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赵庄镇初级中学 蒙炜炜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进而模拟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创新又是一个突变的过程,是因为它创造的事物是前人没有的,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一、重视对物理知识的导学 1、观察创新的准备。
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①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对怎样进行观察缺少经验,观察时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际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对所做实验的每一步都应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②分组实验中进行培养。••••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共安排了十九个学生分组实验,其中初二年级开始的几个实验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实验时有意识的安排学生观察,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③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组织学生参观、做课外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学习照相机前,就布置学生写小论文《照相机》使学主动的去观察了解照相机的相关物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演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达到了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2、实验是学习前人的“创新”。•••(1)、认识物理实验及其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初中学生对为什么要做物理实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无所谓,二是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老师多做实验,实际上•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物理实验。如对于彩虹,学生认为只有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中教学中我就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 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以期达到激发学生渴望实验的目的。
(2)、促使学生认真做实验。①、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做好实验
••••初中物理开始阶段的实验,应指导学生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教科书的好习惯,养成尊重科学好品质。这个阶段主要使学生知道怎样进行物理实验。初中阶段学生做实验时,其动机和目的往往是有不确定性的,实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反操作规范的事,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 ②、创造机会多做实验,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
••••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贯串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只要有可能就让学生参与。在课堂教师演示实验中也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如声的产生中的音叉实验、摩擦起电实验等就请学生做;将其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如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等;做好教材中的小实验;让学生参与教师准备和整理实验器材,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实验器材的机会,以便了解器材的性能、用途。处理好实验性的习题,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进行观察从中得出结论。总之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有利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用简单器材做好实验。
做好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做好物理实验是需要一定的物理实验器材,但物理实验有时是用简单的器材就难说明问题,例如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部分内容时,就让学生通过拍桌子感到手疼来体会。我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小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充分利用资源开发新产品。•••••二,引导学生善“问”
1、问题是创新的前提
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是不以为然的,对此应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回顾科学史上因善于发现问题而取得成就的例子,如瑞利就是通过寻找一个跳蚤的质量而发现氢气的.1935年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查德威克就是从约里奥-居里夫妇的论文中发现问题进而发现中子的等。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取得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也是学习,而且是更深的学习。
2、善于设计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有其艺术性问题的设计应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在不同的阶段设计不同的问题,如在学习《照相机》一节内容时,从凸透镜成像实验过渡到照相机,设计了直接将光屏换成胶卷可以吗?引导学生想到制做机壳,怎样控制光通量?引导学生想到设计光圈和快门。
3、引导学生提问题。
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学生提问题,刚开始学物理时就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学习物理?进一步引导学生从阅读课文中提出问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提来,并定期开展问题研讨。
三,综合提高创新的实践。
1、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认识物理实验的重性后,会积极主动做好实验, 当学生能够做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
联系专题,分析解决问题,如在学完力学知识后我就让学生,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①怎样用天平、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②如何用怎样用天平、烧杯、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③怎样用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④怎样用弹簧秤、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⑤怎样用天平、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⑥怎样用准确的砝码、直尺、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2、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掌握已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新知识,当学生学习了一些知识后,就应该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如学生学完长度测量的内容后,就建义学生去测量教室的体积,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树干的周长,一张纸的厚度等.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如通过对物态变化的复习,引导学生讲座为什么会发生物态变化,进而导入分运动,内能的学习,通过内能的学习,引入热机知识的学习,通过质量,体积的测量,进一步研究物质密度的测量,通过欧欧姆定律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导体的电阻等,甬使学生知道新知识的增加都是建立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但学习了知识后要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3、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完简单机械后,就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车中的力学问题,学生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⑴轮胎为什么要有花纹? ⑵自行车下坡时为什么不宜急刹前轮?⑶自行车在正常使用时有几种摩擦?⑷自行车的轮胎为什么是圆的?⑸自行车是省力机械还是费力机械?⑹自行车上使用了那些简单机械?⑺自行车的座垫下面为什么要安装弹簧?⑻自行车轮胎中的气体减少后对地面的压强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⑼普通自行车下与比赛用的自行车有什么不同?⑽自行车上的那些材料可用非金属材料替代?等许多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许多同学都谈了自己的观点,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 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创新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
创新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淅川县寺湾镇中李晓波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
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作者:张春喜 教学论文来源:原创 点击数:440 更新时间:2008-9-29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22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也就是知识经济竞争的世纪。知识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技术创新的竞争、知识创新的竞争和创新人才的......
物理实验教学创新1.物理实验课程按照层次的高低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科学小实践、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基本实验。其中基本实验是最低层次,主要是接受知识的过程,属于一......