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介绍 中国金融论坛_中国金融青年论坛论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6:55: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优秀论文介绍 中国金融论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金融青年论坛论文”。

《金融研究》2015年度优秀论文名单及简介

一、最佳论文(1篇)

罗知、张川川:《信贷扩张、房地产投资与制造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2015年第7期)(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论文简介:

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关乎我国经济能否健康持续增长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罗知与张川川两位作者围绕房地产投资是否带来资源错配这一重大问题,在《信贷扩张、房地产投资与制造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一文中进行了非常出色的研究。文章在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变量设计、工具变量选择以及回归结果解释等方面非常具有新意,实证结论稳健并富有深刻洞见。

文章发现:第一,通过房地产对制造业的投资挤出等作用渠道,城市房地产投资增加导致制造业部门资源配置效率的显著下降;第二,国有企业获得廉价信贷资金并大量用于房地产投资,成为信贷扩张背景下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重要原因。

文章研究结论具有鲜明政策含义:第一,促进房地产市场良 性发展不仅能够避免房地产泡沫,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制造业部门资源配置效率;第二,避免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提高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其关键在于,让市场对信贷资金价格的形成发挥决定性作用,确保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获取信贷资金时具有公平的市场地位。

二、优秀论文(7篇)

1、陈永伟、史宇鹏、权五燮:《住房财富、金融市场参与和家庭资产组合选择——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2015年第4期)(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论文简介:

随着住房改革的进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空前发展,住房财富已经成为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此同时,我国的股市及其他金融产品市场则出现了相对低迷。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发展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呢?目前相关文献极其稀少,而陈永伟、史宇鹏、权五燮三位作者在《住房财富、金融市场参与和家庭资产组合选择: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一文中,填补了研究的空白。文章通过一个简约的两期模型,刻画了房地产的“财富效应”与“风险效应”,并提出相应的实证假 说。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创新性地以“住房财富增值”作为住房财富的工具变量,利用IVProbit与IVTobit回归方法发现,房产财富增加显著提升了家庭对金融市场的参与概率,增加了家庭对风险资产的持有比例,表现出显著的“财富效应”。

文章加深了我们对房产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互动关系的理解,让我们认识到,不能简单轻率地将股市低迷归咎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文章的研究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2、吴华强、才国伟、徐信忠:《宏观经济周期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研究》(2015年第8期)(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论文简介:

微观企业的融资行为是投资之基础。探讨外部融资行为影响因素的经济周期依赖性,对于宏观经济管理和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吴华强、才国伟与徐信忠三位作者在《宏观经济周期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对现存文献进行重要拓展,研究了宏观经济周期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渠道。文章基于“金融加速器”视角提出四大假说,理论基础十分扎实。

文章发现:在经济扩张时期,托宾Q对债权融资的正向影响会增强,对股权融资的正向影响会减弱;现金流对债权融资的 负向影响会减弱,对股权融资的负向影响会增强。因此,企业债权融资和资产负债率呈顺周期性,而股权融资呈逆周期性。文章还发现,经济周期对外部融资的影响具有企业规模、产权、行业等方面的异质性。

文章研究结论具有重要政策启示:第一,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着力调整结构,优化信贷投向,确保企业在面对负向经济冲击时能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第二,要优化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3、苏春红、解垩:《财政流动、转移支付及其减贫效率——基于中国农村微观数据的分析》(2015年第4期)(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论文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农村收入不平等与贫困依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那么,我国农村当前的政府转移支付和税费系统是否减少了不平等和贫困吗?转移支付和税费系统是累进的还是累退的?是亲穷人还是亲富人?转移支付在反贫困中的效率如何?苏春红与解垩两位作者在《财政流动、转移支付及其减贫效率—基于中国农村微观数据的分析》一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又系统的考察。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査数据,本文创新性采用财政流动剖面和财政流动矩阵两种方法,测度了中国农村的财政流动,计算了农村各类公共转移支付的反贫困效率。结果显示,转移支付和税费系统减少了农村不平等和贫困;虽然税费表现出了累退特性,但转移支付和税费系统整体而言是累进的;五保户补助等政府转移支付种类比较精准地瞄准了贫困问题,减贫效率相对较高、溢出效应相对较小;养老金亲穷人程度较高,农业补助具有亲富人特征。

文章研究具有重要政策含义:第一,应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筹资制度,把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所需的部分费用合理地分担给农民;第二,应继续保持诸如低保、五保补助这类针对农村贫弱人群的公共转移支付制度。农村养老金在增加补助标准的同时需考虑家庭人均收人的差异;第三,整合归并转移支付资金,建立面向农村贫困家庭的瞄准机制,使公共转移支付符合垂直支出效率大、减贫效率高、溢出效应小的优化标准,籍此达到公共转移支付减少贫困与不平等的再分配初衷。

4、汪小圈、张红、刘冲:《幼年饥荒经历对个人自雇选择的影响》(2015年第5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论文简介:

自雇者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 创新和改革的源泉。然而,目前针对自雇群体的实证研究非常有限,我们尚未完全理解影响个人自雇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自雇者个体特征差异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汪小圈、张红与刘冲三位作者在《幼年饥荒经历对个人自雇选择的影响》一文中,将大饥荒作为一个外生冲击,利用DID方法,基于非常详实的证据回答了,个人幼年经历如何影响其成年后的自雇选择这一重要问题。

文章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发现,幼年经历较为严重饥荒的个人更不愿选择自主经营。作者发现人力资本这一传统影响因素的解释力度有限,而更可能的原因是幼年的饥荒经历影响了风险偏好,进而影响成年后的职业选择。作者为进一步验证风险偏好这一假说,考察家庭的风险资产投资,发现幼年经历较为严重饥荒的个人更不愿进行金融风险投资。

与以往大饥荒研究侧重人力资本影响不同,本文关注幼年经历对长期风险偏好的影响,这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文章丰富了关于自雇影响因素的研究,必将对后续文献带来重要的启发。

5、孔东民、王亚男、代昀昊:《为何企业上市反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基于制度激励视角的研究》(2015年第7期)(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论文简介:

在标准的MM理论框架下,IPO不会改变公司价值,也不会 改变随后的技术创新行为,因而不影响企业生产率。作为对MM理论的修正,“融资论”认为,企业上市能够扩大融资渠道、分散创新风险,促进企业创新;“激励论”认为,企业上市导致控制权分散、创新者剩余索取权分散,阻碍企业创新。这些理论观点孰对孰错?孔东民、王亚男与代昀昊三位作者在《为何企业上市降低了生产效率?—基于制度激励视角的研究》一文中,从制度激励这一富有启发性的视角,考察IPO对TFP的影响。

文章发现,企业TFP在IPO之后显著下降;为控制生命周期效应所带来的内生性,作者采用倾向得分配对法,重新筛选样本并执行公司间检验,发现上市公司长期生产率低于非上市公司;最后,利用经理董事长两职合一、地区产权保护以及发明者离职进行分样本检验,证实管理者激励、信息披露激励以及发明者激励均显著影响IPO后的TFP降低行为。

文章揭示,在企业向公共股权市场转移时,其面临着资本市场便捷融资与企业生产率下降之间的复杂权衡,这为当前IPO制度建设和上市公司监管提供了明晰的政策借鉴。

6、唐东波:《挤入还是挤出: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研究》(2015年第8期)(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论文简介:

基础设施是否是一国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其超前发展对于 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真地重要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目前并无定论。唐东波在《挤入还是挤出: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提供的洞见是,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为私人部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设施来扩大社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进而提升所有部门的生产效率。因此,评价基础设施投资效果的应该着眼于,是否存在私人投资“挤入”效应,是否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文章发现,第一,整体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对于私人投资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第二,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挤入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第三,挤入效应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环境和开放水平。市场环境改善和开放水平提升强化了挤入效应;而在西部地区,市场环境和开放水平过低甚至带来了挤出效应。

文章研究清晰地表明,应将市场化改革在政策议程中置于优先地位,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7、徐润、陈斌开:《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刺激居民消费吗?——来自2011年所得税改革的证据》(2015年第11期)(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论文简介:

消费需求不足已构成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 约因素。那么,减税是不是刺激中国居民消费的有效政策措施呢?国内对税收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税制设计,鲜有文献深入考察税收与居民消费关系。徐润与陈斌开两位作者基于最新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巧妙利用DID方法,对2011年个税改革的消费刺激效果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文章发现,减税政策对于提升工薪阶层消费效果非常显著;由于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和短视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个税改革对不同类型家庭消费的刺激效果存在明显异质性。

文章研究的政策含义十分清晰,即,税赋过高直接抑制了居民消费。降低个人所得税、提高居民收入比重,是刺激居民消费的有效手段。

中国金融年度论坛

2013中国金融年度论坛方案一、背景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已成功举办八届,是目前国内参展机构最全、展出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年度金融盛会,在......

中国金融年度论坛议程

2011中国金融年度论坛议程一、组织结构(一)主办单位: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二)承办单位......

中国金融品牌论坛议程0902

2011中国金融品牌论坛主题:转型中的金融品牌创新北京·2011年9月21日-9月22日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竞争压力不断激增的背景下,金融品牌如何强势突围?在快速变化的新媒体......

中国金融品牌论坛招商方案

2009中国金融品牌论坛(招商方案)搭建金融行业沟通平台、树立媒体权威形象,实现广告客户的精准营销;面向国内外银行、保险、基金、证券机构总裁、副总裁、品牌总监等高层管理人员......

第九届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征文启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第九届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征文启事,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优秀论文介绍 中国金融论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秀论文介绍 中国金融论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