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一段话_如何读懂一段话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7:24: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怎样读懂一段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读懂一段话”。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怎样读懂一段话

作者:李光宏 蒋 娴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04期

古代学问家刘勰在他的代表作《文心雕龙》一书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个“章”是“句”与“篇”中间的桥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段”。显而易见,读文章不弄懂“段”的意思是不成的。书要一句一句地读,也要一段一段地去领会,才能进而理解全篇的内容。

“段”是由一些句子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衔接在一起的。每段话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并且和其他“段”形成这样那样的联系。不同的“段”在全文起的作用不同。

读懂一段话并不难。一般说来,可以分这样几步:先看清段中有几句话,弄明白每句话写了什么;再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按句间关系把一段话分成几层;再将各层归纳起来,概括出这段话写了什么。

这几步中关键的是两步:1.分清层次;2.归纳概括。也就是:一分,一合。

分,要分得开,分得准。有的同学总觉得句与句都连着,好像在哪儿也分不开。那可能是看的粗疏,对某些句子本身的意思还未看懂;或者是理解力差。辨别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可利用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标点符号等。更重要的是动脑思考,看看哪几个句子关系密切,这几个句子能否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合,要合得拢。这个“拢”不是把几层意思简单相加,而是根据每一层的轻重主次的地位和作用,弄清层与层的关系来归纳。这归纳需要有提炼、抽象和加工的能力。

只有分得开,才能合得拢;分得准确,才合得严实。无论是分,还是合,都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认真地读段,经常地训练分与合,思维越来越严密,越来越有条理,阅读的理解力就会越来越强。

怎样划分一段话的层次呢?主要就是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句间关系常见的有事情的时间关系,有事物的空间关系,也有人的心理过程发展关系,还有事情的逻辑关系。写同一时间、地点,同一发展过程,同一逻辑关系的句子,可以划分为一层。

1.《大自然的语言》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这段话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共8句话:①—④句说明春季的物候现象,⑤说明夏季的物候现象,⑥句说明秋季的物候现象,⑦—⑧句说明冬季的物候现象。因此,此段话可分为四层。说明了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反对自由主义》一文有这样一段话:“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

全段共4句话。①句先提出自由主义十分有害,②③句解释为什么有害,④句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有开始句、展开句及结束句的相当完整的段落。按提出问题,摆理由,做结论的逻辑关系可分三层。事理的逻辑关系有多种,如主与次,因与果,总与分,整体与局部,现象与本质等,不一一举例。

有些段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划分时要注意大小不同层次。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并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这段话共7句。从语言标志看,“不必说”和“单说”,把百草园的景物分为两大类,也可以说按空间关系,这段话可分为两大层。第一大层①句中又可根据分号或“不必说……也不必说……”等语言标志再分为两小层,一小层写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注视点由低到高,另一小层写动物(树上的鸣蝉、菜花上的黄蜂、草间的叫天子),注视点由高到低。第二大层②—⑦句先写动物(油蛉、蟋蟀、蜈蚣、斑蝥),再写静物(何首乌藤、木莲、覆盆

子),因此,③④句可分为一小层,⑤⑥⑦句可分为一小层。分清了层次,你会发现夏日的百草园草木葱茏,昆虫鸣唱,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整个园子的乐趣,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上述例文中有些是利用一些字眼来分层。常见的语言标志还很多。如“首先”、“其次”、“再次”、“过去”、“现在”、“将来”;又如“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还如“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诸如此类”等。抓住这些词语,分辨出主次、先后,相反、相对,总分等各种关系,会帮助我们分清句间的层次。

怎样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呢?

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往往要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这句话,首先要能概括全段内容,不能以偏概全。其次要用自己的话,或改写文章中的话,不能机械地重复原文语句。再次,语言要准确,简明。

1.“一路迎着溪流。顺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随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这段话共3句,分三层:①层人迎溪流走;②层溪流顺山势流;③层走到溪流出处——双龙洞。这三句话是按时间顺序组合的,连贯性很强,也没有中心句,概括时要注意把握整个连贯的过程。这段话可以概括为:迎着溪流上山走,走到溪流的源头。

2.“四周的景色秀丽异常。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来了。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虾儿,在眼前游来游去。

此段共4句。可分三层:①层写四周景色;②层写湖水;③层写鱼和虾。它们之间没有语言直接联系,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概括时就要找出它们是围绕什么话题或中心而写的。抓住共同的东西就完成了概括。可概括为:湖的景色优美。

有些段落,层次间是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等偏正关系,就可以运用复句的知识,从正句的意思来概括。

3.“„谦受益,满招损‟,这个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多年了。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真理。这条真理指出了人们成功和失败的道理。但是,可惜得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这个格言受到教益。”

这段共4句。可分两大层:①②③句为一层,④句为一层,两层间是转折关系。概括时,以“但是”后面的意思为主,可写成:人们并没有都从这句带着普遍真理的格言中受到教益。有的段落,不但没有什么中心句,也没有明显的表示层次或层次关系的语言标志。概括时就只有靠切切实实地弄懂句意,理解句与句之间深层的联系了。

如《社戏》有这样一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这段话共3句。乍看是写乘船所见的夏季江南的夜景,可是再仔细一读,就会发现,句间是与心理发展过程紧紧联在一起的。第①句豆麦、水草的清香能“扑面的吹来”,足见船行得不慢。第②句远处连山“踊跃”地“向船尾跑去”,更知船行飞快,“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一个“还”字,暗示了这以前有以为船慢的意思了。第③句“他们换了四回手”,说明这些弄潮的好手,至

少是让船一直保持着最高速度的。而“我”比船还快,远望前面有黑糊糊的一片,就以为是“依稀的赵庄”,竟“似乎听到歌吹”了,望见几点火,还“料想便是戏台”。这种错觉与猜想,说明盼望看戏的心情越来越急切了。因此说这段话是写看戏沿途所见,仅仅是表面的意思,虽然这夜景极富有诗意,并流露出“我”的热爱之情。含蓄着的却是盼望看戏的急切心情。只有看到深层的含义,才有助于阅读全篇。

分清层次,归纳段意,是读懂一段话的重要两步。要想使自己做得准确熟练,不要只热心记一些方法,要紧的是切切实实弄清每个词的意思,“逐句循诵”,努力理解,感受一段话的意思。另外,也要在反复练句的过程中,培养自己明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李光宏,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钟祥;蒋娴,女,大学学生,现居武汉。

小学生阅读怎样读懂一段话

怎样读懂一段话文章中的一段话,叫做小节或是自然段。一段话,有一个完整意思。它是文章的基本单位,只有读懂文章中一段一段的话,才能读懂全篇文章。读懂一段话的基本要求有六点:(1)......

1、怎样写好一段话

第一讲写好一段话作文里的每一段话都是由几个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呢?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组合成连贯的一段话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怎样写好一段话。★怎样写好句子......

怎样读懂古典诗词

龙源期刊网 http://.cn怎样读懂古典诗词 作者:李志勇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10期......

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怎样读懂古代诗歌古代诗歌,有比较浅显易懂的,但更多的在阅读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有时读一首诗,看了几遍还是不甚了了。遇到这种情况,可尝试以下的方法,或许对......

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怎样读懂一首诗歌全国卷与安徽卷有诸多不同之处,在高考中,古典诗歌鉴赏是必考题,分值在8--11分之间。命题者一般设计两个问题,考查同学们“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

下载怎样读懂一段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样读懂一段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