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知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交通安全知识免费”。
交通安全知识
交通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在公路道路上,目前在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事故率是比较低的,而道路安全事故主要发生的是汽车事故,因此,以下主要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特别是汽车事故来介绍一些交通安全知识。
一、汽车与道路运输发展简介
在人类历史上,虽然几千年前(我国在公元前2205年的夏朝)就已经有了车辆和平坦的道路,但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概念是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建立完善的,特别是汽车工业和道路交通运输业高速发展的今天,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非常迫切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四座里程碑
1、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研制成一辆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同时,德国另一位工程师哥德利布·戴姆勒也研制出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
2、第一辆量产的汽车——1908年,汽车史上第一辆在生产线上大量装配的四轮汽车福特T型车在美国诞生,该车型一改以往汽车马车型的造型,在功能配置上也做了创新和改进,成为当时城市最佳的个人交通工具。
3、第一辆划时代汽车——大众甲壳虫汽车,直至今天,大众汽车公司又推出新的甲壳虫汽车。
4、第一辆微型汽车——1959年面世的“迷你(Mi ni)”轿车引发了汽车技术的一场革命。这种小型汽车在取得观念上突破的同时,还屡次在汽车大赛中取得冠军。40年后的今天,这款车仍然流行,几乎所有公司都模仿了“迷你车”的设计,使之成为最家庭化的轿车。
(二)、我国汽车的发展概述1、1901年(清光绪27年)冬,匈牙利人将2辆汽车带入上海,1912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294辆,到1927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增长到18677辆。从这时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汽车运输业日趋繁荣的年代,每年平均进口汽车5500辆,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68917辆,出现了一批官办和民营的出租汽车公司和公共汽车公司。
2、中国第一辆自己研制生产的民生牌75型汽车,在张学良将军投资兴办的民生工厂于1931年5月诞生。1932年12月山西汽车修理厂仿造美国飞德乐牌汽车制造了一辆1.5吨汽油载货汽车,定名为山西牌。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汽车制造工业,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与前苏联商定的援建中国的项目中,就有建设大型汽车制造厂的项目。从1950年中央就展开了一系列建设汽车制造厂的准备工作。1953年7月15日,举行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1956年10月15日,解放牌汽车下线。1958年5月,中国历史上第一辆国产轿车,取名“东风”。1958年8月第一辆红旗高级轿车试制成功。
4、根据盖世网的消息,2011年8月16日,世界著名的美国汽车行业杂志Wardsauto公布,截至当日,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各种汽车,包括轿车、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等的总保有量已突破10亿辆。根据Wardsauto的分析,美国是目前最大的汽车拥有国,其汽车注册量达2.4亿辆;中国次之,汽车拥有量为7800万辆;日本的汽车拥有量为7400万辆。Wardsauto统计显示,去年全球汽车平均拥有量为1∶7。汽车中国从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得消息,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而其中,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二、因汽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及对比数据 1.我国交通事故情况对比:
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184.998万起,同比增加18502起,上升1%。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91811起,造成25864人死亡(半年)、10637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4亿元。发生适应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1749187起,同比上升1.7%。2011年机动车2.19亿辆,汽车保有量一亿辆,万车(汽车)死亡率为5.17或万车(机动车)死亡率为0.23 2002年全国共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77.137万起,死亡109381人,受伤562074人,万车(汽车)死亡率为45或万车(机动车)死亡率为15.2.对比2011年与2002年的万车死亡率明显下降,说明人的安全意识有很大提高,道路状况和车辆性能有很大改变。
对比近五年交通事故情况
2010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3906164起,死亡65225人,受伤254075人。200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死亡67759人,受伤275125人。2008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死亡73484人,受伤304919人。2007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死亡81649人,受伤380442人。2006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死亡89455人,受伤431139人。2.对比国际交通事故情况:2002年 我国与发达国家交通事故万车年死亡人数相比: 中国 15.2人(2002年)美国 1.77人(2002年)法国 2.6人(2002年)澳大利亚 1.4人(2001年)瑞典 1.41人(2002年)日本 0.86人(2001年)
据报道,2008年,美国私家车跟我国比是16;1,而发生车祸死亡人数美国跟中国是1;8 我国万车年死亡人数是法国的5.8倍,是美国的8.5倍,是澳大利亚和瑞典的10.8倍,是日本的17.7倍。我国汽车保有量仅占世界的3%左右,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世界的14.5%。
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万车死亡率,说明我国的道路安全意识比国外差距巨大。
以上数据从网上搜集所得,未经验证。实际我国死亡人数据说可能要增加一倍。
三、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特点及原因
(一)特点
1、机动车驾驶员超速超载、疏忽大意、违章占道、逆向行驶、临危措施不当,特别是酒后开车、无证开车、疲劳开车等严重违章行为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占总数90%以上。
2、小型客车和大型货物运输车是交通肇事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两种车型,其次是两轮摩托车和农用运输车。
3、行人违章横穿公路也是造成交通事故并导致死亡的重要违章行为。
4、发生事故的客车中,95%都是个体或挂靠(融资)的车辆。
5、事故多发生在道路“黑点”段,所谓道路“黑点”段,是指地形复杂、视线不良、事故多发和有道路病害,管理又相对薄弱的地方。由于离城镇远,道路黑点也是管理部门的死角,当然也是重特大事故的频发地。据不完全统计分析,发生在城区结合部、县乡道路的约占70%以上,而发生在急转弯、陡坡、临崖、傍江傍河等复杂路段的事故占其中的80%以上。
6、近年来新驾驶员培训时间短、培训质量差、考试不严格,新驾驶员安全素质差,驾驶技能低下,也是事故多发的特点。
7、受经济效益的驱动,个体大型货运和客运车辆驾驶员、出租车驾驶员多拉快跑,严重超载超速、疲劳驾驶是事故多发的有一个突出点。
8、事故多发起多在每年的4、5月份和8、9月份,这两个时期是季节转换最明显的季节,驾驶员易烦躁、疲劳和精力分散。
(二)原因
1、机动车驾驶员总体安全素质普遍不高,交通违章现象严重。以2002年为例,全国共查纠道路交通违章2.59亿人次,平均每天70.9万人次,其中,机动车驾驶员违章造成85916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8.56%。
2、机动车总体水平低,不安全因素多。全国9650万辆在有机动车中,其中汽车只有2421万辆,其它是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挂车和其它机动车辆,与发达国家以小汽车为主的车辆结构有很大的差距。
3、道路通行条件不适应现代交通的需求,安全问题突出。有些公路是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混合通行的双向两车道公路,建设标准低,有些路段甚至只有四五米宽,基本处于弯道陡坡无中间分道隔离、危险路段无提示无防护、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无分道通行、交叉路口无交通信号无安全管理设施的状态。加之,我国机动车辆复杂,行驶速度差别大,车辆频繁地超车、会车,相互间干扰大,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4、预防事故新机制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相关部门在工作中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行动上没有做到步调一致。一些地方没有针对不同时段、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导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还停留在事故发生后,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理的事后阶段。
5、缺乏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科学方法和措施。一些地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主要靠拼警力,预防措施和方法单一,没有把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考核、路面监控、执法查处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甚至有个别地区的安全监管、监督部门对辖区内运营线路、班次时间、车辆类型等基本的交通管理情况心中无数,情况不明,底数不清。
6、广大社会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较为薄弱。行人不走人行道,无视交通信号、横穿公路以及与机动车争道抢道的违章现象较为普遍,屡禁不绝。
四、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道路交通是一个由人(驾驶员、行人)、车、路和环境等要素组成的动态系统,它们中的每一个要素对道路交通整体都有影响,而这种影响又都依赖于其他的因素,该系统各因素都随时间发生不同状态的变化,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这些因素中某个因素不协调,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由于道路交通的动态性质,增加了道路交通管理的复杂性,同时,这些因素是社会化的,涉及到全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这就使得保障交通安全成为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研究和处理交通安全问题,一定要从这种动态性质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行之有效。(事故因果图)
(一)驾驶员原因
据统计90%的交通事故都是由驾驶员违章操作造成!
1.违章驾驶
(1)、超速行驶:
1)超过允许的最高行驶速度; 2)超过道路条件所限制的行驶速度;
3)超过交通状况和车辆密度所限制的行驶速度; 4)超过不良天气和视线所限制的行驶速度; 5)超过装载所限制的行驶速度。(2)、违反超车规定:
1)在坏路、窄桥、弯路、十字路口、隧道、桥梁、陡坡等不允许超车的地方超车;
2)前车未让路强行超车;
3)在视线受限、交通情况复杂及迎面近距离来车时超车; 4)超车后过早回路;5)超车后突然刹车。(3)、行车不礼让: 1)有车超越故意不让超; 2)习惯于路中央行驶,左右摇摆; 3)让路不让速,快车并行;
4)车况差行驶很慢或低速车不主动让车; 5)在岔路口行车,支线车不让干线车; 6)转弯车不让直行车;
7)在没有交通控制的交叉路口行驶时,同类型车辆,不按右侧没有障碍物(没有车辆)的车辆优先通行。
8)违反不同型车辆优先通行的原则。(4)、违反会车规定: 1)在狭窄地段会车互不礼让; 2)行车中抢道、抢桥;
3)夜间会车不会大灯,造成眩目。(5)、违反通行规则:
1)违反右侧通行规则(分驶车道以中心线为界,混驶车道以几何中心线为界);
2)违反车辆、行人“各行其道”规则; 3)违反禁行、单行规则; 4)侵入人行横道; 5)不按规定变更车道。(6)、不遵守正确行驶指令: 1)无视交通信号;
2)冒进信号,交叉路口闯红灯; 3)该停车时不停车;
4)违反交叉路口左右转弯规定及安全运行规定: 5)违反试车规定。(7)、距离过近: 1)跟车过近; 2)行车间距过近; 3)与行人安全距离不足; 4)与骑自行车人侧向间距过近。(8)、强行穿越铁路道口。
2.疏忽大意
1)驾车时精力不集中,单调环境下思想开小差; 2)对缺乏认识和体验的道路交通情况未予注意。3)道路交通情况的急剧变化。
4)交通情况复杂,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没有考虑或考虑不够。5)连续紧张的驾驶,情况缓和后,思想上松弛。6)有侥幸心理。
3.驾驶员判断失误、应急措施错误
1)对外界交通信息反应迟缓,失去了分析和判断的机会。2)对驾驶的车辆和前后车辆的行驶速度判断错误。
3)对道路交通环境目测的距离远近、形状大小、坡度高低判断不清。4)临危措施不当。
4.驾驶员操作处理错误
1)违反驾驶员纪律规定。2)违反驾驶员技术操作规程。3)选定错误(如刹车时误踏油门)
4)对一些情况记忆不清或记忆错误导致措施错误。5)预防措施不当。
5.驾驶员的体力或精力不足
1)有疾病,体力过弱。药物影响
2)暂时性的视力障碍(如眼疾、眼伤等)。3)听力减弱(耳疾,没有佩戴助听器)。4)肢体灵活性减弱(上下肢损伤)。5)长时间驾驶造成过度疲劳。
6)精神或思想上的影响,使情绪不安、烦躁。7)反应迟钝。8)酒后驾驶。9)睡眠休息不足。
6.超速、飚车、开赌气车
1)在一些城镇乡村道路,路口较多,又无红绿灯,超速行驶。2)被别人超车不服,开始飚车
3)遇到无理的驾车者,想惩罚报复无理车辆。
7.无权驾车上路
1)无驾驶证。
2)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车辆。
(二)、车辆原因
1、车辆性能差,尤其是制动转向性能差。
2、保养质量达不到要求,未恢复车辆本身应具备的性能。
3、车辆发生故障,主要是转向、制动、灯光、喇叭、车轮、轮胎及牵引装置等的故障。
4、带病出车
5、车辆装载不妥:
1)违反货物装载规定(超高、超宽、超长、超载); 2)货物固定方式不对、固定不牢; 3)超载(超员、超重);
(三)、道路及道路环境的原因
1、视线盲区较大的斜街、弯道、拱形路。
2、陡坡、狭窄路段。
3、交通标志不全、视线不清。
4、冰雪、泥泞、油迹、软化沥青等光滑路面。
5、路面损坏、违章掘路、公路打场晒粮、违章堆放建筑物品或垃圾等。
6、风、雪、雨、雾天气,挡风玻璃结霜。
7、夜间或傍晚黄昏路面照明不良。
8、斜照的阳光、耀眼的灯光广告。
9、路旁特别能引人注意的事物。
10、牲畜及野生动物。
(四)、行人、乘客或骑自行车人的原因。
1、行人突然横穿公路,儿童在道路中嬉戏玩耍或突然跑到路中。
2、行人不按规定路线行走,不守交通规则抢红灯。
3、行人过马路不注意观察突然改变行走方向。
4、路口转弯缺乏观察。
5、醉酒行走,盲聋病残、精神失常过马路。
6、跳车、扒车、追车、拦车,车未停稳忙于上下车。
7、骑自行车人从视盲区内突然驶出。
8、自行车争道抢行,走机动车道。
9、摩托电动车骑飞车、乱钻猛拐,突然跌倒。
10、乘客乘车不系安全带。11.下车时不注意观察。
(五)、其它机动车、人力车、畜力车违章等
五、安全驾车小知识
(一)、恶劣天气下驾驶
1、雨天行驶
出车前要认真检查制动器、雨刷、灯光、喇叭、转向等机件,确认良好方可出车。行车时,车速要酌情放慢,前后车距要适当拉大,一般不要超车。遇到情况要及早采取措施,不要紧急转向和紧急制动,以防车辆横滑侧翻。车辆通过积水路段,通过前应探明水情,水深不能超过排气管。通过时车速要缓慢,中途不能熄火停车。
2、刮风天气行驶
刮风对机动车行驶影响不大,但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影响较大。大风天气影响行人视线,易造成事故。驾驶员应减速慢行,随时做好避让或停车准备。
3、雾天行驶
雾天能见度低,视线模糊,驾驶员难以看清路况,行车危险性大,除打开防雾灯和尾灯外,还应以很慢的速度行驶。如浓雾过大应停车,待雾散后再行驶。
4、冰雪天气行驶
路面滑,附着力小,汽车后轮容易打滑空转。开车应做到缓慢起步,慢行,均匀车速。在转向、使用制动方面都应忌急,尽量少用制动,避免紧急制动。冰雪道路,制动距离长,约是普通沥青路面的3倍。因此行驶中,与前车要保持足够的距离,做到早发现,提前做好停车准备,严禁空挡滑行。冰雪道路因雪光反射,易使驾驶员视力疲劳,甚至会产生短时目眩现象,此时必须减速停车,待视力恢复后再继续行驶。
5、夜间行车
夜间行车,要做到灯光齐全、有效,符合规定。根据可见度控制车速,尽量不超车;必须超车时,应事先连续变换远近灯光,必要时用喇叭配合,在确定前车让路允许超越后,再进行超车。另外骑车人和行人在来车灯光照射下,发生目眩,看不清路面,所以还必须注意骑车人和行人的安全。
(二)、巧用发动机制动避免打滑的技巧 刹车系统失灵经常导致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山区的长下坡路段或湿滑路段。假如我们掌握利用发动机制动的技巧,多在平时开车过程中实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1、下长坡选择低挡制动
在下长坡、陡坡时,不可一直踩着制动踏板控制车速,建议通过选择低挡位而获得发动机制动力,这样可有效防止制动摩擦片因长期制动摩擦生热而失效。对于自动挡车辆,在下坡时应从D挡换到2挡或L挡,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制动力控制车速。
2、前方红灯降挡制动
我们在市区行驶时,也有很多利用发动机制动的机会,可以多练习。比如,在看到前方红灯信号时,可以提前松开油门踏板,让车辆以惯性滑行的同时,将挡位拨至3挡(自动挡);如果是手动挡车,在不挂空挡的状态下让车辆滑行。
3、发动机制动有时可避免打滑平常驾驶时,只要路况许可,有机会可以练习降低一挡驾驶。发动机制动性能,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是保护自己的最后一招。脚踩刹车的制动是直接作用在车轮上,是要停止车轮的转动。尽管车辆都配置了ABS系统,但ABS的反应速度或工作状态未必都可以满足当时减速、刹车所需,如这时的路面摩擦系数(如雨天的湿滑路面)比较低的话,有可能导致车辆打滑失控。因此,在容易打滑的路段,在渣油路面、泥泞冰雪路面等情况下,应尽可能利用发动机制动。可以降低一个挡位驾驶车辆,因为发动机制动是通过发动机内部产生制动力作用,不易产生车轮抱死的打滑现象。
如用脚制动,最好间歇制动,切不可一脚踩死,以防车辆侧滑。
(三)、夜晚驾车应注意的驾驶技巧
1、汽车在夜间行驶途中,要适时察看仪表的工作情况。夜间开车查看仪表盘主要是听和看,观察发动机和底盘有无异响或异常气味。要保持中速行驶,注意增加跟车距离,准备随时停车,以防止前后车相碰事故发生。
2、在城市里,要注意从左侧横过马路的行人。在夜间开车时,车速在30公里/小时以下时应使用近光灯,灯光照出30米以外。车速在30公里/小时以上时,应使用远光灯,灯光必须照出100米以外。
3、在有路灯的道路上行驶,可使用防眩目灯或近光灯和示宽灯,夜间开车通过交叉路口时,应在距路口50-100米处减速,并将远光灯变为近光灯,同时开启转向灯示意行进方向。
4、夜间开车一般不使用喇叭,通常采用远近光灯反复互换的方法,代替警告前方道路状况。夜间开车临时停车或因故停车时,应始终打开示宽灯、牌照灯。夜间开车应尽量避免超车,必须超车时,应准确判明前方情况,确认条件成熟后,再跟进前车,连续变换远近灯光(必要时以喇叭配合),预告前车避让,在判定前车确已让路允许超越时方可超车,在超车中应适当加大车间距离。
5、夜间开车视线不良、路界不清,常使车辆偏离正常运动轨迹或遇到意外情况采取措施不及。驾驶者应降低车速,以增加观察、决策和作出反应的时间。倒车或调头时,必须下车摸清进退地形、上下及四周的安全界限,然后再倒车或调头,在进、倒中多留余地,在看不清目标的情况下,可用手电或其他灯光照亮。应规避的10种不良驾驶习惯
(四)驾车小经验
1、夜晚远光灯越强,行驶越不安全。灯光的照射角度越大越安全,灯光抬得越高越亮越危险;
2、习惯性踩离合器不是减少麻烦的办法。这不但对机器不好,而且麻烦会更多,更重要的是不安全;
3、在不平的地面泊车后,不但要拉上手刹还要挂在挡位上,这才是防止车辆下滑的最好办法;
4、单向行驶如有双道,压虚线行驶最不安全。因为前后行驶的车辆都无法判断你行驶的意图;
5、高速拐弯时,边踩离合器边踩刹车最不安全。无论任何情况下,踩离合器行驶会增加车辆的惯性,应将挡位放低后再踩着刹车行驶;
6、遇到其他驾驶不熟练者或违法者,应尽快远离。按喇叭或大灯提示,只会增加对方的紧张情绪,使其更难以控制车辆;
7、拐弯或并道时,应先扭头看一下车的后面,再看反光镜。因为,有时反光镜调节得不好会有死角现象,此外,转向灯打开后,会使靠近自己的车辆增加提速或放慢的几率,仅从反光镜不能完全判断正确性;
8、开车行驶时,除保持与前后的安全距离外,还应尽量避免与左右侧的车辆保持并行,可通过提速超车或放慢速度来错开并行者。并列行驶的最大坏处是分心,容易使注意力分散,对初学驾驶者更容易造成紧张不安的情绪;
9、在光滑的路面,应学会用好挡位来控制车辆行驶;
10、提速超车时,首先要观察和判断后面行驶的情况,在确定后面没有车辆欲超自己的情况下,再观察和判断前方的情况。
(五)遇到5种意外危险事件时应掌握的技巧
1、为避免前方车辆突然停车,驾驶时必须提高警惕,保持冷静,在车子四周留有一定的安全驾驶活动空间,以便紧急事件发生时,驾驶员可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作出反应;当车速为每小时10公里时,与前面的车辆应保持一个车身的距离。车速每增加10公里,车与车之间的距离也应随之增加一个车身的距离。另外应确保车辆长期保持最佳状态。
2、如迎面而来的车辆前大灯令自己目眩,可略向右看,避开刺眼的灯光。或者可以公路边缘作为行车的标准。若灯光太强,必要时可逐渐减速,再将车停于一旁。
3、处理动物冲至马路中央的办法:首先尽量不要鸣笛。同时应从后视镜看后面的道路交通情况,确保在避开动物的同时不会造成任何危险
4、车子突然溜滑
若是因加速过度造成的溜滑,应停止踩踏加速踏板;若是突然制动所致,就停止踩踏制动踏板。也可顺溜滑的方向行驶。当您完全控制车时才可制动。
5、遇有前方车辆掉落物件
若您与该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有机会改道行驶,可放慢车速,从后视镜看后面的道路交通情况。还应用车灯示意,不能因此而影响其他车辆行驶。如事发太突然,则应立即停车,千万不可突然超车。如挡风玻璃被物体击碎,应减速停车,联络维修
交通安全记心间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交通安全记心间》。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相信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
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稿 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要讲主题是:珍爱生命,安全出行。说起道路交通安全,我们便不能不提到道路交通事故。当目睹过事故现场惨不忍睹的受害者尸体和抛洒在路上......
交通安全知识 :一、人行横道在车行道上,有一条一条用白色直线连成的“走廊”,这就是人行横道,它是专门为行人横过马路而漆划的。驾驶员看见人在人行横道内行走就会减速慢行,所以......
珍爱生命,文明驾驶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安全你我他,幸福千万家!一、秋季是客运生产的旺季,公交车司机必须严密注意行人和车辆动态,注意观察交通信号和标志。要根据道路情况,适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2篇交通安全知识,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