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汉语言文化影响波及周边众多国家,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典型区域。在古代中国礼仪为先,从小学至大学,千字文、孝经、弟子规、颜氏家训等大批关于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的经典文集都是必学的。但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一穷二白,教育资源严重匮乏,教育资源分配区域性失衡。在语文教育上没能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职成教学校,由于主要是为了企业输送一线技术人才,往往会在职业技能的教学和实践上花费较多时间,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行业的专业技能,由于学生的基础及教学规划的侧重方向不同,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落后于其他类学生。于是我认为我们职成教学校更应该提倡语言文字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蓝领技术人才。
儿子问我,妈妈字最早是从哪里来的啊?其实远古时代没有文字,人对自然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具体事物的表面上,比如动物、植物、水、火、雷等自然现象上,用简单的语言交流,用绘画进行记录,能留到现在的一般是岩画、壁画等远古人类活动的痕迹。再到后来人出于对自然的敬畏,有了祭祀活动,为了表达感情才有了语言文字,而后形成统一的符号,就成了象形文字,但象形文字系统复杂难学,难以传承,逐步演化为甲骨文、楔形文字等不同的文字体系,后来出现了字母文字,比如阿拉伯语、希腊语、拉丁文、希伯来语、英语等。而我们的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发展而成的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然而,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须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以象形字作基础,拼合、减省或增删象征性符号而成。所以汉字是具有很强的概括性的感情沟通和事物描述能力的符号,学好语言文字对提高个人的宏观判断能力、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语文教育重在潜移默化、润物于无声,而非耳提面命、当头棒喝,在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当以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培养学生素质为目标。下面从字、词语、作文等三个方面讨论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方法。
习字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课,从认生字开始,到了中学,常用字已经不需要再学习,但是对于字的认识深度却有很大的空间。孩提时代认识的第一个字一般是“一”,只因为他简单好学,却兼顾语文、数学、科学,是认识汉语言文字的大门。在语文中一可以表示开始,如:春回大地,一元始,万象更生;始终,如:从一而终;圆满,如:一将功成万骨枯;相同,如:一模一样等意思。而在数学和科学中,一是最小的整数,其他所有的数字都从一衍生而来,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比如,“我”字,人有了意识之后,最先意识到的就是自我存在,是最常用的汉字之一。但对于我字的写法和含义却少有注意,随着时代的不同我的含义不断演化。在最早的甲骨文中我字是超级的戈,是武力和自我保护的象征,后来简化为齿形,金文中续承了甲骨文的字形,到了篆文中基本形成了目前的我字,从禾从戈,标志着除了武力之外,已经进入农耕文明。弘一大师在一次关于写字的讲话中就指出,习字必须从篆字学起,了解汉字演化的来龙去脉,古今字体,方能成竹在胸,运用自如,不会写错字。如今汉字已成为固定符号,不再会有大的变化,但他的内涵却不断延伸、拓展。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深挖字义,深入浅出,让学生产生对汉字的兴趣,犹如贾岛“僧敲月下门”中推敲的故事,一字之师,汉字奥妙尽在其中,让学生自觉传承和准确使用汉字。
词语是使用汉字的第一步,古代人民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戏曲小说,都是经过历史沉淀和锤炼之后留给我们的瑰宝,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应属于唐诗宋词,老少妇孺皆能背诵,广泛流传于人民大众中,是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现实体现。而诗词中的对韵,都是老百姓在生活生产中产生的词语,经过文学加工提炼而留下的精华,如:《声律启蒙》,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不过相对于被固定下来的汉字,词语却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非常之快。几乎天天都有新词或的老词被赋予新的内涵,比如有外来词,由于国际交流中外语不适宜翻译的可以直接音译过来,随着国际交流稳定发展新词数量逐步减少;网络、微博热词新传媒中聚集了人民大众创作的新活力,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是目前新词主要的发源和传播的地方;另外像十八大关键词等也是新词的重要来源。在传播、教学中要注意甄别、取舍、批判、引导,要形成自己的原则,去腐存真,保持汉语的纯洁准确,为汉语文化传承发展做小小的贡献。
作文,我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求习作,记叙文、议论文、散文、日记、诗歌等零零总总,不下数百之数。事物情景、喜乐哀伤、愤而不平但凡总总,情蕴其中,发而为文。但要能把具体事件或详实景物有条不紊的写清说明,用寥寥几百字概括于纸上,再从中提炼出心得体会,确非易事。如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写道:“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区区42字,仅用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便传神地写出了雪后西湖的美景,以及泛舟西湖赏雪的闲情雅致。贴近生活,而又意境非凡,是我辈习作之典范。以古代名人名作的标准要求学生的作文的确是太高了,何况老师也不能做出类似的文章。我觉得文学作品应有提炼,刚开始以具体详实为好,但高中之后应有所取舍,所写文字最终为意境服务,表达自己的观点为重点,所以我觉得考试作文规定字数不合理,只要能形成完整的叙述经过,文章通顺,表达清晰,便可是高分,否则再长也只是裹脚布。作文同做人,善始善终,过程一定要清晰可辨,最终表现为个人的思想行为,形成缜密周到的做事风格和人格。鉴于我们职成教学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但人不能生而知之,只要循序渐进,掌握学生的关注重点,谆谆善诱,将素质教育融入作文之中。
最后提一下书法,古代文人讲求,人如其文,字如其人,一手好字是人格的体现。由于打印机和电脑打字的出现,使得人们从繁重的书写、抄写工作中脱离出来,书面交流不必要经过手书来传达,书法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在不断下降。但我认为,要学好语文必学书法,书法是对文字热爱的具体表现,是对文章整体的体现,是寄托个人感情的载体,不爱字无以为文,不习书法不能做好文。但鉴于目前教学任务繁重,学生课余时间较少,可以有选择性的组织少数有爱好的学生进行教学,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硅步无以至高山。
当代汉语言文学经历了从复兴、繁荣、理性和回归四个阶段。从二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与文学发展的轨迹看,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事实上是一个文学创作与文学风格逐渐回归本源的过程,这有两个标志,一是内容上向现实主义回归,一是风格上向写实传统回归。在具体教学中也应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以真诚的心态对待学生,以平易的语言感染学生,用传统文化的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汉言。在职成教学校的语文教育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定好起点,深入浅出,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爱好兴趣,切实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作者:张仁宇单位:湖南省龙山县红岩溪初级中学首先,语文学科的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为己任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
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具体在小......
素质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在未来承担的任务跟全面,它既满足个人终身学习的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各个方面的需求。所以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提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素质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素质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在未来承担的任务跟全面,它既满足个人终身学习的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各个方面的需求。所以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