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悟投资理财之道_中国传统文化心得感悟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7:00: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悟投资理财之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心得感悟”。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悟投资理财之道

湖南农业大学MBA导师

杨孚初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创新,她像一坛老酒,越陈越香,至今仍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它将照耀和指引我们的子子孙孙,让我们的子子孙孙越来越富庶,让我们整个中华民族越来越强盛,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那么我今天的讲题就是从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等阐释入手,带领大家遨游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海。从在文化大海的寻觅之中,看能否找到投资理财的浪花,来映照我们的思维,知道我们的行动,从而丰富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品味。

一、基本概念阐释

(一)文化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要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非常之难。有人曾做过统计,关于文化的定义至少有200多种。人类学鼻祖英国的泰勒于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定义,成全世界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综合起来看,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各种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2、文化的分类

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等显著特点,很难对文化给出一个准确的、清晰的分类标准,因此对文化的分类,只是从某一角度出发的分析。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两种,即“四层次论”和“三层次论”。四层次论(从内部结构划分)

文化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质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务。如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

制度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

行为文化: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意识活动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等,即通常所说的文化。这是文化的核心。三层次论(从文化层级划分)

文化分为以下三个层次:高级文化、大众文化、深层文化。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化、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指习俗、礼仪等。

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

(二)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上各个地方、每个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

1、基本概念: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并为世世代代所传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核心就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诗、词、曲、赋、音乐、喜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等。

2、显著特点:有五大特点

世代相传。五千年来绵延不断。

基本稳定。尽管不同的时代都有所创新,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但其精髓不变。

特色明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所特有,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博大精深。“博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无所不包。“精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玄妙无穷。

3、表现形式 诸子百家:

儒家:孔子 《论语》;孟子《孟子》;荀子。仁、义、礼、智、信、中庸

道家:老子;庄子;道德;逍遥 墨家:墨家《墨子》;兼爱 法家:韩非 《韩非子》;李斯 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文学艺术:

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歇后语、成语、酒令 传统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中国戏剧:京剧、汉剧、川剧、皮影戏、黄梅戏 民间工艺:剪纸、风筝、刺绣、泥人 艺术:琴、棋、书、画

传统节日: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 宗教哲学:佛、道、儒、阴阳、五行、八卦 中华武术: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太极 传统中医:中医、中药

民风民俗:礼仪、婚嫁(红娘、月老)、丧葬

饮食茶道: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菜系、茶道 传统神话: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后羿射日、嫦娥飞天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前面已经讲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我认为必有亘古不变的精神内核。那么其精神内核或者说起精髓是什么呢?其精髓就是儒家文化,或者说就是孔孟之道。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思想主要由春秋时代的孔子所创,其中心内容是孝、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下面我们从两个大的方面去理解,一是儒家思想,二是太极图。

(一)儒家思想

1、发展形成源流

春秋时期: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礼义》、《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时期:加《论语》、《孝经》、共七经

唐朝时期:加《周礼》、《春秋公羊传》、《春秋轂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宋代时期:加《孟子》共十三经,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构成了儒家思想的景点内涵,后来概括总结为“四书五经”,“四书”是指《大学》、《礼记》、《论语》、《孟子》,“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2、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阳明不得不给大家详细说一说,他生于1472年,卒于1529年,浙江余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他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还能统军打仗,是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发明“身心之学”倡良知之教,修万物于一体之仁,其学术思想在日本、韩国、朝鲜、东南亚、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核心内容

其核心内容主要阐述天地人之道、处世之道、为人之道、人生之道。

天地人之道:论语的精髓就是把天之大、地之厚融入了人的内心,使天地人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天时、地利、人和,做到天人合一,这是事业成功,国家兴旺的基础。现在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古圣先贤对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处世之道: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就是处世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普遍价值观。它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好的,什么事是坏的。强调做事要有分寸,做事“太过”和做事“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这里有一个问答就是最为生动地解释。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不赞成以怨抱怨。如果以怨抱怨,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市区的不光是自己的幸福,还有子孙的幸福,这是非常可怕的。以德报怨也不可取。如果你付出了太多的感情和恩德,用仁爱来面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和事,这是一种人生的浪费,不值得。那么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率直、磊落,即高声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孔子的这种态度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用在最改用的地方。特别是现代社会,物质繁荣,节奏加快,价值多元,这就要求我们迅速做出判断,选择属于自己的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怎样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呢?换句话说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作“好”呢?孔子认为,过分疏远和过分亲密都是最佳状态。儒家文化告诉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稍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哲学寓言故事,叫《豪猪的哲学》。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了刺,大家挤在一起果冻。当离得稍远一点的时候,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往一起凑,挨近了,尖利刺又彼此扎着对方的身体,于是就开始疏离;离远了,又觉得冷……如此反复,经过很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度。

《孔子问答》和《豪猪的哲学》都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人与人交往的分寸,首先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再让自己成为一个是他人快乐的人,他人快乐,整个社会就会快乐充满着温暖的阳光。这些就是儒家文化教给我们的处世之道。

为人之道:儒家文化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善良的人,即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一个人做到了内心仁厚、宽和,就可以做到不计较、不纠缠,就没有烦恼了。勇者无惧:一个人内心具备了足够的勇气,就能一往无前,自然就不害怕。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了解和观察他得社交圈子就够了。儒家文化也告诉我们怎样交朋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即我们交友要结交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博学多才的朋友;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两面三刀的人,夸夸其谈的人,不要与他交朋友。交友之道给我们的启示:什么样的人可交朋友,什么样的人不能交朋友,加强自身修养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更有光彩。儒家文化还告诉我们要心地敞亮、宅心仁厚、心如止水,这样你才能坦然面对生与死、得与失、成功与失败,在人生旅途中还有可能收获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这样人生才活得有价值,才活得精彩。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曾写下了一首传颂千古的禅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秋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慧开虽是一名禅师,但这首诗偈却闪烁着儒家思想的光芒。这就是儒家文化的心灵之道。

4、价值地位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儒家文化也不例外。儒家文化在先秦时期遭到墨、法、道家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又遭到统治者的排斥,在元朝先后又受到了玄学、佛学的挑战,近代的五四运动更是儒家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洗劫,但儒家文化仍旧绵延至今。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儒家文化既根植于中国固有的价值体系,又能及时自我调整创新,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儒家文化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

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儒家文化是国学的核心主体

(二)太极图

儒家文化崇尚“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其核心。柔中含刚,刚中存柔,刚柔并济,不偏不倚的为人处世之道---中庸之道,千百年来传承至今。太极图就成为了对儒家文化最好的诠释,此图相传为古代圣人伏羲氏首创,是一张可以保罗万象的图,也是最神秘的一张图。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太极图为宋代周敦颐所作。太极图是图式最为简单,内涵最为丰富,造型最为完美的图,古今中外还没有第二张图能与之相媲美。

1、看图识图

太极图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白色谓之阳鱼,黑色谓之阴鱼;阳鱼头抱阴鱼尾,阴鱼头抱阳鱼尾,互相纠结婉转;阳鱼头中有阴鱼眼,阴鱼头中有阳鱼眼,相互包容,相互蕴含,相互激发,相互转化。

2、字面解读

太:初始、宗源、无上之义 极:最端之位,结构之元之义 太极:最高级、最标准、最完美之义

3、真实含义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真是太极的基本理论。太极图有七大含义:结构、规则、玄机、均衡、圆融、交易、方向。即世间万物都存在于太极之中,并在太极的主宰下运动、变化、发展;它以旋极为运动形式,圆融为运动品质。宋代著名理学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年,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派开山鼻祖。)对太极图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太极图论,全文249字,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一读。

4、对儒家文化的阐释

太极图由阴阳两部分构成,成为一个图融的整体,阐释了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就是儒家文化中的天地人之道。

太极图中阴鱼阳鱼各自参半,成为一个平衡的整体,任何一方或多或少都将破坏平衡,我们必须做到阴阳和谐平衡,这就是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

太极图中阳鱼头中有阴鱼眼,阴鱼图中阳鱼眼,意指大中有小,小中见大,相互包容,相互蕴含,相互激发,相互转化。这就是儒家文化中的为人处世之道。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投资理财观

刚才和大家一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海里遨游,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告诉了我们天地人之道,处世之道,为人之道,有朋友会问,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告诉我们投资理财之道?其实不然,投资理财之道就蕴藏在上述的“道”之中。金融、保险、投资等这些现代市场经济的行为都在传统文化中得到了体现,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而已。

(一)中国传统文化植根农耕文明,几乎没有发达的市场经济,没有保险、股票、养老基金、投资基金等。经济活动主要靠家庭、家族(血缘关系)及熟人朋友(感情关系)来维系。这是家庭家族就成了主要的经济互助体和社会共同体,成为了一个非正式的内部金融市场。家就成了那个时代个人达到规避未来物质风险,精神风险的最为可靠的安排。因此,那个时候投资主要集中子女身上,资金的拆借等金融行为也主要集中在家族熟人朋友圈子。

(二)那个时代最好投资方式是什么?很显然是生儿育女。

生儿育女后,有的培养他们读书入仕,有的教他们学一门手艺,再为子女盖房、娶媳妇、成家立业,自己老了,儿女们就来提供生活必需品履行赡养的责任,于是投资便得到了回报。生儿育女是父母最好的投资,也是父母最好的养老保险,自然儿女就成了人格化的金融品种。

(三)有投资就必须有回报,中国传统中家的这种经济功能靠什么来维系呢?靠儒家文化中的孝道来维系!

于是“三纲五常”就承担起约束个人行为,规范社会秩序,保证投资回报的重任。臣必须服从于君,子必须服从于父,妻必须服从于夫,弟必须服从于兄。要做到“仁、智、礼、义、信”,父母爱不爱子女并不重要,关键是儿女长大以后要孝。养子防老就是保险和投资的概念,儿女孝顺赡养父母,则是履行投资回报的契约。几千年前是这样,几千年后的今天,在广大农村,经济较落后的地方,这种现象仍然存在。

(四)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家越来越成为一个单纯的精神生活细胞,家庭亲属之间的交往已成为纯感情交流的需要。而那个时候的中国家主要还是经济生活细胞,有经济生活就有交易,有交易就有风险,这种风险主要靠家来承担。人民首先看到的是利益、然后才是亲情。父子不和,夫妻不和,亲属不和大多都是因为利益,为了利益有时甚至会大打出手,闹出人命,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意,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正是这种悲哀,使得几千年里,中华民族基本上只能维持温饱,如果朝代更替,人类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往往食不果腹。历史上出现的所谓太平盛世,也只是昙花一现,民众没有真正富裕起来,国家没有真正富强起来。但这种反叛的现象从另一层面来讲,也是追求市场经济、追求个人发展的萌芽。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投资理财的启示

(一)做到要投资理财

1、从改变家的功能层面上讲,我们要投资理财

在满足了自己生活需要的同事,投资保险品种,投资基金等来化解未来风险。把“家”所承担的经济功能让市场来承担,孝道责任逐渐由爱所取代。这样家就成为了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港湾,就可以毫无牵绊来享受亲情的温暖。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华人经济学家陈志武认为“社会转型让孝道文化成为历史”。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家的功能改变,并不是就可以不孝,恰恰正是对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孝道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发展的内涵。

2、从享受生活的层面上讲,我们要投资理财

人除了对住房、小车、基本生活的需求外,还有健身、美体、户外高尚运动(打高尔夫)、娱乐、旅游、交友等较高层次的需求,这些都是提高生活品位的活动。靠投资带来的回报来支撑和享受这些活动,做起来就轻松、舒坦、没有压力。

3、从品位文化的层面上讲,我们要投资理财 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享受空间。品尝天下美食----品位饮食文化,衣着体面时尚-----品味服饰文化,游览天下美景----品味地域文化等。在品味文化的消费中不断提升自己,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又为推动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才不枉活一生,这样的生活才丰富多彩。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投资理财。

4、从践行为人处世之道层面上讲,我们要投资理财

中国传统文化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诚实的人,乐于助人的人,即做君子,不做小人。当有自然灾难发生时,你能慷慨解囊,当他人有国难时,你能出手相助,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作基础,要获得这个经济基础,就要投资理财。先投资理财,后行善积德,在点滴的善举之中,你在不知不觉中又彰显和传承着中国文化,成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真君子。

(二)做到能投资理财

要做到能投资理财我觉得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础:

1、2、要有一定经济基础,通俗地讲,要有一定数量的余钱剩米 要有一定的投资理财基本知识

对投资理财的基本概念、方向、运作模式等要有初步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又在学习中实际操作,这样你会很快上手,能够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3、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决定成败胜负的,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败。有一个故事很好的阐释了一点。话说有一秀才进京赶考,来到京城一家旅店投宿,晚上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梦见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梦见自己下雨时出门戴了一个斗笠,还打了把伞。第三个梦,梦见自己和一个非常喜欢的女人背靠背睡在一个床上。第二天起床,秀才感到很奇怪,早饭也没有吃,匆匆去找一个通灵人士解梦。通灵人士听了秀才的梦境,说:你人生暗淡,时运不济啊!你在墙上种菜,这不是白费劲吗?你下雨出门戴了斗笠,又打了雨伞,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你跟喜欢的女人虽然睡在同一张床上,却背靠背,这不是明摆着没戏吗?秀才听罢,心情差极了,感到人生暗淡,考试无望,心灰意冷,有气无力回到旅馆,准备收拾行装回家。这时,旅馆老板就问秀才:你怎么不考就走呢?秀才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旅店老板就问秀才:你怎么不考就走呢?秀才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旅店老板说:哎,我也会解梦,我觉得你这三个梦都非常好。你在墙上种白菜,这叫高中;你戴了斗笠,还打了雨伞,这叫有备而来,双保险;你跟喜欢的女人已经睡到一个床上,说明你翻身的时候该到了。听旅店老板这么一说,秀才转恼为喜,信心大增,第二天高高兴兴就去应考,结果一举高中。

凡投资就有风险,就有赢有亏。赢了不要喜形于色,得意忘形,亏了也不要闷闷不乐,茶饭不思,一切都要以平常心处之,有了这一份平常心,你才能享受投资理财过程中的快乐,然后再快快乐乐享受投资理财带来的回报。

(三)做到会投资理财

1、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额投资理财方式

心理状态平和,追求稳健回报的人最好选择投资基金的理财方式。心理状态激进,喜欢冒险的人最好选择投资股票的理财方式。

2、选择长线投资理财方式

我们努力工作、积极创业史积累财富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就应该是运用财富,把眼光放10年20年后,选择长期投资,充分发挥利滚利的复利增长威力,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率,轻松而又稳健达到支付的目标,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

3、选择分散投资理财方式

分散投资,“不将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样,能有限地降低投资风险,获得较为稳定的投资回报。

我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阳光下成长。我们在努力工作、积极创业,累积财富,实现自我价值,品味美好人生,用心回报社会。我们投资理财为的是体会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带来的快乐,为的是用投资带来的回报快乐的去享受。在快乐的享受中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趣味,又在对传统文化的品味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使自己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真君子。谢谢大家!

2011年12月

读书会分享——《从中国传统文化感悟养生智慧》

从中国传统文化感悟养生智慧 当今天“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烂大街的词汇之时,各种养生方法、宝典层出不穷之际,我不是来教大家怎么做个大保健,也不是来送一碗心灵鸡汤,只是以个人......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企业管理的智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企业管理的智慧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谋略,其中的“民本”、“和谐”、“谋略”等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学......

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之道

“佩纳法”为你分享6篇“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之道”,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篇1: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之道 1、清算期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银行......

从中国传统文化反思 做事不到位

从中国传统文化反思 做事不到位————《做事做到位》读后感当朋友推荐读这本书时,心中并未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拿到书时,封面的一段话让我从心底有一种惊悟,同为亚洲人,为什......

他山之石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企业人本管理

他山之石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企业人本管理(一) 人本管理的内涵和精髓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和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实践,来锻炼人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通......

下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悟投资理财之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悟投资理财之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