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大大首席翻译孙宁谈英语学习方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孙宁谈英语学方法”。
1.There’s no room for me to develop in that company.我在之前公司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发展前景。
2.I expected to be paid in accordance with my effort and abilities.Because I think salary sh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fficulties and importance of the job.我希望薪资水平能与我的努力和能力相一致。因为我觉得薪资高低应与工作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密切相关。
3.I put my family before my work.So I don’t want to be so busy.我是家庭第一,工作第二。所以我不想那么忙。4.I’d like a good-paying job with flexible schedule.我想找一份薪水优厚的工作,并且工作安排要比较灵活。5.I am looking for a company that recognizes and rewards hard work.我希望找到一个公司能认同并奖励辛勤工作的员工。
1981年在南京出生的孙宁,1993年考取了南京外国语学校,1999年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口译专业,其间获第七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并出版译著三本。2003年8月入外交部翻译室,2004年9月公派赴英留学。曾先后担任两任外交部长李肇星、杨洁篪随身翻译,现为习近平、李克强的首席翻译。2013年,孙宁在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上展现“大白话现场翻译” 的神功,赢得掌声一片。来欣赏下吧。
❶(政府削权)“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We should have the determination to cut the wrist like brave warriors.❷“腐败和我们政府的信誉应该说水火不容”
Corruption is incompatible to reputation of the government, like fire to water.❸(两岸同胞)“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Bones may be broken, but they are not split, because we are compatriots.❹(两岸关系)“使其花团锦簇,我想花好总有月圆时”
...so that it will be full of flowers.When flowers are in full bloom, there will be a time for the moon to be full again.❺“至于食品安全,那可以说是天大的事” Food safety is of utmost importance.❻(查处)“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
punish the heartle producers of substandard and fake food ❼“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
It is no good to be poor in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nor is it good to be well-off and live with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❽(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Talking the talk is not as good as walking the walk
孙宁谈英语学习
“笨”方法
以为学英语有捷径,那就错了。有的办法虽然“笨”,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有效果。“笨”办法有很多,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实践过、确实感到有用的几种。
一是听录音。
初中时要求,每篇课文要听三十遍。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坚持下来,我反正照做了:每天晚上捧着随身听(那会儿还没有复读机),听一遍在纸上划一道杠,直到划满六个“正”字。
虽然不能说每遍都精神高度集中,但那么多小时听下来,对语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当然,录音质量一定要高,最好是英语是母语的人用正常速度录制的,那种哗众取宠的“洋话连篇”之类就像魔咒,听得越多坏处越大。
二是抄句型。
我学3L时(look, listen and learn),老师上课要大家口头轮流造句,下课还要付诸笔头,造一页纸、大约十来句。我的句型就是这样学来的,一点秘诀都没有。当然,抄的时候不能“有手无心”,当时抄错是要重罚的。三是默读。
平时做题、温书总是喜欢读出声来。时间一长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感比同龄人好了许多,应该得益于此。用功,再加上点巧劲,进步会更快。要善于琢磨,举一反三
我记性差,不愿背(课文、单词、语法),就试着多理解,理解了就不用背了。到底是two third还是twothirds,中间有没有连字符?一般说on Monday,但前面的介词可不可以拿掉呢?是不是一定得说fish and chips,反过来就不行呢?这些都是我研究的对象。得到了答案还不满足,总要想一想能不能推广到其他地方,举一反三。
做题也一样,每次都会问自己:出题人想考的是什么?这样,就不用陷于题海战术,白白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和学英语的兴趣。那时只要考英语,前一天我准保在家看闲书或温习其他功课,第二天仍然考第一。
踏实自学,随时反省
初二上学期,我开始觉得自己上课“吃不饱”,怎么办?自己“开小灶”。当时广播里介绍台湾的一个英语教学节目Let's Talk in English,心里就痒痒的,也没管学校只教到一般过去时的规则变化,就“初生牛犊不怕虎”,买了书和磁带,跟着学了起来。刚开始很吃劲,生词多,语法没见过,经常莫明其妙。好在广播里老师教得耐心,我学得专心,渐渐地“拦路虎”少了。到了后两册,则几乎没有什么难点,跟复习一样了。
有了这次经验,我就一发而不可收,不知天高地厚地学起了Family Album USA(走遍美国)。刚开始每课恨不得能有几十个生词,正常语速、美国口语不太习惯,有时根本不知所云,别提多郁闷了。但我没有放弃。单词多,就一个一个查。一本《新英汉字典》,没多久边就被我摸黑了。语速快,就“抓大放小”。很快,我就学进去了,直到不能自拔。
但我没有放弃。单词多,就一个一个查。一本《新英汉字典》,没多久边就被我摸黑了。语速快,就“抓大放小”。很快,我就学进去了,直到不能自拔。就这样,学习的劲头越来越大。但我没有急躁冒进,而是反省自己:自学没有老师指点,会不会学得太“油”了?于是想要找本扎实的教材帮自己夯实基础。恰巧这时中央台要播“零起点”的《许国璋电视英语》。
我没觉得从头再学一遍字母、发音是浪费时间,儿时学书法的经历告诉我,基础越扎实,日后才能学得越快。整整一年,从ABC到鲁滨逊的故事,书上留下了我详细的笔记,课后习题的答案也密密麻麻地写在了留白处,到现在都是我轻易不示人的珍藏。
每件事好像冥冥中都有安排。学鲁滨逊“伐木造船”时,我并没想到五年后大学的泛读课上会要求我们读这本书,而初三暑假我就已经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这本书啃了一遍。
“牛抗”二三事
学《看听学》时,也完全没想到日后会与作者的另一本力作New Concept English(新概念英语)打交道,甚至爱不释手。“牛抗”(New Con的昵称)课课都堪称经典,每册都有自己的风格,字里行间透着英国人与生俱来的幽默和高贵。这套教材影响之大,有很多趣闻可资佐证。随便拉一个外校毕业生,让他说出一到三册第一课的标题相信都不是难事:从Excuse me到A Private Conversation到A Puma at Large,每课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大学写作课,一次题目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学中只要学过《新概念》的很难找到不用Such is human nature that „的翻译课,老师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怎么翻,很多人想都不想,张口就来: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不是秘密的法宝
这里要提到许多外国语学校的一个早已不是秘密的法宝:背课文。
初中三年,从3L到NCE前两册一共360课,我们背了整整三年。古代私塾先生要求童子诵读先贤哲言,否则就不能掌握祖宗文字;学外语其实也一样。如果说我现在有什么后悔的话,就是觉得当时背的东西不够多。学完了3L最后一课,快乐、充实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
暑假做了遍当年的高考英语题,用了一半的时间,居然也能得131分。虽然知道标准化命题不能反映客观水平,做题在行并不表明英文水平高,但——凡人如我——心里还是挺得意。
语音怎么改
中学六年尤其高中三年,我都把英语当作一门我可以考高分、可以给我信心的科目,而没有意识到英语作为语言本身的魅力;所谓兴趣,不免带上了功利色彩。这种局面直到我把英语作为自己唯一的兴趣所在和着力点——也就是到了北外英语系——才得到改变。
英语作为专业该怎么学?这是我在北外第一学期遇到的最大难题。
一开学,挫折就纷至沓来:语音、口语免修考试双双没过。怎么办?没办法,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赶。苦恼没法驱遣,就把它们淹没在书本中。但学习之余心里也嘀咕:自己到底行不行?
很快,从横向比较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优势:笔头比较强,基本功扎实。但瑜不掩瑕,口语差、不爱表达是我的两大弱点。
这不能怪别人,谁叫中学时一直纵容自己的懒惰,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老师要编对话,总是千方百计地躲,欠了一屁股债等着老师“大赦”。痛定思痛,决定改弦更张。
性格一下子改不了,就从其它方面努力。一是恶补语音。
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在小花园里一个人苦练:一年后果然见成效,开始陆续有人夸我语音好了,可见天道酬勤。日后慢慢知道,中国人语音常见毛病:
◆ 中国人(尤其是南方人)发音位置普遍靠前,这样发出来的音比较单薄,这是一弊。
◆ 二是双元音马虎,后一个元音不发足,如bye听起来像汉语的“拜”,大错。◆ 三是重音常读错,弄得老外往往不知所云,须知重音在英语里的重要性好比四声之于汉语。
◆ 四是长音偷工减料,常用短音敷衍了事,如region第一个音节。◆ 五是音节尾的m/n常吞掉,该闭口的不闭,如mine听起来像my。◆ 六是单元音不够饱满,无精打采掺在一堆辅音里面,如maintain中的两个/eI/很少受重视,总发成/mEn5ten/,再如man经常听着像men。
◆ 七是该连的不连,一盘散沙,没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如GRE /7dVi:B:5ri:/中加入的连音/r/。
◆ 八是该吞的不吞,如United States,又如wantto。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举了。
大二时,系里专门办了语音班,每周上一小时课。中国教授负责讲理论、演示英音,另请了位美国诗人演示美音。两人演示一丝不苟,合作天衣无缝,带我们一个一个音标地过。
语篇选了前面讲到的A Private Conversation一文。文章不长,却教了半个学期:一句一句过,先英音、后美音,每个人都要过关,课下每句话还要念五十遍,务求和课上的演示分毫不差。
这是天底下最“笨”的办法,可连最初的怀疑论者也不得不承认,最“笨”的办法在短短一学期后却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点滴积累终于引发了质的改变。可见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既讲到语音,不妨多说几句。
Q:英音、美音模仿哪个好?
A:语音本身没有高下之分,模范得地道都好。但英音学得不好易做作;美音学得不好易“油”,初学者不可不察。
Q:没有老师教的情况下怎样提高?
A:勤查专门的发音字典,如有近百年历史的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除了标音准确、详尽,还常有说明。
然后就是多听,精听,训练一双敏锐的耳朵,善于捕捉细小的差别。听力最好的教材莫过外国广播,BBC、VOA都行。查过字典,kilometre按英式读法重音在第二个——而非一般人以为的第一个音节——上,再经过BBC播音员的验证,印象就深了。
如何言之有物
努力的第二个方向,是讲话时不再满足于想象中的“地道”,而是力求清楚;要求自己说话不追求所谓的“流利”,而要言之有物。
再有就是尽量创造“用”——而不仅仅是“说”——英语的环境,结对练口语不失为一招。
两人长期对练,可以避免参加英语角问完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就无话可说而每次都低水平重复的尴尬。随着交流的深入,必定要求一定程度的语言来达意,这应当是一种高效率的、有表现力的英语。
我们常见比赛选手在台上滔滔不绝,其实只消把他们的话翻成中文,就可见其内容的贫乏、逻辑的勉强。说中文时不会犯的毛病,为什么一到英语就都出来了呢? 这里面固然有英语表达能力有限的问题,但是不是也因为说中文时是“说话”,而一到英语就当是“表演”的缘故呢?真实环境下的英语对话——真正用英语说清楚一件事、讲明白一个观点——可以避免这一点,做到语言与时俱进、内容求真务实。
同时我也不放松自己的强项。关于听
先说听,其重要性我也是到工作以后才逐渐意识到的。听不懂别人的话,只知道自己一个劲说,有什么用?孤身在美国,听不懂警察的“Freeze!”不仅是笑话,更是人命攸关。听力是检验英语基本功的重要标尺:词汇量不大、语法不扎实、语感不强、背景知识不够,都会影响到听。怎么练习? 我提供两个思路。
一是听写。在北外前两年每周都要考听写:一篇短文,慢速听两遍要求全记下来,包括标点符号也要根据语法知识补上,这样理解、拼写都考到了,可谓一举两得。难一点的是五分钟常速新闻,不管听多少遍,只要一小时整理出一篇播音员可以照着念的文字稿,要求一字不差。
二是泛听。
广播除BBC、VOA外,CRI也可以听;电视有BBC、CNN、CCTV-9。现在资讯发达,网上有很多资源,下载、在线听都可以。
开始可以捡感兴趣的听,以理解为目的,听时不妨随手写下好的和陌生的表达法,供事后记忆或查证。听前不要看文字稿,否则效果会打折扣。
关于写
至于写,英文写作有几个误区,越是“好学生”越容易陷在其中,不能自拔:喜欢用大词,用很“拽”的句式,追求形式(对仗、押韵)而忽略内容(有没有内容,有没有逻辑?).再就是写作课——过时的教法
——按叙述、描写、论辩,因果、比较、时序分类教
——和GRE、TOEFL、四六级考试评分标准造成的“新八股”。怎么摆脱?
一要多看,看各种类型的文章:小说、散文、新闻、信牍、社评、论文。二要多想,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道理?换种表达,效果会不会打折扣?慢慢培养出对文章的辨识力。还要注意不迷信大家、古人,一切从交流出发,以有效交流为检验好文章的唯一标准。
三要多写,哪怕是为写而写。读书笔记、日记、邮件——甚至情书——都可以尝试。
写的时候目的要明确。我要达到什么目的?是分析作者文字背后的意图,还是记录今天的所做所想,抑或是赢得女孩子的芳心?想清楚了再打腹稿,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然后用简单、清楚的语言把想法付诸文字。
写好了搁在一边,过段时间再看,等成就感过去,按英文逻辑通读几遍,删去可有可无的字句、没有意义的大话、莫名其妙的比喻。
不妨读出声来,看拗不拗口、顺不顺畅;可以读给没看过文章的人听,看好不好懂。
——白居易写诗的方法,我们何尝不可借鉴? 不满意了,改;文从改中出嘛。
改的标准是什么?就英文而言,George Orwell、E BWhite、Sir Ernest Gowers等人的告诫仍然是金玉良言: 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 多用动词,少用名词; 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多用英语词,少用外来词; 多用具象词,少用抽象词; 多用有表达力的词,少用滥调陈词; 多用小词,少用大词,等等。
关于读
不妨多读读Longman、Oxford的学生词典,只靠两千常用字就解释清楚几乎所有的英文词,是何种功夫!
读写不分家。刚上大学时,老师总是讲名著简写本要读满二十本。这样做,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我以亲身经历担保,这绝对是好办法。
读时不要选择生词多的,老查字典会影响情绪;找那些生词少或不影响理解的,一口气读下来,收获就在不经意的顺畅阅读中。
大量阅读固然可以扩大词汇量,但这里的目的是理解和培养语感,不要“心有旁骛”,以致减损阅读本身给我们的快感。这一点,和我们幼时字还没认全就如饥似渴地读《西游记》异曲同工。除了名著简写本,语言简易的原版小说也是不错的选择,像The Adventures ofSherlock Holmes、Love Story、The Bridges of the Madison County等。
精读也少不了。
这点一般大学强调得比较多,我就不浪费纸墨了。只是有一点:现在一般教材都喜欢选所谓的“时文”。学鲜活的、用得着的英语,作为一条原则我不反对。而且少数报纸、杂志的文章或充满洞见或嬉笑怒骂,确实值得读,如美国的The New Yorker,又如我的最爱、英国的The Economist。
但“时髦”的另一面是未经时间检验,作学语言的范本未必合适。
其实,就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多读一些大作家笔下的文字,甚至读些剧本、诗,有百益而无一害。
大二一段时间,我曾沉迷文学,一天到晚捧着Norton和Oxford的选本,好像走火入魔一般,课也不上。主要是读诗,除了文本本身,介绍作家生平、时代背景的文章也读一些,按时间顺序从古英语诗歌而下,直到读到一战。虽然读得很粗,还是在脑中建立了一个坐标,这是光读干巴巴的文学史做不到的。关于语言学
除了文学,语言学也是英语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谁叫我们拿的是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位呢?
最早接触语言学,是在哲学课上听老师介绍de Sauure和他的《普通语言学》。读翻译过来的东西难免生涩,而且我隐约觉得索氏立论时有偏颇。正巧,手头有推崇历时研究法的Robert Burchfield的文章,更坚定了我的一些质疑。为了调和,也是为了更好地消化两种理论,我又找书看。有一本小书,David Crystal写的What is Linguistics?深入浅出、立论公允,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既发现了宝藏,哪能轻易放弃?我开始了孤身探宝。
语音学有John Wells的Accentsof English,读后很多现象会豁然开朗。社会语言学主要是William Labov等人的城市方言调查,看发音差别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关于语法学
一门可以不断给我惊喜的学科,下决心把Randolph Quirk等人一千七百多页的大书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读了三遍,惊诧、倾倒于理论的巨大阐释力。
还有文体学,主要是上书作者之
一、曾数次来华的Geoffrey Leech的几本书。语用学有Quirk的几部开山作品。还有词典学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何选词典 词典我多说几句。
从小到大用过十数种字典,这里向大家推荐几本。
先说案头字典,若要例句多,不妨选Collins或剑桥系列;若要释义精,莫过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大一点的有上海译文的《英汉大词典》及其补编和商务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
字典要多查,不能苛求每人都像一位师兄讲的那样,“把字典当作枕边书,睡前必读”,但至少要抵制住电子词典的诱惑,以免欲速不达。
关于单词
曾几何时,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好像没有背过从A到Z的“红宝书”、“黑宝书”之类就不算学过英语,这实在是误导。说绝对些:一个单词,脱离了一定的语境,就什么也不是。
英文和中文间不存在一对一的映射关系,welcome固然是“欢迎”,也是“不客气”,如在答词的You're welcome里。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背”单词最好的办法是大量的阅读。
还有一个误区,好像扩大词汇量是学英语的全部,错。
先不谈词有主动、被动之分,在有了一定词汇量后,与其花大力气开拓新的“疆土”,不如先精耕已有的“领土”,把重点放在常用的小词上,把它们用好、用活。
【英语学习】你背了1万个单词 却陷入3个深坑!
如果你想要比较顺畅地读懂外刊以及大部分原版书的话,你的词汇量至少要达到14600以上。可是,背完1万多个单词,你也有可能陷入了3个词汇深坑哦!
下面给大家科普一下背单词的三个深坑:
深坑一:
单纯地背诵单词而不是学习单词。
背诵单词更像是批量式任务式的学习,为了考试去从头到尾的去背、而不是从学习角度去记的,所以很快就会忘了。
深坑二:
脱离上下文的词汇。
我们在背单词的时候基本上就只会看到它的拼写,词义,发音,词性。然而这些词汇是死的,有种学无所用的挫败感,原因在于这个单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个词怎么用,导致我们只能现场拼奏出来。背单词处于孤立的一种状态。
深坑三:
盲目地扩充词汇量不等于高效的词汇学习。
有多少人在背诵单词的时候会给词汇分类:1.俚语词汇;2.正式词汇;3.口语词汇。
俚语词汇是地道外国人实用的词汇,如果你的水平不错了,可以尝试一下,进一步提高自己。
正式词汇会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比如新闻,论文,期刊当中出现,例如use就是一个口语词汇,但在官方中我们就得用utilize.口语词汇,很多人会用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词语,殊不知,最后会是一种这样的状态,口语听起来像写作,写作看起来像口语。举一个例子:
Form my perspective view, technology is a very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我认为科技在我们整个社会发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
这个不叫口语,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词汇反而会让人觉得很奇怪。这句话用口语表达应该是这样:Technology drives the society forward.编者按:本文整理自Dennis老师的公开课,下面是课堂互动问答的精华整理:
Q&A
Q:零基础的人怎么背单词?
A:背单词的目的可能是因为考试或者是为了提高个人英语(精品课)的整体能力,去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和更好的生活。那么不论你出于哪个目的,对于英语零基础的小伙伴来说最好的是四级词汇或者是高考(精品课)词汇,这是你的一个标准。当你选择这个标准之后,可以借用背词app(比如开心词场)从头开始背单词。这里面含概了文字,图片,语音等等会让你记忆犹新。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什么级别,这种背词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把上下文丢掉了,把单词孤立了。我当年学习的时候,就找了一本英文原版书、其中大概有30%的单词是不认识的。英文原版书最大的好处是,它对你是以完整的句子进行语言输入的,你了解这本书的背景、就可以去猜测,看不懂的单词适当地查查词典,这样有助于更有效地掌握单词。
所以,我建议不管什么级别的英语学习者,都可以从自己找一本感兴趣的英文原版书开始。有这种兴趣,就会有无限的驱动力。
Q:单词是认识了,但还是用不起来怎么办?
A:这个问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这是很多人都在面临的问题,一般背单词,大家是从前端输入的,没有语境,也就意味着你就不知道这个词怎么用。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步是看看英英解释,它可以让你复习之前学过的很多单词。那第二个步是从语境中学单词:比如可以从美剧、talk show节目中学习。我个人会在看电影、美剧的过程中把精彩片段截图,根据语言功能,自己配上想要的单词。
Q:怎么在英语口语中尽可能避免Chinglish?
A:“我会替你祈祷”这句话怎么说?正确的表达是I will keep my fingers croed for you.这种美国本土最地道的表达,很多人都未必知道;再举个例子,“给我一只香蕉”用英文怎么说?美国人一般用“give me a banana”、这是英文最地道的说法,而中国人一般会说“give me one banana”、这就比较Chinglish咯。
我们大部分中国人离英文地道表达有很大距离,这就像老外说中文的时候也会用英文结构一样。只有找到大量的地道表达参照你才能输入、才能够弥补中式思维的不足。
了解更多教育资讯,英语学习方法,欢迎关注睿丁订阅号:睿丁少儿英语【reading-china】。如果你想参与更多睿丁精彩活动,欢迎关注睿丁服务号:睿丁英语【ruidingyingyu】。
口语中总想不起怎么说的英文
【短语系列】 a totally separate subject 完全题外话 big mouth 大嘴巴 bouncy 活泼 call security 通知警卫
can-do 能人
close my account 注销银行卡 close-up 特写镜头 creep me out 雷死我了
cro that off my list 从单子上划掉 curling iron 卷发机
distract her with a doll 拿娃娃哄她开心 dog walker 遛狗的人
get a little preoccupied 事先有事 get in line 排队 get over with 忘记 gild the lily 画蛇添足 goose bumps 鸡皮疙瘩 have an affair 外遇 herbal tea 花草茶 intern 实习生 juice with pulp 带果肉的果汁 low profile 低调
make a huge fool of myself 出了洋相 natural charisma 天生丽质 no peeking 不要偷看啊 no way to recover 没有掩饰的机会了 nod along 跟着点头
organize my thoughts 整理思绪 overreact 反应过度 pierce my ears 打耳洞 present an award 颁奖
ready for a refill? 我再给你倒一杯吧? right over there 就在那里
side effect 副作用 squeezed juice 鲜榨的果汁 stand firm to 努力坚持 still up? 还没睡呀? sure thing!当然!talk you up 说你的好话 work an extra shift 多轮一班
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小别胜新婚。Admire your candor.你还真胆大。Any urgent thing? 有急事吗? Are you mocking me? 你嘲笑我?
Are you spying on me? 你监视我? Bottle it!闭嘴!Break rules.反规则。Can you dig it? 你搞明白了吗? Can you get the door? 你能去开门吗? Cut him some slack.放他一马。
Does it serve your purpose? 对你有用吗? Don’t flatter me.过奖了。Don’t get high hat.别摆架子。Don’t get loaded.别喝醉了。Don’t let me down.别让我失望。Don’t make up a story.不要捏造事实。Don’t over do it.别太过分了。Don’t play poum!别装蒜!Don’t push me.别逼我。
Don’t take ill of me.别生我气。Don’t you rush me.别催我!Drop it!停止!
Easy does it.慢慢来。Enough is enough!闹够了!Follow my nose.凭直觉做某事。Go on, I dare you!有种你就去!Go through this stack.看看这一叠。God works.上帝的安排。
He can’t come to the phone now.他现在不能接电话。He has a quick eye.他的眼睛很锐利。He is the pain on neck.他真让人讨厌。Help me out.帮帮我。How big of you!你真棒!How did it go? 怎么样? I am all ears.我洗耳恭听。I can’t feel my hands.我手麻了。
I don’t have the energy for this.我没有能力应付这个。I feel wild today.我今天好亢奋!I have part of the fault.我也有责任。
I love what you have done with this place.我喜欢这里的布置。I might hear a pin drop.非常寂静(我都能听见针掉下来的声音了)。I saw a lot of stuff.我大开眼界了。I sensed it was you.我感觉到是你了。
I thought it was the other way around.我以为是反过来的。I was just leering.我只是用余光看看。
I wonder if you can give me a lift? 能让我搭一程吗? I’m going to go.我这就去。I’m kind of beat.我有点累了。Is that so? 是这样吗? It doesn’t count.那不算。
It’s insensitive of me.我这么做很伤人。
It’s up in the air.尚未确定。It’s up to you.由你决定。Let’s bag it.先把它搁一边。Lose head.丧失理智。Make it up!不记前嫌!
My ears are ringing so bad.我耳鸣得厉害。
My hands are full right now.我现在很忙(我现在腾不开手)。She makes a me of things.她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Talk truly.有话直说。Tell me when!随时奉陪!That rings a bell.听起来耳熟。The line is engaged.占线。
There is nobody by that name working here.这里没有这个人。
There’s no need to place blame.没有指责的必要。They are all well received.收到的反响都很好。This is so meant to be!这就是天意!Thousand times no!绝对办不到!Watch you mouth.注意言辞。We are rolling.摄像机正在拍摄。What if I go for you? 我替你去怎么样? What is the fu? 吵什么?
What’s up with the greedy? 怎么这么贪啊? Who wants? 谁稀罕?
Will anyone mi me if I weren’t here? 我在不在这里有什么区别吗? You are a freak!你这个变态!You bet!一定,当然!
You don’t have to be brag.拽什么啊? You got me.你还真问住我了。You want a bet? 你想打赌吗?
一不小心就会翻译错误的英语短语
1、an apple of love
西红柿(不是“爱情之果”)
2、American beauty
一种玫瑰,名为“美国丽人”(不是“美国美女”)
3、be taken in
受骗,上当(不是“被接纳”)
4、bring down the house
博得全场喝彩(不是“推倒房子”)
5、black tea
红茶(不是“黑茶”)
6、black art
妖术(不是“黑色艺术”)
7、black stranger
完全陌生的人(不是“陌生的黑人”)
8、busboy
餐馆勤杂工(不是“公汽售票员”)
9、busybody
爱管闲事的人(不是“大忙人”)
10、blue stocking
女学者、女才子(不是“蓝色长统袜”)
11、blind date
(由第三者安排的)男女初次会面(并非“盲目约会”或“瞎约会”)
12、capital idea
好主意(不是“资本主义思想”)
13、China policy
对华政策(不是“中国政策”)
14、Chinese dragon
麒麟(不是“中国龙”)
15、confidence man
骗子(不是“信得过的人”)
一、bank holiday 不是银行节,是公共假期。
有一次我看电视剧,里面两位男士边走边谈,一位提到明天是bank holiday,中文字幕赫然出现“明天是银行节”。在英国国定假日叫bank holiday,也许银行与英国人关系太密切了,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所以国定假日银行不开门,就称之为bank holiday。
二、bookmaker 不一定是图书业者,有可能是接受赌注的庄家。
三、coming of age 不是时代来临,而是成年。
四、crow's feet 不是乌鸦脚,而是鱼尾纹。
五、drawing room 不是画室,而是客厅。
六、living room 就是客厅,在英国又称之为sitting room,主要是普罗阶层的说法。豪门贵族的客厅则称之为drawing room,但这里和画画没关系。从前贵族客厅乃男士高谈阔论的地方,女性和小孩通常都会回避。所以drawing room其实是withdrawing room的简称。
七、flat-footed 不是扁平足,有可能是手足无措。
扁平足引文叫做flatfoot。扁平足的人脚弓instep arch直接触地,不利于行,因此flat-footed 常用来指笨手笨脚,手足失措。如:
A recent drought caught the government flat-footed.八、fourth estate 不是第四笔地产,是指记者或新闻界。
estate 有地产、遗产、地位的意思。欧洲传统上认为社会由贵族、教会、平民三大基层构成。大家是否还记得高中历史书上的法国大革命的图片。这些就是所谓的estate of the realm近代新闻记者自成一个势力,则是传统三大阶层以外的第四阶层,称为fourth estate,有人把它译为第四权。
九、full of beans 不是到处都是豆子,是精力充沛。
bean 通常指四季豆,大概是豆子营养丰富的原因,所以full of beans 意为精力充沛。不过在美国俚语中另有“错误连篇”的意思。
十、gray matter 不是灰色的东西 是大脑皮层表面的灰质 大脑里面是白质也就是 white matter。
十一、green bean 不是绿豆,是四季豆
十二、hard shoulder 不是硬肩膀,是路肩
十三、headhunt 不再是从前食人族的猎头陋习,而是当前流行的“挖角”行为。
十四、heavy duty 不是责任重大,是耐用。
十五、hobby horse 不是爱马,是别人早就听腻、自己却乐此不彼的话题。
undefined
十六、hobby 一般译为嗜好,但其实跟中文的嗜好有些不同。hobby必须是正面的,花时闲去培养的休闲活动,看电视、逛街都不算。骑马horseback riding 可算是一种hobby,但hobby horse 与马无关,是别人早就听腻了的,自己却乐此不彼、老爱谈起的话题。
十七、industrial action 不是工业行动,是罢工之类的手段。
十八、labour of love 不是为情所困,是为了兴趣嗜好而无怨无悔做的事。
十九、milk run 不是牛奶用光了,是旅行搭的飞机或火车停很多站,非直达或者直飞有别于直飞或直达,停靠好几站载客的飞机或火车,就像milkman一天要跑好多地方一样,所以叫做milk run。另外,英国有所谓的milk round。是指大公司每年到各大学征才的活动。大概就是招聘会。
二十、moonshine 不一定是月光,也指私酒,或馊主意。
二十一、mug shot 不是被马克杯击中,是拍照存档。
mug现在被译为马克杯。18世纪初英国流行怪异面孔装饰造型的马克杯,因此mug遂有“面孔”的意思。歹徒被捕后到警察局 get a mug shot,指拍照存档。
二十二、on the couch 不一定是坐在沙发上,是看心理医师。
couch就是sofa,看心理医师的时候,病人躺下来谈话的长椅也叫couch,所以 on the couch也就有看心理医师的意思。Spending months on the couch delving into childhood traumas.是“花几个月看心理医师,探索童年的心灵创伤”的意思。
二十三、free shipping 不是免费“偷渡”,而是免费邮寄
***首席翻译孙宁谈英语学习方法中国日报 2015/10/11 17:44***九月访美让中外媒体关注到了这样一个人物:80后“帅哥”翻译孙宁。作为翻译官的孙宁,以其到位精彩的翻译,优......
【秘诀技巧】首席翻译孙宁谈英语学习方法***九月访美让中外媒体关注到了这样一个人物:80后“帅哥”翻译孙宁。作为翻译官的孙宁,以其到位精彩的翻译,优雅睿智的形象,灵活巧妙......
外交部翻译孙宁的演讲孙宁,1981年生于南京。1993年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其间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特等奖。1999年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口......
孙宁,1981年生于南京。1993年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其间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特等奖。1999年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口译专业 8月入外交部......
【英语】那些被***引用过的古诗文翻译“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