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勤工俭学融入学生生活,有效实现育人功能_学生社团育人功能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7:13: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将勤工俭学融入学生生活,有效实现育人功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生社团育人功能”。

将勤工俭学融入学生生活,有效实现育人功能

摘要:现在的学生,自己不劳动,而对于劳动的人更是给予鄙视的态度,不懂感恩,不懂珍惜,只知道一味地享受,一味地索取。这些都不能不反映出我们现行学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勤工俭学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的一种方式。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它与教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一样,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当前教育要想有效实现育人功能,勤工俭学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关键词:勤工俭学 融入生活 育人功能 正文:

现行教育存在的育人功能缺失问题

父亲对放假回家的孩子说:“你去地里看看咱家谷子长的怎么样?”不一会儿,孩子从地里回来了,向父亲报告说:“爹爹,谷子长的又高又多,草长的又低又稀。”隔一天父亲亲自去地里视察,才发现,长得又高又多的是草,长得又低又稀的才是谷子。这就是现阶段农村孩子的真实情况。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作物尚且如此陌生,更何况城市里的孩子呢?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根本不愿参加社会劳动。小学生不会洗和折叠自己的衣服和睡觉的被子的大有人在;初中生不会使用铁锹、锄头的学生不低于60%,更区分不了韭菜和葱;高中生连简单的照明灯头都不会接。他们自己不劳动,而对于劳动的人更是给予鄙视的态度,不懂感恩,不懂珍惜,只知道一味地享受,一味地索取。这些都不能不反映出我们现行学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早在上个世纪末,列宁就曾经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还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党的教育方针也明确指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也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重点,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和各学科教学中”。在1983年,国务院就已经批准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请示和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

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当前教育要想有效实现育人功能,勤工俭学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勤工俭学活动的育人功能

什么是勤工俭学呢?勤工俭学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的一种方式。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它与教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一样,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勤工俭学活动除了有利于学校解决经费不足问题,通过勤工俭学基地的产品和收入改善学生生活,降低学生寄宿、就学经费开支,确保学生有足够营养伙食和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外,更重要的是它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方位、全面发展,有利于教育育人功能的有效实现。同时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和体育、美育的重要活动,是将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桥梁。

现在我们在学生中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光凭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空洞的理论说教,凭给学生念几篇所谓感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显然已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热爱劳动、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也只有通过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系列勤工俭学活动中才能逐步形成。让学生到工厂听听机器轰鸣,看看师傅发愤图强的拼搏精神,他们的心灵深处会留下难忘的印象,带领学生到车间和生产线上参观,让学生感受工业生产的紧张和严密,明白劳动是要科学知识作为支撑的,即使将来考不上大学,当不了科学家,也要努力学好知识,当好农民和工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人;“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每一个小学生横竖都能背诵的诗句,现在又有几个中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和体会,所以他们可以随便乱倒饭菜,他们根本不懂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道理,因此让学生到农田参加一次勤工俭学活动,体验一次劳动,尝尝劳动的艰辛,听一下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说明,他们才懂得成果来之不易;让他们爬山采一次药,使他们懂得不畏艰险的人才能到达顶峰;让他们种一棵树,并确保其根深叶茂的历程,使他们懂得在树下乘凉的快意和成才的欢乐;让他们参加一次夏(冬)令营活动,领略祖国秀丽山川、历史名城,感悟大自然和高新科技的奥秘,使他们懂得只有强国,才能兴家,从而树立“为国家之崛起而读书”的道理,也就是说让学生从小就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

这样勤工俭学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用科技,学生在从事勤工俭学活动中他们可能学会很多做事的方法和技能技巧,做人的道理,不仅身心受到教育,良好的品行逐渐形成,而且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他们的身体素质也会受到锻炼,各种器官的协调功能得到训练,意志和毅力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磨炼,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再达到乐于学。既锻炼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又让学生从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增加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是对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真正促进了学生全方位、全面的发展。

目前勤工俭学所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

但是,目前勤工俭学活动的实施还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面临着许多困难。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方面。由于高考制度和就业压力,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这一思想认识在人们心中已成定势。而在功课之外,参加其它一切活动,都认为是不务正业。此外,还有不少人认为,学生在学校搞勤工俭学是为老师个人谋利,因而有不少的流言蜚语,它不但扭曲了学校的形象,也打消了教师的积极性,很不利于学校勤工俭学的发展。

2.经济能力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完全可以承担学生的义务教育阶段费用,加之学生勤工俭学创收效益比较小,特别是“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的出台,使利用勤工俭学收入上学的观念更加淡化了。

3.教育方式方面。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也相对溺爱,认为孩子小、不会干,在家很少安排参加家务劳动锻炼;学校教育中勤工俭学也不被重视,非考试科目要给统考科目让路,开展活动形式也相对单调、枯燥,没有新意,不被学生喜欢,使勤工俭学工作长期处于一种低水平发展状态。

4.安全稳定方面。由于安全无小事,所以人们都怕出事,不敢开展、不愿开展活动,给勤工俭学的发展造成了障碍。

将勤工俭学融入日常生活,有效实现其育人功能

勤工俭学具有双重功能,即创收功能和育人功能。此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育人”是出发点,也是最终目标,而“创收”则是一种自然的回报。

据此,学校开展勤工俭学首先要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路子。要因地制宜,拓展勤工俭学途径。如农村学校可以利用大山里的资源发动学生上山拣柴、挖药材、采野菊花等,让学生亲自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寄宿制学校,往往学生的剩饭剩菜成了垃圾,卫生很难管理。可变废为宝发展养殖业,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又能改善师生生活,为学校创收。

其次,要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发动广大师生员工全员参与,并且善于从小处着眼。长期坚持,不要期望“一口吃个胖子”或是好高骛远,那样往往会导致“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最终一事无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把勤工俭学的收入与师生的劳动挂起钩来,使他们通过劳动能得到实惠,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加强管理,建立勤工俭学长效机制。开展勤工俭学,主观上是以育人为出发点,客观上也确实能为学校创收。那么在整个过程中,要善于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如项目的管理、资金的管理、安全的管理等要项项落实到位,要切实做到决策民主、管理科学、经费公开,尤其在经费的管理上要下功夫。如果少数人特别是具体分管勤工俭学工作的人从中做手脚,中饱私囊,个人违规姑且不论,另一方面它必将会打消学校其他成员参与勤工俭学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勤工俭学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管理,使勤工俭学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第四,把握政策,争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政策,学校要注意把握政策标准,依靠政策求得自身的发展,切忌把自己变为他人的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学习,把握政策,选准路子,同时还要争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广泛宣传勤工俭学的意义,使家长和社会充分认识学生在校参与勤工俭学的重要性,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勤工俭学的发展。达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特别是资助特困生为目的。

学校通过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发挥 “主人翁”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勤劳意识、节约意识、爱护校园意识、爱惜劳动成果意识等。从而学生会自觉的把勤工俭学活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1、减少纸张浪费。

作业本、草稿纸、试卷、档案......学校里无时无刻不是在消耗着纸,可想而知,纸张的浪费量有多大,所以学校应该积极做好节约用纸这一工作,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

2、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学校师生是消费一次性餐具的重要群体。“白色污染的危害想必大家已有目共睹。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对学校周边环境也有利无弊。

3、节约电能。

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据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除了电灯,在使用其它电器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消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它处于无霜状态。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26℃左右就行了。

4、节约水资源。

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节水又方便,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

5、家庭节能减排。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单位。家长在家里要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学会洗衣做饭、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家长绝不能越俎代疱。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逐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目的,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家庭要做好这工作就要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四方面着手。

“衣”:我们都知道,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穿旧了的不要的衣服,如果将这些衣服直接扔进垃圾桶,回收站处理起来很麻烦而且浪费。其实我们不妨变废为宝,来个旧物改造,如将衣服剪开,可作为抹布使用,既节约又实在。

“食”:从小就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现代人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档次,人们追求餐餐合理美味营养,过夜、过餐的没营养,不吃;如果大家都这样,浪费的粮食不计其数。要知道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许多人正在受着饥饿的煎熬,所以我建议大家要吃多少煮多少,以免造成浪费。

“住”:生活要充满智慧,节俭生活也要有妙招。为了节水,我们可以用节水水龙头、节水马桶;为了环境,买菜我们可以用菜篮;为了省电,我们可以使用节能灯等等。

“行”:提倡以走路代坐车。如果时间允许,路程允许,不妨步行,这样,既健康又环保。

6、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的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

7、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做到变废为宝”。

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让我们行动起来,节能减排,挽救地球家园的命运,维护人类的一个继续生存的未来。

总之,“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勤工俭学在培育人才、建设祖国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要开阔思路、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充分利用当地条件,采取多种形式,把勤工俭学活动开展起来,持之以恒,并将它推向新的阶段,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语文本身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不受时间限制;从国内到国外,不受地域约束;既有浓郁的亲情,又有纯美的风光;富于生活气息,具有时代风貌。可以这样说......

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

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作者]安阳中心学校 焦晓瑜[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

将写作融入到生活中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将写作融入到生活中去,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将生活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将生活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这句话明确地说明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理论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就不能脱离实......

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及实现途径摘要:高校学生公寓是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延伸,公寓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本文从公寓文化建设育......

下载将勤工俭学融入学生生活,有效实现育人功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将勤工俭学融入学生生活,有效实现育人功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