在巡视中掌握典型错误,当堂评讲。
11、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学科要认真上好实验课。教材规定的实验,演示实验要达到100%,学生实验高中和初中都要达到90%以上,凡是学生实验没有做的,要求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必须组织学生填写好实验报告。
四、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凡按课程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精选习题,适量布置课外作业。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课只允许布置少量的作业,音乐、美术、体育、劳技等课程可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各学科作业量为:语文:初中、高中每学期大小作文各8篇,小学高年级1—2篇,中年级1—4篇,初中、高中、小学语文都要按教材要求完成背诵、默写等课后练习语文练习每课一次。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每节课布置一次作业。
2、作业的布置要有全局观念,控制作业量,注意学生课外作业每天总量高中不超过2小时,初中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小学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三年级不超过半小时,一、二年级一般不留课外作业。
3、作业练习要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设计,在题量、题型、难易程度等方面要注意循序渐进,力争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4、对学生的作业,要有规范化的要求,进行严格训练。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格式要规范。不合规范要求的要重做,未做的要补做补交。但不要以做作业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5、作业的批改要认真及时,按要求布置的课外作业(包括作文)要全收全改。对补交和重做的作业要细致批改。每次的作业要评分,不得发生只给分不批改,或既不给分又不批改只写“查”“阅”的不负责任现象,批改后要写明批改日期,要保证在下次作业之前把作业本发给学生。
6、注意让学生自已订正,修改作业错误之处,凡学生有能力订正,修改的要让学生自已订正修改,学生无力改正的重点知识题目老师要面批,然后让学生自已改正,改正后的作业一律再交老师批阅。
7、教师布置作业时,可采取AB型练习,A型题量少而难度大,提倡成绩优秀学生完成,B型题则要求全体同学完成。
8、教师批改作业时要注意作好记录,特别是对解题有独创性和错误有典型代表性的要作详细记录,作为评讲和辅导的依据。
9、教师对作业的情况要及时向学生反馈,解决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
10、学校对教师作业的批改情况每学期至少要普遍检查两次。
五、辅导
1、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有课内辅导,又要有课外辅导,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
2、辅导要有计划,学科教师对所任教学生要进行分类排队,确定优秀学生和差生名单,制订出计划,提出辅导措施。
3、辅导要突出重点,辅导的重点是差生和缺课旷课的学生。对各学科的优秀学生可以采取组织学科兴趣小组,组织学科竞赛的办法发展他们的特长。各学科要分别建立小学语文、数学和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学科的竞赛培训制度。
4、辅导要保证时间,教师应按课程表安排的自习到堂辅导,规定自习的内容和要求,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科竞赛培训和个别辅导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
5、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传授学习方法,预习方法,复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和课外阅读指导,每一学科可以推荐一种辅助读物,但不昨强制学生统一购买复习资料。
6、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教师要热心、耐心、细心,不得讽刺挖苦学生。集体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辅导要采取多种形式。教师家访是一种有效的辅导方式。
8、对学生的辅导,不要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其他的课程的学习。
六、考查与考试
1、教学效果的检查应采取考查,考试两种形式,课堂提问,随堂测验,检查作业,单元测验属于平时考查,由各任课教师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各种会考、抽考、调考属考试,由教育部门或学校统一组织。
2、按课程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查。劳动技术课可以只考查,音乐、美术、体育可以只搞期末考试,时间可以提前,其他学科均应按规定组织好考试。
3、期中和期末考试内容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范围,试题要注重“双基”,体现能力,覆盖面应在80%以上,难易程度要适中,试题的编制要运用“双向细目表”进行控制。
4、考试除笔试外,语文、外语要加强口语表达的考试,英语要加强听力考试,物理、化学、生物要逐步加强实验操作的考试。
5、期中期末考试后,任课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并形成文字进入教师业务档案。质量分析应包括:考试情况、试卷试题分析、质量情况和改进教学工作措施。
6、学生学期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学生毕业成绩和升学成绩按市教委、区教委统一规定的标准确定。
7、学生成绩通知书的发放严禁只按期末考试成绩把全班同学放在一起排名次的办法。
8、考试严禁弄虚作假。考前要进行考纪考风教育。严密组织命题制卷,严格监考。对弄虚作假,违纪舞弊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9、要严格控制考试的次数,各学校各年级每学期只准组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
10、对学生学年成绩不及格的,学校要组织补考,视补考成绩决定升留级。对未达到毕业水平的学生,应按规定组织补考,待补考合格后才发放毕业证书。
七、计划和总结
1、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计划、教研组教学计划、备课组教学计划、个人教学计划和学科课外活动计划。
2、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
学校教学计划、教研组教学计划、备课组教学计划和学科课外计划应包括:目的、要求、主要工作任务、措施、活动安排。
个人教学计划应包括:学生智力状况,即现有基础和非智力因素分析;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补充、增删、改进意见;教学任务和目标;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学进度安排。
3、教学计划制定后,除特殊情况外,要按计划组织教学活动。
4、教学计划每学期制定一次,学校教学计划在开学时向全体教师宣布,其他计划在开学第一周内制定,并在第一周内交学校,交由有关人员执行。
5、每学期,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都应写好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中学、中心小学的总结上报区教委,高中总结报市教委,其他学校总结报教育组。
6、教师的总结要存入教师业务档案,提倡教师写专题总结。
八、附件
1、本常规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各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执行的情况将作为教学检查和评估和重要依据。
2、本常规从1997年3月1日开始执行。
教学常规管理课后感今天我们听了来自三十五中唐校长的一节课,我深深的被唐校长的课所吸引。生动的例子,幽默的语言结合真实的案例,整堂课下来让人获益匪浅。在这节课中,唐校长就......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汇报自从教育局开展“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学校达标”活动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召开中层以上领导和全体教师会,传达文件精神,解读细则要求,落实人员责任,细化指标体系......
教学常规管理简报(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随着青年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已成为当今师资队......
职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一、教学计划常规要求1、各年级各教师应根据各种教材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校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2、各教研组组长应在学期初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夯实学校发展基石张玉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规范有序、顺利开展的保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石。我们只有打牢这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