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社会工作2003发展民间观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2003-2013四川社会工作发展民间观察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韦克难)
2003年。四川政界和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还很低,很少人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但既使这样,四川已经有海外社会工作机构在提供服务了,早在2003年初,香港社区伙伴已经开始在四川开展社区发展、扶贫工作。四川省也早在2002年已经有西南石油大学、宜宾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2003年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等也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
2004年。这一年,四川社会工作没有明显的发展。1984年进入中国内地、总部设在成都市的国际NGO----国际小母牛也一直在做扶贫工作,2004年开始招募社工专业学生作为志愿者。
进入四川最早的社会工作机构当属香港土房子,早在2004年他们已经开始进入四川凉山、甘孜二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开展助学服务,机构负责人为庞志诚(阿佬)先生,他们主要关注贫穷、青少年教育、孤儿帮扶等,尤其是对少数民族的贫穷家庭青少年上学进行支助。
2005年。香港土房子在成都市金堂县成立了金堂儿童之家,开始收养孤儿,2008年“5.12”以后他们又开始在成都市周边的区县开展灾后重建、社区服务的工作。阿佬是香港注册社工,从事社会工作已有30多年,对慈善事业非常热情、专注,他还专门培训四川本土的社会工作者;此外,从2004年开始他还到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等院校对社工专业学生进行培训。
2006年。2006年10月份,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提出要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年底,四川省委组织部专门组织相关政府部门、人民团体、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的代表,召开了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座谈会,对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工作安排,会上决定对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现状进行调查。年底,由西南财经大学对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进行了相关调查。
2007年。这一年是四川内生性发展的一年。四川省社会工作得到强力推动,由四川省委组织部领导、四川省民政厅具体组织实施了四川省“社工人才百人计划”。四川“社工人才百人计划”招募工作于5月17日正式启动,该计划的招募对象为2007年毕业的省内全日制普通高校社工及相近专业的大专以上毕业生。招募的100名志愿者到城乡社区、基层民政服务机构从事为期两年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省民政厅划拨了一百万元经费用于该项目的实施。
志愿服务人员每月发给800元的生活补助。这次招募的志愿者名义上去做社会工作,从事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社区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服务。他们大部分去了社区,有一小部分去了民政部门的福利事业单位。
从四川省“社工人才百人计划”实施效果来看,无疑是推动了四川省社会工作的发展,尤其是民政部门增强了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不足之处,是采用志愿者这种形式,再加没有督导、团队的支持,很难保证服务的专业性。事实也证明,这百人社工,有大约一半一年后选择了离开,还有一部分人二年后留在了社区居委会,不过,他们已经被行政化的居委会人员同化了。
2007年7月,在民政部确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中,成都市共有包括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以及成都市第一福利院、第二福利院、救助站、儿童福利院、SOS儿童村、精神病院、光华军干所、草堂军干所在内的8家单位入选。但由于缺乏专业社工,试点地区的效果并不好,社会工作没有实质变化。
2007年8月,四川省首个社区矫正中心“心晴工作室”在青羊区成立,并注册为非营利性民间组织社团。
2008年。这一年是四川省社会工作大发展的时期,发展的外力因素是“5.12”汶川地震。在地震前,成都市民政局也委托西南财经大学开始了成都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成都市缺乏社会工作人才,更缺乏社会工作人才生长的环境,没有社会组织,没有发展社会工作的激励政策和制度规定。“5.12”地震后,大量外来的社会工作者进入四川,较早进入灾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有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系张和清教授领导的社工服务队在汶川县映秀镇开展服务,在中山大学兼职任教的罗观翠教授领导的启创社工协会在汶川水磨乡小学开展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史特尔教授领导的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系进驻理县开展服务,并在同年11月成立了四川最早的本土社会工作机构----理县 2 湘川情社工服务社,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在北川成立了曲山镇社工站,以及上海社会工作的几支队伍。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数“上海社工灾区援助团”,该团分为四支队伍,从6月25日开始陆续进入都江堰板房区开展社会服务,这四支队伍分别是华东理工大学服务队进驻都江堰“勤俭人家”安置点、复旦大学进驻都江堰城北馨居祥园安置点、阳光·上师服务队进驻幸福家园安置点、浦东新区服务队进驻滨河新村安置点,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部分教师参加了复旦大学服务队在城北馨居祥园安置点的服务工作。同时,海外社会工作队伍也进入灾区,包括香港无国界社工、台湾儿童福利协会、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等都开展了一些社会工作服务。
2008年6月-2009年4月间,联合国儿基会和国家妇女儿童办在震后第一时间合作开展了震后儿童保护的综合性服务项目:儿童友好家园,该项目覆盖省内地震重灾区的绵阳、德阳、广元、成都、雅安、阿坝、凉山、攀枝花8个市(州)、21个县(市、区),共建成40所儿童友好家园。儿童友好家园参加者主要是社工专业的学生,高校教师以督导的方式也参与了。其中,儿童友好家园第一期,以高校教师为主的专家督导式介入有9所高校,共3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人。第二期,以高校学生为主的暑期实习式介入,共有川渝10所高校介入,135名学生参与,43名教师参与,设有7名总督导,3名项目助理,共计188人参与,该项目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服务活动。
2008年9月,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合作开展的“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启动,包括南开大学在内的全国十余所高校的社工系师生,进驻了四川德阳和广元的10所“抗震希望学校”,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
同年11月,四川省委组织部也组织了西南财经大学等四所高校到五个市县针对基础干部开展社会工作和心理辅导,西南财经大学分别在绵竹市、北川县建立了社工站,西南民族大学在汶川县建立了社工站,西南石油大学在彭州市建立了社工站,四川农业大学在什邡市建立了社工站,由四川省委组织部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这也是四川首次党政机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这五个社工站分别开展了3个月的社工服务,重点针对的人群是基层干部,解决的是他们的心理问题,灾后应急心理障碍。事实上,很多社工站开展的服务都有所扩展,如绵竹社工站 3 就对当地学校、居民开展了社工服务,链接了很多资源给灾区居民和学生。
“5.12”后,这些外来社工带来了专业方法、专业理念,他们都非常重视需求调查,并且根据需求调查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推动了当地社会工作的本地化;促进了地方政府和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国际社工机构对本土文化很难适应,国内外援社工机构人员流动很大、注册机构很难、经费较困难,本土机构也缺乏专业支持。
2009年。这是四川社工机构本土化的一年。这一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主要还是在汶川地震灾区。四川省民政厅组织四川社工,主要是社工100人计划的还在坚持的一部分社工在灾区设立了三个社工站。据不完全统计,在灾区服务的社工都以社工站的名义出现,它们有:上海社工都江堰工作站、广州社工映秀工作站、广州社工水磨工作站、无国界社工雷鼓工作站、湖南社工理县工作站、四川社工北川工作站、四川社工安县工作站、四川社工平武工作站、鹤童社工站、NGO备灾中心汉旺志愿者服务站、爱得绵竹社工站、都江堰社工向峨社工站、绵竹市青红社工站、绵竹剑南镇社工站、平武县南坝社工站、西南财经大学北川社工站、西南财经大学绵竹社工站、四川农业大学蓥华社工站、西南民族大学汶川社工站、西南石油大学彭州社工站。
四川本土化最早的是都江堰。都江堰市民政局在上海民政局带动下,抓社工队伍建设,社工队伍茁壮成长,市民政局成立了社会工作科和市社工协会,出台了发展社会工作的相关文件。都江堰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成效较显著,2009年成立了“上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华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工组织,已有专职社工50人左右。
绵竹市成立了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绵竹社会工作服务站”发展而来,它是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5·12”灾后重建公开招标中标项目发展而来,关注灾区居民的生计发展。
2010年。这一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主要还是在汶川地震灾区,据西南财经大学当年的调查,很多社工站已经停止工作,大约只有10家还在灾区坚持。这一年,成都市在社会工作的制度建设上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2010年6月出台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简化工商经济类、社会公益类社会组织登记程序。在西部地区率先启动社 4 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大力培育扶持基层社会组织,推进基层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双轨制,简化了登记手续,降低了准入门槛,这为成都市促进社会组织不断壮大提供了制度环境,为成都市社会工作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成都市社会工作者积极倡导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开始受到重视,报考人数增加很大。
2010年6月宜宾师范学院注册了宜宾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11年。这一年是成都市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大发展的一年。四川省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11〕25号)文件精神,四川省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的意见》、《成都市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五大实施纲要(2011-2015年)》、《关于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这些地方文件的出台是本地高校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倡导社会政策的结果。
2011年1月,成都市第一个市级注册的、没有主管机关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成都市田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是《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出台后的第二家社会组织,它依托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教师组织成立的,机构还没有成立就由温江区共青团购买了温江万春青少年空间的项目,这也是四川省最早购买社会工作的服务项目。在广元市,2011年1月,也成立了广元市利州区希望社工服务中心,它是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发起成立,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作为上级主管单位的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
这一年,成都市温江区与西南财经大学进行校地合作,共同推动温江社会工作的发展,温江区成为民政部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在三个街道(镇)进行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试点,开展“三社互动”,即社工、社会组织、社区互动,促进了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的发展,试点工作效果明显,得到了成都市民政局的肯定。
事实证明,社会工作如果要大力发展,必须要由政府主导。2012年。四川社会工作继续得到发展,社会工作机构大量注册,仅成都市到2012年底,就已经有59家社工机构,但其中大部分机构没有任何经费和活动。社会工作在成都市发展较好,温江区在全区推广社会工作,每个街道(镇)拿出20万元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新都区的大丰街道、新都镇都开始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龙泉驿区大面街道也购买了社会工作服务。
虽然有个别地方政府部门购买了一些社会工作服务,但从总体上看,这些购买服务不仅经费少,而且购买服务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缺乏连续性和制度支持。这些试点往往被作为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有党政领导到项目试点去考察。这些试点无疑对社会工作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2013年。四川社会工作又一次大发展。这一年民政部下发了《关于确定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社区和单位的通知》,确定全国61个地区、103个社区、180个单位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社区、单位)。四川省有17个地区(社区、单位)名列其中,包括: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锦江区、成都市金牛区、成都市成华区、成都市温江区、都江堰市为全国首批示范地区;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玉林东路社区、资阳市雁江区资溪街道黄泥井社区为全国首批示范社区;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医院)、成都市儿童福利院、成都市第二福利院、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广元市光荣院、泸州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资阳市精神病医院、都江堰市上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汶川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后,又吸引了大量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到灾区进行帮扶,进入灾区提供服务的多为公益性机构,专业社工机构不多,有湖南的湘川情社工中心、成都市心家园社工服务中心,其服务项目都较小,参加壹基金的“壹乐园”项目的机构和社工算较多的。
这一年,社会工作各种培训如火如荼的发展,成都市不仅开展了大量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的考前培训,也有社工督导培训,还有很多社工继续教育培训。同时,民政部、四川省民政厅也组织了几期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培训。资阳市、凉山州、遂宁市、泸州市等民政部门也开始组织系统内职工进行社工知识培训。事实说明,对地方领导进行社会工作知识培训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效果最为明显。
四川省民政厅从这一年开始,拿出了500万福利彩票资金购买了24项社会 6 工作项目,支持了十多家社会组织;同时,还开展了民政部的“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项支持计划项目18个。同样是这一年起,成都市从财政资金中拿出300万元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共支持了27个服务项目。
社工项目总体运行是好的,当地政府、服务对象都很满意。但由于每个项目经费有限,一般一个项目几万元到十几万钱,导致社会工作者收入不高,社会工作机构很难招聘到称职的、有经验的社工;同时,由于项目资金不多,社会工作机构规模都很小,大多机构仅几个人,而且员工不稳定,社工职业倦怠较多,流动性很高,这也是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一、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助人自助为宗旨,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结构不可或缺......
观 专业:社会工作学好: s15301031察 报 告姓名:观察报告——以九龙园小区为例随着社会不断的快速发展,社区作为一个人们生活相互关联的大群体,其数量和质量都愈加引人关注。为了......
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大事记1987年9月民政部在北京马甸举行了社会工作教育论证会,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奠定了基础。1988年北京大学设立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社会......
4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站工 作 简 报2008年第4期 (总第4期) 2008年12月21日本期要目社会工作站参加省委组织部“灾区基层干部心理援助计划......
服务对象观察记录一、观察的基本情况1、观察目标。(这一部分简要描述你们目标人群定位,观察的人数)我们观察的目标人群是福州市的外来务工子女,主要是小学生。观察的人数限定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