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祖庙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思考
郑年胜
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剧,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祖庙街道是佛山市禅城区老年人口最多的街道,辖区有9个村和56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32.4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55,706人,占全区老人总数的60%,占全街道总人数的18.11%,人口老龄化情况非常突出。
国家民政部《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因此,大力推进我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思考适合祖庙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具有现实意义。
一、祖庙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
(一)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建设
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祖庙街道专门成立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养老服务社会化实施方案,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并依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组建了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机构,承担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工作。各村(居)委会也相应成立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协调小组”。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稳步推进街道养老服务社会化各项工作的开展。
2.建立综合服务平台。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禅城区和祖庙街道合力建成一所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2011年1—7月,祖庙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累计服务老人33,701人次。其中,生活照顾、上门巡诊、日间托养等服务1222人次;平安钟服务10,482人次;24小时热线服务802人次;文体康乐服务19,219人次;邻里互助服务1976人次。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特色
1、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范围。祖庙街道重新制订了《祖庙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申请办法》,在佛山市“两类九种”老人的基础上,率先把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范围扩大至“四类十五种”老人。凡符合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四类十五种”老人均可每月享受政府折合20元—300元的服务费资助,不属于政府资助服务范围的其他“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也可预约有偿服务。经调查统计,我街道目前符合政府资助的“四类十五种”老年人有1736人,已经享受生活照料、康复理疗、上门巡诊、日间托养以及平安钟等服务的老人有747人。其中:政府购买服务有491人,自费服务有256人。祖庙街道全年预计要投入政府购买服务经费106万元。
2、建立服务评估小组。负责对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进行上门评估,并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审定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人员、服务时间、服务地点和护理服务等级,为老人度身制
订服务方案,同时指导助老员和医护人员开展上门服务。截至7月底,评估人员已登门探访了37个村(居)的413位老人,受到老人及其家属的肯定。
3、建立房屋质量监督小组。负责每月定期检查、监督、验收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据今年1—7月的服务质量评估和服务评议统计显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满意率保持在99.79%以上。
4、推广“邻里互助”。祖庙街道围绕“助人自助”的服务宗旨,在社区推出了一项以“邻里关爱、长者互助”为主题的居家养老志愿服务计划,呼吁各社区的退休老人和赋闲在家的居民加入“邻里互助”服务行列,以定人、定点、定帮扶对象的“三定”形式,为本社区邻近的困难独居老人提供“每天一访”和生活照料服务,帮助社区的困难老人缓解困境。目前,祖庙街道辖下的65个村、居通过“邻里互助”的方式,已为有需要的老人解决了代买菜、代购物、代缴费以及精神慰藉、生活照顾、紧急援助等多项服务需求,有效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2010年,参与服务的热心居民达8720人次,服务老人达到10,590人次。自2007年至今,通过开展“邻里互助”,累计服务老人达283,294人次。
(三)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
1、培育民间组织。我们引进了香港时冠安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采取“企业投资运营、街道购买服务”的运作模式,率先在禅城区建设开通“安颐通”平安钟呼援服务系统,并由该公司新成立的安颐通助老服务中心负责管理运营,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24小时的紧急救援服务和非紧急的社区生活服务。该系统
自2009年3月开通以来,安装使用“安颐通”平安钟的老人已有1841人,按钟求助的老人达到了18,734人次。其中有62位老人在突发急病或火险时按钟获得了及时救助。
2、整合社会资源。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祖庙街道为老人服务的一个平台,利用社区医疗卫生及专业服务资源,每月定期开展医疗保健、康复训练、音乐治疗、健康讲座、心灵疏导、手工创作以及茶艺沙龙、书画沙龙、互联网电影专场、卡拉OK场地等形式多样、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及康乐服务。仅是2011年1—7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接待中老年人达到8740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四)居家养老服务的信息化
1、实现“网上服务”。开通了“83392923”24小时社区呼叫服务热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支援服务。目前,通过热线求助的老人和社区群众已有802人次,服务满意率达到100%。
2、开通“四网”联动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社区的一切资源优势,构建了一个集平安钟呼援服务网、24小时热线服务网、信息服务网、社区实体服务网等“四网”联动的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居家养老服务。
3、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管理方式。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安装一套IC卡管理系统,对康复训练、心理咨询、音乐治疗、体育健身、文化娱乐、保健养生等多个免费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祖庙街道辖区50岁以上的长者均可凭IC卡参加各项免费服务活动。由IC卡管理系统对参加人数自动统计,让街道及各服务单位
负责人及时掌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信息,为设计服务项目和制定服务政策提供依据。为了鼓励广大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我们还开展“刷卡积分”有奖活动,深受广大老年人的好评。该系统自去年7月投入服务以来,凭卡前来活动的社区老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
二、对做好祖庙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
祖庙街道应按照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市场为手段、以家庭为基础的思路和原则,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公益性质的公共投入,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社会建设成果。通过有力的政策引导及市场化运作,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载体,做好祖庙街道居家养老服务。
(一)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核心是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和慈善业等产业。做好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家庭服务业、慈善业等相关产业的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取自办、合办、联办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项目兴办老年福利事业。以政企合作、市场运作的手段,做好居家养老服务。
加快发展社工专业化服务,引进具有资质的机构开展包括老人、妇女、青少年以及家庭等领域的社会工作,通过应用社工的专业理念和模式,全面提升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
(二)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是平台建设
通过“佛山名镇”拆迁改造、城中村“三旧”改造等城市建设工作,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通过改造加快
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搭建起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网络和管理体系。
建立定期评估监督。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类服务内容的量化标准和质量要求,实现规范服务、规范管理,并通过强化监督检查实现全员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三)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点是社区服务
社区是社会与家庭的中间纽带,是养老服务社会化在城市的重要载体。积极打造“全方位、多功能、特色化”的综合社区,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着重建设一批立足社区、面向老年人、方便实用、形成网络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让老年人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社区福利服务。要动员和组织区域内文化、体育、医疗、商场等单位,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三优”特色服务。要整合社区内外人力资源,在社区建立起以社区专职工作者为骨干、以社区志愿者为主体、以社区单位、学校等参与为主体的为老志愿者队伍,采取帮对互助、邻里相助、慈善济助、组织协助等方式,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问题。
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我市在198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就超过总人口的10%,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09年,全市老年人口已达14.8万,占总人口的18.3%。预计到2015年将迎来第一个......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幸福社区2011年5月28许伟机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老龄化社会问题愈显突出,如何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社区老年人绝大多数是居......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服务法规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简称《条例》)将于1月29日表决,如果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条例》......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通过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大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通过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