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礼仪与沟通技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礼仪与沟通技巧
来源:作者:时间:2010-04-12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将有6万名赛会志愿者和数十万城市志愿者参与对运动员、媒体、观众和游客的各项服务。他们将直接地面对国内外不同的人群,因此,良好礼仪展示与沟通能力,既可以展示广州、乃至中国热情、开放、包容中华文化,也可以更高质量地服务于目标人群。
一、亚运会志愿服务礼仪基本原则
虽然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即服务的对象和目的与其他志愿服务有较大的区别,但在志愿服务声礼仪中,有一些具有普遍性、共同性、指导性的礼仪规范原则同样适用于亚运会志愿服务。
1.尊重的原则
孔子说:“礼者,敬人也”,这是对礼仪核心思想的高度概括。亚运会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首先要尊重服务的对象,包括尊重对象的文化、习惯、兴趣爱好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才能和服务对象建立融洽的关系,更好地完成服务工作。其次,在服务中要不卑不亢,要大方得体,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2.真诚的原则
亚运会志愿者在服务中要待人以诚,才会更好地被对方所理解,所接受。在服务过程中,一定要言行一致,认真履行职责,即使有时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也会获得服务对象的理解。
3.宽容的原则
在亚运会志愿服务过程中,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在亚运会期间,运动员或官员可能会因文化差异、比赛失败等各种原因,而对志愿者工作产生误会或责备,这时,应多体谅他人,学会与服务对象进行心理换位。
4.从俗的原则
由于各国各地区参赛选手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不同,这就要求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对本国或各国的礼仪文化、礼仪风俗以及宗教禁忌要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才能够在服务过程中得心应手,避免出现差错。
5.适度的原则
志愿者服务时要掌握好尺度,既要认真负责,又不能过于热情,让服务对象难以适从。这是因为凡事过犹不及,假如做得过了头,或者做得不到位,都不能获得服务对象的认可。
二、亚运会志愿服务礼仪要点
1.仪容礼仪
在亚运会期间,参赛人员或观赛人员接触最多的是志愿者,所以志愿者应对自己的仪容修饰予以高度的重视。
男士仪容修饰要点
卫生:每天洗澡及更换衣服,勿在服务中出现口臭、汗臭、狐臭等异味。
剃须:若无特殊的宗教信仰或民族习惯,要养成每日修面剃须的好习惯,切忌胡子拉碴地在工作岗位上抛头露面。
发型:男士的发型要长短适当。
女士仪容修饰要点
面部修饰:工作中要保持自己的面部干净、清爽。面部的修饰要自然,工作中要求化淡妆,切忌浓妆艳抹。不要在公共场所化妆,不要在工作岗位补妆,补妆之时,宜选择洗手间或无旁人的场所。
肢体修饰:注意保持手的干净清洁。不留长指甲,不涂鲜艳的指甲油以及在指甲上彩绘。不要外露腋毛。万一因为工作的特殊需要,必须穿着肩部外露的服装上岗服务时,则应剃去腋毛。
发部修饰:女性应将超长的头发盘起来、或是束起来、或是编起来,或是置于工作帽之内,不可以披头散发,以免影响工作。志愿者不可以把头发染得五彩斑斓,这与服务者的身份是不相符的。
2.服饰礼仪
由于亚运会志愿者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亚组委通常会提供统一的服装,志愿者应注意外观整洁,没有异味,并且不宜配戴过多的装饰物品,更不能佩戴花哨和张扬个性的工艺饰品以及名贵的珠宝饰品以免影响志愿服务。
3.仪态礼仪
站姿
站姿的基本要领
头正,双目平视,嘴唇微闭,下颌微收,面部平和自然。双肩放松,稍向下沉,身体有向上的感觉,呼吸自然。躯干挺直,收腹,挺胸,立腰。双臂放松,自然下垂于体侧,手指自然弯曲。男子站立时,双腿并拢立直,也可分开,但不能超过肩宽,脚尖分开45度左右。女子站立时,两脚呈“丁”字形站立,左脚脚跟贴在右脚的内侧,脚尖分开30度左右。正式场合的站姿
肃立:身体直立,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腿自然并拢,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V”字行。直立:身体直立,双臂下垂置于腹部。女性将右手搭握在左手四指,四指前后不要露出,两脚成“丁”字形;男性右手握住左手腕,贴在腹部,两脚可分开平行站立,略窄于肩宽。应避免的站姿
身体抖动或晃动,双手插入衣袋或裤袋中,双臂交叉抱于胸前,双手或单手叉腰,两腿交叉站立或单脚站立。
行姿
行姿的基本要领
目光平视前方,双臂自然下垂,手掌心向内,手臂以身体为中心前后摆动,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一般在10°~15°。上身挺拔,腿部伸直,腰部放松,脚步要轻并且富有弹性和节奏感,步幅与腿的长度相适宜,跨步要均匀。
陪同引导
一是本人所处的方位。若双方并排行进时,志愿者应居于左侧。若双方单行行进时,则志愿者应居于左前方约一米左右的位置,采用右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上的方式为其指引方向。当服务对象不熟悉行进方向时,一般不应请其先行,同时也不应让其走在外侧。
二是协调的行进速度。在陪同引导服务对象时,本人行进的速度须与对方相协调,切勿独自行进。
三是及时的关照提醒。陪同引导服务对象时,一定要处处以对方为中心。每当经过拐角、楼梯或道路坎坷、照明欠佳之处时须关照提醒对方留意。绝不可以不吭一声,而让对方茫然无知或不知所措。
四是采用正确的体位。陪同引导客人时,有必要采取一些特殊的体位。如请对方开始行进时,应面向对方,稍许欠身。在行进中与对方交谈或答复其提问时,应以头部、上身转向对方。
上下楼梯的行姿
一要减少在楼梯上的停留。
二要坚持“靠右走”原则。
三要注意礼让服务对象。
坐姿
入座的要求
先请对方入座,从座位左侧就座,毫无声息地就座,坐下后调整体位。
离座的要求
先有表示,注意先后,起身缓慢,从左离开。
常用的坐姿
正襟危坐式:适用于最正规的场合。要点: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都应当形成直角,小腿垂直于地面。双膝、双脚包括两脚的跟部,都要完全并拢。
垂腿开膝式:它多为男性所用,亦较为正规。要点: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皆为直角,小腿垂直于地面。双膝分开,但不得超过肩宽。
双腿斜放式:适于穿裙子的女士在较低处就座所用。要点:双腿首先并拢,然后双脚向左或向右侧斜放,一般使斜放后的腿部与地面呈45度夹角。
双脚交叉式:它适用于各种场合,男女皆可选用。要点:双膝先要并拢,然后双脚在踝部交叉。需要注意的是,交叉后的双脚可以内收,也可以斜放,但不宜向前方远远地伸出去。应避免坐姿
双腿叉开过大,架“二郎腿”,双腿直伸出去,将腿放上桌椅,双手抱在腿上,将手夹在腿间,腿部抖动摇晃,脚尖指向他人。
蹲姿
志愿服务中确有必要采用蹲姿时,通常采用高低式蹲姿。要点:下蹲之时,左脚在前,右脚稍后。左脚应完全着地,小腿基本上垂直于地面;右脚则应脚掌着地,脚跟提起。此刻右膝须低于左膝,右膝内侧靠于左小腿的内侧,形成左膝高右膝低之态。女性应靠紧两腿,男性则可适度地将其分开。臀部向下,基本上以右腿支撑身体。
4.表情神态
表情神态,指的是人通过面部形态变化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并呈现出来的神情态度。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表情神态应当是谦恭的、友好的、真诚的。
眼神
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难免要与服务对象进行目光的交流,此时,特别要注意注视对方的部位。依照服务礼仪的规定,在注视对方面部时,一般以注视对方的眼睛或眼睛到下巴之间三角区域为好,表示全神贯注和洗耳恭听。在问候对方、听取诉说、征求意见、强调要点、表示诚意、向人道别或与人道别时,皆可采用这样的注视方式。但是,时间上不宜过久,否则双方都会比较难堪。当与服务对象相距较远时,一般应以对方的全身为注视之点。此外,在服务工作中,有时也会因为实际需要,而对服务对象身体的某一部分多加注视。例如,在递接物品时,应注视对方手部。如果没有其他需要,而去注视打量服务对象的头顶、胸部、腹部、臀部或大腿,都是失礼的表现。
笑容
服务时要满面笑容,可以为服务对象创造出一种令人备感轻松的氛围,同时也表现出志愿者对服务对象的重视与照顾。微笑的基本做法是:先要放松自己的面部肌肉,然后使自己的嘴角微微向上翘起,让嘴唇略呈弧形,在不牵动鼻子、不发出笑声、不露出牙齿的前提下,轻轻一笑。但在问候、致意、与人交谈时,以露出上排八颗牙齿的笑容比较亲和。
三、涉外礼仪禁忌
亚运大家庭共有45个成员,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有不同风俗和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各种忌讳,了解各国、各地区的风俗忌讳,避免不礼貌情况的发生,这也是十分重要的礼仪内容。
1.数字的忌讳
除西方人认为数字13是不吉利的,菲律宾人也认为13是厄运、灾难的象征,应当尽量避开。还有地方认为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尤其是逢到13日又是星期五时,最好不举办任何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编号,如门牌号、旅馆房号、楼层号、宴会桌等编号、汽车编号也尽量避开13这个数字。“四”字在中文和日文中的发音与“死”相近,所以在日本与朝鲜等东方国家将它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因此这些国家的医院里没有四号病房和病床。在日语中“九”发音与“苦”相近似,因而也属忌讳之列。
2.食品的忌讳
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不吃猪肉和无鳞鱼;日本人不吃羊肉;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东欧一些国家的人不爱吃海味,忌吃各种动物的内脏;叙利亚、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约旦、也门等国的人,除忌食猪肉外,还不吃海味及各种动物内脏(肝脏除外);正统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饮料;在阿拉伯国家做客不能要酒喝。
3.颜色的忌讳
日本人认为绿色是不吉利的象征,所以忌用绿色;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欧美许多国家以黑色为丧礼的颜色,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尊敬;埃塞俄比亚人则是以穿淡黄色的服装表示对死者的深切哀悼;叙利亚人也将黄色视为死亡之色;而巴基斯坦忌黄色是因为那是僧侣的专用服色;而委内瑞拉却用黄色作医务标志;蓝色在埃及人眼里是恶魔的象征;比利时人也最忌蓝色,如遇有不吉利的事,都穿蓝色衣服;土耳其人则认为花色是凶兆,因此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绝对禁用花色,一般用素色。
4.花卉的忌讳
德国人认为郁金香是没有感情的花;日本人认为荷花是不吉祥之物,意味着祭奠;菊花在意大利和南美洲各国被认为是“妖花”,只能用于墓地与灵前;在法国,黄色的花被认为是不忠诚的表示;绛紫色的花在巴西一般用于葬礼;在国际交际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在欧美,被邀请到朋友家去做客,献花给夫人是件愉快的事,但在阿拉伯国家,则是忌讳。
5.肢体的忌讳
佛教国家不能随便摸小孩的头,尤其在泰国,认为人的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部被人触摸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在许多国家,如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印尼和阿拉伯各国等认为左手是肮脏的,忌讳用左手拿食物、接触别人或给别人传递东西。否则,这将被别人误会是轻蔑。在中国,对某一件事、某一个人表示赞赏,会跷起大拇指,表示“真棒”,但是在伊朗,这个手势是对人的一种侮辱,不能随便使用,想赞赏伊朗人忌伸大拇指。在我国摇头表示不赞同,在尼泊尔则正相反,表示很高兴、很赞同。
四、志愿者沟通技能
交流沟通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沟通,沟通也是一个信息发出与接受的过程。因此,亚运会志愿服务的成功与否,与其说在于志愿者与被服务者之间交流沟通的内容,不如说在于交流沟通的方式。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志愿者,取决于交流的对方认为您所解释的信息是否可靠而且适合。而良好的交流沟通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它依赖于能否抓住听者的注意力和正确地解释所掌握的信息。
1.语言沟通技巧
展开话题技巧
展开话题前,可以观察一下对方的行为态度。如果对方有微笑、有眼神接触以及面部表情自然,则表示可以交谈。如果对方正在忙于某些事情,或正与别人详谈中,或正赶往别处,则表示这时谈话时机不成熟。
恰当地提问
邀请式:如:“你今天的比赛打得很好”,“祝贺你取得了胜利”。
提问式:如:“你明天还有比赛吗?”。
恰当地提出问题,可以帮助找到共同的话题。在实际交往中,采用开放式问题、中立性问题、一般性问题、探索性问题和非语言问题比封闭式问题、多重性问题或引导性问题更能促使交谈进行下去。如“你什么时候开始打网球的?”(开放式问题)就比“你对明天的比赛有把握吗”(封闭式问题)更能展开话题。
避免下面11种沟通方法
傲慢无礼型发号施令型回避型
评价命令模棱两可
安慰威胁保留信息
扮演或标榜为心理学家多余的劝告转移注意力
讽刺挖苦
过分或不恰当的询问
维持话题技巧
聆听:集中注意力,保持谈话的专注和聆听。留意对方说话时的内容及语气,可能会帮助了解对方感受或言外之意。记住对方的一些重要字眼和资料记下来,之后便于有针对性的回应。
回应:在谈话时,简单总结对方的内容,讲出对方观点及感受,表示已明白对方感受和说话背后的含意,对方会更喜欢和你倾谈,也能够促进彼此了解。
2.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技巧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距离、姿势、动作、眼神、声调音量、仪表服饰、身体接触,甚至你所布置的环境等。
面部表情
面部和眼睛是身体上最易引起注意的部位、是非常复杂的表情管道。与人交往时,面部表情宜生动有吸引力,并要配合说话内容,而笑容亦是面部表情重要一环,一个友善的笑容,表示愿意与人交往。别人接收了这个友善的信息后,也较愿意接近并与你交往。
眼神接触
如果你避免注视某个人,别人将猜测你是焦虑的,不诚实的,或正感兴趣于你的眼神看着的事物。眼神交流过多,如瞪视,会令人很不自然。适当的眼神接触是敬意和注意的有力象征。眼神接触能有力地表示出你的态度,如尊重、服从、胆怯、忿怒,亦是开放话语的重要技巧。眼神接触要自然,不要过频密或逃避眼神、或以敌视的眼望着对方。与人交流时不需全时间望着对方眼睛,可不时转移至对方面部的其他地方,例如:鼻、额头等。这样会较自然。身体姿势
身体姿势可以显示出你希望和别人有什么样的交往关系、对方所说的事你有没有兴趣等。双手交叉或双腿交叠得太紧,都是封闭式的姿势,显示紧张的心绪或没有兴趣和别人交往;双手不交叉,双腿交叠而方向指向对方或微微张开,都是开放式的姿态,这些姿势被理解成你精神放松,而且愿意和别人保持交往;面向别人并向前倾斜是非常重要的姿势,显示敬意和投入。
手势及其他动作
说话时可以适当地配合手势的运用,加强内容表达和感染力,不过要注意手势运用要自然,不要太夸张。不经意的咬着指甲、耍玩笔等可表达出坐立不安的情绪。紧张的人会手握拳,或扳折手指关节等。
线
声线包括语调、音量、清晰程度及流畅程度。语调要恰合,并且高低抑扬,给人有亲近感。音量要适中,不要过于大声或过于细声:大声令人有凶恶的感觉;过于细声令人听得困难。说话尽量要清晰及流畅,不要过于简略或含糊。
距离
人与人之间维持距离的远近,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场合或熟悉程度有不同的距离标准。可分为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一般情况下,服务距离为0.5~1.5米,展示距离为1~3米,引导距离为1.5米左右,待命距离为3米以上。
第四章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岗位与要求第一节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分类一、亚运会前期志愿者亚运会前期志愿者是指在亚运会筹备阶段,参与亚组委日常工作或专项活动,为亚组委提供志愿......
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员工懂得塑造与个人风格相适的专业形象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现代商务、社交的通用礼仪熟练运用 通过培训使员工提高职业化素养,从而提升企业精神面......
一、出色的服务态度、优质的服务理念你能代表你的公司和团队吗? 自信是职业形象的开始 职业化态度:态度〉技能 服务态度的重要性 亲切的礼貌用语 职业化眼神 运用视线服务 微......
医护人员的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时间:2014.2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主讲人:田丰医护人员的形象礼仪1、尽显专业的外在形象发型规范面容修饰及女士工作妆容工作服饰的规......
《职场礼仪与沟通技巧》课程背景:个人形象是构筑单位公众形象的基石,工作人员是否懂得和运用现代职场的基本礼仪,不仅反映出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而且体现出其所在单位严谨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